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圓柱體的表面積教案

圓柱體的表面積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柱體的表面積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圓柱體的表面積教案

圓柱體的表面積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

2、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

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側面積的含義與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利用教具,弄清側面積與圓的關係。

教具準備圓柱側面展開教具。

教學方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

舊知鋪墊1、口算。

3.1434100.5670.820

2、長方體表面積。12㎝

(1)長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麼?8㎝

(2)怎樣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20㎝

探索新知1、揭示並板書課題。

2、教學例3.

(1)你們知道圓柱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麼嗎?

(説一説、摸一摸)

(2)你們想應該怎樣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

(學生説明、教師演示)

板書結論: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體的側面積+2個底面的面積

(3)圓柱體的底面積和側面積會計算嗎?

(學生説明、教師演示)

板書推導過程。

3、嘗試練習。

(1)求側面積。

a、C=2.5dm,h=0.6dm。

b、d=8cm,h=12cm。

(2)求表面積。

a、S底=40c㎡,S側=25c㎡。

b、r=2dm,h=5dm。

4、課堂小結。

鞏固練習完成練習2的第5、6題。

佈置作業完成練習2的第7、8題。

圓柱體的表面積教案2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圓柱體的表面積》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學習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長方形以及圓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今後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打下基礎。是一節數學探討課,與生活密切聯繫。

(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認識圓柱體,理解圓柱體的表面積概念,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能力,掌握圓柱體的表面積計算。

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

(三)重點、難點重點:圓柱體表面積的概念。難點: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

(四)教學具準備: 圓柱體實物

二、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繫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小組合作精神。因此,在本節課中,我認為運用活動教學形式,採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小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因此,按小學認知規律從“具體感知-形成表象-進行抽象”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等系列活動認識形式,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由面到體

1、新課導入: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你還記得怎麼樣計算它們的面積嗎?(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實物出示茶葉筒、易拉罐等立體圖形,從而得出立體圖形概念。

3、板書揭題:圓柱體的表面積,從研究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形成發展中的一次飛躍。因此,在引入前,首先讓學生對以前平面圖形知識進行系統性回顧。然後,再出示立體圖形實物,在學生頭腦上建立立體圖形表象,並得出立體圖形概念,從而點明本節課學習內容和目標,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自主探究

本節課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三個層次:(1)“面”的特徵。(2)“面”的形狀。(3)“面積”的計算。不靠傳統説教式和灌輸式就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教學上我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基本原則,6人一組,採用“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給每個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個學生的思維和認識都“活”起來。鑑於上述,我首先引導學生認識的圓柱體表面積,然後將剩餘學習任務制訂成表格,派發給每個小組,以比賽的形式,參照實物,鼓勵學生在數一數、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議一議的學習活動中,得到圓柱體各部分的理解和認識

引導學生認識圓柱體各個“面”的形狀和麪積計算。(小組合作完成)

(1)摸一摸,數一數;圓柱體它有幾個面?(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可按方位給每個面標上名稱。如:上面、下面和側面。)

(2)看一看,議一議;圓柱體每個面是什麼形狀?

(3)剪一剪,比一比;剪開後的每個面的面積應如何計算?有哪些面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

(4)指一指,説一説;從不同位置展開圓柱體的側面,不斷變換,引導學生認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jypm0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