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檢閲》導學案教學設計

《檢閲》導學案教學設計

《檢閲》導學案教學設計

《檢閲》導學案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理解“鴉雀無聲、截肢”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

學習過程

一、錄象揭題。

1.小朋友,每年國慶節,很多國家都要舉行隆重的檢閲儀式。到時候,部隊首長、、甚至外國貴賓都會觀看部隊隊伍和羣眾隊伍。

2.瞧,這是我們中國的檢閲儀式。(看閲兵式錄象)

3.看了剛才的錄象,畫面中的軍人、部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4.今天,我們要去波蘭首都華沙看一場特殊的檢閲儀式。(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讀課文。討論課文主要內容: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的( )儀式上,讓( )的博萊克走在( )。時,他們的隊伍得到了觀眾的一致( )。

3.指名説。

4.讀了課文,你感覺課文中向我們描述的這次檢閲和我們剛才錄象中看到的檢閲有什麼不一樣?

三、學習課文第12段:博萊克的表現。

1.你瞧,這就是博萊克,他在隊伍中,表現怎麼樣?

2.看看書上是怎麼寫博萊克的。指導朗讀12段,讀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萊克。(自由讀、指名讀講評、男女讀、全體站起來讀。)

3.看到博萊克的表現,你想怎麼誇他?出示:這個小夥子真棒!(讀一讀)

4.那為什麼有的觀眾説:這些小夥子真棒!(齊讀)

四、學習課文第2——9段。

1.這些小夥子更棒的表現是在檢閲儀式之前。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檢閲之前的情況吧。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2——9段,思考:檢閲儀式之前,這些小夥子在討論一件什麼事?

2.指名回答。(他們在討論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參加檢閲儀式?)

3.該不該讓博萊克去,為什麼要討論呢?分析:

如果讓他去, 。

如果不讓他去, 。

4.大家覺得非常為難。課文中也可以具體看出同學們為難的樣子。請你們讀讀課文第3——6段,找出表現同學們很為難的詞句。

5.四人小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彙報:誰也不願意第一個開口。(怕傷害了博萊克)

終於(終於有一個人開口了,但是也沒有解決問題)

鴉雀無聲(表面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其實心裏呢?)

第6段中連續6個問號。指導讀出為難、猶豫不決的心情。

7.這麼為難、這麼難辦的事,稱為( )的事?(板書:棘手)

8.這麼難辦的事最後解決了嗎?怎麼解決的呀?再次看圖。再次朗讀第12段。怪不得,博萊克那麼努力地表現自己。此時,他在想什麼呀?

9.是呀,能讓博萊克有機會參加這麼重大的'活動的是他的同學們,能讓博萊克這麼有自信地站在隊伍中的是他的同學們。這羣小夥子,懂得尊重身體有殘疾的同學,這些小夥子真棒!(朗讀句子)

五、小結。

這次檢閲,不但檢閲了小朋友整齊的隊伍,更檢閲了他們美好的心靈。

《檢閲》課後反思

課文《檢閲》講述的是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節的檢閲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時,他們的檢閲隊伍獲得了一致喝彩。

這篇課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非常突出。特別體現在細緻的心理描寫上:剛開始,大家都很猶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樣解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參加檢閲這個難題。因為明顯的,如果讓博萊克去,很有可能會使他們的隊伍受到影響,會讓他們的集體受到影響。又想使自己的檢閲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大家的好夥伴博萊克這讓大家左右為難。最後隊長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並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動自豪,經歷了一個艱難的變化過程。從中,一羣善良、純真的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課文洋溢着濃濃的現代意識和人文關懷:作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利,作為殘疾人,也應該像課文中的博萊克一樣,自尊、自強。

以上,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對學生,我發現學生對學習這篇課文還有很大的難度。首先:檢閲對很多同學來説,是很陌生的事,課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學生生活實際相差較遠。其次,課文篇幅較長,初讀課文,很多學生大概意思都讀不懂,更不用説通過語言文字理解人文內涵了。再者,課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沒有直白的敍述,都是隱含的,只有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讀懂。考慮到這些,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了一些效果:

1.錄象揭題,一舉兩得。本課開始,我就給學生播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閲兵式的錄象。放完後,請學生説説感受。錄象的播出,學生一方面理解了檢閲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過看錄象,讓學生感受閲兵式的莊嚴、隆重的場面,讓學生明白這是多麼重大、要求又是多麼嚴格的事。同時,為後面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做好鋪墊。事情這麼重要,怪不得孩子們會猶豫不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同時,這麼重大的事也讓博萊克參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們做出這一決定的偉大。

2.推敲字詞,揣摩人物心理。上課時,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過找詞句、劃詞句、交流等方式來體會:“誰都不願意開口”(怕傷害博萊克),“終於有人開口了”(但也沒有解決問題),“俱樂部裏立刻鴉雀無聲了”在(這個鴉雀無聲,表面看是一點聲音也沒有,但其實心裏卻在做着激烈的思想鬥爭)再加上下面連續六個問號的句子,這靜止的畫面更是孩子們思想鬥爭的矛盾的焦點,思想的高潮。通過這些詞句的推敲,一羣集體榮譽感強、心地善良的孩子漸漸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礎上,本課的難點,最後兩句話:“這個小夥子真棒!”“這羣小夥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經過這麼艱難的抉擇,這羣孩子值得稱讚。

3.以讀為本,以讀促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節課,我在引導學生任何一個環節的學習上,過度的方法,採用的手段,都是朗讀。第一次兩遍朗讀,目的在讀通課文,瞭解大意。聚焦博萊克的畫面,也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男女比賽讀、站起來讀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萊克。檢閲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過朗讀來體會。讀一讀,劃劃詞句,讀一讀孩子們當時的心理。通過朗讀,學生理解了,通過朗讀,學生投入了,通過朗讀,學生感悟了。

標籤: 教學 學案 檢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n4vq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