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馬》教案設計參考

《馬》教案設計參考

《馬》教案設計參考

《馬》教案設計參考

教學目標:

1、在朗讀中積累優美詞句。

2、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感悟動物身上折射出來的可貴精神。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結合生活體驗,發表自己的見解。

4、激發學生關愛動物、珍視生命的感情。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

2、引導學生思考人與動物、自然的關係。

教學理念:

1、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自主閲讀能力;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提出不同觀點,相互交流,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對動物喜愛之情,並與動物能夠和諧相處,增強保護生命的羣體意識。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CAI播放樂曲《駿馬奔馳保邊疆》)

師:親愛的同學們,隨着這美妙的音樂,讓我們放飛想象的翅膀,一起踏上快樂的語文之旅吧!

師:從這美妙的樂曲聲中,你們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奔馳的駿馬……)

師:是的,這旋律不僅讓我想起了那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還有云朵下那縱情奔馳的駿馬……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馬嗎?

師:其實自古以來,馬就是人類最忠實而高貴的朋友,戰場上有它們無所畏懼的身影,旅途中有它們不辭勞苦的足跡。它們默默無聞的見證着的歷史,可是,試問人類自己,我們對馬的瞭解又有多少呢?今天,讓我們隨着布封先生一起走進馬的世界。去探尋動物王國的靈性之美。

二、初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1、作者簡介。

師:提到布封,大家熟悉嗎?(CAI展示作者簡介)

師:要説布封,那我們就不能不提《自然史》,這位法國的博物學家用了40年的時間著成的鉅作。在他在作品中提到:宇宙裏沒有上帝的位置,人才是自然界的中心,決定他周圍的一切。然而作為科學家的布封頗愛詆譭,作為文學家他卻又受到普遍歡迎,因為他寫的自然史語言形象,筆鋒細膩而富有感情。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科學小品《馬》便是其中的一篇精典之作。

2、把握課文內容。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從這篇課文裏知道些什麼?

師:帶着這些疑惑,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不過,在讀課文以前,老師很想知道你們預習的怎麼樣了?(CAI展示生字詞,讓會讀的同學自由的站起來讀。)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組合,然後按照你們自己喜歡的形式快速瀏覽課文,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幾個問題:(CAI展示閲讀思考)

小組內討論

師:有沒有同學願意把討論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抽同學答問題1)

師:課文中哪些句子説明了這兩種馬的特點,請把你找到的句子大聲的讀出來!(學生自由讀)剛才大家讀的是布封先生向我們介紹的馬的特點,下面讓我們跟隨攝影師的鏡頭來一次眼睛的動步之旅!(CAI展示“形形色色的馬”)

師: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這兩種馬的特點嗎? (抽同學答問題3)

師:不管是温順的家馬還是不羈的野馬,它們在外表比別的動物比起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們知道是什麼嗎?(身材高大而勻稱優美)所以啊,生活中我們往往把年輕俊朗的男子稱作“白馬王子”呢?

師:看來馬的確頗受人們的青睞?但我們的布封先生對於這兩種不同的馬卻有着不同的態度。下面我們來合作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CAI展示兩種馬的對比圖片)

師:你認為布封對這兩種馬分別寄予了什麼感情?你喜歡哪一種馬?為什麼?

3、延伸拓展。

師:是啊,不僅是你們喜歡馬,其實自古以來,馬就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西遊記》中白龍馬一路忠心護主;三國時赤兔馬英勇救主;馬也因此而成了眾多藝術家筆下的寵兒。今天,讓們再次踏着清脆的馬蹄聲,再次走進馬的世界!(CAI展示與馬有關的)

(展示繪畫作品中的馬《八駿圖》等)

師:這是著名的畫馬大師徐悲鴻的《八駿圖》,我們且不從繪畫藝術的角度來評價這幅畫,單以一顆愛馬者的心來看,你覺得,這位畫馬大師向我們展示了一羣什麼樣的馬?

(CAI展示馬救主人片斷

師:大家知道這是個什麼故事嗎?這是一匹什麼樣的馬?

(CAI展示文學作品中的馬)

師:同學們齊讀一遍,這是一匹什麼樣的馬?

小遊戲:與馬有關的成語接龍。

(CAI展示:與馬有關的成語或俗語)

三、體驗與反思。

師:還記得赤兔馬在關羽敗走麥城時以死殉主的悲壯,也難忘的盧馬一躍三丈跨檀溪的神奇。而如今,人類帶給動物又是什麼呢?(CAI展示捕殺動物圖片)

師:你們看到了一種什麼現象?對於這樣的一些人,我們應該對他們説點什麼?

四、小結

師:世界在變,人類在變,我們的生存環境也在發生着巨大的改變,但不管如何變化,只要我們永遠懷着一顆善良的心來關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生靈,那麼我相信,剛才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悲劇就不會再重演,人類和動物之間,才會成為真正的朋友!最後我衷心祝願大家事事馬到功成,天天龍馬精神,處處一馬平川,將來成為一匹脱穎而出的“千里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jl87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