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種子》教學設計參考

《種子》教學設計參考

《種子》教學設計參考

《種子》教學設計參考

篇一:《種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 學會7個生字,認讀11個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穴寶蓋兒”,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能力 培養學生自學、自讀能力。

3.思品 感受春天的美好,瞭解有關發芽的知識。

二、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

四、查閲資料 課文第三自然段。 種子發芽的過程和條件。 有關種子發芽的知識。種子發芽的過程圖片。

五、教、學具準備 生字卡片

六、板書設計

種子

睡 打 伸探瞧

七、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瞭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濕度、水分、空氣、陽光。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理念 激發學生讀書興趣,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尊重孩子的認知規律,能根據瞭解的知識説出種子發芽的條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5分鐘

1.凡是能夠在一定條件下發芽長大成一棵小幼苗的就是種子,老師這裏準備了一些,誰能叫叫它們的名字?

2.我還有一篇童話是關於種子的,你想讀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板書:5、種子)

二、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15分鐘

1.拿起書,擺好讀書姿勢,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做到不丟字、不加字、不讀錯字,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生字永遠是你們的好朋友,趕快讀讀吧。自由讀,讀卡片。

3.讀準了這些生字再讀課文,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再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4.指生分段朗讀,做到聲音洪亮,不丟字、不加字、不讀錯字。其他同學當好小評委。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8分鐘

導語:春天來了,大地都有哪些變化?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説説你知道了什麼?

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到了,温暖的春風吹拂着大地,冰雪融化了,幾陣春風,幾場春雨,冰雪早化成水珠交給土地媽媽收藏去了。你感受到什麼了?把它讀出來。誰來試試?

師:土地媽媽把這些水珠小心的收藏起來,你們猜他給了誰?小種子

師:土地媽媽把這些水分給他們的孩子喝了,可是小種子們還沒睡醒,媽媽生氣了,怎麼辦呢?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動筆畫一畫土地媽媽是怎麼做的?

(2)聯繫生活實際,想想媽媽怎樣叫你起牀?多麼慈愛的媽媽啊!你也來噹噹土地媽媽,叫醒自己的孩子。讀的要輕一些,親切一些。

(3)整整睡了一個冬天的種子們,還沒有甦醒呢,土地媽媽有些生氣了,土地媽媽是真的生氣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他擰着一個個小鼻子,輕輕的呼喚:“醒醒吧!我的淘氣的孩子們。”,是呀,字裏行間都透露出土地媽媽對種子們的關心和慈愛。再讀。

師:在媽媽的呼喚下,種子醒了,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呢?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你就是剛剛被叫醒的種子,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終於醒來了,會怎麼做? 再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做種子發芽,破土而出的動作,加深理解。

(3)請你一邊讀一邊畫出像“伸出”這樣的表示種子動作的詞語。

(4)出示填空:頑皮的種子()個懶腰,()個哈欠,()出綠色得手掌,()()眼睛,懶懶地( )出身子,向天空()了()

學生口頭填空

在讀的基礎上背誦

4.自學第四自然段:想想種子發芽的條件是什麼?

(1)同學們你們想親自看一看種子發芽的過程嗎?

(2)教師展示圖片

(3)萬里藍天上有什麼?陽光灑在大地上,大地甦醒了,還有誰會像種子一樣來到這個多彩的世界?種子們還會看到什麼?怎樣説?怎樣想?

四、延伸拓展 2分鐘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會個7生字,認讀11個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

教學理念 創設識字、寫字、運用字的氛圍,使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會運用的自豪感,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達到學以至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4分鐘

1、出示生字卡片:同學們,我這裏有幾個生字朋友,誰認識他們?

2、放回課文裏你還認識嗎?

二、教給識字方法 31分鐘

1.讀生字2遍,同桌互讀檢查讀音。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並學會新偏旁和新筆畫。

3.指導學生理解運用:聯繫生活實際,或讀書上的句子或説詞或説句子,讓學生運用。

4、指導學生在田格中書寫

(1)觀察每個字在田格里的位置。

(2)説説自己記的最好的字。

(3)描紅、臨寫。

(4)説説難寫的部分或筆畫。

(5)板書示範。

(6)把難寫的字在寫一遍,教師個別指導。

三、引向生活空間,使學生廣泛運用 5分鐘

1、師:在你的生活中還見過這些生字朋友嗎?

2、出示:

一( )草 一( )風

一( )書包 一( )雨

一( )白雲 一( )山

篇二:《種子》教學設計

《種子》是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教材中的第一篇課文,文章主要寫了“我”要求同學們收集樹種。其中一個女同學收集的樹種不多。但卻使‘我’深深感動。文章熱情的讚揚了小女孩做事認真、仔細可貴品質。課文篇幅較短,文字淺顯。但中心含蓄,內藴較深。針對《種子》一文內容集中而含蓄的特點,我是這樣教的:

 一、複習導入,直奔主題。

1、 同學們,我們能用簡短的話介紹一下課文內容嗎?

2、 小女孩做了一件什麼事。讓“我”深深感動?

3、 你喜歡文中的小女孩嗎?

4、 讓學生帶着以上問題默讀課文,畫出文中令你感動的句子,並寫上感受。

5、 學生自學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然後小組交流

二、聚焦小女孩,感受人物形象

1、品味小女孩的內心愧疚感。

A、 生找出描寫小女孩神態的詞語。

落落大方 略帶羞澀 低下頭 臉刷地紅了

B、在這寫詞語中你能感受到小女孩是什麼心情嗎?(內心感到愧疚)

C、小女孩説了那些話?

“不,可是沒有他們那麼多”

“就這麼多”

D、這兩句話流露出小女孩怎樣的心情?(深深自責)

既然小女孩對自己交出不多的樹種感到深深愧疚與自責。那我們如何來度好這兩句話呢?

E、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

2、品味小女孩的一絲不苟。

A、小女孩是怎樣拿出樹種的?

學生默讀課文第七自然段,畫出有關動詞。

學生反饋 :掏出

B、如果將這些動詞換成: 展平 凝望 抖 拿出 放着 看着 倒 所體現的意義一樣嗎?通過換詞語使學生明白原文中的動詞體現了小女孩做事一絲不苟。而下一組動詞則顯得很隨便。

是啊!小女孩在交樹種時一系列的動作中是那麼井然有序、一絲不苟。讓我們以讚美的語氣來朗讀這段話。

C、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她從兜裏??三顆??。”

三、研讀“我”的心理活動,體會“我”的思想感情。

1、在小女孩交樹種時,“我”有什麼感覺?

學生讀“那種子一般大小,有如飽滿的黑豆,每一顆都閃着烏亮的光澤”。

A、同學們,讀了這句話,你認為文中的老師覺得樹種怎樣 ?(好)你覺得這些樹種怎樣?你認為樹種還會是什麼樣的?

B、練習仿寫句子:那樹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着小女孩交的樹種,“我”有什麼感受?(心中充滿温暖)為什麼“我”心中會充滿温暖?(因為前面許多同學交的樹種不是很好,而小女孩交的樹種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很成熟。)

3、從小女孩交的樹種中使“我”聯想到了什麼?

生讀:“我彷佛看到??一柄柄綠色的大傘”

是啊!只有精心仔細的挑選出良好的樹種才會長出滿山向綠色大傘一樣的洋槐樹出來。小女孩的認真做事態度忠於老師的使命。這種精神是多麼美好的!她用一顆虔誠的心感動了老師和同學。

4、讓我們深情地朗讀最後一段,把這位小女孩當作學習的楷模吧!

 四、昇華情感,拓展延伸。

同學們讀完這篇課文,相信小女孩良好形象已深深印在我們心裏。如果你是這個班裏的一員,你會對小女孩説些什麼?並寫下來。

小女孩:

板書

種子: 虔誠 專注 }認真 飽滿 烏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dvq7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