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酸和鹼中和反應》説課稿

《酸和鹼中和反應》説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酸和鹼中和反應》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酸和鹼中和反應》説課稿

《酸和鹼中和反應》説課稿1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從實驗入手來介紹中和反應。酸和鹼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所以,教材沒有簡單將它作為酸或鹼的性質來介紹,而是專門編成一個課題來説明。為了説明中和反應的產物,簡單介紹了鹽的概念。關於中和反應的應用,教材從酸鹼性的角度説明了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教材安排的活動與探究,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以及教材處理的創新之處:

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應該是教材的組織者和開發者。目前學生已經瞭解常見的酸和鹼,知道酸鹼指示劑的作用。已具備了一些學習化學的方法,學生渴望通過自主探究來認識物質,對化學探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將本節課中“活動與探究”作了大膽改進,我增加了“硫酸”與一種特殊的鹼“氫氧化鋇”,我覺得這樣的改進,能夠讓學生形成多次矛盾衝突,激發新一輪思維碰撞;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探究,既體驗了成功的喜悦,同時又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三)、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酸和鹼發生的中和反應。

(2)、瞭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討論交流,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2)、體驗化學活動充滿探究性,培養學生勇於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3)、體會化學與社會的密切關係,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

(四)教學重點:酸鹼之間的中和反應.

(五)教學難點:中和反應的探究過程.

(六)教具:提供藥品是:NaOH溶液、Ba(OH)2溶液、鹽酸、稀硫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二、説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布魯納的“發現學”理論和杜威的“做中學”理論。本節課主要採用“提出問題、啟發誘導、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教學方法。

三、説學法:

終身教育的理念並非要求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而是讓學習者更多地掌握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真正使他們學會學習。在本節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兩種學習方法

1、實驗探究法:通過實驗探究,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四、説教學過程:

我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對教法、學法的認識,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給學生表演一個小魔術。

課件展示。漫畫:胃痛病人看醫生。

《胃舒平》的説明書。

問:①胃酸的主要成份是什麼?

②讀《胃舒平》標籤,説《胃舒平》的主要成份是什麼?

③為什麼《胃舒平》能治療這種胃病?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①以魔術的奇妙現象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為後面的實驗探究作鋪墊。

②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③為課題的引入作鋪墊。

(二)提出問題 進行猜想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酸和鹼之間是否會發生化學反應?如果發生化學反應,又會有什麼特點?讓我們通過實驗來一起探究。

(三)實驗探究一:

提供藥品是:NaOH溶液、Ba(OH)2溶液、鹽酸、稀硫酸、

讓學生從老師提供的藥品中選擇適當的物質,通過小組討論,設計探究實驗方案,動手實驗,自主選擇兩組或兩組以上藥品,並記錄本組所選藥品、觀察到的現象以及得到的結論。

讓各小組選一位代表發言(也可補充)交流展示各組的探究成果。培養學生學習交流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1、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2、培養相互合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3、形成再一次認知衝突,為進一步探究作鋪墊。

(四)、交流與發現

1:組織小組代表交流各自在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及對應結論;

(1)、有明顯現象。例(略)

(2)、無明顯現象。例(略)

2、教師總結,肯定學生的探究成果並讓學生上台演示有明顯現象的組別。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1、培養學生學習交流的能力;

2、激發新一輪思維碰撞;

3、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愉悦感和自信心。

(五)繼續實驗探究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要適時點撥,並提出新的問題:“有的酸與鹼混合沒有明顯現象,能否説明二者之間不反應呢?讓學生通過認知與現象的碰撞,產生新的學習需求和方向。從而再次產生矛盾衝突,將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到了極點。

然後請同學們再次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設計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時給學生提供“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六)再次交流與發現:

證明NaOH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學生的設計方案可能有:

方案一:

滴酚酞溶液滴加稀鹽酸

NaOH溶液→→→→溶液變紅→→→→紅色變無色,

方案二:

滴石蕊溶液滴加稀鹽酸

NaOH溶液→→→→溶液變藍色→→→→溶液變紅

……

學生的設計方案也許會有很多種,這些教師在備課中都要提前預設,注意靈活駕馭課堂。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參與意識。將知識內容學習和方法學習融為一體,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探究過程中不僅學到知識技能而且學會科學的探究方法。通過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七)、分析與總結:

1、讓學生仔細分析課本中的三個化學反應方程式,自己總結規律,(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從化合價的角度去分析)在學生懂得“酸與鹼反應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書寫自己在探究中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從而揭示中和反應:酸和鹼能進行反應,生成鹽和水。進而理解:鹽: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課件展示:演示酸鹼中和反應的微觀變化。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中和反應的實質)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通過多媒體形象、直觀地感受中和反應中的微觀變化。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化枯燥為生動,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學生自學——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

提問:“胃舒平”為什麼能治療胃酸過多的病人?與開頭的懸念相呼應,並書寫有關反應化學方程式。

讓學生帶着問題閲讀課文,然後自己解決所給問題,教師簡單作以總結。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1、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自學能力。

2、鞏固所學的.知識。

3、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八)、課堂反饋:

1.下列物質之間的反應屬於中和反應的是()

A.2NaOH+CO2=Na2CO3+H2O

3+2HCl=CaCl2+H2O+CO2↑

2O3+6HCl=2FeCl3+3H20

D.2NaOH+H2SO4=Na2SO4+2H2O

2、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屬於中和反應嗎?為什麼?

3、某公路上一裝有硫酸的汽車翻了,怎麼處理潑了一地的硫酸?

4、做完實驗後剩餘的酸性或鹼性廢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應怎樣處理?

5、正常人的頭皮及毛髮呈弱酸性,這可以保證我們的頭皮不是太乾燥,頭髮不易變脆、開叉。而我們用的洗髮水一般呈弱鹼性,護髮素一般呈弱酸性,你認為正確的洗髮程序是該是怎樣的?為什麼?

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我進行巡堂,對於不會做或做錯的學生,我就一對一地指導他們從正確的思路去分析。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通過不同層次的題目,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悦。同時讓學生意識到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感到化學不僅是有趣的還是有用的。

作業:課外探究——清除茶瓶水垢:

用久了的保温瓶內壁往往會形成一層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嘗試用廚房中的物質將它除去。

《酸和鹼中和反應》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本節內容屬於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課題2的內容,本節課重點講解了中和反應的概念及實質,從酸鹼性的角度介紹了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從離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應容易發生的原理,為高中化學學習酸、酸性氧化物、酸式鹽等物質的性質以及離子反應打下良好基礎。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説學情

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過了酸和鹼的一些性質,對本節課通過實驗來認識中和反應理解較為方便,然而對於如何能夠用明顯現象觀察到中和反應以及中和反應容易發生的原因都充滿了好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好奇心,通過自己動手驗證自己的猜想,鍛鍊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獲得自信心和滿足感。

(過渡: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領會中和反應的實質,能夠從酸鹼角度説明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驗證酸鹼之間的反應,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化學實驗,增強對化學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過渡:根據新課標要求與教學目標,我確定瞭如下的重難點:)

四、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

酸鹼中和反應的原理。

【難點】

酸鹼中和反應的實質。

(過渡: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重點,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方法。)

五、説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探究法

(過渡:我認為,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環,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四方面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六、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一個良好的導入可以很好的促使學生情緒高漲,提升教師的講課效果,保證整堂課教學的成功。為了更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使學生更快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我採用瞭如下的導入方法:

在課程開始前我會演示一個“紅酒變白酒,白酒變紅酒”的魔術實驗。並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讓學生帶着好奇的心進入本節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中和反應

先提出酸鹼之間是否能夠發生反應這個問題,然後將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溶液混合,由於反應沒有明顯實驗現象,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仔細思考,如何用明顯的實驗現象來證明酸和鹼之間發生了反應。通過桌上現有的鎂條、石蕊試液、酚酞試液來設計實驗分析。

學生可能會設計出多種實驗方案,接下來讓學生分組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來完成實驗,觀察現象總結結論,完成實驗後請小組代表來回答他們所採用的方法以及出現的現象,最終得到了什麼結論。

在同學們通過實驗現象證明了酸和鹼之間可以發生反應後,我會提出問題讓同學們思考從微觀的角度如何來解釋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由於這部分屬於本堂課的難點,並且對於微觀的理論學生不易給出解釋,在這裏我會選擇播放視頻的形式讓同學們更為直觀地理解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在學生書寫完化學方程式後,對比三個化學方程式觀察共同點,學生不難發現三個式子都是酸和鹼生成一個化合物和水的反應,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講解,給出鹽與中和反應的定義。

2.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在學生明確酸和鹼能夠發生中和反應後,我會讓學生舉出幾個中和反應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案例。學生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積累以及課本的內容給出一些中和反應的實例,瞭解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讓學生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來解釋課堂開始前的“紅酒變白酒,白酒變紅酒”的魔術實驗原理,來檢驗學生對於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程度。

環節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穫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佈置作業:預習溶液酸鹼度的表示法,瞭解pH試紙的用途。。

標籤: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p2mky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