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九年級《質量守恆定律》説課稿

九年級《質量守恆定律》説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質量守恆定律》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九年級《質量守恆定律》説課稿

九年級《質量守恆定律》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第一課時。在學習新課程後,新課程所體現出三大課堂教學理念“生活性、發展性、生命性”。只有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才會使課堂煥發活力。今天我的説課也將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關於化學反應主要是從定性的角度來分析的。本節課是學生從定性角度向定量角度過渡的第一站。同時,他又為後續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計算做鋪墊。所以,本節課在整本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鑑於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質量守恆定律,運用質量守恆定律解決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實驗、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參與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悦,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恆定律。

教學難點:從微觀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恆定律。

二、學情分析:

現在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那麼學生在學習本節課時是怎樣一種情況呢?

(1)知識狀況:學生已經瞭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等基礎知識,並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2)能力狀況: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但對探究實驗學習方法尚處於啟蒙階段。

(3)心理狀況: 學生對於化學實驗,在情緒和心理都處於比較好奇和興奮的狀態,往往渴望動手進行實驗探究。這些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準備。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實驗探究法”,分組合作法、討論法等作為輔助方法進行教學,整個的課堂以實驗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為原則,通過“激疑—探究—形成”這條教學思路,最終讓學生自主形成質量守恆定律。那麼,到底這個定律是如何形成在學生頭腦中的呢?讓我們一同走進我的課堂!

四、教學過程:

該過程由以下四部分構成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課堂之初, 我會給我的學生舉兩個生活小例子:1、為什麼蠟燭燃燒後質量會變小了?2、為什麼鐵刀放置一段時間後質量會增加?讓學生思考: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前後的總質量是否變化呢?對這個問題,學生出現了分歧,引發了思維衝突,從而順利進入實驗探究階段。

(二)合作探究,解決課題

整個探究環節共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我向學生介紹課本上未曾涉及的,對化學反應定量研究作出貢獻一位科學家—波義爾,他在敞口的容器中進行實驗測得質量不相等了,而另一位科學家是拉瓦錫,他用較精確的實驗法在密閉的條件下測得反應後總質量相等。這樣通過化學史料的矛盾將學生的思維衝突推向一個新高度。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小亮點。

接着第二部分是教師的演示實驗,我準備的演示實驗是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在做實驗之前,我會強調學生觀察實驗操作、現象及天平的平衡狀態,最終得出結論:反應前後,參加反應的物質總質量相等。本環節的目的是使質量守恆思想在學生頭腦中初步形成。

接着乘勝追擊,第三部分學生的探究實驗。我為學生準備的探究實驗共有兩組,探究實驗一“鐵釘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該反應在反應容器是敞口和密閉的兩種方案下進行,結果相同;實驗二“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這個實驗反應在兩種方案下前後質量不相等。這樣通過探究實驗,學生自主建構了:反應在密閉條件下總質量相等。到此質量守恆思想形成。接下來我會給學生重點講一下質量守恆定律需注意點,完善理解。

為了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質量守恆定律,我帶領學生繼續探究質量相等的原因。我以電解水微觀動畫過程為例,學生會觀察到在整個變化過程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按一下ppt)。學生討論得出:化學反應前後質量之所以守恆是因為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沒有改變。到此,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自主探究實驗,以及學生觀察討論,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得以解決,質量守恆定律也真正的建構在學生的腦中。

(三)歸納概括,小結課題

為了加深學生印象對本節課做了歸納小結。讀

(四)反饋練習,鞏固課題

準備幾道小題使學生能夠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五、教學反思

總體上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貫穿“激疑—探究—形成”這樣一條教學主線,體現了生活性、發展性、生命性的教學理念。正如教育家葉瀾教授説過的一句話“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我的説課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九年級《質量守恆定律》説課稿2

一.教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化學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恆定律》的第一課時,包括質量守恆定律的涵義、質量守恆的原因及其應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守恆定律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於整個中學化學,有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課的教學將引領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開始了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之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的教學構建了理論鋪墊,所以本課內容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教材的編寫意圖、本節的特點、九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

(1)實驗認識質量守恆定律,瞭解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化學發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沒有改變和增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對化學反應實質的分析及質量守恆的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研究問題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的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2)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及應用;

教學難點:(1)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方法基礎,瞭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但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瞭解尚處於啟蒙階段。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情緒和心理都處於比較興奮、好奇狀態。因此做好演示實驗和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是上好本節課的關鍵。

三.教法分析

本節課我採用的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實驗探究法。即“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實驗求證——得出結論”來引導學生,學生經歷初次探究的挫折後,分析原因,優化設計,再次探究,最終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為理解質量守恆定律,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藉助多媒體展示水通電的微觀過程,讓學生領悟到質量守恆定律的精髓,在於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三不變”。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以問題引入課題:1.為什麼蠟燭燃燒後質量會變小了呢?2.為什麼鐵放置一段時間後質量會增加呢?將學生的思緒帶進我們的課堂。讓學生思考: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前後的總質量有沒有什麼變化呢?對這個問題,學生出現了分歧,引發了思維衝突。這樣,我以身邊的實例創設情境,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體現化學來源於生活。而引發學生的思維衝突更是為下一實驗探究環節提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順利進入實驗探究階段。

(二)合作探究,解決課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接下來我將帶領學生一同走進實驗探究環節,老師提出問題:化學反應前後質量有沒有變?並讓學生做出自己的猜想。教師做演示實驗,讓學生帶着問題觀察實驗現象以及天平的平衡狀態,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歸納總結出質量守恆的內容。

為了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質量守恆定律,通過對化學變化的實質的複習和水分解的微觀過程的觀察得出:反應前後質量守恆是因為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目、原子的質量都沒有改變。到此,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以及學生觀察、講解質量守恆的原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得以解決,質量守恆定律也真正的建構在學生的腦中。

接下來以問題:質量守恆定律應用於所有的化學反應嗎?引入後面的兩個驗證實驗,在做實驗之前,強調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以及天平的平衡狀態,結果發現這兩個實驗天平都失去平衡,教師提出問題並組織學生討論天平都失去平衡的原因,應如何改進裝置?學生很快就有了結果-----反應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最後讓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解決課前的兩個問題1.為什麼蠟燭燃燒後質量會變小了? 2.為什麼鐵放置一段時間後質量會增加呢?讓學生學以致用,鞏固知識。

(三)歸納概括,小結課題

這個環節,以質量守恆定理為中心,把本節課的知識點做一總結。本節課主要探究了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適用範圍,守恆的原因以及應用。

(四)反饋練習,鞏固課題

當學生記住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理解質量守恆的原因後,就可以利用定律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了。以此擴大知識的應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mw2l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