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選説課稿模板集錦10篇

精選説課稿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説課稿模板集錦10篇

説課稿 篇1

一、 需要分折〔問題的提出〕

本課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在達成課程標準“水平一”各種目標中的一節課。

該班學生在上半期的滾翻教材學習中,己經參與過各種方式滾動和前滾翻成蹲撐動作的 學習,100%的學生都非常喜歡墊上運動,90%的學生己能基本完成前滾翻成蹲撐的動作。在學習能力上己經有了小組學習、遊戲、鍛鍊的經歷,對一個簡單技術動作的成敗能作簡單的判斷評價,本學期剛學會了自呼動作名稱、口令,做6節一般準備活動的練習。

設計怎樣的學習形式能讓學生繼續保持學習和鍛鍊的興趣,進一步的運用己掌握的技能進行新的練習,鞏固己學技術,提高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同時實現心理和社會適應的育人目標呢?

人教版小學1—2年級教材第81頁中,為該發展水平的學生設計了《生活中的滾動、滾翻開創練習》的教材,這樣的教材是適合低年級兒童樂意參加新穎練習的心理特徵的學習形式。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以兩節課為單元設計了《前滾翻開創練習的實踐與展示》課題,並確定了本課的設計理念、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設計理念:

1 .學生人人都能學習,並取得成功;

2 .要發揮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雙主體作用;

3 .要通過教學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4 .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交互使用,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環境;

5 .為學生提供多種信息資源,實現育人目標;

6 .重視目標和評價的導向、促進功能,設立客觀可操作的評價標準。

(二)、教學目標:

1 .初步學習創造前滾翻的知識和實踐活動,初有成功的體驗;

2 .在小團體開展合作、探究、創新學習和展示交流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合作交往的行為能力和文明素養;

3 .進一步培養參與墊上運動的興趣;提高前滾翻動作的技能,發展體能。

(三)、重點:明確前滾翻的定義,是人體經過頭部沿人體的橫軸向前的翻轉。

(四)、難點:理解並掌握創新前滾翻的切入方式,是改變開始、結束姿勢;改變動作過程結構;改變動作的場所〔如:跳箱蓋〕;在練習中增加器械等。

二、設計思路與教學過程

(一)、設計思路:

以新奇、未曾想到的目標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使目標內化------用講解加示範的方法,解決學生“什麼動作是合符要求的”和“怎樣開啟創新思路”〔即創新的切入點〕的重難點------用激勵性過程評價作為創新活動過程中的助推劑激勵功能〕------用展示交流的環節強化合作、創新的成就意識和運用技能體能的實效。在展示中培養文明行為習慣-----用繼續再創造和下節課將用同學自己的創新成果做集體遊戲,作為保持學習熱情的期望目標結束本課。

(二)、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導入主題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上一學期,同學們己經學習過由蹲撐開始向前滾翻成蹲立的前滾翻動作,絕大多數同學的動作都完成得不錯。從本節課開始,同學們將用兩節課的時間來創造一批新的前滾翻動作,並進表演。喜歡思考的同學可能要提出問題了,我們己經學會前滾翻的動作了,怎麼還要創造前滾翻呢?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做三個動作,並試説出每個動作的名稱。〔我做前、側、後三個團身滾翻動作,學生正確指出這三個動作名稱是不難的〕老師再做一個動作,請大家説出它的名稱。〔我做一個兩臂側平舉的前滾翻成蹲立動作,學生一般也應能説出它叫前滾翻或兩臂側平舉前滾翻〕大家都説對了,這兩個前滾翻雖然手臂的動作不同,但因為它們都是身體經過頭部沿人體的橫軸向前翻轉的動作,所以它們都是前滾翻這個大家庭中的成員。請再看老師做三個動作,試説出它們還是前滾翻嗎?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我又做腹部夾球前滾翻、鑽呼啦圈前滾翻、在跳箱蓋上做分腿前滾翻三個動作後,讓學生判斷回答〕我在組織學生回答時,特別要帶領他們説出這些動作都具備經過頭的向前翻轉的共同特徵,因此它們都可以統稱為前滾翻。又因為它們都有了自己的不同特點,所以説它們是創造的新前滾翻。老師創造了四種前滾翻,同學們能創造出多少種呢?

*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於:既要引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興趣與慾望,把本課主要教學目標內化為學習目標,又通過精心設計的三次示範講解,把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都一併解決了。學生通過感性動作理解的前滾翻定義,是進行創新實踐的理性基礎,也是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基礎。通過觀摩老師演釋的創造示範,獲得的創造策略規律性的認識,又解決了創造從何下手的難題。解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加上學生的前置能力,一個主體學習的情境和氛圍就創設完成了。

第二環節: 展開深入

(1) 指導學生採用自由結伴法組成四人學習小團體,自選場地由小組長領做一般準備活動。教師巡迥觀看、讚賞、指導。

(2) 小團體自主選擇練習場地,選擇一種器材(-小皮球、呼拉圈、跳箱蓋)開展創造新前滾翻的實踐活動。教師巡迥觀賞、激勵、提供建設性意見,參與練習活動,邦助協調團隊合作學習活動中的交往矛盾,提示各組間相互觀摩,營造、保持創新學習的良好氛圍。

(3) 特別把不能完成前滾翻成蹲撐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讓他們在專門鋪設的斜面上進行練習和創造,並給予特別的邦肋指導。

* 此環節是落實本課目標的核心部分。由於第一環節解決了“是什麼”和“如何做”的重難點,因此本環節的時空就可以完全地交給學生,教師的任務主要就應放在“營造、保持創新學習的良好氛圍”上了。

怎樣營造?又怎樣保持呢?充分發揮過程評價的激勵、發展功能,在以學生自己學習為主的環節中,把激勵性評價作為重要的教學策略,是有普遍應用價值的新教法。

本環節中的第(3)項內容設計體現了“關注個體差異”的課程基本理念,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本課的學習目標,並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

第三環節: 應用檢驗

當各組學生的創造活動基本有了成果之時,就可以組織團隊之間的展示交流活動了。

(1) .讓各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坐在地毯周圍。

(2) 提出要求:展示者和觀摩者都要做到文明、禮儀〔鼓掌、敬禮、致謝〕。

(3) 各組學生集體參與,展示自己創造的新前滾翻動作。教師同時進行讚賞性即時評價和點評各組創新動作的切入方式及特色。

(4) 在每一組展示結束後,都要組織學生進行禮儀行為的實踐學習,並對優秀者進行表揚。

* 本環節的應用檢驗,既是對學生應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解決學習問題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狀況的檢驗。這種檢驗結合在展示交流活動中,對學生能起到良性的競爭刺激作用。又由於展示活動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這又強化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學生在展示動作時,教師同步的點評活動也是有特殊目的的設汁,其目的是啟發學生有目的的觀看,開啟新的創新思路,並學習教師的評價表達方式,為今後的自主學習、創造學習培養能力,從而學會學習,學會評價。

如果因組別過多時間緊缺,後面的展示交流活動可以採取兩個或三個組同場進行的方式進行。這種增大了信息量的展示方式,對學生採集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種訓練。

第四環節:小結延伸

(1) 當各組展示結束後,教師可進行讚賞、激勵性的小結評價,同時用提問法引導學生描述自己獲得創造成功的感受。

(2) 教師向學生宣佈:下一次課的內容和方式,是仍將以團隊學習的形式,繼續進行新的、更有趣的創新活動,在展示交流之後,還將選用同學們自創的動作組織全班進行遊戲。這種含有期望目標的結束語,對剛剛品嚐到創造與成功歡樂的低年級學生,是極有吸引力的。

(3) 最後,教師與全體學生一起,做大家喜歡的《充氣與放氣》遊戲作為放鬆整理後,下課!

* 作為單元課中的第一節課的結尾,除了要帶領學生,圍繞本課目標進行歸納小結,讓學生學有所獲;還要讓學生對本單元后繼的課中還將學習的內容心有數,興趣不減,這既是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一種提高後繼課質量的教學策略。學生帶着期望下課,心情是積極的,當他又帶着這個期望來上課時,他一定是主動的!

説課稿 篇2

説教材

(一)本課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雷雨》是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這是高中唯一的戲劇單元,構成本單元的4部劇作兼及古今中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強調:“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故本單元學習重點是戲劇衝突、戲劇人物和戲劇語言。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戲劇常識,解讀名家名劇,步入戲劇殿堂的瑰麗之門。

(二)教材內容

四幕話劇《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更是中國現當代戲劇扛鼎之作。《雷雨》以1925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通過周、魯兩家之間複雜的倫理關係和尖鋭的階級矛盾,深刻揭露了二三十年代舊中國舊家庭的黑暗現象和地主資產階級的專橫、冷酷與偽善,從而預示了舊制度的崩潰與滅亡。文本節選的是第二幕,共兩場戲:第一場,周樸園同魯侍萍的再次相見,主要寫周、魯的矛盾衝突,第二場,周樸園與魯大海、侍萍與周萍相見,寫周樸園與魯大海的矛盾衝突。

(二)教學目標

《雷雨》以激烈尖鋭的矛盾衝突、精彩紛呈的戲劇語言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飲譽文壇,是最能體現作者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之作,因此,學習本課應緊扣背景,體味作者是如何通過戲劇語言推動情節發展,從而把握人物性格及表現技巧。據此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戲劇常識、作者及作品梗概,走進作品,走進大師。

2. 梳理人物關係,把握其中的矛盾衝突,理解衝突的發展過程。

過程與方法:

1. 反覆朗讀,進入角色,揣摩人物的語言的個性化、動作性特徵及其豐富的潛台詞。

2. 體會戲劇通過激烈的矛盾衝突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特點,初步培養戲劇意識和鑑賞戲劇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舊家庭的悲劇和罪惡、舊倫理的窒息人性的特徵以及官僚資產階級的剝削本質,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人倫親情。

(三)重難點確立及解決辦法

《雷雨》人物形象是在矛盾衝突中逐漸被推至讀者面前的。因此,將“過程與方法目標2”作為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劇情發展,把握矛盾衝突,理解劇本中有哪些衝突,主要衝突是什麼,實質是什麼,為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主題做準備。

《雷雨》的人物語言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出身、經歷、地位和個性,且隱含着豐富的潛台詞。所以,擬定“過程與方法目標1” 為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人物語言的深層內涵,挖掘其中隱性意義,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四)課時安排

本課擬用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1、走近作者:簡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理解戲劇的一般常識,理解舞台説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節選)的戲劇衝突,結構佈局特點,梳理人物關係。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1.分析第一場矛盾衝突,認識周樸園冷酷、自私和虛偽的本質;侍萍的性格特徵。

2.分析第二場矛盾衝突,進一步認識周樸園的殘忍、冷酷和狡猾的本性;理解以魯大海為代表的工人階級的反抗精神。

本次説課的內容是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1.反覆朗讀,進入角色,揣摩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動作性特徵。

2.揣摩台詞中的潛台詞。

教學難點:運用戲劇語言的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學以致用。

説學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kxxje7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