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實用的體育説課稿4篇

實用的體育説課稿4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體育説課稿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體育説課稿4篇

體育説課稿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新課標提倡:‘要努力實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標,可以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合作學習是國家基礎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新型學習方法之一。是當前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增強合作學習的能力,並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練習,樹立終身體育思想。本課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突出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利用籃球行進間運球,以及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接力跑比賽,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良好的身體姿態。在學習中,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樂趣,成功的喜悦。並在運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競爭,學會創新,學會適應社會。

二、教材分析

教材確立分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中指出:‘高中女學生身體形態特點是身體基本定型,皮下脂肪增厚,體重明星增加……呈現出富於曲線的形體;由於生長髮育的規律和喜靜厭動的特點,這一時期女生可根據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各種步伐和身體姿態的組合,如行進間運球,球操等增加綜合素質,並培養審美意識’。

籃球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運動項目。利用籃球結合專業特點進行教學,把藝術體操中的控制和籃球運球的控制球相結合,激發女同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提高籃球運球控制球的能力,在行進間運球的教學中採用合作學習的意識,把視覺從運球中解放出來,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在提高階段,採用學生喜愛的遊戲性接力‘追球跑’進一步開展合作練習。

三、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4人,全班為女生,專業是:旅遊。預計該班學生身體素質中等,有籃球基礎。但是籃球技術和運球控制球能力方面均較差。該班女同學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的特點,尤其在組織性、紀律性方面表現比較好。

四、課的類型:

新授實踐課 教學內容:籃球行進間運球 本單元共7課時 本課是第二次課

五、 教學重難點及亮點

教學重點:籃球----控制球能力的提高和運球中身體形態的練習

教學難點:控制球的能力

教學亮點:結合專業培養合作意識,熱情大方

六、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 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本課的籃球練習中,在學練中提高參與的能力,向高層次邁進。

2.運動技能:在籃球運球中,100%的學生在練習中學習到行進間的直線運球和控制球的方法;80%的學生能在行進間運球中掌握急停急起和跑動的能力及體會身體形態在練習中的優美性和自豪感。

3.身體健康::通過自主學、學中練得過程來完成一定難度、強度的練習,促進全體學生身體健康的目的。

4.心理健康:學生在團結互助,積極競爭,情緒活躍的愉快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心理的充分滿足,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5.社會適應能力:本課採用的合作學習模式結合學生特點,通過互幫互學,提高學習的主動創新、競爭意識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自信心和社會適應性。

七、教法與學法

(一)教學方法:

1、講解示範法:集體練習、集體學習、集體糾錯、個別指導中運用

2、學案導學法: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運用

3、口令、要領、信號提示法:強化正確的的運球技術

4、糾錯與個別指導法:在共性錯誤與個別錯誤中運用

5、比賽激勵法:在教學比賽中運用

6、總結評比法:表揚與鼓勵

針對教學內容和學情情況,本節課主要通過啟發學生學習興趣;演示講解技術動作要領和行進間運球基本知識;激勵學生鬥志和積極學習、不怕吃苦的精神;運用遊戲教學比賽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方法:

學生主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競賽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1、集體練習法:在準備活動、誘導練習、集體學習、集體糾錯等中運用

2、誘導練習法:準備活動內容結合球操練習

3、小組合作學習法:利用籃球運球的基本技術和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糾錯,在合作中提高。

4、小組探究學習法:探究行進中急停急起的運球技術

5、反覆練習法

6、小組展示與小組互評

7、表演比賽法

(三)主要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之一:用整個手掌包括手心去運球,手型不對。

糾正方法:1、強調在運球的過程中用五個指頭去控制球,掌心空出的技術要領。

2、原地聽口令做正確動作;3行進間聽口令做正確動作;4、自我意念回放。

易犯錯誤之二:在運球過程中,眼睛盯着球看,視覺沒有解放出來。

糾正方法:1、在練習運球過程中,採用合作學習,兩人或多人一組,一人運球,另一人打出籃球裁判手勢叫練習的同學在運球過程中報出來。這樣運球的同學視覺就解放出來了。

易犯錯誤之三:在運球過程中託球跑或翻腕。

糾正方法:1、 強調在運球中,用五個手指,拍球的中後部, 不允許掌心向上託球跑。不允許拍球一次向上翻腕一次。

八、教學流程

開始部分

準備部分

基本部分

結束部分

課堂常規

反口令遊戲

球操練習

引導體驗

合作學習

鞏固提高

收心鬆體

兔子舞熱身

九、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2′

課堂常規---------宣佈本次課任務、目標與要求----------安排見習生活動內容。

(二)準備部分 8′

1.集中注意力:反口令遊戲

向口令相反的方向轉身,調整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上課的狀態。

2.兔子舞熱身:

成四列基本體操隊形單人單跳和四路縱隊多人組合及全班成一路縱隊在跳兔子舞的基礎上完成一個圓形的隊形。

(三)基本部分 27′

1.合作體驗:

1>在兔子舞圓形隊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順時針方向運球,體驗行進間運球的基本動作

1)組織學生分成4組選出4個組長,引導討論行進間運球易犯錯誤和怎麼改進。

2)各組長自評教師點評。

2.合作學習:

1)教師講解示範行進間運球技術,講解 "運球"的手型和要領;

2)安排指導學生與教師配合完成"兩人合作解放視覺"動作示範;

3)從手型到"運球"強調要領;

4)組織11人一組4組前後站立引導學生練習行進間運球,教師指導糾錯;

師生之間的合作:課中教與學的合作《學習與指導》

教學示範的合作《球操練》

評價中合作《小組展示學習成果》

放鬆中的合作《放鬆練習》

生生之間的合作: 兩人之間的學練合作《相互運球,解放視覺合作》

多人之間學練合作《兔子舞》

全組之間合作《分組練習討論》

遊戲中的合作《接力跑》

3.鞏固提高:

1)引導組長每組選出8名運動員教師組織完成兩組運球比賽;

(四)結束部分 3′

集合放鬆------ 師生點評 ------回收器材------師生再見、宣佈下課。

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一)整合點: 1、培養學習興趣 2、解決教學重點 3、課後鞏固提高

(二)整合點的解決

1、信息技術與興趣激情的整合

導入部分利用電腦通過圖片瀏覽、觀看視頻來創設教學環境,想象感受籃球場高技術運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信息技術與教學難點的整合

在解決學生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的基礎上,多給學生看一些優秀籃球運動員一些高質量的行進間運球過人變相視頻。激發學生學習和練習興趣和積極性。

3、信息技術與課後鞏固學習的整合

教師利用學校內部信息網站,上載籃球比賽視頻,安排體委利用課餘時間組織觀看。

十一、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片 標誌桶4個 秒錶一塊

十二、預計效果:

預計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整節課學生平均心率130--140次/分。運動密度35--40%.預計教學的技能目標達成: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能力進一步提高。

十三、教學反思

1本課在設計上比較合理,在上課過程中遇到了左手運球的學生,在練習中對他們安排還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2本課在練習效果上學生均能掌握所學內容,練習量剛好,感覺在分層教學上做的不夠,今後有待改進

體育説課稿 篇2

本節課我分為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程序等五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原地投擲壘球 遊戲:擊木柱

2、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新授教材。擲壘球是田徑運動中的投擲項目,也現代小學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一。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爆發力、柔韌性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逐步培養遵守紀律、尊重他人,團結友愛等集體意識和良好作風;形成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養成堅持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3、教學目標

新課程體育教學的總目標是以“終身體育”與“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在快樂中掌握鍛鍊方法,參加鍛鍊,增強體質。

(1)認知目標:通過遊戲,初步瞭解和掌握原地投擲壘球的一些方法,並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2)技能目標:經歷遊戲活動的過程,掌握原地投擲壘球的基本動作,發展投擲能力。體驗投擲活動的運動樂趣和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與創新意識。

4、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材內容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兩腿用力的銜接和向前送髖的動作,掌握良好的用力順序和正確的用力方向。教學難點是:用力均勻程度,動作協調連貫。

二、説學情

1、有利因素小學三年級學生個性天真活潑、好動,而且興趣廣泛,其模仿能力及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所以在本課時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徵,我採用以遊戲練習為主線,注重誘導、啟發,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大膽創新。

2、不利因素由於部分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基礎,但是學生的心理素質不穩定,容易產生滿足而導致厭學的傾向,對學習新的技術動作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學時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學習新內容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説教法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中我以遊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活躍單調無味的課堂氣氛,同時結合講解示範法、分組練習法、遊戲競賽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以培養學生勇於創新、敢於進取的學習精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重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注重體現教與學合理的

運行機制,從而達到掌握技能和鍛鍊身體的目的。

四、説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啟發、學生進行自主練習,使學生動手、動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相互交流,討論探究,再結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激發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自主創新的意識。

五、説教學程序

本課是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變化規律,再結合本課的任務和小學生的心理需求,把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貫穿於遊戲中,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我分為:開始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部分進行教學。

(一)開始準備部分

1、課堂準備活動

2、準備部分:擲紙飛機。學生動手製作紙飛機,在場地上放飛紙飛機,展示自己製作成果,同時為基本部分中的“採蘑菇”遊戲作鋪墊。這一節約為8分鐘左右。運動強度為“中”(為學生創造快樂愉悦的活動氛圍,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這一部分是課的主體部分,是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的關鍵,是“教”與“學”的重點,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從而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本課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教學。

1、通過語言提示與誘導,讓學生把紙飛機想象成為壘球,相互間進行拋接性的練習。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敏捷的視力,激發學生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的探索精神。

2、讓學生自主建立友伴,引導,啟發學生創想多種拋接方法。為學生創造一個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台,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

3、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進行“擊木柱”比賽,在一定時間,以擊中數量多的一組為勝,此遊戲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4、“採蘑菇”我們是建設者,為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課堂上組織同學們扮演“採蘑菇”的角色。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不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而隨意亂扔垃圾,把我們美好的家園環境破壞了,於是人們的生活周圍也籠罩着一層又一層的環境污染的面紗??。為了防止我們的地球環境急劇惡化,我們每個人要踴躍地加入到“採蘑菇”以及捍衞地球的行列中去。樹立起同學們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決心。這一環節約為28分鐘,運動強度為“強”。

(三)結束部分

1、為了恢復學習的心理和生理負荷,通過熟悉的音樂和輕柔的舞蹈動作進行放鬆,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本課的學習。

2、小結:總結本課的優點、缺點,以表揚為主。

3、收還器材。這一環節約為4分鐘左右、運動強度為“弱”。

體育説課稿 篇3

素質教育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本事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資料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遵循運動技能構成的基本規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資料,培養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的堅定品質,鍛鍊學生團結拼搏的體育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教材分析

側向滑步推鉛球是投擲類項目之一,經過練習能夠發展學生的力量、協調性等身體素質,異常是對上肢力量有顯著作用。經過側向滑步推鉛球技術的學習,為接下來學習背向滑步推鉛球打下基礎,還能夠培養學生勇敢自信、頑強拼搏的品質。

三、學情分析

水平五的學生,運動基礎相比較較好,對動作的領悟本事比較強,自控本事和團體意思較強;可是動作基礎不夠紮實,學生身體素質差異也大。所以,在實施體育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幫忙學生掌握動作,發展身體素質。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夠説出側向滑步推鉛球的動作要點,所有學生能完成側向滑步推鉛球的動作。

(過程與方法)

經過鉛球對學生的力量進行提升,經過鉛球的發力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本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相互鼓勵、勇敢、不怕困難,勇於進取的心理素質和體育精神。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鉛球的動作:蹬地、轉體、推球、撥指

(難點)

蹬地到撥指之間的配合發力

六、教學方法

講解示範法、糾正錯誤法、分解練習法、完整練習法、領會教學法、小羣體教學法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分鐘)

1。課堂常規:體委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資料,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教學意圖)課堂常規的進行,能夠使學生儘快進行體育教學資料的學習,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準備部分(5分鐘)

1。擊掌接力跑遊戲

方法:組織學生呈兩組相對30m站立進行擊掌接力遊戲,遊戲過程中我會強調學生注意安全,調整好自我的呼吸節奏。

其次我將組織學生以四列體操橫隊,配樂韻律操練習。

(教學意圖)這樣安排一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二是使學生的生理機能活動本事從相對較低水平逐漸調動起來,為人體進入活動狀態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並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三)基本部分(27分鐘)

1。導入:

找出班級公認有力量的同學隨意推鉛球,記錄距離,在找一名普通同學推鉛球,同樣記錄距離,然後向同學提問,第二名同學能否超越第一名同學,帶着問題和學生的好奇心來開始這節課。

(教學意圖)經過運動會的情境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加嚴格的要求自我,有利於項目的學習與練習。

2。示範:首先,我會組織學生呈四列橫隊,前兩排蹲下,我在隊伍的前方做側面示範。示範結束後向學生提出問題:下肢動作是怎樣的、上肢如何將球推出,經過學生回答總結得出下肢有滑步,上肢經過身體的轉體將球推出。

(教學意圖)側面示範有利於展示動作的側面和按前後方向完成的動作,適當的提問能夠加深對動作的印象,引起對動作關鍵環節的注意。

2。講解:我會邊講解邊做動作,以右手為例,身體轉向右側,雙腳開立寬於肩,右手持球,注意五指將球托起,手心為空,將球頂在右側鎖骨窩處。預擺時重心移動到右腳,屈膝,左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發力時蹬地滑步、轉體、挺身、推球、撥指,注意出手的初速度與角度,角度在45度。記住動作要點口訣:蹬、轉、挺、推、撥。

(教學意圖)以關鍵詞的形式講解能夠迅速抓住關鍵點,幫忙學生快速記住動作要領;而邊講解邊做示範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分解動作更好的理解,使動作理論迅速回歸實踐,迅速提取之前學習的記憶,到達事半功倍的複習效果。

3。練習

(1)滑步練習

組織學生成體操隊形散開,聽教師1、2口令進行原地滑步練習,1為準備,2為滑步。經過多次練習,構成肌肉記憶,加強身體協調本事。

在這個環節,我會指導個別學生出現的滑步不協調,動作生硬,及蹬地與滑步的配合。

(2)整體進行無球練習

以體操隊形進行整體的無球動作練習,使學生上下完整配合,構成連貫性。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會出現忘記挺身,和出手角度不對的問題,要對這些問題及時糾正。

(3)進行實心球練習

學生整體呈兩排站好,一排一排推,利用實心球代替鉛球,注意動作,對動作加深肌肉記憶。

在練習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出手角度過大的問題,及時糾正在以上練習過程中,會出現太對過高導致腳步過緩,上下肢不協調的問題。我會以正確動作示範和口頭提醒的形式幫忙學生改善。

(4)側向滑步推鉛球完整練習

兩排進行推鉛球練習,經過學習進行實際練習,學會鉛球的動作

在投擲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動作不連貫、身體協調性差的問題,練習結束後,我會進行團體糾錯,告訴學生要在腦中建立動作表象,先想好動作然後再完成。

(教學意圖)經過循序漸進的練習,學生能在遊戲的樂趣中掌握動作要領,經過教師的個別糾錯與團體糾錯,能夠迅速幫忙學生迴歸正確動作,且能夠發展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本事。

4。檢驗

我會解決開始時的問題,讓開始時第二名同學再次進行投擲,經過距離的提高,來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意圖)在展示環節中讓學生進行展示是對整堂課學習效果的檢驗,在學生髮現自我有提高的時候,也能夠體現我這節課的成功。讓學生對今後的體育課充滿信心。

(四)結束部分(5分鐘)

1。放鬆活動—配樂放鬆操

2。課堂小結:教師總結學練情景,表揚先進,激勵全體學生。

3。宣佈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教學意圖)經過放鬆環節幫忙學生恢復疲勞,為下節課做好身心準備。教師的針對本節課的鼓勵性評價,也為學生樹立信心。

八、場地器材

標誌旗6個、錄音機1台、磁帶、田徑場。

九、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5%左右;平均心率:130次分;運動強度:中等偏上。

十、課後反思

體育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台階試驗是九年級中考體育考試科目之一,佔分較重,訓練較難。台階試驗是反映人體心血管系統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數。台階試驗指數值越大,則反映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具體情況視被測人的身高、體重和肺活量而定。經常參加有氧代謝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水平,其表現為在完成台階試驗定量負荷工作時脈搏搏動次數下降,在試驗結束後脈搏的搏動次數恢復到安靜狀態使用的時間縮短,台階試驗指數增加。

二、學生分析

九年級學生比較樂於參與體育活動,並樂於向同伴展示運動動作,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已經學會多種運動基本技能,並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專長,他們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依賴性強,但是自我約束能力差,絕大多數同學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在集體活動中和他人團結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三、教學目標

1、技術技能目標:掌握台階試驗練習方法,並能測定自己的脈搏指數。

2、情感目標:通過有效的學習練習,使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完美的身材,建立自信心,享受成功的樂趣。

3、教學重點:上下台階,膝、髖關節都應伸直

4、教學難點:跟上2秒上下一次的節律進行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課前準備:

(一)、課堂常規

1.教師提前到場準備場地

2.由體育委員集合清點人數,向老師報告

3.師生問好

4.宣佈本次課的內容及目標

5.安排見習生,準備上課

(二)、準備活動

1.圍繞運動場慢跑兩圈

2.徒手操:

A.頭部運動

B.擴胸運動

C.振臂運動

D.體轉運動

E. 腹背運動

F.弓步壓腿

G.側壓腿

H.活動踝腕關節

環節二、知識呈現:

1、動作名稱:台階試驗

2、測試方法:初中男子台階高40釐米,女子35釐米,做踏台上下運動,測定測驗前安靜時的脈搏。上下台階的頻率30次/分,節拍器的節律120次/分,按節拍的節律完成。

3、動作要領:從預備姿勢開始,1 被測試者一隻腳踏在台上,2 踏台腿伸直成台上站立,3 先踏台的腳先下地,4 還原成預備姿勢。上下一次的速度2秒,時間3分鐘。做完後,坐立測量運動後1分至一分半鐘、2分至2分半鐘、3分至3分半鐘的3次脈搏。

4、動作重點:上下台階,膝、髖關節都應伸直

5、動作難點:跟不上2秒上下一次的節律進行

環節三、新知鞏固:

1、教師指導學生

2、教師講解示範動作做法

3、教師指導學生集體練習

4、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糾正

5、對學生做出鼓勵和表揚,提出希望

環節四、課堂小結:

1、集體集合放鬆

2、總結本次課的學習情況

3、佈置課外練習

4、師生下課

環節五、課後反思:

本節課通過觀看示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法學習了台階試驗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練習,學生興趣濃厚,積極參與,但是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動作不到位、不能堅持練習,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台階試驗的重要性,應在以後的課上多強調七重要性及多示範指導。

標籤: 説課稿 體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k4gq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