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華】小班説課稿集錦9篇

【精華】小班説課稿集錦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小班説課稿集錦9篇

小班説課稿 篇1

提起《天線寶寶》,對於我們大人來説或許還有幾分陌生,然而對於孩子來講,卻是再熟悉不過了。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更是興趣濃厚,孩子通過看電視、玩玩具,已經與“天線寶寶”結成了好朋友,“天線寶寶”以其可愛的形象、憨態可掬的動作,深受孩子的喜歡,容易激發孩子們的情趣情感,引起他們的共鳴。新《綱要》精神指出:教學應關注來自孩子生活的、感興趣的話題,因此,我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結合小班兒童發展的實際水平,選擇《天線寶寶》作為我活動的題材。

説教學目標:

首先我認為情緒在指導兒童行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愉快的情緒往往能激起兒童的共鳴,使兒童在活動中願學、樂學、好學、小班兒童年齡在3歲半左右,處於塗鴉期、表現期,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喜歡明亮的色彩如、紅黃藍綠和有變化環境;因此,我制定的第一的目標是(一)引導兒童在進一步感知紅、黃、綠、紫四種色彩的基礎上,能樂意地表現自己。在技能上:鼓勵兒童用棉籤大膽塗色,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情感上:幫助兒童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教學重點:1、引導兒童在進一步感知紅、黃、綠、紫四種色彩的基礎上,樂於表現自己的情感。

教學難點:2、鼓勵兒童用棉籤大膽塗色。

説教法:

《綱要》中指出“幼師應成為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因此在本次活動中體現了幼師與孩子的交互主體性,採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方式,並共同學習與成長。採用的教法有:

1、情景創設法:利用“天線寶寶”這個兒童喜歡的動畫形象,將兒童引入到活動中,非常適合小班兒童的年齡特點,極大地調動起孩子探索的慾望。

2、演示法;:通過VCD的演示,我為兒童提供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並通過演示使兒童掌握了棉籤作畫的技巧。

3、觀察指導法:此教學方法是針對兒童在

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幼師可以採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了幼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説教學流程:

本次活動我主要分四部進行:第一,活動一開始老師就請兒童閉上眼睛帶他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並提問“這是哪裏?原來是天線寶寶的家,他家可美啊!”這裏幼師通過VCD的演示,努力為兒童創設一個美妙的天線寶寶樂園,引起兒童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慾望和熱情。

第二,以四個天線寶寶今天要和你們做遊戲銜接,分別請出玩具和兒童一一問好,並讓兒童識別他們身上的顏色。在最簡單的一個禮貌問好環節中,潛移默化的感知了紅、黃、綠、紫四種色彩

第三、讓兒童尋找和天線寶寶身上相同的顏色。老師引導兒童請你們找找自己身上和別的小朋友身上有沒有和天線寶寶一樣顏色的。小班兒童對事物進行觀察也比較薄弱通過此環節也初步培養了兒童的觀察能力。

第四,給天線寶寶塗色。小朋友這麼喜歡天線寶寶我們也來變成天線寶寶,在幼師適當的指引下,讓兒童選擇自己喜歡的天線寶寶進行塗色。兒童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喜歡的事物,自由塗色,老師巡迴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兒童以積極的鼓勵。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環節,主要採用講解和示範突出教學難點;通過兒童的實際操作、老師個別指導突破難點。

結束部分:和天線寶寶跳舞。讓兒童體驗成功後的愉悦。

小班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一説到小猴子,孩子們異常興奮!《猴子爬樹》這段音樂輕鬆、活潑、旋律歡快,且幽默風趣。依據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所以在本活動中,我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扮演小猴,我來當猴媽媽在唱唱玩玩中,反覆感受音樂的旋律。在情境創設中,真實的再現小猴爬上樹——樹上玩耍——和滑下樹等小猴靈巧、頑皮的一面。真正做到了玩中學,玩中樂,玩中獲發展!這樣也比較符合小班孩子的理解水平,有利於孩子充分地感受和體驗音樂的趣味性,激發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正如新綱要所提出的“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二、説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特別是現在大家所提倡的希望教師的角色能由指導者變為促進者,形成一種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因此, 本次活動僅僅用生 動的語言還是不夠的。我還採用了情境教學法、言語提示法、提問法、探索創編法等教學法。

三、説學法

活動中為了使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我還採用了師幼合作法、音樂遊戲法、交流討論法等學法。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極大的體現了“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説目標定位

活動中,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整個活動都起着一個導向作用。我以新《綱要》中藝術領域的目標為依據,跟據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部分,也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我把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感受音樂的上行和下行,能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2、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猴子爬上樹、玩耍和滑下樹等靈巧、頑皮的樣子。

3、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韻律活動,大膽創編動作,有與眾不同的意識。

五、説活動重難點

雖然小班幼兒經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各方面協調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讓他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到實際中去還有一定難度。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為出發點,確定教材的重點為幼兒在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願意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猴子頑皮的樣子。難點為幼兒能根據樂曲旋律大膽創編動作,具有與眾不同的意識。

六、説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我特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去動物園觀察過猴子

2.物質準備:音樂磁帶《猴子爬樹》、錄音機;小猴子的頭飾每人一個、大桃樹一棵。

七、説教學流程

新《綱要》中強調:“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嘔吐能夠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我以新綱要為指導,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因此,我將本次活動設計如下:

1、導入部分

(1).我是這樣安排的:我和幼兒每人帶上一個頭飾,準備入場。

這時我會對小朋友説:寶寶們,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到小樹林去玩,我們出發吧。(放背景音樂,幼兒隨教師學做小候進入活動場地。)《這裏我主要是運用情境式教學法,一開始就讓小朋友進入了角色。目的是激發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使活動一開始就充滿了無窮的趣味性。》

(2).待進場後,我會運用言語提示的方法對小朋友説:寶寶門快來看,樹上有什麼?這時幼兒就會發現大大的桃子,進而我會引導他們思考:我們怎樣才能吃到桃子呢?讓幼兒進行討論,目的是讓幼兒大膽的去説、去想、去思考。這一環節我主要是運用了啟發式教學法,充分引發幼兒的想象力。

2、嘗試用動作表現猴子爬樹。

這一環節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部分。

這裏我主要運用了啟發式教學法、提問法、交流討論法、以及探索仿編法引導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創編猴子爬樹的動作。

(1)首先我會設計提問對小朋友説:

猴子是怎麼爬的?我們怎樣才能吃到它呢?它在哪裏?最後爬到哪裏?是一下子爬上去的嗎?

這裏我主要是運用了啟發式教學法以及言語提示法,目的是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現猴子爬樹,並且表現出由低往高處爬的動作狀態。

⑵待幼兒反饋給我動作後,我會在幼兒中選擇比較好的動作進行個別示範師幼共同學習。

引導幼兒練習有節奏的爬樹。待幼兒熟悉動作後,我會配樂練習。

這裏我主要是運用榜樣示範的方法,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再引導幼兒多方位的參與。讓幼兒在音樂聲中切身感受到了猴子由低往高爬。

⑶其次我會引導幼兒遷移觀察經驗,創編猴子玩耍的動作。

師:猴子在樹上玩什麼?它們會做什麼?(抓癢、摘果子、吃果子、睡覺)引發幼兒思考,進行大膽創編動作。在引導幼兒探索創編的同時,我會聯繫實際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

同時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發揮榜樣示範的作用,反饋個別兒童的典型動作,指導全體幼兒練習:

9—16抓癢—摘果子—吃果子—睡覺 (配樂)

這裏我以談話的形式,達到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

⑷幼兒從1——16小節中對音樂旋律有了初步的認識,17——20小節我準備先讓幼兒聽,再讓幼兒根據音樂進行大膽的創編動作。

這時我會對小朋友説: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小猴子在幹什麼?幼兒根據音樂旋律1765165一下就聽出是猴子下樹,這時我會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猴子下樹,鼓勵幼兒大膽的自由的表現。

(幼兒雙手快速繞動着自上向下移動,表示猴子很快的從樹上滑下來)。

3、音樂遊戲猴子爬樹

1 第一遍音樂我會讓幼兒自由表現

2 第二遍音樂我會引導幼兒有意識地集體表演

4、結束語:

師:“今天玩的開心嗎?”天快黑了,我們一起回家吧!

小班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抱抱》。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説課:一、 説教材;二、説教法;三、説學法; 四、説活動過程。

一、 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愛是永恆不變的話題,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我們訴説愛、感受愛、表達愛。“抱抱”就是一個通過各種動物間不同的抱抱來表達愛的故事。熟悉的小動物,親切的擁抱更能讓小班孩子產生幸福感和安全感。根據小班心理需求,我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抱抱》,鼓勵幼兒觀察畫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積極為孩子營造温馨的環境,讓孩子始終置身於動物間親密的擁抱之中,嘗試用自己的肢體模仿動物抱抱,感受抱抱的快樂,在與同伴、老師互動中將快樂傳遞。

(二)活動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觀察畫面,大膽説説動物的擁抱方式。

2.懂得擁抱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重難點:

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活動中,我將“大膽説説動物的擁抱方式”作為重點,“感知、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作為難點。

(四)活動準備:

我從下面兩部分做充分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相關動物的特徵有初步的瞭解 。

2.物質準備: PPT、電腦、大屏幕。

二、説教法:

活動中,我運用以下教學法完成本次活動目標:

(一)直觀演示法:通過直觀演示法展示動物畫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為孩子説出畫面內容,初步瞭解動物的擁抱方式做準備。

(二)引導談話法:通過提問談話活動,引導孩子認真傾聽,大膽回答問題。

(三)行為體驗法:行為體驗式法教學不僅對孩子的感性認識有幫助,而且在發展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活動中,我將通過肢體動作,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

三、説學法:

活動中,我將為孩子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讓幼兒在看看、説説、動動、抱抱的過程中進行活動。

四、説活動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活動。活動步驟為:師幼抱抱——動物抱抱——大家抱抱。

(一)開始部分:擁抱孩子,激發興趣。

我這樣和孩子交流:“小朋友們好!”孩子們一定會説“老師好!”“小朋友們真有禮貌,好想抱抱你們,你們想抱抱老師嗎?來我們一起抱

抱吧!”孩子在老師温暖的擁抱中會放鬆心情,並對抱抱產生親切感,為動物抱抱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説説動物抱抱,感受擁抱的快樂。

《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在這一環節中我將剛才孩子們的真實體驗進行梳理回饋,直接導入動物的抱抱。我這樣設計導語: 創造情境:“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去大森林,看,有幾個小動物抱在一起,讓我們看看它們吧?”剛剛被老師親切擁抱的孩子們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動物會是怎麼樣抱抱?它們抱在一起又會是什麼感覺呢?帶着這些好奇的疑問,我將逐一出示不同動物畫面,引導幼兒積極回答問題並進行肢體感受,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 出示不同動物,我設計了不同的提問方式,嘗試讓孩子始終有興趣地進行活動。

1大象

本環節,我嘗試從孩子觀察入手,孩子們觀察圖片,誰得鼻子長長的勾在一起?教師梳理孩子問題並小結:“鼻子勾在一起也能抱一抱,孩子們如果你是小象,你會怎樣和你的象媽媽勾一勾呢?”再次進行行為體驗並給與積極評價:“能把胳膊變成長鼻子勾在一起,你們真聰明!”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中感受着大象媽媽和大象寶寶之間的愛。

2.小羊

考慮到孩子對小羊的叫聲非常熟悉,我播放小羊的叫聲,直接提問“誰來了?小羊它是怎樣抱抱的?” “真好玩,原來它是把耳朵碰在一起擁抱呀!”引導孩子大膽説出小羊的擁抱方式並體驗,“來,小羊媽媽和寶寶耳朵碰耳朵抱抱。”孩子們在耳朵碰耳朵的氣氛中初次感受小羊用抱抱表達自己的愛,體驗抱抱的快樂。

3.小熊

本環節,我播放圖片引出小熊,直接提問: “小熊很愛媽媽,他們是怎樣抱在一起呢?”教師用語言描述熊寶寶和熊媽媽肩膀摟在一起的感覺,豐富孩子的.相關詞彙。指導小朋友們感受摟肩膀。

4.大河馬

趴在媽媽的感覺和經驗,每個孩子都有過。本環節,我直接出示河馬圖片,請幼兒用語言描述:“大河馬也來了,它們會怎樣抱在一起?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吧”!“小河馬趴在媽媽的背上,把身體疊在一起。就像小朋友趴在媽媽的背上,讓媽媽揹着你一樣,孩子們你們誰被背過?”孩子們在重温被媽媽背的感覺時,我有不失時機地提問:“你們有誰被老師背過嗎?誰想讓老師背一背?”老師背背每一位孩子讓他們體驗擁抱的快樂!被老師背過的孩子也許一輩子不會忘記這種感覺,在體驗不同動物抱抱的過程中,活動重難點得到突破。

三、結束部分——大家抱抱,體驗愛的快樂。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在孩子們感受、體驗了動物的擁抱方式之後,通過本課鼓勵孩子主動與同伴、老師抱抱,在濃濃愛意的《愛我你就抱抱我》的音樂聲中共同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自然結束活動。課外延伸:孩子們回到家裏,把抱抱送給家人,表達對他們的愛。

以上就是我的説課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小班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腳是我們身體一個重要的部位,從孩子們能爬能站穩到可以走跑跳等活動,都離不開他們的小腳丫。但是他們還是會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傷害到自己的小腳,影響身體健康。小班幼兒已經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了探索興趣,然而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比較缺乏,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小腳丫,知道小腳的用處以及學會保護自己的小腳。

二、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健康領域的指導要求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的目標

1.瞭解腳的外形特徵,知道有很多事情做的時候離不開我們的小腳(重點)

2.學會在生活中正確的保護我們的小腳(難點)

3.體驗健康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綱要》中指出,提供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表達

因此我做了一下準備

物質準備:盆、熱水、毛巾、軟墊、歡快的音樂

知識經驗準備:讓幼兒在生活中熟悉自己的小腳,初步瞭解腳的外形特徵。

三、教學法

合適有效地教學法能是幼兒在活動中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思維,從而使活動有效、順利的開展本次活動我運用的教學法有

動手操作法:動手操作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主體性,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操作,與材料接觸,自己去探索、發現知識。在活動過程中,我讓每個幼兒嘗試自己洗腳,不僅給了他們自己操作的機會,也讓他們學會了自己洗腳的本領。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吸引幼兒興趣的重要方式,小班的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差,在活動中多出採用遊戲,如用自己的方式進教室、玩小腳,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然的習得對腳的認識。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自由討論、交流中無拘無束的説出自己的理解和發現,分享經驗,相互獲得知識經驗的同時也是聯繫説話的好機會,在活動中我讓幼兒自己討論小腳的外形、小腳有哪些本領等,幼進行談話,達成共識完成教育目標。

四、活動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得分為4個步驟,分別是遊戲導入,引發興趣觀察腳丫,認識腳丫的結構特點通過討論,知道腳丫的作用保護我們的小腳丫

一、遊戲導入,引發興趣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走進教室,可以走着,跑着,跳着等

師:小朋友們都用了不同的方式走進教室的,誰來説説看,你是怎麼進來的?是用什麼進來的呢?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動開始之前,我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教室,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引起對腳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認識自己的小腳做好了鋪墊。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大膽的説出自己的用的方式,在討論中引出活動的主要內容:小腳。引發幼兒的腳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認識自己的小腳做好了鋪墊。

二、觀察腳丫,認識腳丫的結構特點

師:我們的小腳丫這麼厲害,能用那麼多方法進教室,那我們的小腳是什麼樣的呢?拋出問題,讓幼兒坐在準備的軟墊上

1、摸一摸,讓小朋友們伸出自己的小手摸一下是什麼感覺

2、看一看,仔細觀察,看看腳是長什麼樣的

3、聞一聞,讓幼兒問一下自己的腳以及同伴的腳的味道,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

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問題拋給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讓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探索,自己發現,加深理解和記憶。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小腳丫,他們摸上去都是滑滑,腳上一個一個的像手指一樣的是腳趾,一共有10個腳趾頭。腳上面是腳背,踩在下面的是腳底。,大人的腳長的大,小孩子的腳長的小。而且腳上有一股味道

三、通過討論,知道腳丫的作用。

師:我們的小腳不但長的很可愛,他也有很多本領,他能幫我們做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説出腳能走、跑、跳,能在做遊戲的時候幫到大忙比如説玩老狼老狼幾點了、踢毽子,跳繩等

師:那我們根着音樂來讓我的小腳丫動起來吧!教師放較歡快音樂,讓幼兒跟隨音樂一起來做運動。

在此環節中,我運用了討論談話法,讓幼兒將自己的意見大膽的説出來,也讓幼兒在跟隨音樂的過程中,自己感受到腳的作用。

四、保護我們的小腳丫

師:我們的小腳丫那麼能幹,幫我們做了那麼多的事情,那我們應該怎麼保護它呢?讓幼兒自己討論,教師總結,我們每天都要洗腳,早上起牀了要給小腳穿上襪子,平時走路的時候要小心好不要踩到尖尖的地方。

師:那我們現在,就來把我們的小腳洗洗乾淨吧!

教師拿出給小朋友們準備好的腳盆,放入温水,水的温度大約40度左右,讓幼兒把腳放進水裏,自己洗腳。洗腳的時候要兩腳用力搓搓,要洗腳背,腳趾,腳逢還有腳跟,洗乾淨之後要用布擦擦乾淨。

師:小朋友們都會洗腳了嗎?那我們回家了也自己洗腳好嗎?

綱要中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為了避免空洞的説教,我把洗腳放到了這個環節中,不僅讓幼兒知道洗腳能保護我們的小腳,也能也讓幼兒學會了自己洗腳的本領。

五、活動延伸

課後可以帶小朋友去不同的材料泥土、沙子、海綿、鵝卵石地上讓小腳丫感受不同的感覺。

小班説課稿 篇5

一、説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選自小班上冊主題二中的活動四《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家裏的小寶貝,全家人寵愛着,驕橫、任性、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關愛別人。所以活動的設計旨在讓孩子通過故事講述,感受親情的美好與甜蜜,懂得“感恩”,加強孩子與家人的情感交流,主動表達對他人的愛,多擁抱,多交談,同時發展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説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結合小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等方面。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擁抱、親吻、關懷是一種甜蜜的親情。

2、 學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愛。

3、 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目標中提到: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擁抱、親吻、關懷是一種甜蜜的親情,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活動的重點。小班剛入園的孩子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或是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難點是:鼓勵幼兒大膽的起來發言。

三、説活動準備

為了讓孩子能進入故事情景中, 我們需要:《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故事掛圖,這是我們平常的教學活動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教具。

四、説教法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孩子的分析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

情境教學法:我用故事掛圖進行教學,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提供具體形象的情境,使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故事環境中。

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激發他們大膽表現自我的慾望。

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而是邊講便提問的方式組織這次活動。例如首先提出如:小松鼠要給她的媽媽送甜蜜,你們猜她會送什麼甜甜的禮物呢?等等這些問題有利於讓幼兒積極動腦筋,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給他們提供發言的機會。

五、説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出小客人

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介紹兩位小客人,是誰呢?直接出示掛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傾聽故事,感受親情

在這個環節,我將採用邊講便提問的方式講述故事。

1、這一天,小松鼠給媽媽準備了禮物,小朋友有沒有收到過別人的禮物,比如:過生日的時候、過新年的時候。(有的孩子可能不理解什麼是禮物,所以要給孩子必要的提示,簡單理解禮物這個詞語:禮物就是為了表示愛而贈送的東西,為下一個問題做準備。)

2、小松鼠愛媽媽,要給她的媽媽送甜蜜,到底為媽媽準備了什麼禮物呢?小朋友猜一猜?(因為理解了什麼是禮物,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會非常積極的來回答問題,讓幼兒先猜,啟發幼兒動腦筋去想,根據小朋友的回答,教師用簡單的圖示加以記錄,如“可能是糖”,就畫在黑班上,將幼兒的回答結果展示在黑板上,更能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回答完後出示掛圖二接着講,講到

3、媽媽的媽媽就是外婆呀!這時有一個問題:爸爸的爸爸是誰呀?……(拓展幼兒的知識經驗)

4、讓幼兒猜送給外婆的會是什麼禮物呢?(這個問題因為有了剛才猜到的那些經驗,孩子們一定會更加積極,我們可以讓那些不太表現的孩子來回答,鼓勵他們來表現)原來媽媽的禮物是一條長圍巾。

5、小松鼠想起外婆最喜歡自己的吻,就給了外婆一個甜甜的吻,小松鼠並沒有送給外婆糖、巧克力等禮物,只是一個甜甜的吻,外婆為什麼還那麼高興?教師小結因為他們的要就很簡單,只要送給他們一個吻,一個擁抱,就會覺得好幸福!(感受親情的美好與甜蜜)

6、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對故事內容的完整梳理)

(三)鼓勵表達對親人的愛

1、老師擁有你們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好幸福呀!你們可以送給老師什麼樣的甜甜的愛呢?(鼓勵幼兒給老師送甜蜜的禮物:擁抱、親吻、説一句甜蜜温馨的話等)

2、説一説:甜甜的愛還可以送給誰?(加強孩子與家人的情感交流,主動表達對他人的愛,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發展語言能力)

六、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等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整個活動,孩子們不是端坐靜聽,而是積極動腦思考;老師不是單純講故事,而是以情感吸引孩子們,和孩子們一起讀故事。當我們用心去設計、組織一個教學活動,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收穫是那麼大!我們老師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願老師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小班説課稿 篇6

小班吹氣球説課稿

一、説教材:新課程標準指出: 説教材: 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 受,積累習作素材。 ”吹氣球比賽是小班快樂作文的教學 內容,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體現生活作文、個性化作文 的理念,創設情境,產生興趣;降低難度,培養興趣;指導觀 創設情境,產生興趣;降低難度,培養興趣,激獲得興趣;評價激勵,發展興趣等。通過激發興趣, 動手去做,獲得興趣;評價激勵,發展興趣等。通過激發興趣,

二、説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儘量用 知識與能力目標: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形成文字。 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形成文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遊戲中體驗快樂。在玩中説、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遊戲中體驗快樂。在玩中説、 在玩中寫、在寫中明白方法和道理、 在玩中寫、在寫中明白方法和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有快樂的體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驗,領悟合作精神和團隊的榮譽感。讓學生從小學會合作、樹立 領悟合作精神和團隊的榮譽感。讓學生從小學會合作、 集體榮譽感、 集體榮譽感、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讓學生將所見、所聞、所感生動、形象地表達成文字。 讓學生將所見、所聞、所感生動、形象地表達成文字。 (2)將寫作方法儘量無痕跡地體現在遊戲過程的指導中、 將寫作方法儘量無痕跡地體現在遊戲過程的指導中、

教具準備:氣球,學生獎品

三、説學情:小班是學生學習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對寫作不得要領, 小班是學生學習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對寫作不得要領, 加上平時缺乏主動的觀察,缺少生活素材的積累, 加上平時缺乏主動的觀察,缺少生活素材的積累,大部分學生懼 怕作文,覺得無話可寫,沒內容可寫。即使有素材也不會表達。 怕作文,覺得無話可寫,沒內容可寫。即使有素材也不會表達。 好動貪玩是兒童的心理特徵,抓住這一特徵,把遊戲引進作 進作文課 好動貪玩是兒童的心理特徵,抓住這一特徵,把遊戲引進作文課 讓學生在玩中説,在玩中寫,減少對作文的恐懼感, 堂,讓學生在玩中説,在玩中寫,減少對作文的恐懼感,讓學生 作文。 喜歡作文。

四、説教法:以學生為主體,創設情境,開展活動, 以學生為主體,創設情境,開展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 快樂。在玩中説、在玩中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合理想象, 快樂。在玩中説、在玩中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合理想象,使 作文內容更具體,更生動。激發學生寫作的慾望。

五、説教學過程: 結合課件闡述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課,激發興趣。 情景導課,激發興趣。 導課

(二)、課件出示遊戲及遊戲規則

(三)、選出手比賽,課件提示觀察要求 手比賽,

(四)、開始比賽。指導學生觀察 開始比賽。

(五)、指導學生口述觀察到的內容,要求儘量敍述清楚。具體 指導學生口述觀察到的內容,要求儘量敍述清楚。 交流評議,完善習作。

(六)、 交流評議,完善習作。

1、每組選代表準備吹氣球比賽。 每組選代表準備吹氣球比賽。

2、提出建議:在遊戲時要注意仔細觀察表演者的神態、動作, 提出建議:在遊戲時要注意仔細觀察表演者的神態、動作, 注意聽清人物的語言,還要注意觀察場上觀眾的表現, 注意聽清人物的語言,還要注意觀察場上觀眾的表現,遊戲完後 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説一説。 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説一説。

3、談談遊戲前的心情。 談談遊戲前的心情。 遊戲結束後,台上選手説説心裏話。

4、遊戲結束後,台上選手説説心裏話。

5、圍繞觀察的 4 個方面分別進行交流。 個方面分別進行交流。

6、綜合同學們的發言,選擇一位選手,把這位選手吹氣球時的 綜合同學們的發言,選擇一位選手, 過程説得更完整、更具體。選擇有代表性的習作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小班説課稿 篇7

一、教材。

有趣的根》涉及的範圍很廣,可以説是包羅萬象。大多數人都回涉及根系的區分以及不同根系的作用。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直觀性很強,缺乏分辨能力。我班幼兒更是要求趣味性強,易操作的活動,而他們對於藝術活動的興趣很高,注意力集中時間也較長,而有關根系的知識對於我班幼兒來説有一定難度,很難實施。所以我選擇了趣味性較強的藝術課,利用各種有趣的塊根作為操作材料,讓幼兒對這些有趣的根進行裝飾,使幼兒在初步瞭解這些根的外部特徵的前提下,根據這些特點來裝飾根,從而達到開發幼兒想象力的作用。

二、教法

由於小班幼兒現實和想象不易區分,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情境引入法,利用老師收到了禮物的情境,引起幼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小班幼兒的想象力不同於中大班幼兒,他們的想象力還不夠豐富,思維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這堂課我選擇了實物呈現法,給幼兒出示一些成品給幼兒一定的提示。同時,小班幼兒對於操作課缺乏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所以我採取了教師示範法,通過教師的示範講解,使幼兒瞭解基本的操作方法。比如,眼睛在那裏,小動物還要有尾巴等等。通過教師示範一種有代表性的動物的做法,從而解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實際操作問題。如:五官的位置等。幼兒操作時,教師要運用個別指導法進行巡迴指導,,幫助幼兒解決在操作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

三、學法

《有趣的根》是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要求幼兒根據塊根的特點製作漂亮的小動物,這就要求幼兒要先利用觀察法細緻觀察這些塊根,瞭解它們的特點。再運用實踐法進行實際操作。

四、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有趣的根》

活動目標:

1、幼兒瞭解些根的外部特徵,學會用皺紙裝飾根。

2、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創造的慾望。

活動準備:各式各樣的塊根:地瓜、土豆、蘿蔔、胡蘿蔔;幾種根制小動物;各種皺紙、膠水等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1、以郵包形式揭示課題,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教師:今天老師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什麼禮物呢?請小朋友找一找,看一看,告訴老師你找到的東西是什麼樣的?

幼兒:我找到的是地瓜,它的根長在泥土裏,是一串串一塊塊的。我找到的是紅蘿蔔它的根是紅紅的胖胖的圓圓的……。我找到的是胡蘿蔔,它的根是橘紅色的粗粗的。

2、通過教師示範,讓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製作技能

教師:小朋友你們説的很好,我們找到的這些都是植物的根。你們知道這些根可以用來幹什麼嗎?

幼兒:可以吃。

教師:不僅能吃還可以幫助植物吸水、儲水、固土,而且還可以做工藝品,你們看老師這裏就有用土豆做的小刺蝟,蘿蔔做的小豬、小鳥,你們看這些小動物可愛不可愛?

師:你們想不想做一個送給好朋友?

幼兒:想。

師:你們就用手裏的這些根做一個你們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好嗎?

教師示範:要給小動物裝上漂亮的五官

幼兒製做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的指導。

3、互相介紹自制的作品,欣賞作品

師:小朋友你們製作的這些老師非常喜歡,你們能説説自己製作的是什麼嗎?

幼兒:老師我用胡蘿蔔做了一隻小老鼠;我用地瓜做了一隻鴿子;我用蘿蔔做了一隻大公雞……

師:小朋友咱們把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放到展示廳去,讓別的小朋友也一起來欣賞好嗎?

幼兒:好!

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預期指導策略:

我班幼兒由於從來沒有接觸過根的知識,對於活動興趣肯定很高,但對於這些塊根的生長的可能不是很清楚,這些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或者是直接告知。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對於動物的形體把握可能不太準確,可能呈現出來的作品並不“完美”,但是一定會充滿童趣。在活動過程中個別幼兒可能會無從下手,或等待教師來指導,對於這樣的幼兒可能需要教師的鼓勵和幫助,教師可以在活動開始前用語言有意識的引導幼兒,事先對幼兒進行鼓勵和肯定,使幼兒有信心,敢於動手操作。對於個別技能還沒有掌握的幼兒可以再次進行個別指導。

小班説課稿 篇8

 一、設計意圖: 泥工教學深受幼兒的喜愛。通過泥工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塑造物體形象的方法和技能,並能增強幼兒手的協調性、靈活性,促進其智力的發展。本學期以來孩子們初步掌握了捏、團、搓、壓等技能,學會了搓麪條、團湯圓等,在此基礎上我還結合了孩子愛吃棒棒糖的特點設計了這個活動。

二、説活動目標:

基於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

1.欣賞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狀美與色彩美。

2.學習用彩泥製作棒棒糖,鞏固團圓、搓長等技能。

3.能運用已有的經驗,創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

三、説活動重難點:

製作棒棒糖,鞏固團圓、搓長等技能,並創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

四、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達成活動目標,幫助幼兒有效學習而進行的,充分的課前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1.為幼兒提供了操作工具,ppt、橡皮泥、泥工板、一次性筷子、背景展板。目的是讓每一位幼兒都參與其中,通過觀察、示範、操作,達成活動目的。

五、説教學方法:

1.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導入課題後採用了“啟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並思考。

2.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

3.個別指導法為幼兒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幼兒美術活動雖然遊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並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的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才能出成果。

六、説學法:

1.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2.“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七、説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引出本活動內容。

師:小兔寶寶的生日就快到了,我們一起看看她最想收到的生日禮物是什麼吧。

師:原來是棒棒糖。

1.欣賞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狀美與色彩美。

師:看兔媽媽為小兔準備了許多棒棒糖。(幼兒自由欣賞)

2.説説棒棒糖。

師:你最喜歡哪個棒棒糖?為什麼?(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二、學習製作泥工棒棒糖

師:小兔還想請小朋友們製作更多的棒棒糖送給森林裏的好朋友,你們願意嗎?

1.教師展示製作棒棒糖的方法。

師:老師最喜歡像麻花的棒棒糖。首先……然後……

2.學習其他製作棒棒糖的方法。

三、想象創造。

師:你想做什麼樣的棒棒糖呢?

(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製作棒棒糖,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創新,製作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棒棒糖。)

師:森林裏的小動物都快等不及了,現在開始吧。

四、作品賞評。

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説説自己製作的棒棒糖,集體給予肯定。

小班説課稿 篇9

我執教的是小班區域活動《我和蛋兒做遊戲》,那麼我就從選材和整個活動過程兩方面來説一下。

一、選材

小班主題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是一個有趣、充滿奧祕的主題,此主題圍繞生活中幼兒最熟悉的蛋和雞進行區域活動,讓幼兒體驗、理解生活中與蛋相關的知識,感受和蛋一起遊戲的樂趣,啟迪幼兒自身的智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因此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班幼兒的基本特點,我選擇閲讀區、益智區、美工區、角色區(娃娃家)、健康區五個區域進行教學活動,並取名為我和蛋兒做遊戲。讓幼兒在自主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經驗,從而感受區域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分成四個環節,首先是第一環節,瞭解區域材料,激發幼兒興趣。因本次教學設計的材料較多,形式多樣,有書籍、頭飾、拼圖、作畫工具、彩蛋、釣魚棒等等,幼兒對新事物感到好奇,部分幼兒對新材料陌生,不會使用,因此我採用單獨介紹這種教學方法,請個別幼兒來講解,告訴同伴該如何正確使用,在幼兒不能連貫表達時,我給予一定的提示和指導,讓幼兒投入到活動中,從而激發幼兒對此區域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節,自主選擇區域,增加活動慾望。綱要中明確指出:“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和計劃活動,並鼓勵他們認真努力地完成任務。”因此在選區時,我們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權,給他們一個自由的權利,拿着“小嘴巴”卡片,到喜歡的區域活動,活動中每個區域人數大概在5~6人。有一個幼兒速度慢了一點,但他很想到益智區去玩,我就鼓勵他説:“沒關係,這次我們速度慢了點,但是其他的區域也有好玩的東西,我們今天先到其他區域去玩好嗎?爭取下次快一點。”他看到美工區的人數還沒滿就到那邊去玩了。因為是第二次選擇,他好像有點不願意,但是我們沒有給他指定區域,還是讓他自主選擇,在活動中我特別觀察了他的表現,發現他在美工區非常非常開心,而且在給蛋寶寶塗色時,顏色也非常。

第三環節,進行區域評價,鞏固提升拓展。在幼兒活動中,我捕捉三個鏡頭,把幼兒活動時的亮點和不足展示出來,讓他們看到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通過請幼兒自己來説説在玩什麼,及時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表揚和鼓勵。活動中,觀察到益智區有個別幼兒數物沒有匹配正確,就及時引導他們再次操作,對沒有遵守規則的幼兒對他們提出新要求,從而提升下次活動的經驗。

第四環節,進入區域整理,提高自理能力。本班部分幼兒自理能力較弱,時常是幾個能力強的幫助整理材料,這次我要求每個幼兒都能將自己所操作的材料整理好,並以區域為單位,整理好後幾個人一起回到座位,通過集體整理,讓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能力弱的幼兒,從而得到全面發展。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給予你的觀點,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822kv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