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華】説課稿錦集十篇

【精華】説課稿錦集十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説課稿錦集十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鼕鼕讀課文》是一篇記敍文,主要寫了“鼕鼕在好朋友丁丁的鼓勵和讚揚下,從膽小到膽大,由自卑到自信,把課文讀好的全過程”(主要內容),説明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欣賞、互相信任、互相鼓勵、互相幫助,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適時地給人讚揚和鼓勵,尊重朋友,愛護朋友。本文語言句式簡練,但生字較多;情節簡單,但藴含豐富。

因此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19個(包括多音字“教”)。學習“辶”旁,歸納“訁”旁。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愛好。(第一課時)

2.會寫7個生字,注意書寫要點。(第一課時)

3.熟讀課文,讀出感情。(第一課時)

4.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體會友誼的美好與可貴,培養尊重朋友、愛朋友的美德。(第二課時)

5.發展與人合作的參與意識和組織語言及動手的能力;在表演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求異思維及想象力。(第二課時)

我下面只説本課的第一課時。

由於一年級的重點是識字教學,培養學生的識字習慣和識字方法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確定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19個(包括多音字“教”),會寫7個。學習“辶”旁,歸納“訁”旁。要養成學生自覺識字的習慣,並形成一套固定的識字模式,這需要長期的培養和堅持,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生字學習的方法以及流程,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愛好。

二、説教法和學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

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

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三、説教學過程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我從學生熟悉、喜愛的歌曲《找朋友》入手,使學生在聽歌、唱歌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中,並結合課題,熟悉“讀課文”三個生字。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環節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嘗試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圈出不熟悉的字,然後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認識它。(板書:識字音:拼、聽、問、猜、查)

2.同桌互讀。一個讀一個聽,碰到問題相互交流、解決。

3.彙報交流讀。(誰讀得最棒?你能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嗎?這位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後評一評。)

4.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學生的主要活動放在“讀”上,指導學生試讀、同桌讀、指名讀等,給每個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在反覆讀的活動中,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感知,同時從中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此外,我還利用學生互評、自評手段,指導學生養成認真傾聽、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他們也會不由自主的將自己與他人作比較,進行隱性的自我評價。]

環節3識字教學(課件出示生動的水果卡通圖)每個水果後面都藏着一個詞娃娃,你能又快又準地讀出來嗎?

1.摘卡識字中貫穿自讀、領讀、“開火車”讀、給生字“找朋友”(用喜歡的字組詞或説話)。

2.集體交流識字好辦法。

①你都記住了哪些字?把你的好辦法説給同學聽聽。師:你用什麼方法記住它?生:(板書)記字形:變個小魔術、加一加的方法(組合法)、編個兒歌……

②“讀、課、請”這三個字與什麼有關?你還知道哪些帶有言字旁的字?

③你能用什麼好辦法記住“站”、“這”兩字?學習“辶”旁。

④這些字中你認為哪個最難記,你是怎樣記住它的?(同學間彙報、交流識字方法)

3.出示句子:“教室裏沒有人再笑了”,“哥哥教妹妹寫字”,讀中體會多音字“教”的不同用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體現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4.小組合作“疊高樓”,鞏固生字的把握情況。

[生字教學對一年級兒童來説往往很枯燥,為達到識字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我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採用了摘卡識字、“開火車”認讀、“疊高樓”等遊戲識字法,學生以極大的愛好參與識字遊戲,個個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培養了學生學習漢字的愛好,達到了預期目的。]

環節4再讀課文,流暢有感情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1.出示生字。

2.男女生分讀、齊讀。

3.觀察生字,書空自己喜歡的字的寫法。

4.個別書空,然後全班書空。(老師注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

5.比較“文”和“這”的區別,你認為怎樣寫“這”字會更漂亮?(走之兒的橫捺比較難寫,指導學生用手指在桌面上多連幾遍,然後描紅。)

6.學生安閒的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字。

[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學會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培養觀察能力。指導書寫時,注重隨時糾正學生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重視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及時表揚認真書寫的學生。]

1.拼讀課文,讀出感情。

2.填字格中的生字抄

3、帶1、組2。好處:鞏固知識點

四、説板書設計9朋友鼕鼕讀課文識字音:拼、聽、問、猜、查記字形:變個小魔術、加一加的方法(組合法)、編個兒歌……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

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當堂課的思路。.

説課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課本首先通過讀圖,分析大氣温度的垂直變化。讓後在掌握大氣温度垂直分佈的基礎上,嘗試對大氣分層。最後着重介紹了對流層的特點,並通過設計的一個探究活動,讓學生理解對流形成機理。

對於本節課的教材我設計了兩個重要的學生討論:①月球上沒有大氣導致的後果是怎麼樣的?②根據大氣温度的垂直變化分佈圖,分析並討論大氣温度的垂直變化規律。還設計了一個探究活動:對流是怎麼樣行成的。

二、學情分析

我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我所任教的民族中學八年(1)班的全體學生,從學習能力和態度上看,學習能力較強,但積極性不夠高,且從七年級到八級跨度教大,學生往往難以適應,個別學生會出現畏懼心理。

從知識基礎上看,學生在七年級上冊學過月球方面的知識,為本節課提供一定的基礎。但是我們民中學生基礎普遍偏弱,調動學生興趣存在一定的困難。

從思維特徵上看,學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思維能力,但分析、抽象能力較為薄弱。

從興趣特點上看,學生對形象具體的事物較為感興趣,喜歡動手操作而且課堂較為主動和活躍。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並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一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瞭解大氣温度垂直分佈特點,掌握大氣分層規律

②理解對流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和實驗探究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實驗現象,得到實驗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科學的探究過程,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和喜悦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大氣温度垂直分佈的特點,以及對流層的特點。本節課的難點:大氣温度垂直分佈的特點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探究對流層形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教學策略和手段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增加課堂容量,我採用講授法和實驗探究法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通過課堂互動並結合多媒體手段來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最後我着重分析教學過程,即進一步闡述如何將我以上所談到的教學精神應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

1、 引入:通過展示地球和月球的對比照片,讓學生討論兩者景象差別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月球沒大氣導致的後果,引出課題。

2、新課教學:我將課堂教學分為四個環節。

環節一:大氣層的作用

我通過對圖片的講解,以及視頻短片播放,讓學生對大氣層的作用有了直觀的認識。

環節二:大氣的温度

通過展示奧運火炬傳遞的圖片,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動機,同時達到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感教育的目的。

課本對大氣温度垂直變化規律分析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部分學生在規律的分析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難,例如從何入手,圖像怎麼分析等等,我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困難,同時強化對“大氣温度垂直變化規律”的認識,我採用設計問題的方法,步步引導,層層深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大氣温度垂直變化規律”有了系統的認識。

環節三:大氣分層

大氣分層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強化新課程中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理念,我設計了一個小組討論(突出重點),讓學生根據大氣温度的分佈規律對大氣分層,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然後讓學生思考“神舟五號”意在加強加深對高層大氣的氣温高、太陽輻射強的理解,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環節四:對流層的特點

為了讓學生理解對流層的特點,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設計了一系列問題,通過學生閲讀課文回答問題,師生交流,在這些互動過程中,學生對對流層的特點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我又通過類比“水流實驗”引發學生猜想空氣的對流情況,通過演示“線煙”實驗,直觀得反應出空氣的對流規律,從而突破難點。

探究對流的形成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內容。我通過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燒開水”,讓學生歸納水流方向。此過程是建立在學生日常觀察的基礎上的,學生不難達到要求。

在此基礎上我演示“線香煙”的對流運動的實驗,對學生正確理解空氣對流的原因很有幫助。

為了讓學生了解對流層對生物的影響,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又設計了一系列問題,通過學生閲讀課文回答問題,師生交流,在這些互動過程中,學生對對流層對生物的影響已經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3、小結:我通過提問學生本節課都學了哪些內容,讓學生自己梳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使學生對大氣層有個系統的認識。

4、板書:綱要式板書,目的為了條理清晰,體現中心內容,突出重點。

到此我的教學過程就好了

5、反思:本節課主要圍繞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大氣的現象和規律,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花了較多的筆墨。循序漸進,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日常觀察到的現象,通過動畫和視頻短片幫助學生化解難點,達到初步瞭解大氣層的目的。

我本節課堂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領域的重要應用。在教學中向學生呈現當代中國的科學成果,讓學生了解一些他們能接受的現代科學知識,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他們意識到科學自身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從而提高學習科學知識的自覺性。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討論得到的知識印象更深刻。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3

一、悟透教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18至19頁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筆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以後學習多位數減法的重要基礎。

二、把握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情景的創設,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同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筆算兩位數退位減的算理,能正確用豎式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

三、精選教法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説課稿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針對本節課抽象性較強,算理比較複雜,而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相對較弱的特點,教學時應採用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探究新知。教師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等,並使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為一體。

教師首先播放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情景錄像,喚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激發學習興趣,之後出示各申辦城市的得票數,讓學生根據已有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針對問題讓學生嘗試練習,引發認知衝突。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算法,爾後通過直觀演示,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後,通過豐富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四、體現主體、暗授學法

葉聖陶先生説過:“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本課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探究,動手操作,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觀察分析,感知比較,合作交流,總結反思,使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滲透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

五、整體設計思路

本節課遵循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獨立探究、解決問題——鞏固練習、實踐應用的學習思路。首先創設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情景,生提出問題:“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學生嘗試練習後發現:個位上6減8不夠減,而學生前面所學的筆算減法都是夠減的,這就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師再進行恰當的講解和演示從而使學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認知結構,最後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形成技能。

六、巧設程序、環環相扣

1、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説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為此,教師先播放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情景錄像,並出示各申辦城市的得票數,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真實錄像的播放讓學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他們的思維自然會進入一種積極的準備狀態,從而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

2、獨立探究、解決問題

奧蘇伯爾曾經説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也掌握了豎式的寫法,所以這兒首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在練習中,學生遇到了困難:“個位上6減8不夠,該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正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被喚起,開始進入深入的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數學課程標準》又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生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時候,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學生展開獨立探究,小組交流,全班彙報,展示算法的多樣化,以使學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時,發展思維,培養創新精神。然後通過學生觀察比較,教師演示“借一作十”及豎式的書寫過程,讓學生明確算理,掌握算法。)

3、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有效的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並用之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手段。因此本節課我分三個層次來設計練習,即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4、課堂總結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並提出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使所學知識形成有機的整體。

總之,本節課通過創設生動的情景,展開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獨立探究中冷靜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積極思辨,在生生、師生對話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數學的樂趣。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學童話,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

課文采用科學言語的形式,寓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找、生”等12個生字。

2.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語言的美。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花生實物、電腦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學生能認識要求認的字,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能夠對觀察事物產生興趣,學會觀察事物。

二、説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一年級小同學比較活潑,富於想象力的心理特點,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法:

一是在活動與生活中創設情景,情趣教學.

教學中運用生動的語言喚起學生的情感。我在接下來兩方面作了努力:

(1)激發學習情趣。

通過愛心喚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導學生超越文本,調動多種感官發揮想象。

在理解“自言自語”詞語時,學生在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遇到困難,而旁無他人時會説什麼,説説看,然後接着點撥,這就是“自言自語”。

二是與學生建立夥伴關係,合作學習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引導學生相互合作,讀通課文。學生讀通後進行激勵,師生互動調動學生情趣。

(2)表情朗讀,體驗真情。

品讀課文,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感與內涵。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之後,進行朗讀指導,並鼓勵學生有個性朗讀。

三、説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根據課標的要求,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發現法、合作法、比較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的指導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説教學過程:

1、利用孩子熱與助人的愛心導課

我會問學生:小松鼠遇到困難你願意幫助他嗎?接着由孩子們喜歡吃花生引到松鼠也喜歡,就把松鼠想吃花生的熱情與自己的心裏結合起來,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通過激發,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2、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最初接觸課文,學生只要能讀正確,讀通順就可以,讀之前交待一下學生讀書的一點要求,教給孩子讀書方法:

2)個人檢查讀時,抽幾個小朋友分段讀書,並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相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什麼。

3)讓學生評價學生。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 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想象力

我讓學生觀察“花生開花”圖,引出“格外”、“鮮豔”一詞,引出松鼠與鼴鼠的對話,引出松鼠高興的心情,觀察“小松鼠疑問”圖,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語”,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

(四) 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我還設計了了解還有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裏。這實際上是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4、指導讀書

通過分角色讀課文,把自己變成文中人物,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進行感情讀書。

五、説教學總結:

通過小松鼠的故事,我們知道了花生是在土裏結果,老師告訴你們,其實,不同的植物它們都有自己生長的特點,同學們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還有很多的奧祕。老師希望你們以後能通過自己親身體驗,瞭解更多書上沒有學到的,好嗎?

説課稿 篇5

【導學目標及重難點設計】

《變色龍》是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小説閲讀訓練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小説是最能廣泛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説的內容最為豐富,謳歌美好、神聖、莊嚴,鞭撻醜陋、污穢、邪惡。閲讀小説,可以更好的認識社會,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説。作者主要通過精彩的對話刻畫了一個欺下媚上、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警察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國警察制度的反動和虛偽,批判了沙皇俄國的黑暗統治。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義務教育初中階段文學作品教學提出的目標是: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根據課程標準對小説導學的要求,結合小説《變色龍》具體特點,我把這篇課文的導學目標確定為:

1、認知目標:學習小説通過對話描寫塑造人物性格的寫法。

2、能力目標:從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品的社會意義的入手,初步學會欣賞小説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通過人物對話所表現出來的對俄國沙皇走狗的諷刺之情。

根據以上導學目標和學生對小説所反映的俄國十九世紀社會現實缺乏瞭解的實際情況,本文導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對話中領會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徵,分析奧楚蔑洛夫這一形象的深刻社會意義則本文是導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及導學方法運用】

1、學情分析:本文的導讀對象是初二學生,經過八年的語文閲讀訓練,他們對小説的有一定的感知、欣賞能力,能夠自主梳理小説情節,理解小説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對運用動作、表情、對話表演小説的情節有濃厚的閲讀興趣,並能依據文本評議小説中的人物。

2、導學方法運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課程改革的目標是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根據導學對象的特色和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本課的導學過程中,我把課堂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入情地演,出色地評,大膽地想,盡情扮好學習主人這一角色。

充分地讀:葉聖陶先生説過:“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因此,課堂上要給學生儘可能多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了激發學生自主閲讀課文的強烈慾望,我採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手段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並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走向課文,在邊讀邊思邊議中學習課文。

入情地演:表演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本文故事性強,表演難度不大,角色易於裝扮的特點,我將把課文交由學生自主改編成課本劇,自導自演,讓學生在無限興趣的情節表演過程中品味小説的語言,領悟文章的主旨。

自由地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充分展示各自給課文另擬的題目等環節中讓他們充分交流,自由地議論,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互相溝通,互相啟發,互相補充,教師適時地給予評定和表揚,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的內容,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求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出色地評:評,既是學生對參與教學活動的同學的評價,也是學生之間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在本篇小説導學過程中,我將通過引導學生對同學們給課文另擬的題目進行評議,對課本劇表演的優劣中進行評議等等,讓學生在平等的融洽的氣氛中互相交流,導引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大膽地想: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為了加深學生對小説所揭示的奧楚蔑洛夫警官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形象特徵的理解,我啟發學生根據奧楚蔑洛夫警官在處理狗咬人案件時的對話展開聯想和想象,對奧楚蔑洛夫警官當時的心理和神態進行再創造,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導學流程設計】

1、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了激發起全班同學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設計如下導語來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不喜歡看中央電視台的《動物世界》節目啊?下面請同學們來看一段《動物世界》節目曾經播出過的介紹蜥蜴這種動物的錄像片。”在播放介紹蜥蜴這種動物的錄像片後引導:“錄像中的蜥蜴叫什麼名字?變色龍給同學們留下的最深刻、最有趣的印象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通過對話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的短篇小説,這篇小説的題目就是《變色龍》,既然小説寫的是人,作者為什麼要用變色龍這種動物的名字來做為小説的題目呢?下面請同學默讀小説全文,想一想,根據您對小説情節和人物的理解,重新給本文擬一個題目。”

這則導語,藉助多媒體導學手段,通過觀看介紹變色龍特徵的錄像,形象直觀地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走向課文,認真思考、分析小説主人翁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案件中的語言,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領會小説所揭示的主旨。

2、給課文另擬題目,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在學生自由默讀課文後,讓學生根據各自對小説的初步理解,另給本文擬一個題目,並説説擬題的原因。

由於學生在擬題時着眼點不一樣,有的學生可能從情節角度去命題,有的學生可能從人物角度去命題,有的學生從小説的主題方面去命題,即使是從同一角度去命題的同學,由於學生對小説的理解不一樣,所命的題目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自圓其説,教師都要給予肯定,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讓學生另擬題目的目的有三:

⑴ 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走向課文,認真思考,理解並領會小説的主題。

⑵ 在學生重新給課文起一個題目,對所命的題目進行解釋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⑶ 通過另擬題目,教師從中發現可以學生對哪些內容了讀懂了,哪些地方還不完全讀通,需要教師的進一步指導,為下一步有針對地導學調查摸底。

3、演評課本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讓學生將小説改編成課本劇並上台來表演,使參與表演有的同學置身於狗咬人事件之中,從情節到主題,細加揣摩後,形之動作,述之以語言;觀看課本劇的同學,通過直觀形象的動作和語言,感受到小説的情節發展,品味小説的語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在學生表演課本劇結束後,我給學生時間,引導學生從台詞的表演、表情、角色配合、道具的運用等角度去自主評議課本劇表演的優劣,談談各自對小説的內容的體會和感悟,

4、啟發點撥,導引學生深入理解小説的主題:

根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我設想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小説的主題:

⑴ 從剛才同學們所表演的課本劇中,我們清楚地看出奧楚蔑洛夫警官對案件先後做了幾次判決啊?這六次判決對被告的狗是怎麼看的?我們可以想象出在説這些話時,他心裏會是怎麼想的呢?説話時的神態又是怎樣的呢?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奧楚蔑洛夫警官處理狗咬人案件的最大特點?

⑵ 他這五次變化的依據又是什麼?從他五次變化的語言中,同學們可以歸納出他什麼樣的性格特徵?

⑶ 小説結尾的這句話“普洛訶爾喊一聲那條狗的名字,帶着它從木柴廠走了。那羣人對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誰能説説那羣人笑什麼呢?為什麼笑呢?

⑷ 你們看,狗走了,奧楚蔑洛夫也走了,從他對將軍家的狗的態度中,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説,奧楚蔑洛夫也是一條走狗,同學們想一想,他是誰的走狗?是什麼樣的走狗?哪位同學能給這條狗加上適當的定語?

⑸ 那麼,是什麼樣的社會,使奧楚蔑洛夫這位執法者變成了一條走狗呢?

這五個層次提問設計,一問把學生閲讀的注意誘引到奧處理案件的奇特之處──根據主人身份判案上引導學生想象;二問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歸納出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的性格特徵;三問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當時在廣場上的人較雜,由於社會地位的不同,對所遇見的奧楚蔑洛夫警官處理案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因此,雖然同樣的笑,但笑的內涵卻大不一樣,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事與願違,他本來想得到一筆賠償,結果卻是一場空;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奧楚蔑洛夫這樣的警官,他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一幅統治者奴才的嘴臉;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這樣一條狗,如果這狗的主人不和將軍沾上邊,結果就不一樣了;有的人可能笑這樣的社會,一人得勢,雞犬升天;有的人可能笑當時窮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條狗……等等,因此,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都要給予肯定,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四問引導學生認識奧的走狗本質;五問引導學生聯繫時代背景理解小説所揭示的社會意義。這五個層次的問題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小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主題。

【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和依據】

為了隨着《變色龍》一文導讀過程,有條理地再現了奧楚蔑洛夫警官根據狗的主人身份處理狗咬人案件的五次變化的經過,歸納出其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的性格特徵,指出這一形象的走狗本質,為學生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這一人物的深遠的社會意義提供了幫助。我設計瞭如下板書:

整個板書結構簡潔美觀,板面達意流暢,線條符號疏密得當,揭示了小説中的人物、情節、性格、本質的關係。

【馬惠潮書記對《變色龍》一課的點評】

何玲玲老師的這堂課是一堂成功的課,主要講三個方面:

一、三大亮點

1、整合巧妙。在分析主人公幾次變化時,先讓學生個體閲讀,在文中圈點勾畫的前提下,再羣體閲讀,分析主人公圍繞着“狗的主人”身份的變化,對“狗”的稱謂,對赫留金的態度的幾次反覆,出示多媒體課件,並用箭頭表現出起伏變化,使學生一目瞭然,印象深刻。

2、教學機智。在組織學生概括主人的人物性格時,一位同學出人意料地提出“膽小怕‘勢’”一詞,這個詞教師在備課中沒有料到,何老師立即充分肯定,並立即板書。

3、拓展合理。在課的最後環節,分析了題目的好處後,教師提出:“‘變色龍’成為一類人的代名詞,你還能列舉出幾個與本文標題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稱呼嗎?”學生思維活躍,紛紛提出諸如“鐵公雞”、“應聲蟲”、“井底蛙”之類的生活積累。

二、兩個感覺

1、教學設計精巧,層次清晰,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先個體閲讀再羣體閲讀,遵循閲讀的客觀規律。

2、圍繞小説閲讀的要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課堂各環節中,有效地對學生的概括能力、信息篩選整合能力、分析賞析能力、遷移能力多方面指導,有的放矢。

三、一點思考:能否讓課堂的“亮點”再放大?

在多媒體出現主人公的五次變化之後,教師能否再點撥一下,這些變化除了表現了人物的性格之外,也構成了小説的故事情節,這些情節恰恰是人物本身的對話構成的,所以用人物自身的語言來構成故事情節,表現人物性格不失為一種巧妙的寫法。

在學生提出“膽小怕‘勢’”一詞時,老師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能否再追問一下:“主人公是不是隻是膽小怕‘勢’?”學生閲讀之後,指導學生明白主人公有時也“膽大妄為”,這在文中也有很多表現,而有時膽小,也有膽大,正是他見風使舵的最好佐證。

在學生提出“鐵公雞”、“井底蛙”之類詞後,老師能否再因勢利導,設置一個特定情境,讓學生明白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什麼不同的語言,學生的印象會更深。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0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30頁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和加減法後,進一步學習有關0的認識和加減法。主要從0的含義,會讀、寫數字0,初步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這三方面來認識0,進一步幫助學生完善5以內數的順序,為進一步學習數序以及計算奠定基礎。因此,這一教學內容在本冊教材中佔有重要的作用。

二、説學情:

1、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對0有一定的認識,多數學生都知道0表示沒有,但是對0表示起點的含義還不太清楚。

2、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能力較弱,要創設各種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

三、説教學目標: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有關0的加減法,並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意義,規範0的書寫,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裏我通過創設情境來讓學生體會0表示沒有的意義。

3、情感目標:通過0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1、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教學重點定為:瞭解0的含義,會書寫並能正確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在這裏我會通過故事環節導入,一步步讓學生感受到0表示沒沒有的含義。

2、本課的難點定為:0的含義,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通過説一説環節,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0的含義。

教學準備: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我選用多媒體演示方法,更直觀易懂。

四、説教法學法:

我綜合運用情境教學法,遊戲教學法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內化和建構,在學法上注重學生的興趣,通過遊戲、動手操作等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五、説教學過程: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我將本課教學設計為4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教學中,我設計了“小熊吃糖”的情景,通過找一找本環節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驗,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參與和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

2、實踐應用,鞏固新知:本環節通過學生的動腦思考,來認識有關0的算式,掌握新的知識內容。

3、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因為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大多以無意注意和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勝,注意穩定性和持久性差,因此在教學活動設計上要靈活多樣。

説課稿 篇7

現狀分析與思考

面對中年段的學生,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最害怕的就是聽到這樣一句話:“老師,我沒什麼好寫的”。同樣的一句話,出自孩子們的嘴裏,雖有困惑,但也不乏推託之意。浮躁的心理,畏難的情緒,時常阻礙了孩子們學習的腳步。“少、慢、差、廢”的語文課堂,更造成閲讀與寫作的教學無法得到和諧的統一。

如何改變現狀,將“認知、能力、情感”三維目標有機地整合,構建多元化的課堂,促進教學的高效?成為我教學設計悉心研究的主題。

文本研究與解讀

《莫泊桑拜師》,是鄂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中的第九課。課文給我們講述了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為了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為師,三次登門求教,福樓拜給予了悉心指導的事。表現了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和福樓拜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名師風範。

莫泊桑拜師,早已成為文壇中的一段佳話。咱們的目的只是在課堂上讀故事,知內容,識名人,學字詞嗎?不是!課文中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值得我們去了解,課文裏有閃耀的人物品質等待咱們去發現,課文裏更有寶貴的學習方法急需大家去探究。縱觀教材在本單元中的作用與地位,針對現今學生的學習狀況,我確定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能力目標與莫泊桑一同拜師,從學習中提高寫作能力;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思維能力,朗讀能力。

情感目標瞭解莫泊桑三次拜師的過程,感受到人物的品質特點,幫助培養學生虛心求學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福樓拜和莫泊桑的幾次對話,從而感受人物特點、品質以及提高寫作水平的主要途徑。

教學剖析與點津

一、與莫泊桑一同拜師,求學習態度

1、找準切入點,感知人物

在預習中,學生們就初步認識了文中的兩位主人公——19世紀法國大文豪,莫泊桑與福樓拜,並對他們充滿了無限的崇敬與嚮往。“自由地讀讀課文,他們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學生在初讀中感受到莫泊桑的虛心好學、勤學苦練和福樓拜的誨人不倦。由此切入全文,以文章人物為主線,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2、抓穩閲讀點,品析人物

文章段落中分散着無數個關鍵詞句的閲讀點,如何使其“牽一髮而動全身”?那得靠教師的“精問”。“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受到莫泊桑的虛心好學、勤學苦練?”頓時,莫泊桑質疑的“坦白“,求教的“急切”,觀察的“全神貫注”,若干個閲讀點凸現出來。人物的精神品質呼之欲出。

3、強化精讀點,深化人物

在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重視朗讀的訓練。“讀書百遍,其意自見。”通過對重點語段的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這就需要確立精讀點。本課人物對話較多,而且語氣、神態各不相同。因此,課堂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貫穿始終,在2——5自然段的教學中,還適當的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幫助學生體會到人物語言的深刻含義,從而深化了人物特點與品質,將莫泊桑與福樓拜的人物形象牢牢地銘刻在心中。

二、與莫泊桑一同拜師,得寫作方法

同樣是站在門前觀察馬車的莫泊桑,起初是一無所獲,萬般無奈;而後卻能獲得豐富素材,寫出許多作品。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有如此大的變化呢?還是讓我們同莫泊桑一起拜師學藝吧!

1、在閲讀分析中掌握方法

幫助莫泊桑解決“沒什麼好寫”的關鍵就是文章第七自然段,福樓拜第二次的幫助與指導。引導學生將福樓拜的話讀進去。“福樓拜是怎樣教導莫泊桑的?”分析出福樓拜提出可以從以下四種情況觀察馬車:“那富麗堂皇的馬車,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馬車上坡時,馬是怎樣用力?”“馬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他的表情是怎樣的?”在閲讀分析中,學生知道了,原來應該從哪裏方面去觀察,掌握觀察的具體方法。

2、在句式轉換中消化方法

“在福樓拜的指導下,莫泊桑天天站在大門口,他觀察到了什麼?”這裏,引導學生將問句改寫成陳述句。“他看到了富麗堂皇的馬車,跟裝飾簡陋的馬車走法是不一樣的。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馬車上坡時,馬是怎樣用力的。馬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的,他的表情是怎樣的。”假如説,剛才的問句是來自福樓拜老師的提示,那麼,如今這些個句號,就是學生莫泊桑的收穫了!句式的轉換不僅完成了“教”與“學”的角度變遷,更落實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真是一舉兩得。

3、在文本鏈接中強化方法

文本的內容本來相互聯繫,相互補充,更應靈活被我們所用。教學中將第7自然段與第8自然段有機的鏈接融為一體,帶給學生們更完整的細緻觀察的啟示。(插入視頻)

三、與莫泊桑一同拜師,獲教學心得

滿滿當當四十分鐘結束以後,看着學生若有所獲的眼神,不由問自己:與莫泊桑一同拜師的還有誰呢?學生從他那獲得寫作方法,我呢?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也受益匪淺:面對莫泊桑的一再求教,福樓拜耐心幫助;面對莫泊桑提出的困惑,福樓拜直言不諱,一針見血,給予具體有效的指導。他的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深深地打動了我,名師風範令我激賞。

這節課上我實現了多元化的教學,作為讀者,我們收穫到了莫泊桑虛心好學的態度;作為學者,學生獲得了寫作的啟示;作為教者,我不再害怕那樣一句話:老師,我沒什麼好寫的!

説課稿 篇8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第5課《中彩那天》。本次的説課我設計了説教材、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六個方面。

一、説教材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開篇課文。文章以汽車的得而復失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為線索展開,通過精彩的語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是本課的一大特色。

二、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根據中年段閲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及本課的特點制定了以下目標):

1.準確認讀“拮、寐”等6個生字,結合具體語境準確理解“拮据、夢寐以求”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習把握主要內容。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神態、動作表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將“初步學習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詞語表達情意的作用。”作為本課教學的主要目標。而本單元的主題是“以誠待人”,因此體會父親誠實、講信用的品質則是本課理解上的重點,理解“道德難題”之難,也就成了本課的難點。

三、説教法: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詞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內容和透過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上還存在一定難度,教學以學生自讀自悟為基礎,教師根據學情恰當引導、啟發,在難點處巧設疑問,設置梯度,在重點處凸顯語言文字訓練,並及時總結提升寫法。

四、説學法

1. 自主學習法。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説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也曾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扮演着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以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2. 合作學習法。新課程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使學生互學互鑑,在小組的討論交流中不斷得到啟發,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為今後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

五、説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

1.自讀課文2~3遍。

2.試着結合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

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講了什麼。

教師:自制課件。

(一)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四年級下學期的課文,一起讀課題──(齊讀)。析題,“中彩”就是指什麼?(生答後)文中的這個“彩”指的就是父親中的那輛(生:汽車)。圍繞着這輛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設計意圖:本課由課題導入,通過解釋何為中彩來揭開此課的序幕,選擇小而巧的切入點,不僅讓學生學會關注課題,也很好地利用了課題這一文眼提綱挈領的作用,過渡到課文的整體感知。無痕而有效。】

(二)整體把握,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字詞。

(預設難讀的:拮据 夢寐以求 饋贈)

2.把握主要內容。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個別練説,指導方法。引導學生明白敍事性的課文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同桌練説。

(4)小結。

【設計意圖: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四年級的閲讀訓練重點,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詞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內容還存在難度,所以在此設計了一個問題梯度,教師根據學生已知的內容隨機點撥,指導方法,使“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這項訓練落到實處。】

(三)細讀課文,探究“道德難題”之難。

1.探究: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難呢?文章又是怎麼寫出父親“難”的表現的?

【設計意圖:“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抓住了這一牽動全文的問題,則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提問,使教路、文路、學路三線合一。定準了這一閲讀的靶心,學生的探究閲讀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導向。】

2.自讀自悟,圈畫有關詞句。

【設計意圖:此環節安排學生默讀課文,圈畫重點詞句,體現了以學定教的理念。默讀是四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覆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課中保證學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默讀,獨立思考,閲讀圈畫,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交流彙報。

(1)抓相關詞句,探尋“難”的原因

◆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指的是什麼?

(引導學生明白:父親不知道是留下車,還是將車還給庫伯。)

◆ 是留還是還?如果你就是文中的父親,你有哪些理由為自己留下這輛車呢?先

別忙着舉手,請同學們再仔細地默讀一下課文,想想父親留車的理由。用波浪線

劃出相關的語句,明白了嗎?

【設計意圖:只有深入瞭解到父親留車的種種理由,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父親還車時的抉擇之難。】

舉例:

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生活很拮据。(重點品讀“拮据”)

句子二:他夢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重點品讀“夢寐以求”)

【設計意圖:學習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方法,並通過品讀詞語,體會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也為體會下文父親艱難抉擇的表現作鋪墊。】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正確、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段,側重指導語氣、語調、節奏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扣重點詞句,品析“難”的表現。

句子一:“不一會兒,我看見父親開着車從擁擠的人羣中緩緩駛過。只是,他神情嚴肅,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悦。(重點扣住描寫神態的詞:“神情嚴肅”) 句子二:我幾次興奮地想上車與父親共享這幸福的時刻,都被他趕了下來。(重點扣住描寫動作的詞: “趕”)

句子三:母親讓我仔細辨別兩張彩票有什麼不同。我看了又看,終於看到中彩的那張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過,留有淡淡的痕跡。

(重點扣住“擦”字,進一步體會父親的抉擇之難。)

【設計意圖:通過品析父親神態和動作描寫的語句,體會父親抉擇之難的心理,並領悟作者通過人物神態、動作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表達方法。】

(四)學習表達 ,深化理解(視時間機動)。

“我看了又看,終於看到中彩的那張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過,留有淡淡的痕跡。”從這一個“擦”字,我們感受到了父親左右為難的矛盾心理,現在咱們反過來想一想,在擦去K字的時候,父親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情?什麼樣的動作呢?心裏想些什麼呢?咱們試着寫一寫。

父親終於拿起了橡皮,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閲讀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明白課文寫了什麼,還要明白課文是怎麼寫的,引導學生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本環節抓住文段的空白之處,引導想象父親當時的動作和神態,並遷移練筆,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來表達心理的方法。由説到寫循序漸進,進一步領悟父親的抉擇之難。

(五)總結存疑。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作者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表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體會到了父親面臨道德難題的抉擇之難。那麼是什麼讓父親作出還車的最後決定呢?下節課再探討。

【設計意圖:教學內容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不求全、不違真。本節課學生帶着問題進課堂,圍繞着父親的抉擇之難有所悟、有所得,然後帶着問題走出課堂,明確了下節課的學習重點。】

六、説板書設計: 中彩那天

道德難題

留 還

誠信

説課稿 篇9

《好夥伴》這一課表達的主題是珍惜同伴,珍惜友情。共有這樣幾個教學內容組成:欣賞吹奏樂《同伴進行曲》和合唱曲《船歌》,學唱、表演美國兒童歌曲《哦,蘇珊娜》、《原諒我》。通過自己的分析,我決定用三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一課時為欣賞、學唱歌曲《哦,蘇珊娜!》,第二課時為欣賞《同伴進行曲》、《船歌》,第三課時為學唱《原諒我》及其餘內容。今天,我想就本課的第一課時的教學向大家詳細地談一談。

首先,我想對這教材內容説説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哦!蘇珊娜》是一首典型的美國西部音樂風格的歌曲。全曲共有六個樂句,旋律輕快流暢,曲調素材精練,易唱,易記,有着濃厚的生活氣息。歌曲不僅表達了對朋友真誠的情誼,也是對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種嚮往。通過這首歌曲的學習,可使孩子們從中感受到美國西部音樂的風格,學會珍惜朋友、珍惜友誼

二、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為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能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流暢地演唱歌曲《哦,蘇珊娜》。並鼓勵學生為歌曲配伴奏及創編動作,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2、能使學生懂得歌曲表達的主題是“學會珍惜朋友,珍惜友誼”,鼓勵學生勇於追求美好未來。

3、學習用跑跳步來舞蹈,表達出對友情珍惜的心情

我把教學重點設定為:表現出對朋友的友誼,表達出歌曲的歡快情緒。教學難點為:唱準弱拍的附點節奏。為歌曲編伴奏和邀請舞。

三、教學理念及教法、學法的選擇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髮展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鑑於以上理念,我決定採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鬆愉悦、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髮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穿插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新與實踐。

那麼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四、教學流程及相關考慮:

一)、組織教學

師生在《哦!蘇珊娜》的音樂聲中,手拉手,用跑跳步進入教室,共同律動至音樂結束,然後師生用音樂語言相互問好。

(音樂課堂應該有一個美的開始,在這個環節中,師生共同聽音樂做跑跳步律動,能有效地將師生融合在一起,營造出寬鬆、和諧的氛圍。另一方面,用跑跳步律動,為歌曲的編舞部分做了一定的鋪墊。)

二)節奏練習

1、課件演示:青蛙呱呱叫

2、屏幕上出示二組節奏型,請小青蛙們叫一叫:

青蛙媽媽是:

青蛙娃娃是:

3、組合練習。請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自己所屬的節奏型,教師一同參與叫一叫,學生自由組合練一練。

4、還有哪些青蛙娃娃想和青蛙一起來叫一叫呢?鼓勵學生創編節奏。

(我在這個環節中設計了“青蛙呱呱叫”的小遊戲,使枯燥的節奏練習變得生動有趣,更容易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也為學生學習歌曲,併為歌曲伴奏打下基礎。)

三)、創設情境,體會歌曲主題

1、把歌曲《蘇珊娜》編成一個西部牛仔朋友之間的故事,用歌曲做背景音樂,製作成課件演示出來,接着請同學説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明確本課的主題是“珍惜友情”!

2、説説從課件中,你還知道了什麼?(引導學生去關注大量的背景圖片,及音樂)。

3、學習課件中的西部牛仔的特色舞蹈動作。

(創設一個情境,讓孩子在故事中去感受歌曲的美,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主題。這樣,不僅能促使孩子積極展開想像,引發創作的靈感,而且有效地培養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另一方面,我在課件演示中運用

大量的背景圖片,使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不同風格的音樂形式及地方風土人情。“美國西部牛仔”的這個形象、及學習特色舞蹈動作,更能引起孩子們極大的興趣,為創編邀請物做了紮實的鋪墊。)

四)、學唱歌曲,表現自己

1、出示歌詞,指導孩子自由讀歌詞。再次強調歌曲的主題。

2、指導學生準確地誦讀歌詞,注意要突出“弱拍中的附點節奏”,運用對比的範讀,請學生聽辨,從而掌握這個節奏。

3、播放歌曲,請同學説説感受。在老師的引導下,明確歌曲的情緒、旋律特點及音樂風格。

4、通過聽錄音範唱、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譜,跟琴正確地填唱歌詞等方法學會準確地演唱歌曲。

5、請學生照書上提示,自選伴奏樂器為歌曲伴奏。鼓勵孩子自編恰當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6、提示用學過的“跑跳步”為基本舞步,鼓勵學生創編舞蹈動作,為歌曲編舞。

7、 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在音樂聲中邀請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舞。

(一堂音樂課會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愉悦的感受。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通過唱、舞、奏等創編活動,他們的興趣、創造裏、個性、社會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已完全沉醉在音樂本身的樂趣中,完全體現了“樂(音樂)既是樂(快樂)”的道理。)

五)、組織下課

師生用音樂語言互道再見。在《哦!蘇珊娜》的音樂聲中,手拉手邊舞邊離開教室。

(音樂教學的功能決不僅僅體現在一堂課上,我讓孩子們“手拉手”在音樂聲中離開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學生把課堂上所感悟到的,帶到教室外,帶進自己的生活,使音樂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設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去,我想還應該考慮孩子們的學情,學習的習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堂音樂課能成為孩子們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就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境界!

説課稿 篇10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走進一個看似簡單卻又藴藏着教育意義的故事。“作業”看似簡單的一個詞兒,在故事中卻由於它的“特別”讓我們走進小姑娘小麗的心田,讓我們看到了她的善良,充滿愛意的心,使讀者為之震撼,使我們自然而然地愛護身邊的花木。故事淺顯易懂,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相信讀完故事,通過交流孩子們下意識地會愛護身邊的花木,自覺地遵守相關規章制度

通過學習,學生要達到以下目標:

1、 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盛”、“摘”、“牌”等。

2、 通過對故事內容的補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3、 理解課題“特別的作業”,引導學生感悟愛護花木,遵守制度。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題“特別的作業”,引導學生感悟愛護花木,遵守制度。

教學準備:

課文第三小節內容的圖畫

教學過程

本課我準備用兩課時的時間進行,先簡單地談談我第一課時的教學。在第一課時中,學生能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從音、形、意三方面有側重地進行生字教學。如:盛在教學時側重音的教學,在文中出現兩次,“盛在碗裏”讀chéng,是往容器裏裝東西時的動詞,“盛開”讀shèng,是指繁盛。

下面具體談談我第二課時的教學,我的課堂結構為三大步:從身邊談起,走進故事——從平常到特別,凸顯“特別”——迴歸生活,深化文本。

一、從身邊談起,走進故事

1、談話:美麗的春天到了,孩子們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找春天吧!如果老師佈置一項作業(板書“作業”),讓你們去大自然找春天,並且要把找到的春天帶回教室裏,想一想:你會帶來什麼作業?

這個問題從學生身邊談起,能激起學生説話的慾望,學生能積極參與進來,對學生的回答我不會從思想層面評價,只會從句子表達通順上進行指導。

2、過渡走進故事:今天我們讀的故事中的於老師也給他的學生布置了到大自然去找春天的作業,孩子們他們的作業是什麼呢?

二、從平常到特別,凸顯“特別”

第二大塊我準備設計兩個學習活動:1、圖文結合,瞭解平常2、質疑對比,凸顯特別

1、圖文結合,瞭解平常

①出示課文第三小節內容的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説説小朋友帶來的作業。在説的過程中從易到難,先允許學生説簡單的一句,逐漸要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用“有……有……“句式説幾句。

②出示課文第三小節內容。

學生朗讀後引導學生關注裏面的動詞,提醒學生這些動詞的使用與容器相關,在碗裏用“盛”,在鉛筆盒裏用“放”,在瓶子裏用“插”,在塑料袋裏用“裝”,

③引導學生再次説話,關注第三小節結尾的……,引導學生想象還會有怎樣的作業,注意把動詞動準確。在教師的點撥後,我預設學生能説到“紮在辮子上的柳條,裝在瓶子裏的蜜蜂,握在小手裏的鮮花……

(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學生不僅對文本的內容感悟,而且對用詞的準確性得到的提升。)

2、質疑對比,凸顯“特別”

這一活動我準備用分角色朗讀,走進人物心境的學習活動來感悟小麗心靈的美麗,培養愛護花木、自覺遵守相關制度的意識。

① 4—6小結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後

② 教師做小記者來採訪小麗,學生再讀小麗兩處的話。

③ 畫能代表春天嗎?學生討論交流。預設學生能答到a能代表春天,是把看到的畫升下來了,同時理解課題“特別”一詞,是指作業完成形式的特別。B能代表春天,代表了小麗愛護花木的善良的心,深層理解課題中的“特別”,是指小麗的一顆特別的心c第三層次估計學生難答到,這時教師就繼續質疑,那些小朋友,去採摘花木的時候會不會看到相關提示語呢?他們遵守他的要求了嗎?在這樣的質疑後,學生能知道,這特別還指小麗能遵守規章制度的特別。

④ 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讀出學生的疑惑語調,讀出小麗自豪回答的語氣。

⑤ 總結課文

三、迴歸生活,深化文本

學完此文,引導學生現在還是要完成到大自然中完成找春天的作業,你的作業會是什麼?

預設學生受到文本的啟發後不再會去採摘花木的舉動了,他們的作業也許是:我把看到的美麗花朵用照相機拍攝下來,我也把看到的桃花畫下來,我把蜜蜂裝在瓶子裏,過會放了他們……

板書

特別 的 作業

畫花 採摘花木

愛護花木

遵守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7x7o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