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解析幾何》説課稿

《解析幾何》説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解析幾何》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解析幾何》説課稿

一、背景分析

1、學習任務分析:充要條件是中學數學中最重要的數學概念之一,它主要討論了命題的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邏輯關係,目的是為今後的數學學習特別是數學推理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舊教材中,這節內容安排在《解析幾何》第二章“圓錐曲線”的第三節講授,而在新教材中,這節內容被安排在數學第一冊(上)第一章中“簡易邏輯”的第三節。除了教學位置的前移之外,新教材中與充要條件相關聯的知識體系也作了相應的擴充。在“充要條件”這節內容前,還安排了“邏輯聯結詞”和“四種命題”這二節內容作為必要的知識鋪墊,特別是“邏輯聯結詞”這部分內容是第一次進入中學數學教材,安排在充要條件之前講授,既可以使學生豐富並深化對命題的理解,也便於老師講透充要條件這一基本數學概念。

教學重點: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三個概念的定義。

2、學生情況分析: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與舊教材相比,教學時間的前置,造成學生在學習充要條件這一概念時的知識儲備不夠豐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不夠充分,這也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新教材在第一章的小結與複習中,把學生的學習要求規定為“初步掌握充要條件”(注意:新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是“掌握充要條件的意義”),這是比較切合教學實際的.由此可見,教師在充要條件這一內容的'新授教學時,不可拔高要求追求一步到位,而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滾動式逐步深化,使之與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步發展完善。

教學難點:“充要條件”這一節介紹了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三個概念,由於這些概念比較抽象,中學生不易理解,用它們去解決具體問題則更為困難,因此”充要條件”的教學成為中學數學的難點之一,而必要條件的定義又是本節內容的難點。根據多年教學實踐,學生對”充分條件”的概念較易接受,而必要條件的概念都難以理解。對於“B=A”,稱A是B的必要條件難於接受,A本是B推出的結論,怎麼又變成條件了呢?對這學生難於理解。

教學關鍵:找出A、B,根據定義判斷A=B與B=A是否成立。教學中,要強調先找出A、B,否則,學生可能會對必要條件難以理解。

二、教學目標設計:

(一)知識目標:

1、正確理解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三個概念。

2、能利用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三個概念,熟練判斷四種命題間的關係。

3、在理解定義的基礎上,可以自覺地對定義進行轉化,轉化成推理關係及集合的包含關係。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與類比能力:“會觀察”,通過大量的問題,會觀察其共性及個性。

2、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敢歸納”,敢於對一些事例,觀察後進行歸納,總結出一般規律。

3、培養學生的建構能力:“善建構”,通過反覆的觀察分析和類比,對歸納出的結論,建構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三)情感目標:

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構造數學命題,發展體驗獲取知識的感受。

通過對命題的四種形式及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相對性,培養同學們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通過“會觀察”,“敢歸納”,“善建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勇於創新,多方位審視問題的創造技巧,敢於把錯誤的思維過程及弱點暴露出來,並在問題面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不畏困難、勇於進取的精神。

三、教學結構設計: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生活本身又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我對本節課的數學知識結構進行創造性地“教學加工”,在教學方法上採用了“合作——探索”的開放式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體現“參與式”、“生活化”、“探索性”,保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獲取,促進學生充分、和諧、自主、個性化的發展。

整體思路為:教師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引導學生分析實例,給出定義 例題分析(採用開放式教學) 知識小結 擴展例題 練習反饋

整個教學設計的主要特色:

(1)由生活事例引出課題;

(2)例1採用開放式教學模式;

(3)擴展例題2是分析生活中的名言名句,又將數學融入生活中。

努力做到:“教為不教,學為會學”;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四、教學媒體設計:

本節課是概念課,要避免單一的下定義作練習模式,應該努力使課堂元素更為豐富。這節課,我藉助了多媒體課件,配合教學,添加了一些與例題相匹配的圖片背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將學生的自編題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分析,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考慮到高一學生學習這一章的知識儲備不足,為了讓學生更易接受這一節內容,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提出本課的問題,並與學生共同利用原有的知識分析,事例中包括幾個問題,為後面定義的分析埋下伏筆。

我用的第一個事例是:“做一件襯衫,需用布料,到布店去買,問營業員應該買多少?他説買3米足夠了。”這樣,就產生了“3米布料”與“做一件襯衫夠不夠”的關係。用這個事件目的是為了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得出充分條件的定義。這裏要強調該事件包括:A:有3米布料;B:做一件襯衫夠了。

第二個事例是:“一人病重,呼吸困難,急診住院接氧氣。”就產生了“氧氣”與“活命與否”的關係。用這個事件的目的是為了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得出必要條件的定義。這裏要強調該事件包括:A:接氧氣;B:活了。

用以上兩個生活中的事例來説明數學中應研究的概念、關係,會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有助於提高興趣和深入領會概念的內容,特別是它的必要性。

第二,引導學生分析實例,給出定義。

在第一部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後,緊接着開展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分析實例,讓學生從事例中抽象出數學概念,得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定義。在引導過程中儘量放慢語速,結合事例幫助學生分析。

得出定義之後,這裏有必要再利用本課前面兩節的“邏輯聯結詞”和“四種命題”的知識來加強對必要條件定義的理解。(用前面的例子來説即:“活了,則説明在輸氧”)可記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r09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