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彙編7篇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彙編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説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彙編7篇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背景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義務教育階段整數乘法的最後一個知識塊。它是學生已掌握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擴展和提升。學習這節課之前學生已學過這三個知識點:

1、三位數乘一位數,第一個因數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3、三位數乘兩位數。因些這節課的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識發展水平出發,引導學生由舊知遷移到新知。

二、説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的過程,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列豎式計算的簡便方法,進一步認識0在乘法運算中的特性。

2、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和計算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列豎式計算的簡便寫法,由其是0和非0數字的對位問題。

難點:這種簡便寫法的算理

三、説設計理念

1、在生活情境中進行計算教學。既可以提供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材料,也可以讓學生明白學習計算來源與生活問題,也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

2、以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為主,讓學生自主的利用舊知遷移出新舊。

3、注重算法多樣化,和算法簡便化,但又不拘泥與讓學生使用一種算法。

四、説教學設計

計算課的教學對學生來説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我在教學時儘量讓計算的素材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聯繫在一起,既達到提高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明白學習計算來源與生活問題,也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但三位數乘兩位數,因為結果比較大,而且還要是中間或末尾有0,這樣的計算背景,學生平時的生活很少接觸到。所以我設計時也為這個問題而煩過,如果不創設情境,直接引出計算例題,這樣就比較枯燥,如果為情境而情境,不切實際的造一個情境,那又有背數學和生活相聯繫。應該説我還是幸運,在我上課的前一天四3班剛好是第一次去閲覽室看,所以我的教學情境也就從閲覽室裏展開。課前談話我也有意出示了前一天學生看書的照片,然後談談在新閲覽室的感想,然後自然的引入課堂。接着我出示了一組閲覽室信息,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並列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算式。達到從生活情境中提練出學習內容。

接着我讓學生比較這三個算式與前一課學習的區別,明確這節課學習的目的。又讓學生回憶0在乘法中的特點,特別是複習了三位數乘一位數,第一個因數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和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的算理。為下面自主探索遷移作知識準備。

然後我讓自主嘗試探索末尾有0有乘法,併為學生設計了一張表格,表格中有學生喜歡的方法也有方法一、二,體現算法多樣化。然後讓學生自己上台來給大家展示各自的算法,並討論比較那種算法更簡便,從而總結出末尾有0的乘法列豎式的簡便方法。為了解決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在這個環節裏又有針對性的設計了兩個練習,一個是0和非0的對位,還有一個是積末尾補0。在教學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因為學生有了前面的基礎,所以我直接讓學生在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解決。重點強調了因數中間0不能漏乘。

在練習方面,我設計了看誰的眼睛亮,通過找錯誤,再次突破本課的重點。一題是因數末數一共有二個0,而積的末尾應該有三個0。還有一題是因數中間0不乘的。第二練習的圍繞課開始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對閲覽室提出合理的建議,從而引出兩個合理的建議,並滲透了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在最後一個問題還滲透了乘法的估算和13乘105,兩位乘三位數第二個因數中間有0有乘法。因為新教材的乘法第二個因數只學到兩位,所以我本來想這塊內容當作是拓展內容的。

五、反思

1、在列豎式時用口算的方法來列可不可以。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年月日”之“24時計時法”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科書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充分聯繫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教學,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主動探索24時計時法的規律,幫助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並能在兩者之間進行互換。通過鼓勵學生收集相關知識的內容來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把握24時計時法的方法與普通計時法的相互轉換的規律,學會推算經過時間。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思考能力。

(3)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

教學難點: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

教具準備:鐘錶、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學法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畫線段圖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方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較輕鬆掌握24時記時法,時間與時刻的區別,靈活計算有關時間的題目。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後經過比較歸納,最後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採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以及採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學本課我採用了“問題探究”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一、從生活導入

1、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進一步豐富感知。

師:這段節目大家熟悉嗎?新聞聯播什麼時間播出?

2、學生回答後,課件出示電視節目預報時間19:00,讓學生説説這是怎麼回事?

3、講解這種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揭示課題二探索新知。

師: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呢?看鐘表演示教具。春節聯歡晚會新年的鐘聲是什麼時候敲響的呢?學生回答是12時,這是夜裏12時,是舊的一天的結束,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把這一刻稱為0時。閉上眼睛想一想,時針一天正好走幾圈呢?接着演示時針是怎樣走的。提問:這是時針走幾圈,是幾小時?讓學生説一説生活中什麼地方用到24時計時法?學生練習撥錶盤。讓學生回答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有什麼不同。老師講解這種用0-12時來計時,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計時法叫普通計時法。(板書:普通計時法)。第二種不用加文字説明,只用數字0-24時表示的叫24時計時法。(板書讀題:我們今天要研究24時計時法)

[從情境中導入生活化,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因為現實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着數學思想,關鍵是教師能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數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用電視上的節目時間創設情境,一方面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明確了方向。]

二、比一比:

1、分組研究兩種記時法有什麼不同,討論喜歡哪種記時法。

2、比較兩種記時法的相同點,初步瞭解轉換方法。

[“相信自己的學生,別以為他做不到“凡是學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師絕不代替。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是沒有找到學好的方法”。]

三、互換

1、學習把24時記時法轉換成12時記時法。

2、學習把12時記時法轉換成24時記時法。

四、強化“零時”

利用鐘面模型的課件,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感知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時針在鐘面上轉兩圈,一晝夜共有24個小時,建立0時的概念。通過具體的事例,幫助學生明確一天中開始和結束的時間“0時”。認識0時是一天的開始,24時是一天的結束,他們就是夜裏12時。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之一。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對時間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教學信息化,激發學生直觀形象思維。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低年級兒童的思維是直觀形象思維,且愛好新奇。所以,在教學中,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變靜為動,用活動的鐘面,將24時的形成這個難點突破。激發學生髮言樂趣。課堂中,課件的使用都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特別是那個一晝夜鐘面變化過程(隨着鐘面的變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變淡,太陽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過程),學生對這個知識有了深刻的印象。]

五、鞏固知識:

通過層層深入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兩種計時方法,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裏的應用,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3

今天上午有幸聽了馮老師的講課,講了一節三年級數學上冊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的課程,從聽課中可以總結出一下幾點:

一、情境創設引入比較新穎,吸引學生的興趣。

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教材且又有自己的創新,將龜兔賽跑引入本節課中,讓學生感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以問題“誰跑的路程長?”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做到了問題導學,引起學生的思考。

二、探究新知簡潔明瞭,以學生探究為主體,對比概括計算公式。

設計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通過測量出每個邊的長度,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周長的方法。通過學生列出的不同計算方法,引導每個算式中不同的數代表不同的含義,最後得出最簡單的一個作為周長的計算公式。

三、練習題設計有始有終,層次清晰,由易到難。

概括出本節課的新知後,首先解決了本節課一開始的龜兔賽跑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並練習用公式計算。又採取了不同形式鞏固複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判斷中有易錯點和難點,突出了本節課中的重點內容。最後又以計算拼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的周長提高訓練,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了周長的本質和計算周長的方法,並且強調了重合的邊。

四、教師的講解清晰,重難點強調比較突出。

長方形周長公式中小括號的作用,正方形周長和邊長的倍數關係,單位的統一,拼接方法和周長不能相加的原因等等,幾個突出的重點都做到詳細講解和強調,提高學生的認識意識。

對本節課意見和建議:

1、對長方形的周長公式解釋不夠透徹,它是兩組領邊的和或者是兩組長和寬,這一點王老師做到了很好強調和擺圖。

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比較可以舉一些實際的生活實例,讓學生感受周長的大小和不確定性,增強學生生活感受意識。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一、説課內容:三年級上冊第25——27頁。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是在學生認識了整千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通過操作、合作探究、討論等形式,學會了對一般四位數的認識,掌握它們的讀法和寫法,並理解這些數的具體含義,為今後五位數、六位數------的學習作了知識的準備和學習方法的鋪墊。同時,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增強學生對數的含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並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的數,理解這些數的含義,掌握其讀法、寫法。

2、使學生學會用數描述身邊的事物,並與他人交流,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態度。

3、培養學生大膽思維、積極實踐的精神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重點和難點:

教材從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注意知識結構的優化組合,以加強學生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例題先借助計數器,讓學生按照數的組成認、讀、寫各數位上非零的四位數;接着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藉助計數器,自主認識中間有一個零或連續兩個零的四位數,結合數的組成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學會相應的讀和寫。然後讓學生根據計數器上算珠表示的數,試着讀寫末尾有兩個零或中間、末尾都有一個零的四位數,並通過交流、比較,確認讀寫方法,加深對數的理解。最後,通過“想想做做”第1——3題的練習,讓學生由直觀到抽象,進一步鞏固一般四位數的認、讀和寫;接着,教材通過“想想做做”第4、5題,讓學生聯繫現實世界的實際問題讀、寫數,感受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同時,提高學生讀數、寫數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認、讀、寫幾千幾百幾十幾的數。教學難點是中間有零、末尾有零的數的讀法。

[説教法和學法]

一、以舊引新,促使知識遷移。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認識千以內數和整千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認數經驗為基礎,以舊引新,幫助學生做好知識的遷移,並激活學生思維。

二、適度開放,促進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課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利用知識的遷移,並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手、口、腦並用,自覺去探索,去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的含義及讀寫,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

三、聯繫生活,感受數學價值。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教學中,以教材為藍本,注重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課前的蒐集資料,到新課的展開,再到課內的交流信息,每一環節的設計處處將數學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數在現實世界的應用,同時也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説教學程序]

一、情境引新

1、談話:小紅家今年要搬新家啦!他們全家打算為新家添上一些新的家用電器。瞧!他們一家來到了商店。

2、播放錄象:琳琅滿目的家用電器。

對話:

小紅:媽媽,快來看呀!這兒的微波爐好便宜啊,只要365元,我們買一台吧。

媽媽:好哇。

錄象暫停,師板書:365,讓學生讀一讀並在計數器上撥一撥,然後説説它的含義。

3、繼續播放錄象:小紅一家來到了洗衣機旁。

對話:

小紅:媽媽,你看,這台洗衣機多漂亮呀,不如我們也買一台吧,這樣你就不用自己洗了。

媽媽:真是個乖女兒。

錄象定格畫面:一台洗衣機及2365元的標價。

4、師設疑:你知道這台洗衣機多少錢嗎?小組內試着讀一讀。(板書:2365)

●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再現學生生活中購物情境入手,使學生親身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二、新課展開

1、教學中間沒零的一般四位數

(1)組內活動:試着讀出“2365”這個數。

(2)全班交流:

讀一讀:指名幾個學生讀。

比一比:365與2365這兩個數的異同。

撥一撥:在計數器上撥出2365,體會:只要在365的基礎上,再在千位上撥2顆珠子就是2365了。

説一説:這個數的組成。

寫一寫:先指名説寫法,師範寫,學生練習。

(3)小結:2個千、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二千三百六十五。

●由於學生已有了千以內數的讀寫這一基礎,這一環節的設計,教師注重的是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遷移,讓學生在獨立嘗試中學習新知,體會四位數與三位數的區別和聯繫。

2、教學中間有零的四位數

(1) 繼續播放錄象並定格在空調及“3052”的標價上。

(2) 師設疑:你有沒有發現這個數有什麼不一樣嗎?

那麼,這樣的數你會讀嗎?還能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嗎?

(3) 學生活動:讀、撥、寫。

(4) 交流:你是怎樣讀的,怎樣撥的?

(5) 指導寫數,強調:哪一位上沒有就用0表示。

師:現在正值冬季,商場正在打折,原價3052元的空調現價只要——(畫面出示打折以後的空調價格“3002元”)。問:你知道是多少錢嗎?

學生自由讀後交流,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生1:三千零零二

生2:三千零二

歸納小結:中間連續有兩個0的,只讀出一個零。

●這一環節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探索知識,感受新知識的產生、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教學“試一試”

(1) 學生獨立完成。

(2) 同桌互説自己的想法。

(3) 討論比較:7400和7040這兩個數有什麼不同?讀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4) 小結:一個數中間的零要讀出來,末尾的零都不要讀。

●這一環節教師由扶到放,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深化知識,在嘗試中品嚐成功的喜悦。

三、鞏固新知

1、讀數

師:小紅一家逛到現在,收穫還真不少,因為商店裏價廉物美的商品實在太多了。讓我們跟着小紅一家再一起去逛一逛吧。

播放錄象:出示各式各樣的商品及標價,如:29寸彩電3500元、抽油煙機572元、冰箱2408元、電腦6080元、家庭影院5008元等。

組長組織組員在小組內讀一讀。

2、寫數

(1)給數拍照—“想想做做”第1、2題:師在計數器上逐一撥出“5237”、“4803”、“6005”等數,學生在本子上寫出來,並説出各數的組成。

(2)“想想做做”第3題:師讀出商品價格,生寫數。

3、比一比:(結合“想想做做”第4題)

(1)同桌兩人互撥互讀,並寫下來,看在規定時間內誰讀得多、寫得多。

(2)勝出的小朋友可以得到老師送給的精美圖片留作紀念。

●練習在數學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這一環節,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手腦並用,多種感官協同參與學習,既獲得了知識,又得到了能力的培養,同時又深深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課內活動

1、談話:生活中的數無時無刻不在,它能使我們獲取信息,增長知識,瞭解社會。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收集了生活中的數,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進行一個新聞發佈會,將你收集到的數和信息與班上的同學一起來分享。

2、學生交流信息,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經歷蒐集—交流—體會的過程,感受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五、全課總結

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幾千幾百幾十幾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談收穫及體會,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5

説教材:

一、本單元的內容結構及其地位作用

本單元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第六冊第六單元。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四部分:面積和麪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這部分內容的結構如下:

這些內容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並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學好本單元的內容,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二、教材處理

本單元概念較多,也較重要。另外還有四個例題,分7課時進行教學。教學中注意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以達到活用教材的目的。

1.變概念的機械學習為有意義學習。

在數學概念學習中,機械學習是指學生僅能記住數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在涵義,更不理解與有關概念的聯繫。有意義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所學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理解它們的內在涵義,瞭解與相關數學概念的實質性聯繫。通俗地説,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

2.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

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提供直觀往往是認識的起點,學習的開端。用好直觀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對於掌握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加強動手操作活動,發揮各種直觀手段的優勢,讓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特別是通過動手實驗,在做中學,有利於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

3.讓學生探究,主動獲取結論。

為了改變以往教學中,過於強調單純的接受學習,而且是以被動接受為主的傾向,有必要選擇適當的內容,提供一定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

4.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

估測儘管是一種粗略的測量方法,但在實際生活中有着比較廣泛的應用。人們平時對面積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因此本單元的教學中要重視對面積的估測如“估計本班教室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估計課本封面的面積,在小組中交流估計的方法。”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也有助於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説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頃,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的表象;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探究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正確理解面積的含義,初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2、比較面積單位的大小,及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之間的辨析。

教學難點;

1恰當選擇面積單位,估計物體面積的大小。

2、給學生留有探究的空間,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究中體驗。

説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過程教學,這是一個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此,設計科學、合理、有序的教學過程,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機會,使數學學習從“文本學習”走向“體驗學習”,就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本單元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 例如:在教學“面積和麪積單位”的導入新課時,讓學生説説多媒體教室和你的房間比較一下誰大一些?並問學生想不想知道多媒體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的房間大多少?從而順其自然的導入新課。這一環節的設計,創設了生活情景,體現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課的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認知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2. 直觀演示法

充分藉助形象直觀,促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學面積單位的進率時,利用媒體直觀演示把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劃分成100個邊長1釐米的小正方形,幫助學生理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説學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力求突破傳統的以教師講解與示範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廣泛參與操作實踐,使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數學情感得到發展。

(1)操作實驗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

作和多種感官參與來激發學習興趣。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例如在認識“面積”這一概念時,首先讓學生通過用手摸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課桌的桌面,看電腦中的兩個鏡框的畫面,來感受物體表面有大有小。接着讓學生畫平面圖形,讓學生知道平面圖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議、説,給他們的大小起個名字,最後師生共同總結面積定義,教師板書。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識入手,通過眼看、手摸、口述、用腦思考等多種感觀參與到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在實踐操作中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在學習用單位面積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時,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進行了操作練習讓學生去量一量橡皮、書本封面、課桌,並讓學生學會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積。

(2).自主探究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注重讓學生親身經歷規律發現的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實驗,自主探究的方法來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先用1cm2小正方形拼圖形,在拼的過程中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和它的長、寬有關係,再推導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不僅有助於理解面積的含義,面積公式的來源,而且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合作交流法

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説説各自用邊長1釐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並作好記錄。小組彙報拼擺結果,觀察統計的數據,小組交流討論自己的拼擺收穫: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麼發現?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猜想,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通過典型和有意義的材料,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5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在活動中拼擺、觀察、猜測、驗證總結。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的拼擺——猜測——驗證,讓學生經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造,培養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建議

本單元的'概念較多,也較重要。為幫助學生建立概念,展現概念的形成過程,形成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強化概念的比較辨析,説説我的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面積與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初步形成這些單位的實際大小概念,學歷運用各種估測方法比較面積大小。

教學重點難點:從物體表面大小和平面圖形的大小兩方面理解面積的大小。瞭解統一面積單位是必要性。

教學策略:面積的概念可以從比較物體表面積的大小和比較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方面引入。前者從學生身邊的物體尋找直觀比較的對象,如課桌桌面,課本封面,黑板大小,練習本封面等等,從中還能比較自然地引出兩種直接比較物體表面或平面封閉圖形大小的方法,一是觀察比較,二是重疊比較。一般來説,當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大小差異明顯時,可以觀察比較;當大小相差不大難以觀察得出結論,而物體又便於疊合時,則可以採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大小。

學習面積單位,先由第教材70頁比較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創設問題情境,設計了一系列矛盾衝突。讓學生理解引入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再介紹常用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規定,並通過多種活動:“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釐米?”“用手比劃1平方分米的大小。”“試一試,1平方米的正方形能站下幾個同學?”讓學生感知這些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6

設計理念: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我以小朋友熟知的《西遊記》為藍本,創設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回老家花果山”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具體的情境中去感受數學的價值。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在這節課中,主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與實踐性,讓學生人人蔘與教學全過程,在感知的基礎上親身體驗,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教材分析:

《淘氣的猴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教材創設了“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 0”這一規律,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時就要用到這一規律。教學時,利用這一情景,組織學生討論,每隻猴子分到幾個桃子,再擴展到如果有更多的猴子來到這裏,能分到桃子嗎?從而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結論。在把結論應用到計算當中。

學生分析:

在計算方面,學生已經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多種計算方法,對於多樣化的計算方法已經有一些體驗和積累。三年級的學生處在抽象的邏輯思維開始形成的階段,因而運用圖像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活躍思維,可以增強學習興趣。此外,在解決問題的活動體驗中,可以採用小組交流、全班展示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在情境中瞭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愉悦。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以及“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播放音樂《猴哥》,創設一個寬鬆的氛圍。

二、故事導入

師:小朋友都看過《西遊記》吧!喜歡齊天大聖孫悟空嗎?大聖又回到它的老家花果山,看,花果山滿山遍野都是仙桃。(出示課件)它想把這些桃子拿回去給它的猴子猴孫們吃,於是,大聖的手一揮,桃子就全進了它的手心裏。

三、共同探討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看,樹上現在還有沒有桃?什麼也沒有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

板書:0

師:現在有4只小猴玩累了,來摘桃子吃。(出示課件),看到這個圖你能提出一個什麼數學問題?

板書:淘氣的猴子

生:每隻小猴能平均分到幾個桃子?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結果是多少?為什麼?

0÷4(板書)

生:每隻猴子沒有分到一個桃子,所以0÷4=0;(你是根據故事理解的。)

生:因為0×4=0,所以0÷4=0。

師:你説的很有道理,做除法想乘法。

師:看,(出示課件)猴小五來了,它笑哥哥姐姐好笨哦!它以為它來了就會有桃子分了,小朋友們,有桃子分嗎?可怎樣寫算式?結果呢?

0÷5=?(板書)

師:如果有6只猴子,10只猴子呢?有桃子分嗎?你還能説出幾個類似這樣的算式嗎?

師:從這些算式中,你有什麼發現?

生: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學生:(板書)

師:“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還有什麼補充嗎?

師:強調“為什麼要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

拋算式: 0÷0= 5÷0=

假設0÷0=?因為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確定,可以是1、2、……這個除法算式也就沒有意義;0做除數無意義。5÷0=?0乘任何數都不等於5,這個算式沒有答案,所以0不能做除數,0做除數無意義。

評價:(這是一個十歲孩子的想法嗎,太令人驚奇了!不錯。)

0÷100呢?0÷16呢?得結論:放課件。(師:齊讀一遍我們的發現)

2、探討“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剛才5只小猴子沒有分到桃子,悶悶不樂的回家了,一回家可高興壞了,原來桃子都被它們的老祖宗孫悟空已經摘回來準備開蟠桃宴呢?(出示圖)

孫悟空有話説:猴兒們,我採了408個桃子,每張桌上平均放4個,可以放幾桌?

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助小猴子解決這個問題嗎?誰來説説怎樣列算式

408÷4=

師:先來估一估它的結果是多少?是幾位數?現在來試着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説估算方法:把408估計成400,用400÷4=100。)

生獨立做,再小組交流:抽一名學生板演

師:你們在小組內説説你們的計算方法,也可交流一下在計算中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解決的?

生彙報

生:口算:408可以分成400+8,400÷4=100,8÷4=2,最後算100+2=102

師:你的思路很清晰!

生:列豎式。師:你能把你的想法給大家説説嗎?學生講列豎式的過程。

師強調: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先用百位上的4去除以4,4個百除以4,商1個百,除到十位時,十位上是0,表示0個十,0個十除以4得0,商0個十,商0要寫在十位上,0和4相乘得0,0減0得0,接下來再用個位上的8去除以4,商2要寫在個位上。

師抽生評價同學:你覺得他説的怎麼樣?

①説的很清楚,我聽明白了!②聲音很哄亮!

師:我也很欣賞你,因為你不僅用以前學過的舊知識大膽嘗試,解決新問題,還能勇敢的走上講台,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誰還有不同的做法?(用虛線框起來突出簡便算法。)

對比發現:當百位上正好分完,沒有餘數,而十位上的數字又為0時,可在十位上直接商0,不用再拉下來繼續除;這樣簡便一些!

師強調:咱們看看結果和估算的商的位數一樣麼?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果正確性的。

再強調:商中間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麼?(放課件)

①必須寫,起佔位作用。②不寫就是12,不是102了!

師:同桌看着豎式互相説一説做這道題的方法。

試做:606÷3

交流反饋

師:這兩道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的算式商有什麼不同?

得出: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觀察真仔細!

3、探討:“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謝謝小朋友們幫小猴解決了問題,孫大聖高興的宣佈“宴會開始。”可美猴王的宴會上怎麼少得了美酒呢?

師:看,一共有720瓶酒,每個桌上放6瓶,可以放幾桌?

生列算式:720÷6=

先估算商是幾位數,再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抽生在班上交流。

明確:為什麼商的個位要添上0?(因為除到被除數的十位上的數剛好除盡,而被除數的個位上是0,0÷6得0,所以直接在商的個位上寫0。)

師問有無其他方法?

師:強調簡便方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所以末尾的0除以除數,不要寫計算過程,直接寫商,這樣簡便一些。

師:這道題和上道題相比商有什麼不同?

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

做書上的840÷6,抽生説方法。要求學生把掌聲主動送給他。

通過計算這幾道題,能説説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什麼嗎?

⑴ 檢查商0是否忘寫; ⑵注意估算:商是幾位數?大約是多少?(3)用乘法驗算。

師:小朋友們總結的很好,一定要注意哦!

四、鞏固練習

師:齊天大聖孫悟空看到我們小朋友這麼聰明,觀察時認真,計算時仔細,有點不服氣了,想考考大家,願意接受挑戰嗎?

那我們就去它的聰明宮去看看吧!(出示圖)

1、是是非非請判斷

小朋友們都知道孫悟空的絕招是七十二變,幾個小猴子想學一學,咱們看看他們變得對麼?

2、神機妙算對又巧

師:小朋友們可真是有火眼金睛啊!來看第二關,做這兩道題,你們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樣的錯誤!

309÷3 650÷5

同桌檢查,做對的用你喜歡的方式誇誇對方,不對的幫它改正;

3、生活處處用數學

李阿姨不小心把購貨發票弄髒了,你能幫她算出每台電風扇多少元錢嗎?

4、昇華延伸你能行

在8□8÷8這個除法算式中,要使商中間是0,□裏可以填幾?

師:這個題其實除填0以外,還可填1——7這幾個數字,當我們學了下節課的知識,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明白的。

五、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本課學習內容,説一説,學到了哪些知識,是怎樣學的。(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去講給爸爸媽媽聽)

2、師強調在計算除法時,要注意商中間和末尾的0不要丟掉。

3、師:孫大聖對大家今天的表現相當滿意,我也很敬佩你們的好學精神,最後孫大聖送大家一句話:只要你們勤思考,多動腦,常練習,你們也一定會越來越聰明的!(放課件)

板書設計:

淘氣的猴子

0÷4=0 0÷5=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三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筆算乘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的第二課時,是在學生已經能熟練掌握表內乘法,能進行一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乘法,會口算、筆算萬以內的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本課將為學生繼續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教材提供了學生熟悉的情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經歷算法多樣化,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方法。

根據以上分析以及新課標提出的要求:要讓學生在獲得新知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培養,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算法多樣化,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2、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新知,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意見的能力和參與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獲的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悦,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由於學生對筆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經驗,通過知識的遷移學生能很好的掌握本課的重點:學會筆算乘法的方法。但是學生對於第二個因數的十位的乘積為什麼要與因數的十位對齊難以理解,於是我將難點定為:1、知道乘的順序。2、知道第二個因數十位的乘積是表示幾個十。

二、説教法:

素質教育提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學法:創設學生熟悉和喜愛的情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迫不及待獲取新知的慾望,發現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2、任務教學法:學生通過猜測、思考、驗證、合作、交流等活動學習新知,完成教學任務。

三、説學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是新課標特別提倡的學生學習的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經歷算法多樣化,將其所學新知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當中去。

四、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知

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料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景,並且在此基礎上有自己的創新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自主嘗試,算法多樣

學生獨立嘗試計算,不規定算法,給予他們充()裕的思考空間,培養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三、實踐聯繫,鞏固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

3、解決問題,聯繫生活實際,取材於學生身邊的材料。

4、學生自己出題,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四、小結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77xn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