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必備】説課稿模板五篇

【必備】説課稿模板五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説課稿模板五篇

説課稿 篇1

一、對教材的認識

《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七課關注經濟發展第二框的內容,這是本課的又一個重點。是課程標準中要求必須掌握的內容。產品如何分配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也關係着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目前的經濟制度決定的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既實現自身價值又能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湧流,同時也能體現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二.對學情的分析

學生在學習這一框題內容是會遇到由於教材知識過於抽象,離學生生活較遠而導致對這一部分知識理解上會有難度。所以我準備以鮮活、生動的人物、事例為突破口,結合吳仁寶等先進人物、新農村建設以及“西部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及“東部跨越”中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等體會共同富裕。結合國家及本地區的科技創新事例、創業故事瞭解“四個尊重”,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湧流。來引導同學們體會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進取,努力創業,實現自身的價值。從而達到對本課知識的理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總體教學思路是教師導學、學生自學、學生質疑、展示點撥、實踐鞏固五環節構成,力求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具體如下:

㈠ 導入新課:

從學生生活入手,以城鄉學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巨大反差對比讓學生認識到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我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實現導入新課。

㈡ 教學過程:

通過以四個問題的形式將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板塊:

1、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現階段我國的分配製度是什麼?

學生找出答案比較容易,但對分配製度中“健全勞動、技術、管理、資本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的制度”理解有困難,所以我通過四個事例(投影4)幫學生理解這些生產要素的意思,完成教學目標。

2、在落實分配製度中要注意什麼?

這一問題比較容易,學生能夠理解,所以在這一問題上沒有進行過多講解,只是為學生提供一些資料加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3、如何認識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根本原則?

同樣學生能從書中找到答案,但是學生對這一問題在認識上會存在懷疑:“為什麼是一個過程?能不能實現?”於是我結合吳仁寶等先進人物、新農村建設以及“西部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及特別是“東部跨越”中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未來變化(投影9-14)等內容讓學生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走共同富裕道路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從而從小堅定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信心。也為下一步學生理解將來能積極創業,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基礎。

4、如何激發各族人民為實現共同富裕而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湧流?

這一問題我從國家和學生生活的本地區事例兩方面入手讓學生認識“四個尊重”能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湧流,同時也增強了將來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積極創業,在為國家創造財富中實現自身價值。

5,、實踐鞏固:課堂小結,自學評價

四. 教學反思

本課力求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展示點撥的教學方法,但在教學中是否存在有沒有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還需在教學中認真總結,找出問題和不足以便今後教學改正並加以落實。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閆美玲,來自金茵小學。今天我主要説説《學會感恩》這節課。

一、 設計背景: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 ”,“知恩圖報”一直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人類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續。然而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特殊,長輩的呵護、父母的溺愛,使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還有不少的學生令人遺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我們身邊,這些現象比比皆是:在家裏,吃飯時最好的菜他一人獨享;電視遙控器他一人主宰;一點兒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或時不時給父母臉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為了把中華民族感恩的傳統美德一直延續下去;也為了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重新構築健全的人格,激發學生愛的情感。所以,我設計了《學會感恩》這節課。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感恩,能夠體會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喚醒孩子們麻木的心靈,感受親情的温暖,培養感恩意識。

2、引導學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的學習中,認識到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3、通過體驗活動激發學生情感昇華,學會感恩,以充滿愛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感恩意識,學會感恩。

難點: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三)時間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環節:

1、故事導入,滲透話題。

2、傾訴心聲,感受親情

3、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4、創設情境,體驗親情。

5、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6、行前站,做一做。

三、教學方法: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本節課具體的內容,我採用了故事、測試、創設情境、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等方法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滲透話題。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的特點,因而生動有趣的童話、寓言故事最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啟發他們思考,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故事導入法。上課,我先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人同時去見上帝,問上天堂的路怎麼走。上帝見兩人飢餓難忍,就給他們一人一份食物。一個人接過食物,甚是感激,連聲説:“謝謝,謝謝!”而另一個人接過食物,卻無動於衷,好像別人就應該給他似的。於是,上帝讓那個説“謝謝”的人進了天堂,另一個人則拒之門外。被拒之門外的人很是不服:“我不就是忘了説句‘謝謝’嗎?”上帝説:“不是忘了,沒有感恩的心,就不可能説出謝謝的話;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愛別人且也得不到別人的愛”那個人還是不服:“那少説一句‘謝謝’差別也不能這麼大呀?”上帝説:“這沒有辦法,因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鋪成的,上天堂的門也只能用感恩的心才能打開。”講完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上帝為什麼讓那個説‘謝謝’的人進了天堂,另一個人則拒之門外呢?”這正是這節心理課要討論的要點,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再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對感恩的理解,初步瞭解感恩就是感謝別人給予你的恩情。

(二)傾訴心聲,感受親情: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應該感恩的人莫過於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礎,只有愛父母,才會愛老師、愛學校、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格。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了父母作為切入點,找了一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圖片(出示)這些圖片是孩子們生活的縮影,可以幫助他們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一下過去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學生一邊看,我一邊敍述:“同學們,是媽媽冒着生命的危險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從我們呱呱墜地到啞啞學語,又到上學讀書,這期間少不了風風雨雨、磕磕碰碰,同學們在這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啊!父母是一把屎一把尿的養大你,想想生日時父母的祝福,想想生活中父母的關懷,回憶一下和爸爸在一起的歡樂時刻,想想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再回憶一下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時刻。此時此刻你最想對父母説些什麼呢?”引導學生講一講平時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的事例,説一説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心理健康課對老師來説是傾聽、是引導;對學生來説是傾訴、是交流,它為學生提供一個説心裏話,宣泄情緒的機會和場所。課堂上,我為儘量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説出他們的心聲,在感知、傾訴、明理之後,再引導學生對自己過去的行為進行反思、檢查、評價,,讓學生髮現自己的不足,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用實際行動關愛父母。

(三)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教學中,我們經常運用正面事例來教育和引導學生,但是,反面事例運用好了更能給學生以警戒和啟迪。所以這個環節,我從生活中選取了一個典型的反面事例(出示)。小學生的情緒很容易激動,看了這則報道,可能會説出一些偏激的話,“小良真是太沒良心了!我真想揍他一頓!”面對這些情緒化的孩子我會及時引導他們:“小良確實太讓人生氣了,但是我們揍他一頓能解決問題嗎?假如小良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怎麼説?”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理智地面對現實,學會冷靜地處理問題,幫助小良改過自新,從小良身上汲取教訓。然後,我再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假如你是小良,你會怎麼做呢?”讓學生在角色轉換中,體會到父母心靈深處對自己的期望,感悟親情,從而學會感恩。

接下來我準備了一個親情小測試(出示),讓學生從這個小測試中懂得做子女的不僅要接受來自父母的愛,更應該懂得回報父母的愛。我及時捕捉教育時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出示):“請閉上眼睛想像,假如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面前,此刻,你最想為父母做些什麼呢?”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用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喚回學生愛的良知,把親情回報付諸於行動,學會表達感恩之情。

(四)創設情境,體驗親情:

心理健康課上,無論多麼精彩、多麼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學生親身的體驗,只有體驗才會讓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所以,我設計了這個環節,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出示)。我先讓同學們選一個最舒服的姿勢,然後閉上眼睛,想像此刻我們正坐在一架寬敞明亮的飛機裏,耳邊迴響着美妙的音樂,望着窗外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飛機下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景色是那麼迷人,空氣是那麼清新,心情是那麼的愉快,我們陶醉其中。突然,飛機劇烈的抖動,甚至還發出刺耳的鳴叫,這時,揚聲器裏傳來機長的聲音:“各位乘客請注意!飛機發生故障無法排除,五分鐘之後將墜入大海,請在五分鐘之內寫下您最後的遺言!”遇到這樣突如起來的事件,也許會有同學大哭起來,也許會有同學不願接受這個現實,我會這樣引導他們:“同學們,我知道你們不願意離開你們的父母,但你們必須接受現實,只有五分鐘的時間,此刻,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説些什麼呢?把它寫下來吧”也許他們會寫出平時想説卻沒有對父母説出的心理話;也許會寫出自己以前的任性不懂事;也許他們想再聽聽媽媽的嘮叨,看看爸爸嚴厲的目光,此刻,他們會感到媽媽的嘮叨聲是那麼動聽,父親嚴厲的目光是那麼親切……寫完後,我這樣引導:“同學們,飛機將要墜入大海了,如果你想讓父母聽到你的心聲就大聲的念出來了吧!”學生唸完後可能已經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我再次引導:“同學們,飛機就要墜入大海了,讓我們一起大聲喊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通過“寫遺言-念遺言” 使學生的情緒得到了很好的宣泄,這樣既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又能增強學生的心靈體驗,從而有助於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去調整自己的某些觀念,進而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我相信孩子們經歷了這樣一次“生死離別”之後,對感恩會有更深的體會,相信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對父母會多一份的理解和關懷,做一個懂父母愛父母的人。

(五)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為了引導學生把感恩父母拓展到感恩更多的人和物上,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應該感恩的太多了,除了我們的父母還有教我們知識的老師,和我們朝夕相處的同學,以及賜予我們萬物的大自然等等。同學們,如果你對他們有感恩之心,感激之請,就儘快的表達出來吧!”(出示)我感謝—(老師、同學、社會、大自然……)我相信學生們興致一定會很高,一定會説出很多感謝的話。他們可能會感謝老師給予他們知識,感謝同學給予他們幫助,會感謝陽光給予他們温暖,感謝醫生給予他們健康……這時,孩子們每一句感謝的話,都是一顆顆純真的心,我相信一顆顆感恩的種子已經悄悄地播種到了每一個孩子的心田,而且將生根、發芽。

為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感恩,培養正確的感恩觀。我又選擇了這首詩(出示)。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圍所有的人。感恩傷害你的人,是他們磨練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勵你的人,是他們讓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識的人,是他們照亮了你前進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們讓你豐衣足食。感恩幫助你的人,是他們給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們激發了你的自尊。通過配樂朗誦創設情景,烘托氣氛,激發了學生讀詩的熱情,目的是引導學生做一個胸懷寬廣的人,這樣才能對社會對他人長存感恩之情。

精彩的結束語不僅僅是對這節課的總結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的無限期望與啟迪。所以,最後,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同學們,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這樣做並不難,只要我們有這份心,我們終會發現,如果有一顆感恩的心,生活便會在我們的眼裏變得越來越美好!”

(六)、行前站,做一做:

我安排了這樣的實踐活動——做一做:每天為父母、老師、同學等最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達你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寫一寫:課下寫一寫,你要感激的人以及你打算為他們做些什麼。

最後我選擇了《感恩的心》這首歌曲(出示),和同學們一起用手語來表達感恩之心,用歌聲來唱出感激之情,使學生的情緒達到高潮,情感得到昇華,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

説課稿 篇3

大家好!

我是來自莘縣古云鎮初級中學的張士佔,我説課的課題是八年級上冊物理新教材第六章第二節。本次説課我將分為五個部分。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既是質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對物質世界認識的進一步探索,同時也為壓強、浮力的學習奠定基礎。教材三個內容,即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密度的公式和單位、密度公式的計算和應用。

2、學情分析

學生已初步掌握測量固體、液體質量的方法,也具備了一定實驗、觀察和思考能力,但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成熟,根據這些具體情況,我將本節課的三維目標確立為:

·知識與技能

能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公式單位,會查密度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找出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係。領會比值定義這一科學思維方法。

通過自學瞭解密度的公式單位和密度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3、重點難點

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係;

理解密度的概念;

難點是:密度概念的建立。

二、教法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情特點,主要採用實驗探究法,討論法,問題發現法等,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將從以下五個環節展開教學

1、情境導入(2分鐘)

可以從一些影片的情境中,比如《唐山大地震》,提問“房屋倒塌,演員受傷了嗎?”“如果你是導演,該如何設計牆磚?”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

2、互動交流 實驗探究 形成概念(15分鐘)

根據教材的安排,教師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及今天所要掌握的內容,做出具體的安排。

根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來設計比較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先了解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為更深入的探究這一問題做好鋪墊。讓問題簡單化。

設計實驗:選擇研究對象時,我準備了鋁、鐵、銅三種物質,每個小組選擇一種物質,可依據教

材進行實驗,難度小。

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學生動手,老師巡視引導,提示:不要隨意篡改數據,應該尊重實驗數據,培養實事求是的作風。

分析與論證: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發現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係,我要求將數據圖像化,以此培養學生用圖像表達信息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生經過自主分析數據,組內討論,得出的初步結論還不完善,或還存在感想、疑問,急需交流討論,解決問題,豐富實驗素材。

評估與交流,組織學生開展全班交流,各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心得。通過開放式的交流討論,學生深刻的認識到:“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質,比值不同,比值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從而得出密度的概念。

在以上合作探究的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結論,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密度的概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同時也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等全方位得到提高,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持久興趣。

3、精講點撥(10分鐘)

重點講述密度大概念、公式、單位及密度的應用;對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的理解。主要是對以上問題知識的解疑,讓學生對概念得以鞏固。

4、拓展應用(5分鐘)

為使學生能更深入的理解密度的概念及這一物質的特性,安排稍微有點深度的題目,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5、全員達標測試(8分鐘)

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學習程度,安排了簡單的測試,儘可能的使所有學生能夠達標,所以測試內容比較簡單,為下一課時的計算訓練打下基礎。

四、板書設計:

為了使學生對密度的知識有個系統全面的掌握,板書如下:力求簡單明瞭。

第二節、密度

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係;

概念: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

公式:密度=質量/體積 =m/v

單位:kg/m3 g/cm3 1g/cm3 = 1×103kg/m3

密度表:

五、教學創新:

1、本節課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輸和強加給學生,依據學生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我採用實驗自主探究和自學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建立概念,自主瞭解密度的公式、單位,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3、我除了讓學生探究固體的特性,還探究液體的,甚至可以要求學生課後利用各種資源探究氣體的,力求探究結論的科學性。

以上是我對“密度”的整體設計,由於本人水平有限,還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指正,謝謝!

物理教學中的困惑

物理教學以實驗為主,實驗課是不是就是任課老師的事,實驗教師擺好器材,就沒什麼事了嗎?我覺得的實驗課實驗老師必須跟班上課,輔助任課老師完成任務。

現在的學生知識基礎差,有部分學生學習起來確實困難,所以教學必須放低難度,放慢進度。但考試時還是有些簡答分析題,就連老師簡述出來就比較困難,正式考試少考這類的題,考一些自然現象、科技知識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常識的問題。

説課稿 篇4

首先,我對本教材進行分析。

一、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數列》是選自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5的第一章數列的第2節的課時,本教材在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和改革創新,對於促進高中教育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等差數列這一節在數列這一章中起着奠基作用,是高中生學好數列這一部分內容所必不可少的重點所在。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機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現今高中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包括認知目標、能力目標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其中:

認知目標:通過理解等差數列的定義,使學生能夠應用定義判斷一個數列是否為等差數列,並確定等差數列的公差。

能力目標:1.探索並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使學生能夠應用其公式解決等差數列的問題;

2.體會等差數列與一次函數的關係,使學生能夠應用一次函數的性質解決等差數列問題;

3.掌握等差中項的定義和等差數列項的性質,使學生能夠應用等差中項的定義和等差數列項的性質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能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發現數列的等差關係,並能用有關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

三、説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確定了一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主要內容及其重點、難點

1.教學主要內容: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和等差數列的函數性質;

2.教學重點: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

3.教學難點: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發現數列的等差關係,並能靈活運用這些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主要內容及其重點、難點的解決方法

在教學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對理論性較強的內容以知識教授為主,多媒體教授為輔,達到化抽象為具體的課堂教學效果,對於教學難點問題,主要採取討論式教學方法,首先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再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

為了講清楚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説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更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考慮到高中生的現狀,主要採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教學活動,同時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通過師生互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也同時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的'投影等手段進行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思維以及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我主要採取了以下方法:

1.思考評價法

2.分析歸納法

3.自主探究法

4.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説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既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温故而知新,又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

2.講授新課: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突出教材重點,明瞭地分析教材的難點,根據具體情況,適時選擇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以及乏味的知識興趣化。

3.課堂小結,強化知識:簡明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等差數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理解掌握。

5.佈置作業。

説課稿 篇5

【教學理念】(根據《課程標準》要求)

本節課面向全體學生,在閲讀中注重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能夠較熟練地運用瀏覽的方法從文本中提取主要信息,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明確作者的觀點);在閲讀中感知議論、抒情兩種基本表達方式,隨文學習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基本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通過分類閲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通過閲讀交流,培養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

【教學特色】

1、課堂目標

學會一種方法 →形成一種能力 →解決一類問題 →輸出一種情感→獲得一份知識

2、交流理念

找準文本輸入的路徑,創設文本輸出的平台,共享文本學習成果。

3、個性處理

用教材教。深入分析文章特色,根據課程標準的學段目標與內容的設計,結合中考語文現代文考查目標的理解,在教師教學用書的具體指導下重新整合定位本課的教學側重點。

即:1、培養學生獨立、準確、快速閲讀現代文的能力,通過提取主句的方式,提綱挈領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進一步解決滋生問題。2、在閲讀中感知基本表達方式,隨文學習基本修辭。避免單純從考點出發,因一味注重技巧的解讀而肢解語言的現象。注重在朗讀的過程中集中體會他們在有聲語言上的突出的抒情特色和表達的藝術效果。

【説教材】

(一)對課文的理解:

本課文是八年級下期語文三單元的第一篇文章。八年級下期繼續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並處於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在本冊第三單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間上的廣袤性與思維上的哲理性,並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單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人與自然的關係,明白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發展。應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感情;明確本文觀點,理清層層推進的論證思路;瞭解對比、比喻、反問、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小組展示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關注城市發展,關愛自然生命。

(三)教學重點:

一是辨證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這一觀點的,二是學習文章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説的通俗易懂的寫作手法,

(四)教學難點:

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理清文章層層推進的論證思路;二是理解文中富有文學性的語言。

【説教法】

情境導入法、合作探究法、教師點撥法、展示討論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慮採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等,力求能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來突出把握重點、突破理解難點。

【説學法】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教師的學法指導以“提取主句”的形式瀏覽課文,獲取高效、快速解讀文本的能力;通過與學習夥伴的探究研讀深入體驗作者的思維及觀點,運用賞讀分析的方法整合文中抒情語句,體會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感情。

【説教學過程】

要達到教學目標、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最好把本文分為兩個步驟來進行,第一步驟重在課文的整體感悟,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觀點,第二步驟重在寫作技巧的探究與理解文學性的語言。

教學準備:創設情景,課前欣賞,教師抽檢學案。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情境交流導入

(二)文本解讀

瀏覽閲讀,提取主句縮寫文本,使文章內容、觀點一目瞭然。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文章主題敬畏自然的含義。

(三)文本研讀

合作探究挖掘主旨,引導學生理清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這一觀點的(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的論述結構)。明確文體的議論性特點。通過“壓縮餅乾”解決學案出現的主要問題。

(四)文本賞讀

根據學生找出的文章中富有哲理性和思辨色彩的語句進行分析,體會文章運用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説得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

(五)文本延伸

如何解決人與自然關係問題,如何解決城市發展和自然平衡之間的矛盾。

五、説板書設計

抓住文本知識輸入學生頭腦的路徑,強化課堂學習的要點,利於知識的存儲和輸出。

標籤: 五篇 模板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0p8z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