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必備】説課稿模板八篇

【必備】説課稿模板八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説課稿模板八篇

説課稿 篇1

第一説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説明文的基本知識: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理清説明順序,瞭解常用的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而本課是這一單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進行説明的文章。課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對比較枯燥。但課文內容簡單,語言淺顯,易於理解。

第二説學生

首先初中學生空間概念不很強,其次是有許多學生沒有見過故宮。“僅憑老師一張嘴,任你天花亂墜”的講析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所以,只有憑藉直觀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然後才能達到目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從而突破空間想象困難,明確説明文的空間順序。

第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以及學生情況的分析我設立了一下教學目標:1.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築佈局及特點。2.培養把握實物説明文空間順序的能力。3.開闊眼界,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築藝術的自豪感。

第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重點:(1)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2)文章總體結構:總—分—總。難點:(1)學會按照空間順序來説明覆雜事物的寫作思路;(2)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説教法

從實際出發,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展相結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合,性情陶冶與知識拓展相結合以及以學生為本位的原則確定本課的教法: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2.讓學生當導遊,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説明順序、建築結構及佈局,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第六説學法

結合新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特點設計學法。1.通過朗讀感知課文。2.通過討論協作梳理課文。3.通過做小導遊的片段作文練習深入理解課文。

第七説程序

由於這是一篇篇幅很長而又比較重要的文章,結合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三個課時,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具體的課時安排。全文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遊蹤介紹。重點:説明順序、課文結構。

第二課時:講解落實重點段落。重點:各種説明方法的運用及説明文按空間順序説明時該如何尋找立足點。

第三課時:課文知識、能力及其情感培養的拓展以及對課文做小結。重點:學習寫作以空間順序為説明順序的説明文、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第八,根據以上設計,今天我就來説一説,第一課時的具體安排。總的安排了九個教學步驟,如下:

(一)導入:以一系列珍藏於故宮博物館的珍品圖片激起學生對故宮的好奇,從而引出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檢查生字詞讀音。

(三)分析課文第一部分1.學生齊讀課文1-2自然段。2.學生自主介紹通過朗讀課文1-2自然段所瞭解到的故宮。3.演示課件,總體介紹故宮及簡略介紹故宮四大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四)師生一起理清課文説明順序1.根據圖片及課文填寫課後練習一中的圖表。2. 利用多媒體課件,重尋作者行蹤,帶領全班同學參觀故宮。理清參觀順序:天安門—端門 —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景山

(五)完成課堂活動:根據圖片和課文(5—8自然段),寫一段導遊詞,介紹太和殿。

(六)理請課文結構1.在第一部分中找出與課文最後一句“這樣宏偉的建築羣,這樣和諧統一的佈局,不能不令人驚歎。”相照應的句子。2.課文首尾照應,都是對故宮博物院的—總體描寫,而中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博物院各大建築的具體描繪,由此可見,課文的總體結構為:總-分-總。

(七)朗讀課文第三部分(最後一自然段)。

(八)小結:文章基本上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推進,又輔以左右(東西)兩旁建築加以介紹,同時將線路上的建築分成幾個部分,總體、個別介紹相結合,給人清晰鮮明的印象。

(九)佈置作業:從以下作業中任選2題1.試着由北向南,從神武門進入,介紹一下故宮博物院。2.從文中摘抄10個形容詞,寫一段課外練筆。3.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説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間。最後我們來説板書設計,很容易看出,我們朗讀的部分分別是課文總説的兩部分,而具體分析的則是課文分説的部分。分説部分則又是按作者的遊蹤以空間順序為説明順序來説明的,而且我們做活動的部分正是課文寫得最詳細的故宮最主要的建築—太和殿。通過對課文的梳理,我們很容易得出課文是以“總—分—總”的結構以及由南向北的空間順序來説明的。

如若能夠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達到以上設計,那就為後兩課時的教學奠定了基礎,也培養了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和對以空間順序為説明順序的説明文的閲讀理解能力,以及以空間順序為説明順序來説明具體事務的寫作能力。當然也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尋找生活中的數字這一活動內容靈活豐富,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數學知識對幼兒來説是較抽象的,光靠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那怎樣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呢?我嘗試將幼兒關注的重點引導到"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字"上來。以中班科學活動《找數字》作為教學內容,讓幼兒在輕鬆愉快地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並能為以後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活動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性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定活動目標如下:

1、尋找生活中的數字,體驗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對數字感興趣,進一步鞏固對數字的認識。

活動的重點難點是尋找生活中的數字,體驗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三、活動準備

為了幫助幼兒更好的進行本次活動,真正體驗"生活中的數字",我和幼兒共同收集生活中常見的有數字的物體或圖片(手錶、鬧鐘、日曆、尺、磅秤、藥瓶、家用電器、温度計等),陳列在室內,營造一種"家"的氛圍。其次,我還準備了一些源於生活,但孩子們不常見的實物、圖片等。

四、説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分為四個環節,教師通過觀察法、操作法、引導法、遊戲法,讓幼兒在學習中能愉快輕鬆,從中學到知識。

第一個環節是幼兒介紹自帶的有數字的實物,説説物體上的數字各代表什麼意思。由於實物都是幼兒自帶的,他們有話可講,在輕鬆愉快的講解過程中成功的引發了幼兒對之前學到過的知識的回憶,為接下來的活動開了個好頭。

第二個環節是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想一想還在哪些地方或物體上見過數字,並猜想其表示的意思及功用(如門牌、車牌、交通燈、聲音分貝等)。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通過講述、猜想這種方式,來激勵幼兒暢所欲言。當幼兒猜想得到證實的時候,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第三個環節是教師出示帶有數字的其他實物或圖片,啟發幼兒説出每種物體上數字的用處。我覺得這一環節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環節,此處教師出示的是平時幼兒不太注意的物體,這將幼兒的觀察引向深入,引導幼兒更主動的觀察、尋找生活中的數字。

第四個環節通過討論"假如生活中沒有數字怎麼辦?"引導幼兒思考、大膽講述,通過假想沒有數字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從而更真切的體會數字的重要性。

這四個環節的安排,我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中的科學指導要點的第一條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慾望。整個活動依據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選擇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內容寓教育於遊戲活動中。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幼兒探索,來調動每個幼兒思維和積極性。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本文是一篇運用對比手法寫的童話。敍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壘巢的不同態度和不同結果,説明了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全文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喜鵲和寒號鳥是鄰居。第二部分(從“幾陣秋風”到“正好睡覺”)寫冬天快到了,喜鵲忙着壘巢準備過冬,而寒號鳥卻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壘巢。第三部分(從“冬天説到就到”到“得過且過”)寫冬天到了,喜鵲住在温暖的窩裏,寒號鳥得過且過,還是不肯壘巢。第四部分(從“寒冬臘月”到結束)寫寒冬臘月,喜鵲在温暖的窩裏熟睡,寒號鳥卻凍死了。

二、説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理解新詞。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三、説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四、説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五、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簡筆畫,説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説説這是一隻()的寒號鳥。()的喜鵲。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麼,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第一自然段有關圖片。(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三)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裏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裏看出寒號鳥懶惰,

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裏對喜鵲説:“傻喜鵲,不要吵,天氣暖和,正好睡覺”。(板書:寒號鳥:玩睡喜鵲:壘巢)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麼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範讀→自讀→齊讀)

c.從哪裏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麼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板書:直打哆嗦住暖窩)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四)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課件出示1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麼勸告?

c.從哪裏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彙報。

5.彙報自學。(學生自由彙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説:“……”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説:“……”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後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裏發出最後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板書:最後的哀號熟睡)

(五)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課件出示14)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麼喜鵲能在温暖的窩裏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裏凍死了?

3.隨機小結,完善板書。(板書:寒號鳥:懶惰喜鵲:勤勞)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現在懶惰,將來難過)

5.小結學法,(課件出示15)

1、抓重點詞提問解答

2、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説課稿 篇4

説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選取的是主題網絡中的一個內容:大班科學——萬里長城。目標定位如下:

(1)引導幼兒瞭解長城是中國的代表性建築,初步掌握其在古時、現今的作用。

(2)知道長城是由勞動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成的,激發幼兒對勞動人民的敬愛和愛國主義情感。

【分析】要激發孩子對一種事物的熱愛必須先要認識它、瞭解它長城這一建築的構造並不複雜,由烽火台和城牆連接而成,孩子們也基本熟知。但長城存在於古時和現今的作用卻是離孩子們的生活較為遙遠的,需要教師通過多種形式來達成。因此,將活動的重點定位在“瞭解長城是中國的代表性建築,初步掌握其在古時、現今的作用”。由萬里長城的學習,感受勞動人民的偉大和對祖國的熱愛需要幼兒情感的遷移。

而情感遷移對於該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説又是十分困難的,因為獨生子女的盛行使這些孩子自主獨立意識過於強烈,情感的激發較難,因此將其定位為活動的難點。

為解決重難點,本次活動主要採用多媒體重現的手段,讓孩子們置身於當時的場景,讓他們的鮮血在場景中沸騰起來,從而達到情感遷移的目的。

説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世界各國的標誌性建築。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關於世界各國的標誌性建築、萬里長城的雄偉景象、古時人們建造長城的景象、古時抵禦外敵入侵打仗時的景象、現今長城作為旅遊勝地的景象。

説活動特色

首先是老教材與新媒介的完美結合。作為被許多教育工作者曾經反覆使用的老教材,如何上出新意,如何挖掘其適合現今社會的教育價值至關重要。本次活動運用最新的教學媒介——多媒體課件,重現了古時人們的建造場面,古時長城抵禦外敵入侵時的場景,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該老教材的獨特魅力。原來長城是如此雄偉,它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中國人是這麼偉大,這一切目標的達成都得歸功於新教學媒介帶來的感官享受。

其次。突出情感教育功能。活動始終圍繞着中國的萬里長城——人類的驕傲開展,包括長城在古時、現今的作用,都為更好地抒發情感做了鋪墊。

説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要説課的框題是《我知我家》。我打算從六個方面進行説課,它們分別是:説教學資源、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這六個方面。

第一:説教學資源

首先是對於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級上冊思想政治第一單元第一課的第一個框題,本單元的主題是學會善於與父母溝通交往,在學生不斷擴展的社會生活中,家庭是他們最熟悉的生活領域,與家長的交往,更是他們學習與其他人交往的基礎,可以説,本框題的學習為下面內容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全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對於學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責任感不強的情況,他們中的很多人會認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對於在家庭中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認識不足。因此我個人認為通過對《我知我家》這一框題的學習,不僅會讓學生加深對於家庭的情感上的瞭解,還有更深一層次,那就是讓學生明白自己對於家庭對於父母的責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愛自己的家。

第二: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瞭解家庭關係、家庭關係確立的情形和現代家庭結構的三個類型;瞭解家庭的相關功能;瞭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二.能力目標增強辨證看待家庭中父母與子女權利義務關係的能力;感受家庭親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發揚自己良好的家風和傳統的能力;三情感目標讓學生加深對於家庭的熱愛、對於父母的熱愛。

第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對於“家”的理解;對於家庭關係的確立的認識;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逐步的認識“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是不可選擇的”並明確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四:説教學

方法1:情景導入法:通過一個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設計的活動的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第五:説學法

根據新課程的標準以及我所設計的教法,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選擇了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這三種學法。希望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從被動的學習轉變主動探索,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由學生自己來把握整個學習過程的節奏。在把握知識的基礎之上,培養應試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我要着重突出講解的就是我的教學過程。

第六:説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5-6分鐘)我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大約5-6分鐘的新課導入。首先我會為學生播放歌曲《大中國》,同時,在屏幕上顯示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各種照片,先通過歌曲與圖片為學生學習本課奠定情感基礎。而通過歌曲和圖片的展示,我意圖讓學生知道中國是我們共同的家,在家裏各族人民是兄弟姐妹、是親人,彼此之間有親情。但是我們每個人除了這個大家之外還有自己的小家,家裏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兄弟姐妹……彼此之間就像一顆大樹上的枝與幹相互牽連。接着我會設計小一個活動,讓每個學生繪製自己的親情樹,讓學生從自己的家人開始瞭解自己的家庭和家的含義。

説課稿 篇6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通過電子教室向學生播放一段Flash動畫《小豬兄妹的故事》,通過動畫,學生知道了比傳統寫信方式更方便、快捷、電效的電子郵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我們本節課的主題就是申請一個免費的電子郵箱並學會在Web方式使用電子郵件與人交流信息。

設計思路:通過Flash動畫引發學生對電子郵件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的課堂走位,發現學生們是否使用過電子郵件,並讓使用過的同學做“小老師”,引導大家探究。

(二)引導學生,探索新知

教師:根據剛才的動畫flash,提問學生,並且得出

1、 電子郵件的定義

2、 電子郵件與傳統郵件相比的優點

教師:在幻燈片上展示問題,判斷下列哪項是正確的E_mail地址:

A、 B、@

C、 D、teacher@sina

並指出用户名和郵件服務器名,他們是否唯一?從而得出電子郵件地址的格式。

3、申請免費電子郵箱

教師:我們小組成員非常聰明,下面,我們進入最關鍵的一步,註冊免費的電子郵箱,並在其上收發郵件,若有郵箱的同學可直接收發,並當小老師,教教不太會的同學。請同學們結合視頻動畫來進行探究,同學們進行申請電子郵箱和電子郵件的收發操作。(屏幕上提示怎樣操作動畫和幫助文檔)

結合課本和老師下發至每台學生機上的申請郵箱動畫進行自學探究。

教師:關注註冊情況及收發情況。

(若存在較大的問題,請同學演示,若沒有什麼問題,則不需要演示。)

教師:屏幕上強調註冊免費郵箱之時,一般情況下用什麼作為用户名和密碼較好?

(三)第二輪任務

教師:前面,我們各個小組已成功地解決了發E-MAIL的工作,現在請我們同學看第三個課堂任務,大屏幕展示任務書:

完成探索思考的三個小題,將答案寫在問題後面,該文檔保存至桌面,將課堂任務以附件形式發送至老師郵箱.

收件人:

主題:<自己姓名>

正文內容:<不填>

插入附件:C:課堂任務

探 究 思 考

1、如果對方不在線,郵件能發送出去嗎?

2、我能自己給自己發郵件嗎?(只有一個郵箱)

3、電子郵件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教師:碰到不會的難題,可以運用我們上學期學過的搜索引擎去尋找。

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教師:我相信同學們做的都很好。(運用課件自己講解三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如何將這個課堂任務一附件形式發送呢?

利用教學控制系統,先把學生機進行控制,以便使所有學生都能看到操作過程。在操作中邊講解,邊演示,目的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讓學生理解、領會老師所做的每一個操作。

學生:看完演示,認真完成任務

教師:巡視、指導、幫助解決學生操作過程中的問題。

(四)延伸課外

教師:強調電子郵件網絡社會公德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養成健康、安全的自我防範意識,形成主動、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習慣。

説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要進行説課的題目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將本次説課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説教學設計、説教材、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過程以及説效果分析。下面我將分別介紹其具體內容。

第一部分,説教學設計

依據新課標突破陳舊的教學模式的要求,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讓學生在快樂中“衝鋒陷陣”,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人文素養,同時,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為此,我將教學設計理念歸納為以下幾點:

1、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學生每接觸一個新的內容都要獲得一些新的文學常識。

2、培養學生對文學的探究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了學生的探究慾望,自然能學好這門課程。

3、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修養,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修身養性”的文化傳統,學習文學,同時也是陶冶性情的最佳方式。

4、調動學生的團隊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人不可避免地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學會團隊合作不僅是學好本課的要素,也是學生將來踏入社會必不可少的條件。

5、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一個我將重點強調的地方,文學沒有唯一的解讀,所以學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獨立於形式的框架之外。

由此,我歸納出我的教學理念核心:海納百川,凸顯個性。

第二部分,説教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詩歌。本單元為古文單元,學生在學習本詞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古文知識積累,本詞又是五首詩詞中的第四首,通過學習《赤壁》等三首詩詞已經對詩歌具備一定的欣賞能力,也為後來的詩詞的鑑賞打下了基礎。

另外,本詞是自古以來中秋詞中的上品,語言自然生動,學習難度不大,讀來朗朗上口,不失為提高學生對於宋詞興趣的一個良好基點。此外,有別於蘇軾詞一貫的豪放風格,本詞別有一番清新雅緻的風味,品味本詞有助於學生全面地瞭解蘇軾的詞風。同時,考慮到初中學生對於流行元素的愛好,而本詞亦被融入多種流行元素如歌曲及影視等,可結合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比較本詞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意義。

第三部分,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三維目標的要求以及前面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為以下幾點:

1積累文學常識,瞭解相關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

2掌握幾種常見的表達方式如移情、情景交融等,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3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進行背誦。

4充分發揮具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對詞情詞境產生自己獨到的見解或感悟。

5由此及彼,通過對本詞的鑑賞學會鑑賞同類詞的一般方法。

其中第2點和第5點是重點,第4點是難點。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感悟理解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了解客觀的文學常識,還要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去感受和理解。教師的主要作用不在於講解而在於引導和啟發,使學生能真正獲得自己的獨特感受。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預習加複習

2、視頻加音頻

3、講授加討論

4、朗讀加寫作

下面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第四部分,説教學過程

流行視窗,頭腦風暴(5-8分鐘)

導語: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詩詞都是可以唱出來的,比如《詩經》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只不過那些樂譜都沒能保存下來,我們不能大飽耳福。但現代人也挺聰明,翻唱了很多古詩詞,大家聽過《水調歌頭》的流行版嗎?有人聽過,但估計很少有人聽過粵語版吧?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看粵語版的水調歌頭是個什麼風味。

(用多媒體播放《秋香怒點唐伯虎》中以粵語歌唱《水調歌頭》的視頻片段)

大家都聽懂了嗎?沒聽懂不要緊,粵語對於咱們來説還是有點難度的,但至少應該看出這首詞的中心詞是哪一個了吧?對啦,是“月”,那麼現在就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有關於“月”的詩詞呢?讓頭腦風暴來得更猛烈一點吧!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5分鐘)

同學們剛才回憶了許多有關於“月”的詩詞,那麼本詞寫的“月”與別人寫的“月”有何不同呢?要知道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攻克字詞這一關,大家既然已經作了課前預習,那麼再花2分鐘左右瀏覽一遍詞文,並攻佔這樣幾個領地:1)消滅生字詞;2)找出本詞的寫作時間和背景。目標明確,行動快速!

(請2-3個學生分別回答,老師評價並補充總結)本文的生字詞較少,要注意的是“勝”的讀音及意思有別於我們通常的認知。很顯然,本詞是寫在中秋之夜,而且是在懷念作者的弟弟子由,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對,小序,所以大家以後鑑賞詩詞的時候可不要小看了小序的作用,它通常會介紹詩詞的寫作背景及緣由。(老師補充關於作者蘇軾及其詞風的相關介紹)

通過這兩個部分,在引起學生興趣的情況下完成了文學常識積累的任務,同時也為進一步賞析全詞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完成了教學目標的第1點。

3、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1)讀出味道(6分鐘)

☆ 既然同學們已經瞭解了本詞的寫作背景,而本詞的詞意也不生澀,那麼就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一種情感來朗讀本詞。

☆ 請兩位同學示範朗讀一下,並説説自己是以何種感情來讀的;老師也朗讀一遍,大家可以選擇不同的情感,可以是懷念,可以是曠達,可以是感傷,也可以是其他,但必須能説出合理的緣由。

2)品出技巧(10分鐘)

☆通過朗讀,大家都對這首詞融入了自己情感,應該也都愛上了它,那麼,它是如何打動你的心的?除了情感的真情流露外,也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那麼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請大家帶着這樣幾個問題仔細閲讀分析本詞:

⊙上下闕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麼?怎樣聯繫起來的?

⊙詞中的景物經歷了怎樣的轉換過程?通過哪幾個關鍵詞轉換的?有什麼作用?

⊙景物的轉換體現了詞人情感怎樣的變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或性格?

請大家分組討論,4-5個人一組,每組任選一個問題討論,請幾個小組的代表發言,老師做指導性的歸納總結。總結中提到移情的用法以及情景交融的技巧,並由此歸納出鑑賞同類詩歌的一般技巧。

這一部分完成了教學目標的第2點和第5點,同時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背出水平(5分鐘)

經過了情感的融入,又疏通了詞意技巧,大家對這首傳誦千古的名詞還有什麼理由不背下來呢?我們不僅要背,還要背出水平,我們不來死記硬背的那一套,咱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詞的流行唱法。(播放《水調歌頭》音頻)完成教學目標第3點。

4、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10分鐘)

大家讀也讀了,品也品了,背也背了,現在該寫寫了。當然,寫也要寫出特色。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嘗試復原某一場景或創設另一與之相關的場景寫下來。換句話説,你把這首詞看作一個完整的經歷,像放電影似的在你腦海中過一遍,然後截取某個你非常感興趣的片段寫下來;也可以不直接寫本詞,比如你寫被懷念的蘇轍,等等,能體現本詞的意境即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寫出你自己的情感體會,能夠與打問號蘇軾產生思想碰撞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老師選取幾篇範本念讀,大家相互瀏覽觀看)

這一部分完成教學目標的第4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5、課後演練場

1)《水調歌頭》是蘇軾的代表詞作,請大家課下蒐集蘇軾的其他代表詩詞並背誦,每人至少2首;

2)在學習本詞過程中,觸動你心靈的情感體驗在哪?寫下你對本詞最獨特的情感體驗,字數文體不限。

6、板書設計

上闕—望月(寫景)

過渡—(轉 、低 、照)移情

下闕—懷人(抒情)情景交融

第五部分,説效果分析

本節課我根據初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結合各種流行元素,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地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由於學生具體情況的不可知以及實際課堂條件的限制,比如多媒體的運用及效果等等,可能與實際教學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關調整。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8

教材分析

小學數學十二冊比例的應用,本節課是在學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並學會解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應用題,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通過兩個例題,講解正、反比例應用題的解法通過講解使學生掌握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特點以及解題的步驟。

用正、反比例解應用題,首先要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係,能從題中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或積)是一定,從而判斷這兩種量中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後設未知數X,比例解答,判斷過程也是正反比例意義實際應用的過程。

數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自己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勇於探索的精神。

教學生點、難點

正確判斷題中數量成何比例,根據相等關係等式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流程

複習導入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正、反比例的應用,因此通過本小節的教學,使學生加深對正、反比例的意義的理解,能正確判斷成正、反比的量。

標籤: 説課稿 模板 八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9gnv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