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經 >

《詩經》《楚辭》的閲讀

《詩經》《楚辭》的閲讀

閲讀《詩經》《楚辭》,從中學習其不同之處,來練習一下習題加深理解。

《詩經》《楚辭》的閲讀

【例題解析】

閲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後面的問題。

鶴 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①。它山之石,可以為錯②。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選自《詩經·小雅》)

[注]①蘀(tuò):枯落的枝葉。②錯:礪石,可以打磨玉器。③榖(gǔ):楮樹。

這首詩的主旨眾説紛紜,你怎樣解讀這首詩?

解析:在廣袤的荒野裏,詩人聽到震動四野、高入雲霄的鶴鳴之聲,看到魚兒時而潛入深淵,時而躍上灘頭。近前看,只見一座園林里長着高大的檀樹,檀樹下堆着一層層敗葉枯枝。園林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峯,這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來磨礪玉器。這裏的物象既可理解為實指,也可取其比喻、象徵義。

參考答案:(1)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詩。這首詩聲色並茂,情景交融,從聽覺、視覺到心中所感所思,構成一幅萬物生長、生機勃勃的悠遠空靈的田園美景。(2)這是富有哲理的隱喻詩。詩中着重列舉鶴、魚、樹、石等動物、植物和礦物,象徵各種事物都各有其特點和屬性,都有其獨特的價值。以物喻人,人都各有各的才幹、優勢和潛能,可以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同時實現其人生價值。它運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任人唯賢、重視人才的主張。

【閲讀指導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廊中,《詩經》和《楚辭》猶如兩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至今仍堪稱典範。它們是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當之無愧的“中國文學雙璧”。然而,怎麼閲讀它們呢?

一、把握《詩經》和《楚辭》的特點

《詩經》和《楚辭》分別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而且《楚辭》中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操與《詩經》是一脈相承的。“真”是《詩經》的切實表現,“奇”是《楚辭》的形象展示。古樸的春秋時代氛圍和温婉的中原風氣給予《詩經》眾多平民作者淳樸的思想意識,他們用簡潔平實的語言創作出和諧自然的詩歌;縱橫風潮洋溢的戰國時代氛圍和奇異的楚地風貌給予屈原豐富的想象力,他懷着對國君的諸多複雜的情感寫下《楚辭》。《詩經》所反映的是各階層的人,特別是平民(包括奴隸等下層勞動者)真實的生活和情感。而《楚辭》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達的多為士大夫階層對現實的情感流露,多為抒情言志,如屈原的《離騷》就是他遭逐之後苦悶之情的表述。

在語言上,它們也各自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詩經》以四言為主、篇幅短小、用詞凝練,運用詞頭詞尾、疊音詞,語言樸素,不飾雕琢,呈現出簡潔精練、和諧中正、平實自然的特點。《楚辭》以六言為主,篇幅較長,多狀貌語和虛字,運用楚地方言、以奇花異草為喻,感情熱烈卻不亂章法,呈現出鋪張渲染、恢弘奇麗、激奮沉鬱的特點。《楚辭》的語句參差,富有變化,常用語氣助詞“兮”“些”等。

在表現手法上,《楚辭》繼承了《詩經》的賦比興,但在此基礎上做了重大開拓,也把發揮應用達到極致。辭家們往往寄情於物,託物寓情,使主觀之情與客觀之物融為一體,創造出許多富於象徵意味的藝術形象。在《離騷》中,屈原筆下描繪的善鳥香草、惡禽臭物、靈脩美人、宓妃佚女、虯龍鸞鳳、飄風雲霓、高冠奇服、玉鸞瓊佩……,它們或配忠貞,或比讒佞,或媲君主,或譬賢臣,或託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這些都已不再是作為喻體或藉以起興之物的客體,而是融合了主體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徵,而成為藴含藝術趣味的意象了。這突破了《詩經》以借物抒情為主要特徵的比興手法的侷限。這是一種突破,一種創新,一種新的嘗試。在中國傳統詩歌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二、口而誦,心而惟

“口而誦”即要多朗讀,朗讀會使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一位名家曾説:“凡是熟讀《詩經》和《楚辭》的人,就知道中國詩歌源頭活水之所在,就可以使你擺脱鄙俗的侵襲,從而走向崇高的人生。同時你會具有一雙判斷詩歌雅正的鋭利目光,你會插上高翔於泥淖之上的翅膀——‘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涵詠功夫興味長。《詩經》和《楚辭》中有一些生僻字和難以明白的意象,這就要求借助工具書,疏通大意後悉心品讀、涵詠,這樣才能讀出其中的意藴。“心而惟”就是要求在專注地讀時,心專注地想,這樣才可能“悟”,而“悟”要潛心地“悟”;“悟”不僅僅是理解,還要有自己的感受、感悟、心得。在讀《離騷》時,只有聯繫屈原的坎坷經歷,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其間的情感推湧和漲落。同時,還要試着聯繫《離騷》的'特點。一方面,詩中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説,通過極其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並採取鋪張描述的寫法,把現實人物、歷史人物、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瑰麗奇特、絢爛多彩的幻想世界,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另一方面,詩中又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意識品性、複雜的現實關係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也才能明白屈原作為楚辭的創始人和發揚者的偉大之所在。作為政客,他“博聞強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深得楚王信任。然而在“舉世混濁”的時代卻要保持“唯我獨清”,必然會受到排擠,於是在那個“眾人皆醉”的國度裏,獨醒的屈原就註定了被放逐的命運,最終只能投江而死。

三、“學以致用”“古為今用”

在閲讀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能曉其理、會其意、融其情,更需要能把學到的方法和竅門運用到自己讀寫的實際當中去。我們可以拿現今作家、學者品評《詩經》的精美隨筆來導航引路。這些精美隨筆,或聯想豐富,想象奇詭;或歸納概括,層遞探究;或貫通古今,感受獨到,其思想的深刻、思路的縝密及結構形式美都可給學生以啟迪或示範。

為進一步拓寬閲讀視野,讓我們的思想、思維向縱深處發展,讓我們多多閲讀《詩經》和《楚辭》中的精美詩篇吧。

【閲讀思考】

閲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後面的問題。

懷 沙

屈 原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鬱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內厚質正兮,大人所晟。巧倕不斵兮,孰察其揆正?玄文處幽兮,矇瞍謂之不章。離婁微睇兮,瞽謂之不明。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黨人鄙固兮,羌不知餘之所臧。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邑犬羣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傑兮,固庸態也。文質疏內兮,眾不知餘之異采。材樸委積兮,莫知餘之所有。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重華不可遻兮,孰知餘之從容!古固有不併兮,豈知何其故!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懲連改忿兮,抑心而自強。離閔而不遷兮,原志之有像。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

亂曰:浩浩沅湘,分流汨兮。脩路幽蔽,道遠忽兮。曾唫恆悲兮,永慨歎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懷質抱青,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餘何畏懼兮!曾傷爰哀,永歎喟兮。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原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選自《楚辭》)

1.請探討這首詩讓後人產生共鳴和敬慕的原因。

答:

2.全詩在語言上有何高超的藝術功力與匠心,請簡析。

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ing/4lzo0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