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畢淑敏散文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1

近段時間,我讀了《畢淑敏散文》,和她一起分享了心靈的顫動,畢淑敏以散文的形式,以詩一般的文字告訴我們“愛”是世界上最有記憶的金屬,她是那麼具有奪目的光澤,是那麼具有多豔的色彩。“愛”是人世間最最具有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愛怕什麼》是畢淑敏的散文名篇,被現代人稱為“心理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我對文章產生了特有的激動,或許是畢淑敏在字裏行間對我的打動,第一次,我真真地對“愛”有那樣的按捺不住的衝動,肯定地説,正是畢淑敏對“愛”的深刻理解打動了我。

閲讀這篇散文,感覺畢淑敏對“愛”的解釋特別具有生活的氣息,特別具有人性的舒漫,使“愛”更具有人性之魂。在她的筆下,“愛”怕撒謊,“愛”怕沉默,“愛”怕猶豫,“愛”怕模稜兩可,“愛”怕沙上建塔,“愛”怕無源之水,“愛”怕假冒偽劣,“愛”怕刻意求工。“説了愛的許多毛病,愛豈不一無是處?”其實不然,畢淑敏在散文中用了大量的“愛是什麼”從廣泛的多視角詮釋了“愛”的博大、“愛”的堅固、“愛”的力量和宏大。文中對“愛”的強調,足以保有一份人世間的真“愛”真“情”,能使孕育萬物之生活的草原生長出能力、勇氣、智慧、才幹、友誼、關懷……保有一份真“愛”,就是照耀人生長明的温暖的燈。

從閲讀畢淑敏的散文中,我更多的體味是教師應該如何對學生傾注愛,傾注多少“愛”,是“一生”還是“一時”。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傾注的是畢生的精力和愛,教師更應具有母親的博大情懷和終生的“愛”,因為教師的職業就是以“愛”的呵護,“愛”的德行,照耀學生們前行的道路。“愛”是教育者的情懷,“愛”是教師的職業特性,“愛”是靈魂工程師們的之情,“愛”是學生成長的土壤,“愛”是學生快樂的源泉。“愛”是孕育萬物的草原。在這裏,能長出能力、勇氣、智慧、才幹、友誼、關懷……所有人間的美德和屬於大自然的美麗天分,愛都會贈與你。“

是啊!作為教師,”愛“顯得猶為重要。只有愛,我們才能為自己鍾情的事業無私奉獻;只有愛,我們才能讓我千萬幼苗更加絢爛。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2

“仰望星空,俯視地下,我發現那種‘地上死去一個人,天上就丟星’的説法,是多麼自作多情。天空的星遠比地上的人要多,就是全地球上的人都死了,星空依然光芒萬丈”初看這句話,會有些感傷。

然而每每當我翻開《星空下的靈魂》時,對於這句話也總會有新的見解。其實,我認為作者的本意並不是讓我們憐憫,而是藉此來告訴大家珍重生命。天空中的繁星不會因一個人的離去而顯得稀疏;地球也不會因一個人的離開而停止自轉;人們也不會因一個人的逝去而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正所以,我們更應當珍惜生命,愛惜自我。

我們總是憂鬱,悶悶不樂,也曾所以而頹廢。然而應對周邊的困難與挫折,畢淑敏女士卻是用她那温潤又不失力度的文字詮釋着她對生命的獨到見解,激發人們的正面能量。

“機遇和成功,其實沒有什麼可神祕的。因為,在每個人的身體裏,都有一顆種子,焦灼的盼望着陽光。至於它到底是一顆什麼種子,在沒有發芽之前,誰也不明白。你的職責就是堅持不懈的給它澆水,保護它不被鳥雀啄食,不因為乾渴而失去生機,不會被人偷走,也不會在你飢腸轆轆的時刻,被你把它炒熟了充飢。”

沒錯,這顆種子叫成功。給自我定一個目標,然後等待着它成熟,也就是安之若素的堅守。堅守,一個複雜而又單調的詞。若是沒有人給予你承諾,你忍心看着歲月流逝而過?可是是一種蒼涼中的無望守候,維繫意志的只是心的一往無前。

也許某天,種子最終發芽,但你卻覺得自我已為了“成功”付出太多東西了。若是如此,我只能説:付出與結果是不成正比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自我是歡樂幸福的,也就足夠了……

畢淑敏女士的散文中,沒有華麗的字眼,但時常能讓人眼前一亮。就好比是一件打了補丁的衣服,不美,確實在。讀畢淑敏女士的散文,總感覺字裏行間都充斥着正面的能量。這或許就像角落中的糖果紙,你細心地將它們從各個塵埃、廢墟中拾起,七拼八湊後,陽光下,它們也能閃耀的如星光般燦爛。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3


"我很重要”,初見這篇文章的題目便有被震住的感覺,欲讀出來,卻是無聲,的確心中底氣不足。不禁暗暗問自己:我很重要嗎?我沒有那麼優秀,被湮沒在大眾人羣之中和時間無涯的荒野裏;忙碌地在大學中經過一天又一天,與以前的同學久未聯繫也沒覺得有什麼異樣,生活還是兀自地過着;僅僅那麼幾個在乎我的朋友還時不時地互相調侃一下,但不知會不會隨着時間和距離漸漸淡化;在班級、在學院、在大學的存在亦是大眾一員……我知道,我很渺小,我很平凡。

一如畢淑敏在文中開頭所言:當説出“我很重要”時,頸項背後掠過一陣顫慄,將自己的額頭裸露在弓箭之下,心靈易受別人的批判洞傷。是啊,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灌輸的思想都是“我不重要”,身為集體的一員,要以大局為重,渾厚的集體和單薄的個人,還有隨處可見的人的一份子與寶貴的物質比,亦是微不足道。

However ,we are a unique landscape.

我們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風景!

我們一生是由無數星辰日月、草木山川滋養匯聚而成的,甚至不知有多少靈氣才凝聚成我們的身體;我們在發展之路上愈行愈遠,傳承着人類的精神之美;我們的誕生也是機遇的產物,而生命便端坐於進化壘就的金字塔頂端。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你我,我又怎能説自己不重要?

小學、初中、高中,同學們身上的光環一直在被我放大再放大。直到高考結束後又見了我的那位六年不見的小學同學,她説她也一直在羨慕着我。那時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渺小,我又怎麼能否認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呢?那時便在自己的簽名上寫到:在仰望,亦被仰望,無所謂了,做一個追逐的人。我若盛開,清風自來。

對於父母,我們永遠是不可複製的孤本,我們的一絲一毫都牽動着他們的心。如果説我不重要,那麼當我不存在時,他們便空留一份慈愛,在風中蛛絲般無所附麗地飄蕩;當我生病時,他們的心會皺縮成石塊,甚至願意病痛降臨在他們頭上來替我分擔;當我有了小小的成功時,他們亦會拿着放大鏡來讓我的一點一滴的成功進入他們的瞳孔,攝入他們的心底;若我離生活而去,他們的白髮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讓太平洋為之漲潮。

又如畢淑敏所言,對於伴侶,孩童,她是至高至上的唯一,對於多年相知的朋友,又是一種習以為常,一種已經習慣了的習慣,而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成品。

面對這恩重如山的親情,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們還敢説、忍心説我們不重要嗎?

我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風景,我很重要!

對於我們的學習、工作、任務,我們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們有自己別出心裁的創意,有我們自己不為他人所支配轉移的意志。沒有人能替代我,正如我不能替代他人一般。

我沒有理由去輕視自己的存在,就算在人羣之中我很渺小也很平凡,但這並不意味着我不重要,重要不是要求我必須有豐功偉績,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我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應有勇氣這樣説。

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着,為自己心中的目標奮鬥着,有一顆進取之心,那麼我們便是無比重要的存在。

合上書頁,我已不再是初見那般,嘴角不由微微上揚,心裏堅定而又響亮地宣佈:我很重要。

我已盛開,清風徐來。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4

煎熬的暑假想讓自己寧靜,看了作家畢淑敏的散文,有的故事教育我們怎樣懂得感恩,有的端正我們認識錯誤的態度,有的就告訴我們怎樣做人

其中有一個故事《提醒幸福》,讓我明白幸福不一定就是得到一大筆錢或是得到什麼貴重的禮物,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熠熠奪目。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

一篇篇小故事串成一張知識的網,藴含着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人生在世就要活得愉快、幸福。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而鬧得家庭不和睦或工作不愉快。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裏經常看看太陽,心裏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堂堂。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5

今天讀了畢淑敏的散文集(長江文藝出版社)。雖然只讀了一部分,但是邊讀邊和一個朋友聊了聊,相互之間也都感覺收穫良多。

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靜下心來,去思考。行動起來,去行動。那麼每天都是在進步的,不管對於別人是怎麼樣的,但對於自己來説這是肯定的。

其實出於我的這個年齡是幸福的,也是成長最快的時候。工作剛剛起步,愛情正在經營,家庭還未組建,事業還需努力。等等。我是這麼認為,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總結……那樣我們會更適應自己,更適應自己的生活。

[蒼蠅向何處飛]一文中,心裏得困擾一直佔據着自己。我們要找對方向。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不足。你知道通過超高速攝影,然後放慢回放,可以觀察到蒼蠅起飛的那一瞬,是猛然向後飛翔得嗎?你是不是也有自己得不足,也許那是你沒有找對方法……不要過於懷疑自己。

[淑女書女]一文對於女人看書來説的一些觀點。……讀書的女人,更善於傾聽。……讀書的女人,更善於思考。……讀書的女人,更勇於決斷。……讀書的女人,更充滿自信。等等,那男人又何嘗不是呢?多閲讀,你會增長不少的見聞……

[愛的迴音壁]也推薦給大家,尤其值得我們的深思。如何給與,如何傳遞愛,都是相互的。在愛中領略被愛。

其實,還有很多,你可以看看這本書,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6

玖,常常驚異於她如何從並不複雜的人生經歷中採擷了那麼多瑰麗的珍珠,在讀者面前如孔雀開屏展示幅燦爛的生活美景。

這位‘不安分’的醫生把她的職責發展到極致,不僅要治病,還要救人,她成了心理醫生。心理的諮詢讓世界在她面前展開了扇窗,使她有機會走進各式各樣普通人的心靈深處。

畢淑敏是位母親,她用母愛感受着孩子的成長。混入北圖我認為應該算是場母子歷險記,根據規定,只有上了大三以上才能進入北京圖書館的,但是為了滿足酷愛讀書的兒子的心願,畢淑敏讓兒子拿着父親的工作證,冒名頂替,母子混進了北京圖書館。經過這次讓孩子最大的感觸是:北圖的書真多呀!自己定要從北圖正門進去。愛子之心、愛子之行令讀者動容。

青蟲之愛也許算是給我感觸最深的篇文章了,寫的是母愛,但視角卻與般的母愛文章迥然不同。位見了蟲子就怕的要死的柔弱女子,做了母親後,為了自己的女兒,竟變得見蟲不驚了,是母愛改變人性中的怯懦,讀起來好有親切感,因為我們家也曾有過,聽外婆訴説媽媽在沒生我之前很嬌氣,連小可蟲都怕,可是她當了媽媽後感覺變了個人,不僅變得堅強而且包容,因為是母愛改變了這切。“女人是弱者”,這話男人相信,女人默認。青少年時她們盡情地汲取着親情、愛情,毫不掩飾地展示自己的柔弱。然而,再柔弱的女人,成為媽媽都會變得堅強,沒有理由,是母親的本能。如同書中道出:孩子信任依賴的目光,令女人隱藏怯懦,呈現堅強,用心中源源不斷的愛,為孩子撐起片藍天。我這個當女兒的要向偉大的母愛致敬,更在行動上尊重母親,聽媽媽的話。

玖完這幾篇文章,我幾乎不敢下筆描繪。愛瀰漫在文章的字裏行間,酣暢淋漓,讀來令人震撼。流暢的語言,縝密的思維,精闢的分析,將我拉入愛的世界,久久不能回神。任何關於愛的闡述,在他的面前都顯得非常卑微,我只能告訴你們,細細去“品味”你身邊的愛,你才會真正地明白愛的真諦。

作家畢淑敏是本書,需要細細品味,這本書是澄清的、健康的、充滿活力的。她生活在平常人中間,給我們展示的是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讀她的書,掩卷深思,常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身之感。書中不僅寫了普通人的生活,更寫出了普通人的心理和生活的哲理,這就是她的散文獨具魅力的原因了。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7

這個月的讀物是《畢淑敏散文》。

由於受之前《張曉風散文》的影響,我先入為主的按照張曉風的方式去看畢淑敏的散文,卻發現她們有很大的不同。

張曉風的散文有許多空靈的東西,就像飄浮在空中的雲,它的文章華麗而深奧,與讀者間彷彿隔着層紗、而畢淑敏則可愛得多,她的散文是澄清的、充滿活力的,直白的。她的素材全部取於平常人的生活,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新穎的題材,可她的散文卻帶着種平凡的美麗。她總能發現普通人發現不了的東西、洞穿人的內心,寫出人心有、筆下無的畫面。她把日常生活中極為平常的事物化成一篇篇美麗的散文,這種樸實無華的文風,實在令我敬佩。

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我很重要》。當我們總在看貶自己、認為自己不重要時,畢淑敏卻説:“我很重要”。謙虛故然是一種美德,但過度謙虛就會變成自卑。重要不同於偉大,不同於無人替代,重要只是在提醒我們、提醒我們是生命,有自信的權力。

這是對我們生命的尊重,對我們父母、子女、朋友以及所有關懷我們的人的尊重!

倘若不曾讀到這篇文章,我也許永遠不會想過,我們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我們,是世界萬物的精華、是萬物之靈,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要!

就如畢淑敏在《我很重要》一文末尾説的那樣,“讓我們昂起頭來,對着我們這個美麗星球上的無數的生靈,響亮地宣佈——我很重要!”

畢淑敏的散文擁有一種超然氣質,就如自然一般,無聲無息地包容萬物,淨化着我們這些讀者的思想和心靈。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8

畢淑敏,是我最喜歡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是澄清的,健康的,充滿活力的。她的素材全部取於平常人的生活,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修飾,也沒有令人一讀就感到新鮮的選材,但她卻把最普通的平民生活,便成了如孔雀開屏一樣的燦爛的生活美景。她總能抓住人在生活中發現不到的鏡頭,他(她)總能洞穿人的心理,寫出人人心中有,筆下無的畫面,令人充滿遐想與佩服。

在我的牀頭一直放着一本《畢淑敏散文集》,我喜歡在空閒的午後或是寧靜的夜晚自己一個人坐在牀上細細品味,有時我喜歡讀給宿舍的同學聽一聽,和她們一起分享了心靈的顫動。畢淑敏以散文的形式,以詩一般的文字告訴我們“愛”是世界上最有記憶的金屬,她是那麼具有奪目的光澤,是那麼具有多豔的色彩。無論親人間的愛,戀人間的愛,還是發小間的愛,畢淑敏對它獨到的詮釋和理解都深深地打動着我。

她把日常生活中極為平常的事物作為審美客體,把人人都經歷的事情寫得妙趣橫生。有如《蝦紅se情書》令人髮指的愛情,也有《校門口的紅跑車》發人深省的情節等等。或許因為我還是一個女大學生,所以對於這樣的一些散文的感受會更深刻一些。

《校門口的紅跑車》正是以女大學生作為它的主人公,其中主人公剛開始的機遇確實令人羨慕,坐紅色跑車去高級別墅家教,每月的獎金上千,時不時還能收到家長的貴重禮物,但是,事情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好。因為強烈的虛榮心和比較差的我防備心理,使她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讀完這一篇文章我沉默了很久,甚至有些後怕,這樣的情況隨時有可能在我身邊的朋友發生,甚至我自己。這是未踏進社會的我們所渴望的,但也是我們所害怕的。特別是作為女生,在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實現自我價值時,最不可丟的就是自己尊嚴。(讀後感 )自愛,自強,自立,是作為辛辛女性的宣言。這是我的堅持,更是我的信念。

境由心造

一個人的處境是苦是樂常是主觀的。

有人安於某種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於自已目前處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無法斷言哪裏才是成功的,也無法肯定當自已到達了某一點之後,會不會快樂。有些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他的快樂只建立在不斷地追求與爭取的過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標不斷地向遠處推移。這種人的快樂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豔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已所樂於安享的花花世界。

如花

笑靨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花,每個人都有許多種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陰凝成時光長河中那一瓣恆久的心香。在盛開的一剎那,燦爛奪目的它會吸引所有的視線。

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豔,依然經不起朝來寒雨晚來風。春紅匆匆謝了,只剩下滿懷愁緒。

花卻又是美麗的戰士,風雨中儘管漸漸綠肥紅瘦,終究不曾低頭。

生命也是一樣,像精緻的玻璃酒杯,常常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撞擊,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曇花,用許多年的淚與汗,摻上心血澆灌,才會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愛花的人少了。當人們為着生計奔波的時候,連自己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誰會傾聽花的訴説?

然而,煩躁的都市啊,請不要忘記,這世界本是鏡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生命

生命,也許是宇宙之間唯一應該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誕生和顯示本質是一種無比激動人心的過程。生命像音樂和畫面一樣暗自挾帶着一種命定的聲調或血色,當它遇到大潮的襲捲,當它聽到號角的催促時,它會頓時抖擻,露出本質的絢爛和激昂。當然,這本質更可能是卑污、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並無選擇的可能。

應當承認,生命就是希望。應當説,卑鄙和庸俗不該得意過早,不該誤認為它們已經成功地消滅了高尚和真純。偽裝也同樣不能持久,因為時間像一條長河在滔滔沖刷,卑鄙者、奸商和俗棍不可能永遠戴着教育家、詩人和戰士的桂冠。在他們暢行無阻的生涯盡頭,他們的後人將長久地感到羞辱。

我崇拜生命

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祕密。我崇拜這生命在降生、成長、戰鬥、傷殘、犧牲時迸濺出的鋼花焰火。我崇拜一個活靈靈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陸上飄蕩的自由。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飄蕩無定,自由自在,它使人類中總有一支血脈不甘於失敗,九死不悔地追尋着自己的金牧場

思想的小魚

每一汪水塘裏,都有海洋的氣息.

每一顆石子裏,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詩人才説:一支三葉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廣闊的草原。

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詩人對老托爾斯泰的叩問: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須/低垂着頭麼?

沒有錯,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都將成為往事,無論它們是歡樂的相逢,還是痛苦的別離,但是請你相信,無論是熱切的期待,還是深情的追憶,我們所唱過的每一支歌,都不會轉瞬消失,如同羅莎·盧森堡所言:“無論我走到哪裏,只要我活着,天空、雲彩和生命的美,都將與我同在!”

狹隘而自私的心靈,可以變成自己的地獄,廣闊而開朗的心靈,卻可以成為他人的天堂。地獄和天堂,只有一層之隔。

而一切嫉妒的火焰,總是從燃燒自己開始的。

一位年老的作家告訴我説:

“你的雙腳,踏碎了多少時間?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實,誰的步子,都會有深淺。”

在你終於贏得成功的鮮花的時候,難道你不懷念往昔的路口?在你重新營造成功的華貴的屋宇裏,難道你不懷念昔日的木頭?

信任

信任一個人有時需要許多年的時間。因此,有些人甚至終其一生也沒有真正信任過任何一個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夠討你歡心的人,那是毫無意義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見到的每一個人,那你就是一個傻瓜;倘若你毫不猶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個人,那你就可能也會那麼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個人背棄;倘若你只是出於某種膚淺的需要去信任一個人,那麼旋踵而來的可能就是惱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遲遲不敢去信任一個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遠不能獲得愛的甘甜和人間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將會因此而黯淡無光。

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能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權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

擁有

這世間,美好的東西實在數不過來了,我們總是希望得到的太多,讓儘可能多的東西為自己所擁有。

人生如白駒過隙一樣短暫,生命在擁有和失去之間,不經意地流乾了。

如果你失去了太陽,你還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錢,還會得到友情,當生命也離開你的時候,你卻擁有了大地的親吻。

擁有時,倍加珍惜;失去了,就權當是接受生命真知的考驗,權當是坎坷人生奮鬥諾言的承付。

擁有誠實,就捨棄了虛偽;擁有充實,就捨棄了無聊;擁有踏實,就捨棄了浮躁。不論是有意的丟棄,還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經真實的擁有,在一些時候,大度的捨棄不也是一種境界嗎?

在不經意所失去的,你還可以重新去爭取。丟掉了愛心,你可以在春天裏尋覓,丟掉了意志,你要在冬天重新磨礪。但是丟掉了懶惰,你卻不能把它拾起。

慾望太多,反成了累贅,還有什麼比擁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讓自己充實、滿足呢?

選擇淡泊,然後準備走一段山路......

女人的美,不只是外貌天生漂亮,或者不盡善盡美,就去塗脂抹粉,關鍵還得美化心靈,圓滿道德,博學多識,才幹不凡。人們不是給温和、善良、美好的女人一“淑女”之美譽嗎?淑女,女人羣體中的姣姣者,誰不想當啊!美貌者,不一定是淑女;淑女者,不一定貌美。自然之貌美與不美,只要女人多方面的素質符合“温和善良美好”的條件,誰都可以冠以“淑女”之美譽。淑女是在知識的滋養下,在道德的孕育中,成長起來的。

要想成為淑女,首先要當名符其實的淑女。正如畢淑敏在散文裏指示的那樣:“日子是一天天地走,書要一頁頁地讀。清風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幾年一輩子地讀下去。”淑女要識書,要千方百計地把好書弄到手下,把讀書當作生活中的必修項目,如飢似渴地從書中吸取精神食糧,真正成為一名讀書的女人,讓內心世界如百花長春,淑女的美譽自會降臨。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9

樂,一個人人都盼望的情感,而我就在讀畢淑敏散文當中感受到了樂!

畢淑敏是一個能將生活中的情感點滴帶入寫作中的淳樸作家。她的文章有滋有味,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構成,再將她的體會,她所瞭解到的背景加入其中,便成為篇篇打動人心的散文。

她的散文有沉思篇,有人生感悟篇,有心靈處分篇等多個篇幅。一縷瀰漫着的香煙,一絲綠植芬芳,一點生機的鳥鳴,便描畫出一篇文章,一幅圖畫。

我很喜歡讀每天都冒一點險這篇散文,很有意境。文章講述的是畢淑敏的三個險事,教導我們人生因險而精彩。所以每天都冒一點險,不僅可以抗衰老,還可以活躍生活。我讀了之後感到冒險原來在人生中有這麼重要,也不禁發出感慨,多冒冒險必定會讓我增大膽量,受益匪淺。

我喜歡的另一篇文章叫精神的三間小屋。如果讓我推薦作品的話,我定會推選這篇文章為演講主題。它貼近生活,教育我們要在心間樹立三間小屋。第一間是:盛着我們的愛與恨,第二間是:盛放着我們的事業,第三間是:安放着我們的自身。

她在文中這樣闡述道:三間小屋,説大不大,説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棲息地,是智慧生靈的義務,每人都有如此的權利。是啊!安放着我們喜怒哀樂的三間小屋,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生靈萬物的平和,所以,人一定心中都要有這三間精神小屋,它們是你心的核心,是你情感發泄的控制總部,是接受打擊、接受喜悦的基地。

讀久了畢淑敏老師的散文,真會不自覺地稱她為師。散文情感濃厚,內容樸實,令我看了就脱不了身,總想多看幾篇。其實我的許多經歷都和畢淑敏老師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她説的到底我重不重要?,我曾經也有這樣的疑惑,並問過我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在她的散文中找到了答案我很重要!

畢淑敏那平實卻激情的散文使我久久難忘,我仍不時翻翻這篇,看看那篇。那種被畢老師渲染得瑰麗多彩的、生動活潑的故事情節,相信一定會讓我難以忘懷,而那種被畢老師描述得具有感悟、具有哲理的道理也將廣為流傳。

感謝畢老師為我帶來的樂,雖説樂自由我,但這是樂自由書,相信這種閲讀的喜悦,將傳遞給更多的讀者!

畢淑敏散文讀後感10

一個藍色的橡皮泥蘿蔔,擺在桌前,預示着自己未滿足的童年。你也許會説:“蘿蔔不是紅色的嗎?怎麼變成藍色蘿蔔呢?”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來讀一讀畢淑敏的《藍色蘿蔔》吧!

蘿蔔和童年,兩個完全沒有關係的東西,卻在作家的神來之筆下,顯得密切相關,人的一生有幾個童年呢?答案永遠只會有一個——1個童年。這篇文章中的一位母親,只因為自己的虛榮與粗暴,奪去了自己孩子的僅有童年,請家長捫心自問,自己的童年是否過的愉快、無憂無慮呢?對於我來説,一個初中生來説,童年是遙遠的、是夢寐以求的,在我心中它是比金錢貴萬倍,可是它已離我而去。

畢淑敏是一位感性與多情的心理學者,在文章中,她通常將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使我對她的作品愛不釋手,這篇便是我的最愛。

雖然我沒有經歷過文章中孩子被拿走橡皮泥時的情景,但他那時的心情我完全可以感受,僅僅因為一個“孝”字,他就能忍痛割愛把自己的最愛拋棄了,但他的母親沒有想到,正是因為此,孩子的童年被剝奪。

我相信,上億孩子中,有60%~80%的孩子的童年被家長所剝奪,我從小就被父親所學習我毫無興趣的東西,等我在一次比賽中失利了,父親從不安撫我,反而責罵我,試問,對一樣毫無興趣的事物,你怎能打起精神去學習,更談不上去比賽得名次了,從小我便喜愛畫畫,媽媽極力贊成,可是因為“學了沒用”的理由將我去培養毫無興趣的滑冰!就在今天,我下樓去鍛鍊身體,看到一個比我小六七歲的孩童和父親無憂無慮地玩耍,家長的臉上洋溢着笑容,孩子的臉上綻放着歡樂,這場面讓我羨慕不已,竟在一旁發起了呆。再次讀了一遍畢淑敏散文,我彷彿沉浸在母愛的懷抱中舒適不已。

散文的大門為你開着,所有的感動與温柔,盡在你翻開的一瞬間。願你把握今天,展望美好的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w0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