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畢淑敏散文精選》讀後感1500字

《畢淑敏散文精選》讀後感1500字

好書是沉澱歲月沖刷的砂金,畢淑敏的散文作品,不耀眼,卻有保存的價值。一篇篇充滿智慧的文章讓我深信,筆者是一位聰慧明達的賢人,她明辨自己的長短,既不自大,也不自卑。這本美妙的散文精選,讓我儘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跌倒了再爬起來,抖落灰塵繼續向前。

《畢淑敏散文精選》讀後感1500字

書中吸引我的第一篇故事是《布雷迪的猴子》,説的是甲猴和乙猴各自待在自己的椅子上,每過二十秒鐘,兩隻猴子都會受到電擊。甲猴靠估算時間並掀動壓桿來避免傷害,而乙猴卻沒有有效的壓桿來抑制電流。最後,疲於奔命的甲猴,因為沉重的心理負擔而得了“胃潰瘍”,遭受同樣頻率電擊的乙猴卻安然無恙。請問你會選擇做哪隻猴子?

有被問者表示更願意當甲猴,因為甲猴不斷地掀動壓桿以預防傷害,雖然勞心勞力,但也算是主動擋去了許多次打擊與痛苦,並且,也許實踐會使它變得熟練,心情漸漸變得不再緊張與悲苦……我的手指停留在這張故事頁,遲遲沒有翻頁。於我,似乎有一種不同的想法。

記得小時候剛學畫畫的時候,我總是頑固地尋找好看的色彩筆,母親卻經常堅持讓我用心去感覺整體。因為過於專注某一、兩種顏色,將很難對整幅畫進行整體和動態的把握。時間證明了,我的`母親是對的。

在這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中,甲猴善於計劃,全身心地專注於這個壓桿和椅子,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被認為是實幹和負責。計劃是一個優秀的習慣,但事物都有兩面性,某些狹隘的計劃在之後還可能成為僵硬和失望的源泉。就像實驗中的甲猴,全神關注着自己的某個行為,希望可以引向某個具體的結果。可惜既得了“胃潰瘍”,又始終無法跳出這個小格局思考。

如果被問者是我,我想我會選擇做乙猴。因為缺乏對策的不確定性決定了會有意外結果的存在,而這個意外結果,可能就會是——在大格局中尋找自我突破,找到真正的轉機。讀後感·乙猴正因為沒有有效的壓桿,它就會尋找更有效的方法,求得更長久的平安。或許是破壞椅子,亦或是尋找機會逃離。總之,乙猴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一百種可能性在遠處閃光。

在這本優秀的散文集中,另一篇讓我陷入思考的文章是《抵制“但是”》。看第一遍時,我便笑了。在小學的語文學習中,我早已瞭解了連詞的重要作用——銜接、轉折、遞進之類的,不是嗎?

然而很快,我的輕鬆陷入了另一種情緒。筆者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對比了用“但是”和“同時”在同一個句子中表現出來的迥然不同的效果。筆者所説的抵制“但是”,其實是生活中的一種智慧,與人交流中的體諒以及人文情感中的昇華。

如果我能早一點明白,“但是”與“同時”誰更持重和完整,我一定不會告訴我的父母:“這次考試我沒考好,但是全班沒幾個考好的。”細細想來,那是一個推卸責任的“但是”,讓父母更讓自己失望的,有時並不是一次的差強人意的成績,一次挫敗,而僅僅是因為那時,我説了那個不應該説的“但是”。

筆者告訴我們,世間存在這樣一些神奇的詞,它能夠平息爭執、消除猜忌、引發好感,並讓對方側耳傾聽。心中倘若多了寬容與慈悲,對別人、對自己都是莫大的鼓勵。

書中還有太多美好的文章,例如《家問》告訴我們——家是最考驗責任感的聖壇;例如《第6000次回答》讓我明白了人的優良品質是培養出來的,天生自信學不攻而破。

如果你也讀過畢淑敏的作品,一定也會感受到:在人生旅途中,支持人內心世界的,常常是一、兩句樸素簡單的話而已。感謝這本美妙無比的散文集,令我在平凡的生活中為之振奮,學會思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yy42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