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詠史季生昔未達翻譯賞析

詠史季生昔未達翻譯賞析

《詠史·季生昔未達》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盧照鄰。其古詩全文如下:

詠史季生昔未達翻譯賞析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

髡鉗為台隸,灌園變姓名。

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

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

廷議斬樊噲,羣公寂無聲。

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

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

賞析

全詩可分為四層,每層四個句子。“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髡鉗為台隸,灌園變姓名 。”概括了季布淪落為奴時的悲慘經歷。他跟從項羽起兵失敗,又被劉邦懸賞捉拿,當作刑徒賣給朱家為奴。朱家把他隱藏保護起來,還給他置辦了田舍,他隱姓埋名以種田為生 。“幸逢滕將軍 ,兼遇曹丘生。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此處為二個段落,既寫季布幸遇伯樂時來運轉,同時也是讚賞夏侯嬰舉賢不疑、劉邦不記私仇的賢德。按史書記載,朱家為季布向夏侯嬰澄冤,以“臣各為其主用”的道理説明季布不但不應被問罪,實為賢能之士,並請他向劉邦上疏赦免季布。劉邦赦季布為郎中,又得到曹丘生替他宣揚令德,於是名聲傳了開來。第三段是寫季布耿直忠正,當眾怒斥譁眾取寵、邀功請賞的樊噲,義正辭嚴,人皆震動 。“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 ”,出自楚諺“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 ”,意思是季布的一句承諾比百兩黃金還重。為下兩句詩“廷議斬樊噲,羣公寂無聲”作鋪墊。

據《漢書·季布傳》記載,單于呈書輕視呂太后,太后怒,召來大臣商議對策。樊噲説:“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 。”羣臣大多敷衍表示贊同,只有季布反對説 :“樊噲可斬也!夫以高帝兵三十餘萬,困於平城 ,噲時亦在其中。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謾。且秦以事胡,陳勝等起,今瘡痍未療,噲又面諛,欲動搖天下 。”此話一出,舉座皆驚,羣臣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有人為季布冒“逆鱗”而擔憂,有人為季布的膽識而驚異。呂太后從此也沒有再提報復匈奴的'事了,一場一觸即發的戰爭被制止。最後以四句議論作結,讚揚季布的耿直英勇,抒發詩人敬仰傾慕的心情。

全詩僅用了80 個字 ,就使一個亦剛亦柔、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形象躍然紙上。其中既有他的身世經歷概括,又有生動傳神的典型事例的細緻刻劃,表現季布為國家為民族甘願犧牲自己的大無畏精神,詩歌夾敍夾議,表明了詩人對高潔志士,忠良賢能的敬慕與讚賞,對阿諛逢迎之人的鄙薄,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政治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xzll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