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詠史尚有綈袍贈翻譯賞析

詠史尚有綈袍贈翻譯賞析

《詠史·尚有綈袍贈》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高適。古詩詞全文如下:

詠史尚有綈袍贈翻譯賞析

尚有綈袍贈,應憐範叔寒。

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註釋】

⑴“尚有”兩句:綈袍,粗絲綿之袍。範叔,指戰國時魏國人范雎

⑵天下士:天下豪傑之士

⑶布衣:老百姓

【翻譯】

像須賈這樣的小人尚且有贈送綈袍的舉動,就更應該同情范雎的貧寒了。現在的人不知道像范雎這樣的天下治世賢才,把他當成普通人看待。

【鑑賞】

高適在仕途輝煌時,曾官至淮南、西川節度使,封渤海縣侯,詩名遠播。一些優秀的邊塞詩讚揚了邊防將士的鬥志,歌頌了他們以身殉國殺敵立功的豪情,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充滿了樂觀情緒和愛國主義精神,表現出高適的為國“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負。但是他在少年時,相當落魄,其詩歌大多感慨懷才不遇,仕途失意。這首詩則寫於未入仕途之時。

這首詩敍事和議論結合,充滿情感。詩人在詩中發古之幽情,給人一種強烈的`感受,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詩中幾個連接詞的運用也恰到好處,上兩句的“尚有”、“應憐”,寫出須賈贈袍時的那種憐憫心態,並不以為範睢能夠發跡,更沒有看出範睢已經發跡,看出須賈只是一個平庸之人;下兩句的“不知”、“猶作”,看上去是心平氣和借事説事,而實際上是充滿激情,對這種把人不當人看待的社會現象深惡痛絕,同時心高氣傲,讓世人為之瞻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mym8p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