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詠螢原文賞析及翻譯

詠螢原文賞析及翻譯

詠螢原文賞析及翻譯1

詠螢詩

本將秋草並,今與夕風輕。

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

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

翻譯

夏末秋初時腐草一起化為螢火蟲,現在卻在夜空中輕輕飄蕩。

飛舞在空中就像隕落的星星,拂樹而過的螢火蟲,彷彿是樹間開放的花朵

屏風被那神奇的火光照亮,門簾上也似乎綴上了一顆顆夜明珠。

如果您拾取我這發光的小蟲,那我毫不吝惜自己的微軀。

註釋

將:和、與、古代傳説夏末秋初時分,腐草化為螢,所以本句雲“本將秋草並”。

並:一起。

星隕:天星墜落。

不吝:指不吝惜。

賞析

《詠螢》是梁簡文帝蕭綱的詠物詩之一,此詩通過“類星隕”、“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一連四個比喻,把螢火蟲的異常光彩鮮明地表現出來,並以此託物寓意,採用擬人手法,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便要不惜一切,奉獻出微薄的力量。

“本將秋草並,今與夕風輕。”寫的是螢火的產生與出現。古代傳説夏末秋初時腐草化為螢,故云“本將秋草並”。如今它出現在夜空,在晚風中悠悠地飄蕩、“今與夕風輕”的“輕”字用得恰當,它既是形容風,又是形容螢火。讀者閉眼一想,便似乎感到初秋微風的吹拂;又似看到暗夜中點點螢火,是那麼輕盈可喜。殘暑已經消退,清新的秋夜令人多麼適意!

接着的四句描繪螢火的形象。

“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二句寫螢火在庭院中飛舞,説它如星星隕落,已讓人感到有趣,不過這意象前人已經用過,如潘岳的《螢火賦》説“彗似移星之流雲”。“拂樹若生花”則叫人感到詩人想象之豐富。當然,潘岳也曾形容道“熠熠若丹蕊之初葩”。説螢火像初開的紅色花朵,但那還只是靜態的比喻。蕭綱這兒用了“拂”字、“生”字,便富於動態。樹叢本是黑黝黝的一片,忽而這裏那裏閃現出光亮,似乎花兒在頃刻間綻放。“拂”字表明那光亮不是靜止的,而是輕盈地流動着;那“花”也就乍明乍滅,這裏謝了那裏又開了,宛如節日的焰火。多麼奇異的景象!多麼天真的意趣!

“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二句寫螢火飛入了室內。詩人換了一種寫法:不説螢火如何如何,只説它在一片漆黑中看見了屏風被神氣的火光照亮,門簾彷彿綴上了顆顆夜明的寶珠。因為閃閃爍爍,不點自亮,所以説是“神火”。詩人那種孩子般的驚喜,流露於詩句之間。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詩人設想螢火蟲是很願意被喜愛它的人所收拾的。它説:倘若您願意拾取我這發光的小蟲,那我毫不吝惜自己的微軀。以這種擬人的寫法結尾,更給全詩增添了幾分妙意!

詠螢原文賞析及翻譯2

詠螢

唐代虞世南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譯文

靈巧的身軀發出微弱的光芒,纖弱的'翅膀輕輕飄動。

只怕沒有人認識自己,獨自暗中飛來飛去發出光明。

註釋

螢:昆蟲,身體黃褐色,觸角絲狀,腹部末端有發光的器官,能髮帶綠色的光。白天伏在草叢裏,夜晚飛出來。種類很多,通稱螢火蟲。

的歷(dí lì):小粒明珠的光點,靈巧微弱的樣子。流光:閃爍流動的光芒。

飄搖:飄飄搖搖,很不穩定的樣子。

畏:怕。

創作背景

虞世南是前朝老臣,自秦王階段就追隨太宗,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太宗即位後,又為修文館學士。但虞世南“志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得失,必存規諷”。作者作此首《詠螢》小詩,也即寄寓身世之感,一方面表現出恐怕不被賞識的擔憂,另一方面強調了自己的風骨。

賞析

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詠物詩,作者借詠流螢表達了物雖小而不礙其光華的哲理,同時又借物自喻,寄寓身世之感。因有所寄託,因而別具情致。

此詩前兩句從流螢的飛翔之形、發光之態的角度開始寫,“流光小”與“弱翅輕”襯托出了螢火蟲的弱小。這種手法,有點類似唐朝李嘉的《詠螢》:“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此詩通過螢火水上輕舞、空中展翅、風吹不滅、露洗還明、輸光伴夜讀、流連在楹檐等形象的刻畫,突出了其飛翔之姿、發光之徵。但虞世南的詩並不以繪形為目的。詩的三、四兩句則由表及裏,一下子窺視到螢的內心世界:“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多麼頑強的個性,多麼可貴的追求,儘管自己的生命弱小,但它不甘默默無聞,不願自暴自棄,偏要在暗夜中閃光,頑強地表現自己的存在,執著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那出現在讀者眼前的螢火,就不是一隻小小的飛蟲,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精靈,一個個性獨特、胸懷不凡的剛毅之士,其偉岸形象,令人肅然起敬,又促人深思猛省。

《老子》雲:“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意思是説,道雖然是無名而質樸的,很小不可見,但是天下誰也不能降服它,令其稱臣。人生在世,應該努力進取,刻苦學習,即使先天條件不足或有所限制,但是無礙於人通過後天努力獲得學識。這首小詩也即闡述了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哲學。

標籤: 翻譯 原文 賞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kl9q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