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詠雨·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

詠雨·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

詠雨·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1

詠雨·其二原文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絃。

譯文

祥瑞之氣吹遍綠野,及時的梅雨滋潤着麥田。雨水使溪澗水驟漲;夜霧未消中早晨的炊煙在四處冉冉升起。大雁因濕重飛行次序都亂了,花朵帶雨顏色卻更加鮮豔。沛雨甘霖預示着豐年的到來,令人欣喜的敞開心懷彈弄五絃。

註釋

“和氣”,古人認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萬物由此“和氣”而生;在古詩文中也常被引申指能導致吉利的祥瑞之氣。“梅雨”本指初夏產生的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亦稱黃梅天。“宿霧”即“夜霧”;“朝煙”指早晨的炊煙。“登歲”指豐年;“披襟”本謂敞開衣襟,本詩比喻心懷舒暢。“五絃”為古代樂器名,這種樂器是舜帝發明的,《禮記》、《史記》等很多典籍中都記載了:“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的事情。又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五絃如琵琶而小,北國所出,舊以木撥彈,樂工裴神符初以手彈。”裴神符是貞觀時期著名的樂師,其五絃的演奏水平曾深受唐太宗讚賞,並被封為“太常樂工”;唐太宗亦喜弄五絃。 有學者認為此詩寫於五月份。筆者認為此詩寫於農歷的三月初。詩中的“梅雨”應為“迎梅雨”。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水一.雨水》記載:“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黴也。芒種後逢壬為入梅,小暑後逢壬為出梅。又以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雨。”三月份為小麥的生長時期,此時雨水充足則有利於小麥的豐收。而農曆五月初為小麥收成季節,此時再下雨反而不利於收割。

詠雨·其二鑑賞

中國古代的皇帝都特別看重農業。新舊《唐書》及《貞觀政要》中均記載了唐太宗非常關心農業的事蹟。唐太宗每年都要參加春耕的大典,而且還常常親耕於籍田,常去籍田中查看年景,決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誤農時。中國古代有一句農諺説:“春雨貴如油”;因此,唐太宗看到這場“梅雨”有利於農作物的收成時,非常高興的寫了這首詩。

此詩前六句均寫景物,用詞生動且令人感覺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聯為抒發個人的情感。此詩還有一個藝術特點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悦之情,但卻通篇不用一個“喜”字。

這兩詩除了尾聯外,其餘的'聯句都採用對仗的方式來寫,不僅對仗工整,且音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描寫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韻通過詩句體現出來。筆者認為,古代名家寫詩的技巧和方法,有時很難用幾句話把它都講明瞭,但往往我們在仔細賞讀過後,常能意會出其中的神韻,並且有如飲甘泉的感覺。

詠雨·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

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

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絃。

譯文

陰陽混合之氣吹着綠色的田野,梅雨灑在稻田裏。

剛剛下雨產生的水流匯流到河溝裏,夜裏霧氣追隨清晨炊煙的腳步。

露水打濕了大雁羽毛,飛行沒有了次序,花沾上露水顏色更加鮮豔。

對這豐收之年我感到非常高興,敞開衣襟撥弄着五絃琴。

註釋

和氣:古人認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

綠:綠色。

野:田野。

梅雨:本指初夏產生的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亦稱黃梅天。

宿霧:即夜霧。

足腳。

朝煙:指早晨的炊煙。

沾色:加上顏色。

更鮮:更加鮮豔。

登歲:指豐年。

披襟:本謂敞開衣襟,本詩比喻心懷舒暢。

五絃:為古代樂器名。

賞析

中國古代的皇帝都特別看重農業。新舊《唐書》及《貞觀政要》中均記載了唐太宗非常關心農業的事蹟。

此詩前六句均寫景物,用詞生動且令人感覺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聯為抒發個人的情感。此詩還有一個藝術特點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悦之情,但卻通篇不用一個“喜”字。

這兩詩除了尾聯外,其餘的聯句都採用對仗的方式來寫,不僅對仗工整,且音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描寫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韻通過詩句體現出來。筆者認為,古代名家寫詩的技巧和方法,有時很難用幾句話把它都講明瞭,但往往我們在仔細賞讀過後,常能意會出其中的神韻,並且有如飲甘泉的感覺。

創作背景

唐太宗每年都要參加春耕的大典,而且還常常親耕於籍田,常去籍田中查看年景,決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誤農時。中國古代有一句農諺説:“春雨貴如油”;因此,唐太宗看到這場“梅雨”有利於農作物的收成時,非常高興的寫了這首詩。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後世明君之典範。廟號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9l7j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