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袁枚《贈黃生序》原文及譯文

袁枚《贈黃生序》原文及譯文

唐以詞賦取士,而昌黎下筆大慚①。夫詞賦猶慚,其不如詞賦者可知也。然昌黎卒以成進士,其視夫薄是科而不為者,異矣。今之人有薄是科而不為者,黃生也。或且目笑之曰:“《四書》文取士,士頗多賢,其流未可卒非。”吾代黃生對曰:“昔管仲遇盜,得二人焉。盜可以得人,而上不必懸盜以為的也。”論者語塞。

吾不敢謂薦闢策試之足以盡天下士也,亦不敢謂為古文者之足以明聖道也。然訪某某者,必詢其鄰人,為其居之稍近也。漢、唐之取士也,與古近。其士之所為古文也,與聖道近。近,斯得之矣。宋以後制藝②道興,古文道衰。士既非此不進,往往靡歲月,耗神明,以精其能而售乎時。出身後重欲云云,則噓唏服臆,忽忽老矣。

予喜生年甚少,意甚鋭,不徇於今,其於古可仰而冀也。又虞其家之貧,有以累其能也。為羞其晨昏,而以書庫託焉,成生志也。既又告之曰:天下有不為而賢於其為之者,有為之而不如其不為者,無他,成與不成而已。不為而不成,其可為者自在也;為之而不成,人將疑其本不可為,而為者絕矣。今天下不為古文,子為之,安知其不為者之不含笑以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生自揣不能一雪此言,且不宜為古文;吾望於生者厚,故反吾言以勖之。

①下筆大慚:曾對程式化的應試文字深表不滿,併為自己應試所作的詞賦深感慚愧。

②制藝:八股文。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視夫薄是科而不為者 薄:輕薄

B.往往靡歲月,耗神明靡:耗費

C.為羞其晨昏,而以書庫託焉羞:供應(食物)

D.而上不必懸盜以為的也 的:目的

9.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其視夫薄是科而不為者 有為之而不如其不為者

B.漢、唐之取士也,與古近 又虞其家之貧

C.其於古可仰而冀也 天下有不為而賢於其為之者

D.而上不必懸盜以為的也 安知其不為者之不含笑以待也

10.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四書》文取士,士頗多賢,其流未可卒非。

以《四書》文選拔人才,考中的有很多是賢才,對他們恐怕不能輕率否定。

B.吾不敢謂薦闢策試之足以盡天下士也。

我不敢説薦舉、徵辟和科舉考試就能把天下的人才收羅一空。

C.出身後重欲云云,則噓唏服臆,忽忽老矣。

等到做官後,再想要如何如何,卻已歎息不已、胸懷鬱結,感歎衰老了。

D.不為而不成,其可為者自在也。

不做就不成功,那麼做這件事的人就會感覺輕鬆自在。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寫韓愈雖靠詞賦中進士、但慚於詞賦重古文,意在表明自己推崇古文的思想。

B.宋以後八股文興起,士既非此不進,可一旦考中,則只有歎息,仍表明對古文的推崇。

C.全文主旨在於勉勵黃生要堅持自己的志向,重視古文道統,學好古文。

D.在勉勵黃生的同時,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對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及古文的極力推崇。

12.下列有關文中信息的解説,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贈序”,這種文體,一般用於親朋好友間,多為推重、讚許或勉勵之辭。

B.韓愈是宋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他倡導 “古文運動”,主張文道合一、務去陳言。

C.袁枚,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等。

D.“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總稱,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

13.請把文中的畫線句子譯為現代漢語。(4分)

生自揣不能一雪此言,且不宜為古文;吾望於生者厚,故反吾言以勖之。

14.簡答題(4分)

文章結尾引用孟子的話:“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荑稗,tí bài,即“稊稗”。 稊:象稗的草,結實如小米;稗:稗子,一種田間有害雜草)。請簡要回答作者在文中引用這句話的目的?

參考答案

8.A(輕視)(3分) 9.B(3分) 10.D(3分)

11.D(3分) 12.B(3分)

13.黃生如自料無力洗刷這種言談,那姑且也就不宜去做古文。我對黃生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説這些反話來激勵他。(4分)

14.種植五穀,就要種得美滿成熟。如果長得不熟,還不如田間的稊米、稗草。寫作古文,如種五穀也要寫得美好,不然還不如不寫,寫成如稗草般的文章,害人害已。作者引用這句話有對黃生寫好古文的勸勉鼓勵之意。(4分)

參考譯文:

唐代用考試詞賦來選拔人才,而韓愈下筆應試詞賦感到十分慚愧。連詞賦都這樣,那些不如詞賦的`文章就可想而知了。但韓愈終究還是靠詞賦中了進士,與那些看不起這種科目而不願寫這種文體的人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如今有看不起科舉時文而不願寫作時文的,就是黃生。有人看着譏笑道:“以《四書》文選拔人才,考中的有很多是賢才,對他們恐怕不能輕率否定。”我替黃生回答説“從前管仲遇到盜賊,從中獲得了兩個人才。盜賊中儘管可以得到人才,但上官不必把盜賊作為用人的標準。”議論的人無話可説。

我不敢説薦舉、徵辟和科舉考試就能把天下的人才收羅一空,也不敢説寫古文的就足以闡明聖賢之道。但如果訪問某個人,必然要問他的鄰居,因為住得比較近的緣故。漢代、唐代的科舉,因為離古代近,士子所做的古文,離聖賢之道也比較近。近,就容易有所得。宋代以後制藝漸興,古文慢慢衰落了。士子既然不熟習制藝就不能做官,往往就費日月、耗精神,力爭精通制藝而在當時有出路。等到做官後,再想要如何如何,卻已歎息不已、胸懷鬱結,感衰歎老了。

我喜歡黃生年紀很輕,志氣很高遠,不肯隨從現在的風氣,他對於古文該是可以努力向上而期望有成的。我又擔心他家裏貧窮,會因此影響他才能的發展,所以為他供應早晚的食物,又把書庫託付給他,想幫助他實現志向。然後又告訴他説:天下有不做卻比做了還好的,有做了卻不如不做的。這沒有別的原因,就看他做得成功不成功罷了。不做而不成功,這件事值得做的價值自然存在;做了而不成功,別人就會懷疑這件事本來就無法做,從此再也沒有肯去做的人了。現在天下的士子都不做古文,你騙去寫作,又怎麼知道其他不做的人不含笑等待着呢?如果五穀長不熟,那麼還不如稊米、稗子有用。黃生如自料無力洗刷這種言談,那姑且也就不宜去做古文。我對黃生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説這些反話來激勵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wyv90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