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的閲讀答案及原文賞析

《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的閲讀答案及原文賞析

去者日以疏

《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的閲讀答案及原文賞析

佚名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選自《古詩十九首》第十四首。故里閭:指故居。

1.從題材上看,本作品屬於 詩。(1分)

2.對本作品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一、二兩句運用了比興創作手法,高度概括,富有哲理

B.七、八兩句情景交融,動靜結合,渲染一種蕭瑟的氛圍。

C.“一去一來”屬於時間順流;“郭門、里閭”則是空間對流。

D.本事語言看似淺顯,樸素自然,實則清新典雅餘味無窮。

3.清人朱筠有云:“末而句一掉,生出無限曲折來。”請結合作品對此加以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思鄉懷人詩 / 羈旅行役詩

2. C (A項錯在“比興”手法,B項錯在“動靜結合”,D項錯在“清新典雅”。)

3.末二句從上面的所見所感,轉向(牽連)到自身,好像遊離開前文,確乎 “一掉”(1分)。但它和上文有着深刻的內在聯繫,一“去”一“來”中歲月消逝迅速,遊子唯一的希望只有及早返回故鄉,以期享受亂離中的骨肉團圓之樂,此為一折(1分);但引人愴痛的是欲歸不得,故障重重,此為二折(1分)。末二句欲歸不得的敍述中包含着無限心酸(1分)。(意思對即可)

賞析

全詩共十句,可分作三層。

第一層(1-2)句,起句突兀,開篇便言及人因生離與死別而產生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極富哲理。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去者”:已死去的人。“生者”;還活着的人。 “疏”:疏遠。“親”:親近。 “以”和“已”:古“以”“已”通用,義同。這兩句的意思是説;死去的人隨着時間的流逝,其音容笑貌會因日漸疏遠被人淡忘;而活着的人卻會因分離時間的延長,其思念之情、親近之感反而會日漸地增長。首起兩句,詩人開篇便陡然地提出自已對人生中生離與死別兩大生命現象的感慨,一下便緊緊地抓着了讀者。我們不禁要問詩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慨呢?

第二層(3-8)句,寫詩人對所處環境景物和心理感受的描寫。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郭門”:城外曰郭,“郭門”就是外城的城門。這兩句寫詩人外出城郊所見,是對所見環境的`整體性的掃瞄,展現在詩人眼中的是一片荒丘壘壘野墳。望見丘墳,自然會想到死者,想到死者自然地會想到生者與死者因生死相隔而日漸疏遠;進而也會自然地聯想到生者與生者間因離別愈久,反而會田更加思念而愈加親近。讀了這兩句,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詩人之所以起首便談及人生生離與死別兩大問題,原來是因為詩人“出郭門直視”觸景生情的緣故罷了。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犁”:農具。這裏作動詞用,就是耕的意思。“松柏”:種在墓地上的樹木。古人在墓地多種植鬆、柏、楊、榆等樹木,一是為堅固墳瑩土壤,二是作識別標誌便於子孫祭掃。“摧”:折也。這兩句是詩人對丘墳所見的進一步描寫。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墳墓上的柏樹,也被人砍斷,用作柴火。從這兩句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看出死者的可憐。死者不僅被人所疏遠淡忘,而且連埋葬屍骨的墳丘也不得永存,被人犁作耕田;連那墳墓上生長的松柏也被人當作柴火砍掉。人死之後大都難逃這樣的結局吧!所以,見此情景詩人自然會悲從中來。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蕭蕭”:白楊樹葉鳴風而發出的使人感到悲哀悽涼的聲響。這兩句是進一步描寫詩人身處墳丘中的心理感受。詩人進入墓地,但見殘棺遍地,朽骨累累,耳邊又陰風陣陣,吹得墳地中的白楊樹發出嘩嘩的聲響,這時詩人是更感荒涼悽慘,一時無限的悲愁湧上心頭,似乎是使人感到無法存活一樣!

第三層(9-10)句,寫詩人由觸景生情,進而聯想到自身,抒發了自已雖思歸故里而不能如願的痛苦和悲愁。 “思還歸故里,欲歸道無因”。 “故里”:故鄉。古代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裏,後來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稱作“裏”。“閭” :里門也。“故里閭” :猶言故居。“還”:通“環”,環繞的意思。“無因”:因,由也;無因,即無由。“道無因”:道,一解作道路講,道無因,即沒有可行之路可以回去,亦可。因漢末年社會動亂,旅途中或因戰亂或因匪患路途不寧,要想平安回家是相當不易的。一解作方法講,道無因,即是説想回家而沒有回家的方法。或是因戰亂匪患路途不寧、或是因自已宦遊無成,無顏見家鄉父老、或是因窮途潦到,身無資費等等,因此自已儘管思歸心切,但卻無因可以回去的了。對此二句,朱筠説得最好好:“此二句不説出欲歸不得之故,但曰‘無因’,凡羈旅苦況,欲歸不得者盡括其中,所以為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v8xv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