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1

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

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

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

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

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

風清長沙浦,山空雲夢田。

瞻光惜頹發,閲水悲徂年。

北渚既盪漾,東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採蓮。

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

翻譯

清晨登上巴丘山,極目遠眺,四方的景物無不盡收眼底。

湖面明淨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見底可以映現秋色。

秋天的物色多麼蒼茫,岸上與水色都明麗清朗。

山色青翠掩映了遠處的林木,水色碧綠沒有清冷的煙氣。

帆船輕漂,自江中向這裏駛來,小鳥遠去飛向日邊。

長沙浦邊秋風清朗,雲夢田上霜跡已空。

觀覽秋光使人歎惜頭髮脱落,注目湖水流過又令人悲憫流年已逝。

北邊的小洲隨波盪漾,湖水向東潺潺而流。

郢人唱起《白雪》,江南美女歌唱《採蓮曲》。

聽到這些歌聲更讓人腸斷,憑靠山崖淚如泉湧。

註釋

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嶽陽)的巴丘山。巴丘山,位於岳陽南。又名巴蛇冢。傳説后羿屠巴蛇於洞庭,蛇骨久積成丘,故得名。

周覽:縱覽,四面瞭望。

際海:岸邊與水中。

長沙浦:指由長沙而入洞庭之湘水。

雲夢:古代澤藪名,位於南郡華容縣(今湖南潛江縣)西南。古云夢澤,跨江之南北,自嶽州外,凡江夏、漢陽、沔陽、安陸、德安、荊州,皆其兼亙所及。

瞻光:瞻日月之光。

閲水:閲逝去之水。

徂年:流年、年華。《後漢書·馬援傳》:徂年已流,壯情方勇。

渚:小洲,水中小塊陸地。

潺湲:水流動貌。

郢:春秋時楚國國都。

採蓮:梁武帝所制樂府《江南弄》,七曲中有《採蓮曲》。此指江南女子採蓮時所唱之歌。

創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長流夜郎中途獲赦,結束了十五個月的流放生活,重新得到自由。詩人隨即乘舟東下,在江漢一帶逗留了一段時間,然後又南遊洞庭、瀟湘。這首詩就是作於這一年秋天。

鑑賞

詩的開頭“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寫在秋天的一個早晨,詩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麗景色:“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居高臨下,湖光山色,無不盡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顯示了天高氣爽的秋色之美。詩人對之不禁讚歎不已:“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

開頭六句是寫意,是概括的描寫,淡淡幾筆勾勒出大致的輪廓。接着六句則是工筆,用鮮明的色彩細緻地加以刻畫。“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兩句寫靜態:山青樹也青,遠看山和樹簡直渾然一體。水是碧綠的,沒有被朦朧的寒冷的暮靄所籠罩。“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兩句寫動態:湖面上突然出現風帆,原來是過往的船隻;天空中鳥兒翱翔而過,朝着日出的方向飛去,逐漸消失了。“風清長沙浦,山空雲夢田”兩句寫洞庭湖周圍的秋景:長沙浦水淨風清,雲夢澤的田野蒙上一層白霜是那樣空明。

“瞻光惜頹發,閲水悲徂年。北渚既盪漾,東流自潺湲。”這四句觸景生情,抒發身世之感。詩人看到水流不息,聯想到那已經過往的歲月和消逝的年華,不禁感慨萬端,悲從中來。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採蓮。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這裏運用了“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意思是説,無論是善於唱歌的歌手唱起《白雪歌》,或者是越地的女子唱起《採蓮曲》,都無法使作者高興起來,反而更加悲傷。詩到這裏,戛然而止。“淚如泉”的原因,詩人沒説,留給讀者去聯想,去思索。

此詩為五言古詩,而語言工緻,對用對仗,可見是吸取了近體詩的特點。李白詩歌素以雄奇奔放、豪邁不羈著稱,但這首詩表現出李白詩歌精細工緻的另一面。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2

長安秋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譯文及註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樓台高聳,屹立在一片秋樹之上;天空明淨,像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秋色是這樣高遠寥廓,同峻拔入雲的南山相比,氣勢難分高低。

註釋

①秋望:在秋天遠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樹:指深秋時節的樹。外:上。

③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淨的天空。毫:非常細小的東西。

④氣勢:景象、氣派。

賞析:

作者:佚名

這是一曲高秋的讚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並不在最後的那個“望”字,而是讚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

首句點出“望”的立足點。“樓倚霜樹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強調自己所登的高樓巍然屹立的姿態;“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經霜後的樹,多半木葉黃落,越發顯出它的高聳挺拔,而樓又高出霜樹之上,在這樣一個立足點上,方能縱覽長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領略它的高遠澄潔之美。所以這一句實際上是全詩的出發點和基礎,沒有它,也就沒有“望”中所見的一切。

次句寫望中所見的天宇。“鏡天無一毫”,是説天空明淨澄潔得象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沒有一絲陰翳雲彩。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徵。這種澄潔明淨到近乎虛空的天色,又進一步表現了秋空的高遠寥廓,同時也寫出了詩人當時那種心曠神怡的感受和高遠澄淨的心境。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第三句轉筆寫到遠望中的終南山。將它和“秋色”相比,説遠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雲的氣勢,像是要和高遠無際的秋色一賽高低。

南山是具體有形的個別事物,而“秋色”卻是抽象虛泛的,是許多帶有秋天景物特點的具體事物的集合與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擬。而此詩卻別出心裁地用南山襯托秋色。秋色是很難描寫的,它存在於秋天的所有景物裏,而且不同的作者對秋色有不同的觀賞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悽清蕭瑟,有的取其明淨澄潔,有的取其高遠寥廓。這首詩的作者偏於欣賞秋色之高遠無極,這是從前兩句的描寫中可以明顯看出的。但秋之“高”卻很難形容盡致(在這一點上,和寫秋之“悽”、之“清”很不相同),特別是它那種高遠無極的氣勢更是隻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種情況下,以實託虛便成為有效的藝術手段。具體有形的南山,襯托出了抽象虛泛的秋色,讀者通過“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詩句,不但能具體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連它的氣勢、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詩往往流於柔媚綺豔,缺乏清剛遒健的骨格。這首五言短章卻寫得意境高遠,氣勢健舉,和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有神合之處,儘管在雄渾壯麗、自然和諧方面還不免略遜一籌。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3

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譯文及註釋

樓倚(yǐ)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樓閣高聳於經霜的樹林之上,登高望遠,天空如明鏡無纖雲一毫。

倚:靠着,倚立。霜樹:指深秋時節的樹。外:之外。指樓比“霜樹”高。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淨的天空。無一毫:沒有一絲雲彩。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小?

南山:指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氣爽的天空。氣勢:氣概。喻終南山有與天宇比高低的氣概。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樓閣高聳於經霜的樹林之上,登高望遠,天空如明鏡無纖雲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小?

註釋

秋望:在秋天遠望。

倚:靠着,倚立。

霜樹:指深秋時節的樹。

外:之外。指樓比“霜樹”高。

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淨的天空。

無一毫:沒有一絲雲彩。

南山:指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氣爽的天空。

氣勢:氣概。喻終南山有與天宇比高低的氣概。

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公元850年(大中四年)杜牧在長安,且多詠長安景色,故應是詩人晚年居住在長安所作。

鑑賞

這是一曲高秋的讚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並不在最後的那個“望”字,而是讚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説,樓閣倚在經霜的樹林外,天空如明鏡無纖雲一毫。

首句點出望的立足點。“樓倚霜樹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強調自己所登的高樓巍然屹立的姿態;“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經霜後的樹多半木葉凋落,越發顯出它的高聳挺拔;而樓又高出霜樹之外,在這樣一個立足點上,方能縱覽長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領略它的高遠澄潔之美。所以這一句是全詩的出發點和基礎,沒有它,也就沒有望中所見的一切。

次句寫望中所見的天宇。“鏡天無一毫”,是説天空明淨澄潔的像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沒有一絲陰翳雲彩。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徵。這種澄潔明淨到近乎虛空的天色,又進一部表現了秋空的高遠寥廓,同時也寫出了詩人當時那種心曠神怡的感受和高遠澄淨的心境。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小詩的後兩句是説,峻拔的南山與清爽的秋色,氣勢互不相讓兩兩爭高?

第三句寫到遠望中的終南山。將它和秋色相比,説遠望中的終南山,它那峻拔入雲的氣勢,像是要和高原無際的秋色一賽高低。

南山是具體有形的個別事物,而“秋色”卻是抽象虛泛的,是許多帶有秋天景物特點的具體事物的集合和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擬。而這首詩卻別出心裁的用南山襯托秋色。秋色是很難描寫的,而且不同的作者對秋色有不同的觀賞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悽清蕭瑟,有的取其明淨澄潔,有的取其高遠寥廓。這首詩的作者顯然偏於欣賞秋色的高遠無極,這是從前兩句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但秋天那種高遠無極的氣勢是隻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這種情況下,以實託虛便成為有效的藝術手段。具體有形的南山,襯托出抽象虛泛的秋色,讀者通過“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詩句,不但具體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連它的氣勢、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這首詩的好處,還在於他在寫出長安高秋景色的同時寫出了詩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於寫意畫。高遠、寥廓、明淨的秋色,實際上也正是詩人胸懷的象徵與外化。特別是詩的末句,賦予南山與秋色一種峻拔向上的動態。這就更鮮明的表示詩人的性格氣質,也使全詩在躍動的氣勢中結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餘地。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4

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秋望譯文及註釋

譯文

滾滾黃河水包圍着長安,河上秋風陣陣,有幾行大雁飛過。

士兵們跨過護城河時塵沙陣陣,將軍從弓袋中拔箭射敵軍。

船駛在黃塵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們只好扶挽着坐在船中;明月當空,使戰場悲涼起來。

聽説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謀略的人,而今天誰會成為像大將郭子儀一樣的人?

註釋

⑴漢宮牆:實際指明朝當時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長城,它是明王朝與革達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漢邊牆”。

⑵客子:指離家戍邊的士兵。過壕:指越過護城河。野馬:本意是遊氣或游塵,此處指人馬蕩起的煙塵。

⑶弢(tāo)箭:將箭裝入袋中,就是整裝待發之意。弢,裝箭的袋子。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為此星出現預示有外敵入侵,“射天狼”即抗擊入侵之敵。

⑷飛挽:快速運送糧草的船隻,是“飛芻輓粟”的省説,指迅速運送糧草。

⑸朔方:唐代方鎮名,治所在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此處泛指西北一帶。

⑹郭汾陽:即郭子儀,唐代名將,曾任朔方節度使,以功封汾陽郡王。

秋望賞析

《秋望》詩描寫戰雲密佈下的塞上風光,抒發對於扶危定傾、安邊衞國的良將的嚮往,風力遒勁,慷慨悲涼,是李夢陽邊塞詩的傑出代表。

全詩緊扣詩題“秋望”二字落筆。詩中之景,無非“望”中所見,無不透出悽清肅殺的秋的氣息。從首聯兩句都寫到黃河來判斷,詩人登臨挑望的地點,很可能是在黃甫川堡。這裏,邊牆在側,地近黃河,故水繞邊牆之景首先映入詩人的視野。次句寫秋雁南飛,既點明瞭節令,也使詩的境界愈見空闊、蒼涼。

頷聯寫備戰中的士卒與將軍。“追野馬”與“射天狼”對舉,不必作如實的理解,這兩句只是説,戰士過壕越溝,縱馬馳騁,其快若風,如追野馬。將軍則全副戎裝,彎弓塔箭,滿引待發。這一聯寫出了訓練場上將士們的活動,表現了他們情緒飽滿、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還揭示出他們行為的思想基礎——“射天狼”以保國安民的崇高理想。

頸聯上句所寫,是詩人視線從訓練場移開後在黃河渡口見到的景象。這裏,塵土飛楊,運輸糧草的車隊、船隊一派繁忙。頸聯下句所寫,時、地都已轉換。其時月亮升起來了。詩人的目光從熙來攘往的黃河渡口移到了灑滿月光的閲無人聲的清冷的古戰場上。這是戰爭爆發前的沉寂,練兵場上的緊張與黃河渡口的繁忙預示着戰爭即將來臨,詩人的心不覺收緊了。一個“冷”字雖是專用以描寫古戰場的清冷與寒冷,但也隱隱透出詩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聯抒情,從前三聯見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轉出。詩人深知,戰鬥的交敗,主帥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經常聽人説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戰而又富於謀略的將軍,在唐代平定安史之亂、大破吐蕃的朔方節度使、封為汾陽郡王的郭子儀便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一個。詩人感慨當時統兵的將軍中再也沒有郭子儀那樣的人物,不禁為戰爭的前途充滿了優慮和擔心。明代邊患嚴重,瓦刺、韃靼先後構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脅,榆林等明朝重要的軍鎮要地,經常受到襲擾。就在詩人這次犒軍期間,所到之處也無不顯出大戰即將降臨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詩中説:“旌幹裊裊動城隅,十萬連營只為胡。”又説:“昨夜照天傳炮火,過河新駐五單于。”李夢陽不希望見到勞師動眾、師老兵疲、戰火連綿的情況常此下去,對於朝廷用人不當、指揮失宜又多所不滿,故而在《秋望》等詩中一再呼喚郭子儀式的人物再世。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5

原文

唐代:趙嘏

雲物悽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譯文及註釋

雲物悽清拂曙(shǔ)流,漢家宮闕(què)動高秋。

拂曉的雲與攀在漫天遊動,樓台殿閣高高聳立觸天空。

悽清:指秋天到來後的那種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蕭索之意。清,一作“涼”。拂曙:拂曉,天要亮還未亮的時候。流:指移動。漢家宮闕:指唐朝的宮殿。動高秋:形容宮殿高聳,好像觸動高高的秋空。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yǐ)樓。

殘星點點大雁南飛越關塞,悠揚笛聲裏我只身倚樓中。

殘星,天將亮時的星星。雁橫塞:因為是深秋,所以長空有飛越關塞的北雁經過。橫,渡、越過。塞,關塞。長笛:古管樂器名,長一尺四寸。

紫豔半開籬(lí)菊靜,紅衣落盡渚(zhǔ)蓮愁。

豔縈的菊花靜靜地吐芳幽,紅紅的蓮花落瓣憂心忡仲。

紫豔:豔麗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澤。籬:籬笆。紅衣:指紅色蓮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塊陸地。

鱸(lú)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qiú)。

可惜鱸魚正美回也回不去,頭戴楚冠學着囚徒把數充。

鱸魚正美:西晉張翰,吳(治今江蘇蘇州)人。齊王司馬冏執政時,任為大司馬東曹掾。預知司馬冏將敗,又因秋風起,想念故鄉的菜蓴鱸魚膾的美味,便棄官回家。不久,司馬冏果然被殺。南冠:楚冠。因為楚國在南方,所以稱楚冠為南冠。

註解及譯文

譯文

拂曉的雲與攀在漫天遊動,樓台殿閣高高聳立觸天空。

殘星點點大雁南飛越關塞,悠揚笛聲裏我只身倚樓中,

豔縈的菊花靜靜地吐芳幽,紅紅的蓮花落瓣憂心忡仲。

可惜鱸魚正美回也回不去,頭戴楚冠學着囚徒把數充。

註釋

悽清:指秋天到來後的那種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蕭索之意。清,一作“涼”。拂曙:拂曉,天要亮還未亮的時候。流:指移動。

漢家宮闕(què):指唐朝的宮殿。動高秋:形容宮殿高聳,好像觸動高高的秋空。

殘星,天將亮時的星星。雁橫塞:因為是深秋,所以長空有飛越關塞的北雁經過。橫,渡、越過。塞,關塞。

長笛:古管樂器名,長一尺四寸。

紫豔:豔麗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澤。籬:籬笆。

紅衣:指紅色蓮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塊陸地。

鱸(lú)魚正美:西晉張翰,吳(治今江蘇蘇州)人。齊王司馬冏執政時,任為大司馬東曹掾。預知司馬冏將敗,又因秋風起,想念故鄉的菜蓴妒魚膾的美味,便棄官回家。不久,司馬冏果然被殺。

南冠:楚冠。因為楚國在南方,所以稱楚冠為南冠。《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間之日:‘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後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戰俘。

創作背景

這首七言律詩是趙嘏客居長安時期所作。趙嘏曾於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舉進士不第,寓居長安。詩人獨在異鄉,見深秋淒涼景象,頓生懷鄉思歸之情,創作了這首詩。

賞析

這首七律,通過詩人望中的見聞,寫深秋拂曉的長安景色和羈旅思歸的心情。

首聯總攬長安全景。在一個深秋的拂曉,詩人憑高而望,眼前淒冷清涼的雲霧緩緩飄遊,全城的宮觀樓閣都在腳下浮動,景象迷濛而壯闊。詩中“悽清”二字,既屬客觀,亦屬主觀,秋意的清冷,實襯心境的淒涼。正是這兩個字,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頷聯寫仰觀。“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態。景物描寫見聞動靜的安排,頗見匠心。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陣,這是秋夜將曉時天空中最具特徵的景象;高樓笛聲又為之作了饒有情韻的烘托。這兩句是説:晨曦初見,西半天上還留有幾點殘餘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詩人的注意力正被這景象所吸引,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尋聲望去,在那遠處高高的樓頭,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杆吹奏橫笛。笛聲那樣悠揚,那樣哀婉:是在喟歎人生如晨星之易逝,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里、懷遠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寫自己內心的衷曲,卻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這樣地使聞者黯然神傷嗎?這一聯是趙嘏的名句。據《唐詩紀事》卷五十六記載,詩人杜牧對此讚歎不已,因稱趙嘏為“趙倚樓”。杜牧如此激賞,恐怕就是由於它選景典型、韻味清遠的緣故。

頸聯寫俯察。夜色褪盡,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歷歷可辨:竹籬旁邊紫豔的菊花,一叢叢似開未開,儀態十分閒雅靜穆;水塘裏面的蓮花,一朵朵紅衣脱落,只留下枯荷敗葉,滿面愁容。紫菊半開,紅蓮凋謝,正是深秋時令的花事;以“靜”賦菊,以“愁”狀蓮,都是移情於物,擬物作人,不僅形象傳神,而且含有濃厚的主觀色彩。這與李清照《聲聲慢》中“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借菊之憔悴寫人的愁苦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紅豔滿塘的蓮花,使人不禁會生出紅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而籬畔靜穆閒雅的紫菊,儼然一派君子之風,更令人憶起“採菊東籬下”的陶靖節,油然而起歸隱三徑之心──寫菊而冠以“籬”字,取意就在於此。

上面三聯所寫清晨的長安城中遠遠近近的秋色,無不觸發着詩人孤寂悵惘的愁思;末聯則抒寫胸懷,表示詩人毅然歸去的決心。詩人説:家鄉鱸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為何來!“鱸魚正美”,用西晉張翰事,表示故園之情和退隱之思;下句用春秋鍾儀事,“戴南冠學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之無謂與歸隱之不宜遲。

詩中的景物不僅有廣狹、遠近、高低之分,而且體現了天色隨時間推移由暗而明的變化。特別是頷頸兩聯的寫景,將典型景物與特定的心情結合起來,景語即是情語。雁陣和菊花,本是深秋季節的尋常景物,南歸之雁、東籬之菊又和思鄉歸隱的情緒,形影相隨,詩人將這些形象入詩,意在給人以豐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悽清氣氛的渲染,高樓笛韻的烘托,思歸典故的運用,使得全詩意境深遠而和諧,風格峻峭而清新。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6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雲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雲飄華纓。

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徵。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歎何時平。

翻譯

路上的積水減少,沙灘露出,霜降天空之晶。

趴在欄杆遠望,道路有深情。

想來江山之外,看盡煙雲發生。

朝中事情多半無能為力,勞苦不息而不見成功。

我年老而疏白的鬢髮飄在清涼風中,誰説那是仕宦者的彩色冠纓。

拴在槽上的馬受束縛,蜷曲無法伸直,不自由的籠中鳥想念遠行。

年底臨近傍晚(年將老),日夜白白地彷徨。

事物可貴之處是合其情性,身心勞累的原因是喜好追求功名。

內心自省:掛冠辭官是正確做法,追溯往事歎何時公平。

註釋

潦:雨水大。路上的流水,

積水:潦水。lào,古同“澇”,雨水過多,水淹。

沙衍:水中有沙者曰沙衍。

天宇:指上下四方整個空間。

伏:身體前傾靠在物體上。

檻:讀音為jiàn,欄干,欄板。

眺:遠望。

津:指渡口。

途:道路。

津塗:道路。

遠情:猶深情。”

江山:江河和山嶺,多用來指國家或國家的政權。

煙雲:煙靄雲霧,也比喻變化消失的事物。

滔滔: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連續不斷,

形容大水奔流貌:白浪滔滔。

役役:勞苦不息貌。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

颯:風聲,清涼的樣子。又衰颯。

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鬢髮。多指暮年。

孰:誰。

雲:説。

華纓:彩色的冠纓。古代仕宦者的冠帶。

櫪馬:拴在馬槽上的馬。多喻受束縛,不自由者。

踡跼:蜷曲或彎曲不伸的樣子。

籠禽:籠子中的鳥。比喻不自由之身。

遐徵:遠行;遠遊。

歲陰:歲暮,年底。

向:1。對着,朝着。2。近,臨。

晼晚:1。太陽偏西,日將暮。2。年將老;老年時期。3。指時令晚。

日夕:近黃昏時;傍晚。又日夜之意。

空:徒然,平白地。

屏營:也作“屏盈”,彷徨。

得性:謂合其情性。

由:原因,緣由。

近名:好名;追求名譽。

內顧:回頭看。內心自省。

覺:醒悟。

今是:現在是對的,過去是錯的。指認識過去的錯誤。

追歎:謂追溯往事而感歎。

何時平:什麼時候太平;怎樣承平。

何時:表示疑問。

平:安定。

時平:時世承平。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公元716年(開元四年)張九齡辭官南歸之時。任左拾遺後,他與右拾遺趙冬曦共同參與吏部選人的等第考評,時稱平允。開元四年秋,張九齡在左拾遺職位上任滿,因與宰相不合,以母老為由,辭官歸家鄉韶州奉養老母。九齡登樓望遠,回想任職經歷,反思辭官決定,寫下該詩以抒發壓抑而不得志的心情。

鑑賞

辭官是一種令人無奈和回味的經歷。詩人此時寫的詩,其名稱中有“秋”、“晚”等淒涼的詞語,詩的前兩句也有積水和霜降等寒涼的意象。這些為詩定下了憂傷的調子。

第三、四句,詩人提到“津途多遠情”,其含義有二:一是作者馬上就回到家,對家鄉有思念盼望之情;二是回望過去經歷,有些不捨,留下深情。第五六句,作者借景物描寫,隱喻為官的經歷:“江山之外,看盡煙雲”。第七、八句,描寫很多的事情詩人都無力解決,慨歎一生勞苦不息而不見成功。第九、十句,寫詩人在涼風中,年老而疏白的鬢髮飄揚,有人稱讚張九齡做了貴官,而張九齡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是被拴在槽上受束縛的馬,無法行動,又像籠中的鳥,沒有自由卻嚮往遠遊行,而此時年紀老了,個人卻只剩下莫名的彷徨。

末四句,詩人認為,做人做事一定要依據事物本來的情性,身心十分勞累的原因是追求功名。詩人醒悟以往的經歷,有很多做錯的事,又肯定了辭官的做法。詩人當前關心的是何時天下太平。從詩句中可以見到:詩人仍然關心天下大事。

詩人能從秀麗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內涵,拋卻了赤裸裸的實用性、功利性的目光。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7

惜芳春·秋望

千山落葉巖巖瘦,百尺危闌寸寸愁。有人獨倚晚粧樓。樓外柳,眉暗不禁秋。

賞析

起首兩句對仗,托出了“秋望”的題面。兩句的角度不同,前句是望中的秋景,後句是秋望的所在地與望者的心情。但兩者又是互為映發的,其間的維繫就是一種悲秋的情調。先看前句。“千山落葉”是深秋常見的景象,而作者則強調其“瘦”的特徵,且謂“巖巖瘦”,簡直是嶙峋骨立。但同樣的景象,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遠大”(黃庭堅《登快閣》)的感受,可見景語本身無不帶有觀察者的主觀感情色彩。再看次句,“百尺危闌寸寸愁”,就明白地點出了“愁”的無處不在。這一句寫的是人物的感想,登高望遠,處處見山川蕭瑟,時令肅殺,倚遍闌杆,始終心情黯然。“寸寸”二字,見出了傷愁的細膩多端,令人遐想。這樣,前句的寫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後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襯托,從追尋兩者的聯繫來看,甚而會使讀者產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巖巖瘦”的聯想:這就是詞曲常用的“暗映”手法。

第三句補明瞭“百尺危闌寸寸愁”的主角形象,用語清疏,而同樣瀰漫着哀怨悱惻的氣氛。“晚粧樓”顯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輕女子,“晚”雖是“粧”的修飾詞,卻同時有着時近黃昏的暗示意味。“晚粧樓”前着“獨倚”二字,清楚地表明瞭她獨守空閨的思婦身份,令人聯想起“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李白《菩薩蠻》)等前人詩詞的意境。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它迴應並揭示了前兩句的句外之旨,使讀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樓遠望、倚遍危闌的真正用心是在於懷人,而不只是悲秋。

結尾二句毫不鬆懈,將“秋望”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樓外柳”是女子引領注視所在,既然“千山落葉”,柳葉“不禁秋”自是意料中事。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所謂“人言柳葉似愁眉”、“芙蓉如面柳如眉”,則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就成了巧妙的雙關。“瘦”、“愁”、“獨倚”、“不禁秋”,至此便傳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寫照。

古人有“詞密曲疏”的説法,其實在宋詞的小令中,也常以清疏之筆收韻遠雋永之效。這支散曲小令就綽有宋詞的韻味。

譯文及蛛絲

譯文

一座座山峯木葉脱落,更顯得山容消瘦;倚遍高樓的欄杆,每一寸都驅不去憂愁。但在黃昏,還是有位女子,獨自倚着粧樓凝眸。樓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葉都一樣黯然,對這淒涼的秋令難以禁受。

註釋

巖巖:勁瘦貌。

危闌:欄杆。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8

雲州秋望

白草黃羊外,空聞觱篥哀。

遙尋蘇武廟,不上李陵台。

風助羣鷹擊,雲隨萬馬來。

關前無數柳,一夜落龍堆。

翻譯

塞外空曠荒涼風光很少,只剩黃羊遊動白草也衰。觱篥一聲聲不斷地吹,思鄉的遊人聽着心哀。

愛國蘇武萬人敬慕,遠尋祠廟永不忘懷。投敵李陵卑鄙可恨,無人樂意上他的台。

羣鷹展翅在天空飛翔,搏擊生風把雲霧撥開。萬馬奔騰在原野上,白雲飄忽伴着隨來。

長城自古防災禍,柳樹萬株城前栽。一夜涼風蕭蕭颳起,落葉鋪滿龍堆地帶。

註釋

雲州:唐置,曾一度改稱雲中郡,故治在今山西大同。

白草:草名。生長在西北地區。

黃羊:哺乳動物,毛黃白色,有光澤,角短而稍彎,尾短,四肢細,生活在草原和半沙漠地帶。肉味鮮美,毛皮可做衣服。

觱篥:漢代傳自西域的一種管樂器。

蘇武: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扣留,勸降不允,徙北海,持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留匈奴十九年,及還,鬚髮全白。歸國後,任典屬國。

李陵:李廣之孫。武帝時奉命出擊匈奴,兵敗投降。燕然山有李陵台。

鷹擊:《左傳》文公十八年,

魯大夫季文子説:“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鸛之逐鳥雀也。”暗用此典故,這裏有驅逐入侵者的意思。

關:指雁門關。

龍堆:白龍堆,即天山南路的沙漠地帶。這裏泛指塞外遼遠地區。

創作背景

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攜妻王華姜北出雁門,來到雲州。詩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聯絡,毫無結果,但他的豪情壯志並未稍衰。塞外雄奇壯麗的風光,激起了昂揚的詩情,於是詩人便寫下這首詩。

賞析

詩一開始,即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幅塞上秋景圖。白草黃羊,寫目中所見。深秋時草已枯萎,其色近白,故云“白草”。出句以雲州野外所特有的典型景物——白草中的黃羊,來表現塞上的單調、荒涼。對句則寫所聞。由於吹奏者遠在視野之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故云“空聞”。詩用一個“哀”字狀觱篥之聲,實際上是把詩人主觀的感受,強加給客觀的聲音的結果,是詩人心聲的吐露。出句與對句用一“外”字勾連,不僅具有使所見、所聞共置於一個畫面之效,同時,也形象地寫出了雲州原野之廣漠。兩句詩有聲有色,既有平面的秋景,又有空間的哀音,雖為景語,但亦微露故國之思,極富情韻。

“遙尋蘇武廟,不上李陵台”兩句,以褒蘇貶李言志。蘇武一向被人們視為具有愛國氣節的典型。蘇武與李陵,在對待國家民族的態度上截然相反,完全屬於對立的兩類人物,因而詩人對待兩人的態度亦迥然不同。雖然李陵台近在咫尺,但詩人卻“不上”,輕蔑之情溢於言表。儘管蘇武廟遠在他鄉,但詩人卻不畏路途遙遠,擬“遙尋”之。這樣,就把自己仰慕蘇武堅貞不屈,而鄙薄李陵投降變節之心志,曲折地表現出來。屈大均寫作此詩,並非是無病呻吟,為懷古而懷古,而是他在明亡之後,表示自己決不同清廷合作,矢志不渝忠於明室的心志的委婉流露,是他對叛降清廷的漢族士大夫的一種側面的譴責。

頸聯“風助羣鷹擊,雲隨萬馬來”,由言志又轉入寫景。兩句詩寫景極為傳神。羣鷹展翅搏擊長空,已見奮飛碧霄的身影;作品於“羣鷹擊”之前,又着“風助”二宇,更可表現出蒼鷹那種順着風勢急速飛行的矯健不凡之態。“萬馬來”之前,又着“雲隨”二字,更可表現出駿馬四蹄騰空,凌厲飛馳,呼嘯而來的氣勢。兩句詩極力突出一種大氣磅礴的動態。但搏擊的羣鷹,疾馳的萬馬卻並非實寫,而是虛寫詩人眼中的幻覺。這種假想中的幻覺,又寄託了詩人巨大的希望。詩人希望在中華大地出現羣鷹搏擊長空,萬馬奔馳原野那種抗清的場面。這種虛幻的景象,顯然是詩人出於反清扶明的渴望,而於無中生有的一種精神活動。但這種精神活動,卻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無法直言的隱祕,是渴望得到心理滿足的一種主觀情感的表露。

尾聯“關前無數柳,一夜落龍堆”。以景語結束全詩。前人論詩論詞有所謂“清空一氣”之説。所謂“清空一氣”,不過是一種“化景物為情思”,使物中有我的一種寫法。這兩句詩即具有“清空一氣”的特點。詩人用乾枯的柳葉整夜在狂風吹動下,不斷地飄飄灑灑從樹上落下的景象,使眼前景象具有一種難以擺脱的憂鬱氣氛,從而渲染內心的哀愁。同時,又以柳葉自況飄零的身世。這樣,就使讀者在景物描寫中似乎看到了詩人自我的形象,而詩人自我的形象也似乎化入了景物。是寫物抑或是寫人。給人不即不離之感,物我似乎已融為一體。以“清空一氣”的景物收束全詩,既能宕出遠神,又得含蓄藴藉之美,令人品味無窮。

秋望原文翻譯賞析9

長安秋望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古詩簡介

《長安秋望》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全詩寫作者登上高樓鳥瞰整個長安,眺望終南山,描寫長安周邊秋高氣爽的景色。表現了詩人高蹈絕俗、明淨開闊的襟懷。

翻譯/譯文

樓閣高聳於經霜的樹林之上,我登高遠望,天宇間不見一絲雲彩,宛若明鏡。終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小?

註釋

①秋望:在秋天遠望。

②倚:靠着,倚立。

③霜樹:指深秋時節的樹。

④外:之外。指樓比“霜樹”高。

⑤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淨的天空。

⑥無一毫:沒有一絲雲彩。

⑦南山:指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南。

⑧秋色:晴高氣爽的天空。

⑨氣勢:氣概。喻終南山有與天宇比高低的氣概。

賞析/鑑賞

這是一曲高秋的讚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並不在最後的那個“望”字,而是讚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

“樓倚霜樹外”,是説作者所登上的高樓“倚樹”矗立。注意樹前的“霜”字和樹後的“外”字。“霜”給人的意象薄白淨潔。“外”含兩點意思,一是旁,一是上。合而觀之,是詩人登樓烏瞰,產生了一種樓高出樹頂之外的感受。樓立霜樹之上,人立高樓之上,創造出一種清高兀立的意境,並暗點題目。“鏡天無一毫”,這句寫仰首所見,很形象。鏡子似的天空,明淨得連一根極細微的毫毛也沒有,看不見一絲雲影,看不見一點風塵。意境極為高遠明淨,寥廓清空,令人胸襟開朗,芥蒂一掃。“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遙望終南山,在天晴氣清的秋日,更顯得高峻巍峨,聳立天際,氣勢高遠。這氣象我們從對終南山的印象以及“氣勢”和“高”等詞語中想象得到,問題是“秋色高”怎樣理解。“色”有神態、氣色、景象之意,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中的“色”字就同這裏的用法用意相似。那麼,這兩句是説終南山與秋高的神色氣象兩相較量,試看誰的氣勢更加高遠。篇末的“高”字,點出了詩人心目中所注視欣慕的是萬般“秋色”中的那種高遠無極的氣象。

“高”是這首五言詩的“詩眼”,全詩各句都在圍繞着這個關鍵性的字眼着筆設景。樓高於樹,山高於樓,天高於山,詩人採用以實託虛,以意寫神的手法,輕筆淡墨地勾勒展示了秋日天空高高在上的神態氣色,使人感到高得寥廓無極、深邃明淨,虛無空靈,浩渺雄渾,若有若無。登樓極目,似與蒼穹接軌,清新氣流蕩滌心胸,悠然脱俗,升騰化外。而且由於對實物的描寫,沒有一筆重彩濃抹,讓人只覺得樹挺拔、樓矗立、山聳峙,一一立地凌空,直上九霄,豎列眉睫之前,又給人一種高直疏朗的美感。“胸有正氣格自高”,“秋色”的這種高直清明的只可意會的神韻,正是詩人胸襟、性格的外射。由此看來,這首寫意詩可謂晚唐詩苑的一朵奇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rwze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