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雨霖鈴原文和譯文

雨霖鈴原文和譯文

《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給大家分享了雨霖鈴原文翻譯,歡迎借鑑!

雨霖鈴/雨霖鈴·寒蟬悽切

作者: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

譯文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着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發。握着手互相瞧着,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説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鑑賞:

先説一下,古人不叫寫詞,叫填詞,是根據詞譜來填的,像這個“雨霖鈴”是詞牌,是決定詞的音樂性及字數平仄等格式的,因為最早的詞是伴曲來唱的。所以詞牌和內容是無關的,有人寫詞還要再起個題目。比如我們熟悉的“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少數詞人自創的詞牌是和內容相關的,比如宴幾道的“思遠人”,在以後會講到。

據説這首詞寫於柳永離開京城南下,和他的相好一位叫蟲孃的女子作別時所作。把情感反覆強化,把離別的悲傷寫得無以復加,是這首詞最大的特點。

很多詞都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這首前三句是寫景,寒蟬從聽覺角度寫悽慘、長亭是古時送別的地點、時間又是讓人惆悵的傍晚、一場哭泣的陣雨強化了人的不捨,幾個典型意象共同營造了離別時悽清的氛圍,為全詞定下悲傷的調子,這是用景物強化情感。

城門外喝酒送別,借酒澆離愁,偏偏沒有喝酒的心情,正是難分難解時,船家催着出發,借外在來強化情感。緊緊握住心上人的手,千言萬語、百感交集,悲傷得喉嚨梗塞,一句也説不出來了,唯有淚千行,當然也不能怨喉嚨梗塞,實際上就是要強化悲傷,所以這麼寫。

念去去,重複一下,想到越走越遠,只要上船一轉臉,心上人就見不到了,會看到什麼呢?這是虛寫了。廣闊的江面,充滿着煙波、暮靄,古詩詞中有借煙波、暮靄寫愁緒的習慣,“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説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虛寫更突出了離別的不捨,而且楚天、千里,突出了空間的廣闊無邊,也就更寫出了內心無邊的悲傷。

下片“多情自古傷離別”點出了全詞的事件和情感,是全詞的核心句。而在這個地方特意再強化一下,更哪堪,堪,就是忍受,本來離別就悲傷,何況在這個最悽清最易讓人悲傷的深秋時節呢。

最有名的句子來了,寫到這裏似乎把詞寫絕了,突然筆峯一轉,假想,今宵酒醒時在哪裏呢?三個意象:楊柳岸,曉風和殘月。楊柳就是柳樹,是文學中表示離別的典型事物,而且時間是淒冷的早晨,涼風陣陣,那殘月還未退去,這想象營造了鮮明的畫面,把詞人的悲傷推到極致,三個意象構成的畫面本來就夠淒涼的,又配上剛剛酒醒,就分外淒涼。

接着往後想象,沒了心上人的日子,真的是,沒你的日子不甜,沒你的月亮不圓,沒你的風景無心賞玩,縱有千般好,更與何人言。再次強化!

總體上看,上片側重寫難別離,下片側重寫別後苦,以別後苦強化離別難。反覆絮叨,反覆強化,與一般的離別詞相比,更細膩,比如李煜也有名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但寫得較為籠統。而柳永採用的是今天人常説的的剝洋葱的辦法,一層又一層,不斷強化,直到讓你淚流滿面。

這首詞把婉約詞的特點表達得淋漓盡致。

標籤: 譯文 雨霖 原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rkwl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