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雨霖鈴》譯文和賞析

《雨霖鈴》譯文和賞析

雨霖鈴翻譯: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着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伕已催促着出發。握着手互相瞧着,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説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説呢?!

鑑賞:

《雨霖鈴》這首詞以冷落秋景為襯托,淋漓渲染了惜別的場景,進而推測別後的銘心刻骨的思念。層層鋪敍,情景交融,委婉多致。全詞情調纏綿,低沉傷感,令人歎惜。

詞以“傷離別”為主線。開首三句道出時間、地點、景物。以悽清景色揭開了離別的序曲:

清秋節令的“寒蟬”,襯托着“悽切”悲涼秋景。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切。惜別的長亭,淒涼的深秋。戀人惜別,令人歎惋。

“都門”三句,寫離別時的心情。設宴帳中,本欲多“留戀”片刻,怎奈“蘭舟催發”,這樣的餞別酒,飲起來怎能不“無緒”?欲留不得,欲飲無緒,矛盾之極。“執手”兩句,將惜別推向高潮。手拉着手面對依依惜別的戀人,淚眼對着淚眼,縱有千言萬語,因悲痛氣塞而一句也説不出來。這是分別時的'情景。對照蘇東坡的悼亡妻的《江城子》中“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我們能更好地理解。

“念去去”兩句,則承上啟下,筆隨意轉,有如浩瀚長江,一瀉千里。千里煙波,楚天空闊,設想到別後的道路遙遠而漫長。就此一別,人各東西,對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的沉沉煙波,憂鬱迷茫。

下片以“多情自古傷離別”承接上文。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更那堪”在“冷落清秋節”之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酒入愁腸愁更愁,悶酒易醉。設想一下,當詞人酒後初醒,伊人不在,唯見栽滿楊柳的河岸,殘月西沉,曉風漸起,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肝腸寸斷。楊柳是古代最能代表惜別之物,故汴水兩岸廣栽楊柳。“楊柳岸,曉風殘月”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代表了柳詞通俗,以白描見長的風格。宋代俞文豹《吹劍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歲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指蘇東坡的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段話説明柳詞婉約纏綿,蘇詞豪放曠達兩種詞風。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這是想象別後相思的苦況,此番別後,縱然身處良辰好景,有誰可以共賞,心中千般情意,又有誰可以訴説?

標籤: 譯文 賞析 雨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e2oo4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