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陳湯字子公山陽瑕兵人也原文及譯文

陳湯字子公山陽瑕兵人也原文及譯文

陳湯字子公,山陽瑕兵人也。少好書,博達,善屬文。家貧,丐貸無節,不為州里所稱。西至長安求官,得太官獻食丞。數歲,富平侯張勃與湯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詔列侯舉茂材,勃舉湯。湯待遷,父死不奔喪,司隸奏湯無循行,勃選舉故不以實,坐削户二百,會薨,因賜諡曰繆侯。湯下獄論。後復以薦為郎。

初,湯與將作大匠解萬年相善。自元帝時,渭陵不復徙民起邑。成帝起初陵 ,數年後,樂霸陵曲亭南,更營之。萬年與湯議,以為:“武帝時工楊光以所作數可意,自致將作大匠,及大司農、中丞耿壽昌造杜陵,賜爵關內侯,將作大匠乘馬延年以勞苦秩中二千石;今作初陵而營起邑居,成大功,萬年亦當蒙重賞。子公妻家在長安,兒子生長長安,不樂東方,宜求徙,可得賜田宅,俱善。”湯心利之,即上封事言:“初陵,京師之地,最為肥美,可立一縣。天下民不徙諸陵三十餘歲矣,關東富人益眾,多規良田,役使貧民,可徙初陵,以強京師,衰弱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貧富。湯願與妻子家屬徙初陵,為天下先。”

於是天子從其計,果起昌陵邑,後徙內郡國民。萬年自詭三年可成,後卒不就,羣臣多言其不便者。下有司議,皆曰:“昌陵因卑為高,積土為山,度便房猶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靈,淺外不固,卒徒工庸以鉅萬數,至然脂火夜作,取土東山,且與谷同賈。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罷敝,府臧空虛,下至眾庶,熬熬苦之。故陵因天性,據真土,處勢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緒,宜還復故陵,勿徙民。”上乃下詔罷昌陵。丞相、御史請廢昌陵邑中室,奏未下,人以問湯:“第宅不徹,得毋復發徙?”湯曰:“縣官且順聽羣臣言,猶且復發徙之也。”時成都侯商新為大司馬衞將軍輔政,素不善湯。商聞此語,白湯惑眾,下獄治,按驗諸所犯。……於是湯與萬年俱徙敦煌。

(節選自《漢書》)

【注】初陵:指初步建造的陵墓所有的地上附屬工程

4.以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少好書,博達善屬文 屬:寫作

B.父死不奔喪,司隸奏湯無循行 循:遵循

C.武帝時工楊光以所作數可意 數:幾個

D.取土東山,且與谷同賈 賈:價格

5.下列各組句子,分別表述“陳湯建議成帝徙民於新陵的理由”和“羣臣對建造新陵徙民於新陵進行反駁的理由”的一組是 ( )(3分)

A.①宜求徙,可得賜田宅,俱善 ②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

B.①京師之地,最為肥美,後卒不就 ②萬年自詭三年可成,後卒不就

C.①湯願與妻子家屬徙初陵,為天下先? ②度便房猶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靈

D.①可徙初陵,以強京師,衰弱諸侯 ②國家罷敝,府藏空虛,下至從庶,熬熬苦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陳湯少時好學,善寫文章,但因家窮,總是向人告貸,不為州人稱賞。後來獲得張勃的賞識,得以被舉薦,但為等待升遷,父親死了也不奔喪,此事被揭發後陳湯獲罪下獄。

B.負責建造皇帝新陵的將作大匠認為自己將建陵成功,得到重賞,於是慫恿陳湯請求遷徙,以獲得田宅。陳湯覺得有利可圖,於是上書建議成帝徙民於新陵。

C.羣臣認為新陵本身不適合作為陵墓地址,多年來的修建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導致國庫空虛,人民疲苦,不如重新修建舊陵。成帝遂下令停止修 建新陵。

D.陳湯認為天子會聽從羣臣的意見,不會再遷徙百姓到昌陵邑,不會重新修建舊陵。成帝下令給大司馬衞將軍商新,認為陳湯在禍亂民心,審查他所犯的罪狀,將其流放到敦煌。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可徙初陵,以強京師,衰弱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貧富。(5分)

(2) 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罷敝,府臧空虛,下至眾庶,熬熬苦之。(5分)

參考答案

4. C(數:讀shuò多次、屢次)

5. D(A項①句是解萬年向陳湯建議徙居新陵的理由。 B項②句表述謝萬年沒有炸廢陵墓這一結果,並不是羣臣直接向成帝提出的反對修建新陵、遷徙百姓的理由。C項①句是陳湯之語,表達自己率先遷徙新陵的願望,不是建議“徙民”的理由。)

6.D(“陳湯認為不會再遷徙百姓到昌陵邑“意思正好與原文相反,原文中陳湯認為天子將會聽從羣臣的言論再遷徙百姓到昌陵邑。)

7.(1)(5分)可以把富民遷徙初陵附近,來使京城的力量增強,使諸侯的勢力衰弱,又可以使中等以下的家庭能夠均衡致富(關鍵點,“可徙初陵”省略了“之於”,譯為“把他們遷徙到初陵附近”;“以”是連詞,可譯為“來”;“強”和“衰弱”都是使動用法,意為“使……衰弱”;“得”是動詞,譯為“能夠”。)

(2)(5分)陵墓營造了好幾年,全天下人都蒙受苦難,國家疲敝,府庫空虛,下至老百姓。都熬熬叫喊着以之為苦。(關鍵點:“作治”意為“修墓、營造”,前面省略了主語“陵墓”;“被”意為“遭受、蒙受”;“罷”通“疲”,疲敝;“熬熬”指痛苦的叫喊聲;“苦”為意動用法,“以……為苦”。)

附:文言文翻譯

陳湯字子公,是山陽瑕兵人。從小喜歡讀書,博學通達,擅長寫文章。家裏很窮,總是向人求乞告貸,沒有品節,不被州時人稱賞。向西到長安尋求做官機會,做了個太官獻食丞的小官。過了幾年,富平侯張勃與陳湯交好,認為他才能高超。初元二年,漢元帝下詔讓列侯舉薦茂材,張勃舉薦了陳湯。陳湯等待升遷,父親死了也不奔喪,司隸上奏皇帝,説陳湯不遵禮法,品行敗壞;張勃選舉人才故意隱瞞事實,獲罪,削奪二百户食邑。恰好他在這時死了,因而皇帝賜他“繆侯”的諡號。陳湯下獄論罪。後來經人舉薦擔任了郎官。

起初,陳湯和將作大匠 解萬年交情很好。自元帝時,不再遷徙百姓到渭陵建縣邑(以奉陵園)。成帝時始建陵墓,施工幾年後,喜歡霸陵曲亭之南,又在那裏重新營造陵墓。解萬年和陳湯商議,認為:“武帝時,工匠楊光因所負責的工程屢屢投和皇帝的心意,使自己升遷為將作大匠;等到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營建杜陵,宣帝賜他關內侯的爵位,將作大匠乘馬延年因為勞苦而獲得二千石的俸祿;現在始建陵墓,營建縣邑,成就大功,萬年我也會蒙受重賞。你的'妻子家在長安,兒子生長在長安,不喜歡東方,應該請求遷徙,可以獲得皇帝賞賜的田宅,這是兩全其美之事。”陳湯認為此事有利可圖,於是封緘奏書,進獻皇上,説:“陵墓所選之址,是京師附近最為肥美的土地,可以在那裏設立一個縣邑。不把天下百姓遷徙到陵墓附近居住,已有三十多年了,關東富人越來越多,他們中的很多人圈佔良田,役使貧民。可以把他們遷徙到新陵附近,這樣可以增強京師的力量,削弱諸侯的勢力,又可以使中等以下的家庭得以貧富均衡。陳湯願意和妻子兒女徙居陵墓附近,給天下人帶個頭兒。”

於是天子聽從他的計議,果然設置昌陵縣,後來讓關內各郡國民遷徙到那裏。解萬年詭稱三年就可建成陵墓,結果後來沒建成,羣臣中有很多人説這件事不合適。成帝讓有關部門討論,大家都説:“昌陵靠填埋低地成為高台,積聚土石成為山丘,估計陵園中的別殿還要建在平地之上。從別處搬來的土壤不能保存幽冥的靈魂,在表層外露位置建造陵墓,也不牢固。役使好幾萬士卒、囚徒、工匠、庸夫,以至於點着火把夜間工作,從東山取土,幾乎與穀物同樣價錢。陵墓造了好幾年,全天下人都因之勞苦,國家疲弊,府庫空虛,下至庶民,眾口發出愁苦之聲。先前建的陵墓隨順先天的本性,依憑自然形成的土壤,所處地勢高曠寬敞,靠近祖、父的陵墓,此前又已有十年功業,應該重新修建先前的陵墓,不要遷徙百姓。”皇上於是下詔,停止修建昌陵。丞相、御史請求譭棄昌陵邑的房屋,奏書還沒批下來, 有人就此事詢問陳湯:“宅第並沒有被毀壞,是不是還會再遷徙百姓呢?”陳湯説:“縣官將會聽從羣臣的言論,將來還會再遷徙百姓到那裏的。”當時成都侯商新做大司馬衞將軍,輔佐成帝,平素不喜歡陳湯。商新聽到這些話,對成帝説陳湯惑亂民心,把他關進監獄治罪,審查他所犯的罪狀。……於是陳湯和解萬年都被流放到敦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px3zv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