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李宓,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原文及譯文

《李宓,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原文及譯文

李宓①,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祖父光,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更行,見養祖母。治《春秋左傳》,博覽五經,多所通涉。機警辨捷,辭義響起。事祖母以孝聞,其侍疾則泣涕側息,日夜不解帶,膳飲湯藥,必過目嘗口。本郡禮命,不應。州闢從事,尚書郎,大將軍主簿,太子洗馬。奉使聘吳。吳主問蜀馬多少,對曰:“官用有餘,民間自足。”吳主與羣臣泛論道義,謂“寧為人弟”。宓曰:“願為人兄。”吳主曰:“何以為兄?”宓曰“為兄供養之日長。”吳主及羣臣稱之。

大同②後,徵西將軍鄧艾聞其名,請為主簿,及書招,欲與相見,皆不往。以祖母年老,心在色養,拒州郡之命,獨講學,立旌授生。武帝立太子,徵為洗馬。詔書累下,郡縣相逼。於是宓上疏曰:“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此處省去內容為《陳情表》)武帝覽之,曰:“宓不空有名也!”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下郡縣供其祖母奉膳。

及祖母卒,服終,徙尚書郎,為河內温令。敷德陳教,政化嚴明。太傅鉅平侯羊公薨,無子,帝令宗子為世子嗣之,不時赴喪。宓遣户曹齎移推轂遣之。中山諸王每過温縣,必責求供給,吏民患之。宓至,中山王過縣,徵芻茭薪蒸。宓箋引“高祖過沛,賓禮老幼,桑梓之供,一無煩 費。伏惟明王孝思惟則,動識先戒,本國望風,式歌且舞,誅求煩碎,所未聞命。”後諸王過,不敢煩温縣。盜賊發河內餘縣,不敢近温,追賊者不敢經界。隴西王司馬子舒深敬友之,而貴勢之家憚其公直。宓去官,為州大中正。性方亮,不曲意勢位者,失荀、張③指,左遷漢中太守。諸王多以為冤。一年,去官。年六十四卒。

(節選自《華陽國志?後賢志》)

【注】①李宓:《蜀志?楊戲傳》(裴松之注)、《昭明文選》《晉書?孝友傳》均作“李密”。②大同:指魏滅蜀。③荀:荀勖,字公曾,穎陰人,入晉後領祕書監,進光祿大夫,官終尚書令。張: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西晉大臣,文學家。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治《春秋左傳》,博覽五經治:研習,研究

B. 州闢從事,尚書郎 闢:開闢

C. 吳主及羣臣稱之 稱:讚許

D. 不曲意勢位者,失荀、張指 指:通“旨”,旨意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有暇則講學忘疲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B.密奉事以孝謹聞 密以祖母年高

C.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D.齊桓得管仲而霸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李宓是西晉文學家,其父早亡,母親改嫁,全賴祖母劉氏養育成人,他對祖母也十分孝順,為了盡孝,他曾多次拒絕出仕。

B. 徵西將軍 鄧艾聘請李宓為主簿,想與他相見,可他沒有前往;晉武帝十分讚賞李宓的誠摯,曾下令郡縣撥給他贍養祖母的衣食用度。

C. 李宓出使吳國時,吳國國君與羣臣議論道義,大家都説願意做人弟弟,可他卻説願意做人兄長,因為做兄長比做弟弟得到父母的供養時間要長。

D.李宓性格直爽誠信,不會委屈己意而奉承別人,因行事不合荀勖、張華的旨意,曾被貶為漢中太守。

7.請給下面文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李宓)出為温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A.出為温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B.出為温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C.出為温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D.出/為温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以祖母年老,心在色養,拒州郡之命,獨講學,立旌授生。

(2)盜賊發河內餘縣,不敢近温,追賊者不敢經界。

參考答案

4.B(闢:徵召。)

5.A(A項“則”分別是“就”“卻”的意思B項“以”譯為“因為”,介詞;;C項“之”是結構助詞“的'”;D項“而”譯為“因而”

6.C(應該是做兄長比做弟弟供養父母長輩的時間要長。)

7.B

8.(1)他因為考慮到祖母年紀大了,就一心想着和顏悦色地奉養老人,所以拒絕了州郡的任命,只是在家裏講學,掛牌教授學生。(“色養”“ 獨”“立旌”各1分,大意2分。)

(2)河內郡其餘幾縣盜賊騷擾,卻不敢逼近温縣,追擊盜賊的人也不敢路過温縣境內。(“發”“近”“經界”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別名虔。幼年喪父,母何氏改嫁。這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性情淳厚,非常思戀母親,以至生了病。祖母劉氏親自撫養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裏未曾脱衣。祖母的飯菜、湯藥,他總要嘗過之後才讓祖母用。李密有時間就去學習,忘記了疲勞。他師事譙周,譙周的門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意思是説他博覽五經,精通《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長)。

本郡的召命,全都不去應職。州里授予從事之職,尚書郎、大將軍主簿,太子洗馬的職位。他年輕時在蜀漢做郎官,奉使命出使吳國,吳郡主問蜀軍馬有多少,回答:官家用有餘,民家自用很足。吳君主跟羣臣談及道義,大家都説願意做人弟弟,可他卻説願意做人兄長,因為做兄長比做弟弟供養父母的時間要長。吳君主與羣臣稱讚他(孝)。

魏滅蜀後,徵西將軍鄧艾聞聽他的名聲,,請求擔任主簿,等到用書信招他,想跟他見面,也不前往。他因為考慮到祖母年紀大了,就一心想着和顏悦色地奉養老人,所以拒絕了州郡的任命,只是在家裏講學,掛牌教授學生。武帝登基,下詔任命太子冼馬。他因為祖母年邁,沒有人侍奉贍養,就沒有接受官職。他上書武帝説:“臣下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離我而去世了。過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親改了嫁。我的奶奶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又多病消瘦,便親自撫養我。臣下小時候經常有病,九歲時還不會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家立業。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福氣淺薄,……

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説:“李密出名,一點也不假啊。”讚揚其誠心侍奉,賞賜二個奴婢,下令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

後來,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喪期結束後,皇帝又徵召李密擔任尚書郎,擔任河內温縣令。推廣以德教導,政治教化嚴明。在任温縣(今河南温縣)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太傅鉅平侯羊公去世,無子,皇帝令宗子為世子繼承他,不時赴喪。宓派遣部下拿着錢財,幫忙等伺候應對。中山諸王每過温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引書中記載談到:漢高祖過沛,對家鄉老幼以賓禮相待,不苛求煩擾。希望明王表達孝思也要遵守先王法則,做事謹戒。本國也要學習效法,(赴喪)且歌且舞,要求煩碎,從來沒有聽説過。後來諸王過境不敢煩擾温縣。河內郡其餘幾縣盜賊騷擾,卻不敢逼近温縣,追擊盜賊的人也不敢路過温縣境內。隴西(地名)王司馬(官職名)的兒子王舒非常敬重他,與他交好,因此權貴有勢力的大家族都忌憚他的公正秉直。。宓離開温縣令官職,做州大中正。性情方正耿 直,不曲意奉迎權貴,不合荀、張的旨意,降職調任漢中太守。諸王多認為他很冤屈。過了一年,辭職。年六十四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pxo4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