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三國志·典韋傳》原文及譯文

《三國志·典韋傳》原文及譯文

原文:

典韋,陳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志節任俠。襄邑劉氏與睢陽李永為讎,韋為報之。永故富春長,備衞甚謹。韋乘車載雞酒,偽為候者,門開,懷匕首入殺永,並殺其妻,徐出,取車上刀戟,步出。永居近市,一市盡駭。追者數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轉戰得脱。由是為豪傑所識。

初平中,張邈舉義兵,韋為士,屬司馬趙寵。牙門旗長大,人莫能勝,韋一手建之,寵異其才力。後屬夏侯惇,數斬首有功,拜司馬。太祖討呂布於濮陽。布有別屯在濮陽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襲,比明破之。未及還,會布救兵至,三面掉戰。時布身自搏戰,自旦至日昳數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陳,韋先佔,將應募者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時西面又急,韋進當之,賊弓弩亂髮,矢至如雨,韋不視,謂等人曰:“虜來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懼,疾言:“虜至矣!”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布眾退。會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韋都尉,引置左右,將親兵數百人,常繞大帳。韋既壯武,其所將皆選卒,每戰鬥,常先登陷陳。遷為校尉。性忠至謹重,常晝立侍終日,夜宿帳左右,稀歸私寢。好酒食,飲啖兼人,每賜食於前,大飲長歠,左右相屬,數人益乃供,太祖壯之。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太祖徵荊州,至宛,張繡迎降。太祖甚悦,延繡及其將帥,置酒高會。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後,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韋輒舉釜目之。竟酒,繡及其將帥莫敢仰視。後十餘日,繡反,襲太祖營,太祖出戰不利,輕騎引去。韋戰於門中,賊不得入。兵遂散從他門併入。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賊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太祖退住舞陰,聞韋死,為流涕,募間取其喪,親自臨哭之,遣歸葬襄邑,拜子滿為郎中。車駕每過,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韋,拜滿為司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滿為都尉,賜爵關內侯。

(選自《三國志·魏書·典韋傳》)

參考譯文:

典韋,陳留己吾人。他相貌魁偉,體力過人,有志氣節操、好行俠仗義。襄邑的劉氏與睢陽的李永結下仇怨,典韋想要為劉氏報仇。李永原是富春縣令,家中戒備森嚴。典韋乘着車,帶着雞和酒,假扮成前去問候李永的人,大門打開後,他懷揣匕首衝進去殺了李永,還殺死了李永的妻子,然後慢慢走出門,取回車上的`刀戟,步行離開李永家。李永的住處靠近集市,整個集市的人都震驚了。有幾百個人追趕典韋,但又不敢考近。典韋走了四五里,遇到他的夥伴,輾轉拼戰才得以脱身。由此典韋被豪傑所識。

初平年間,張邈發動義兵,典韋作為士兵,隸屬司馬趙寵。軍隊的牙門旗又長又大,沒人能舉得動,典韋一隻手就把它舉了起來。趙寵對他的才幹和力氣很是驚訝。後來典韋又歸屬夏侯惇,數次殺敵有功,升為司馬。太祖在濮陽討伐呂布。呂布的別支部隊屯兵於濮陽西面四五十里的地方,太祖夜間偷襲,到天亮時打敗了敵軍。還沒來得及撤軍,就遇上了呂布的救兵趕來,從三面進攻曹軍。當時呂布親自搏戰,從早晨到下午雙方交戰幾十回合,相持不下形勢危急。太祖招募衝鋒陷陣的勇士,典韋搶先應募,率領應募的幾十人,身穿幾層衣服雙層鎧甲,丟掉盾牌,只拿長矛撩戟。這時西面告急,典韋前去抵擋,敵軍亂箭齊發,箭如雨下,典韋視而不見,對其餘人説:“敵人距我十步時,再告訴我。”眾人説:“十步了。”典韋又説:“五步時再告訴我。”眾人都害怕了,大聲疾呼:“敵人來了!”典韋手持十多支戟,大呼而起,抵擋者無不應手而倒。呂布率領眾人撤退。正值天色已晚,太祖才得以撤退。太祖任命典韋為都尉,安排在自己身邊,讓他帶領親兵幾百人,常繞大帳巡邏。典韋本人強壯勇武,帶領的人又都是挑選出來的精兵,每次作戰,經常是最先攻陷敵陣。典韋被升為校尉。他性格忠厚謹慎,經常白天在太祖身邊侍立整日,夜晚在大帳附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處。他他喜好酒食,吃喝都是別人的兩倍,每次太祖賜他酒食,他總是縱情吃喝,在旁侍候之人相繼給他端酒添菜,需要幾個人才能供應得上,太祖認為他非常豪壯。典韋好用大雙戟和長刀等兵器,軍中給他編了順口溜説:“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npky0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