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南歧之見》原文和翻譯

《南歧之見》原文和翻譯

 《南歧之見》原文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ying,三聲)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羣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壘然凸出於頸者,癭病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終莫知其為醜。

 《南歧之見》翻譯

南歧在秦蜀的山谷之中,那裏的水味道甘甜,但水質不好,只要喝了這種水的人都生頸瘤病,所以那裏的居民沒有一個不患有頸瘤病。後來他們見到外地人來了,一些見識淺陋的人和婦人們一起湧去圍觀還嘲笑外地人説:“鄒人的脖子真奇怪!又細又瘦和我們的不一樣!”外地人説:“你們那凸在脖子上的東西,是一種頸瘤病,你們不找些好藥除去你們的.頸瘤病,反倒認為我的頭頸細瘦(不正常)嗎?”嘲笑(秦蜀)的人大笑道:“我們這地方的人全是這樣,哪裏用得着去醫治啊?”他們終究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醜陋的。

 附註釋

南岐:地名,在當時秦蜀一帶。

輒:音zhé,就,總是。

癭(yǐng):頸瘤病,俗稱大脖子病,醫學稱之為甲狀腺腫瘤。

羣小[3]:貶稱見識淺陋的人。

故:所以

甘:甜

焦:通“憔”,細瘦。

吾類:像我們;類:像

壘然:像壘砌一樣,指加粗了。

焉:哪裏,為什麼。

方:地方。

然:代詞,這個樣子

終:自始至終

莫:沒有

聚:聚攏

善:好

去:去除

以:認為

耶: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e99j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