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紀昌學射翻譯及原文

紀昌學射翻譯及原文

導語:翻譯文言文有三個基本原則:信、達、雅。所謂信,就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不誤解、不遺漏、不增譯;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紀昌學射翻譯及原文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紀昌學射 出處:《列子》

原文: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衞,學射於甘蠅,而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衞。飛衞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

紀昌歸,偃卧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衞。飛衞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

昌以犛縣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餘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蝨之心,而縣不絕。以告飛衞。飛衞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譯文:

甘蠅,是古代善於射箭的人,(只要他)一拉弓肯定野獸趴倒鳥掉下。(他的)弟子名叫飛衞,拜師甘蠅學習射箭,後來超過了他的師傅。名叫紀昌的人,又拜飛衞為師學習射箭。飛衞説:“你先學不眨眼的功夫,然後才可以談得上(學習)射箭的事。”

紀昌回到家,仰卧在他的妻子的織布機下面,用眼睛緊盯着織布機的踏板。兩年以後,就算是錐子尖抵到眼皮了,(他)也不會眨一眨(眼)。(他)把這事告知飛衞。飛衞説:“還不行,必須學完看以後才行,(煉到)看小的東西就好象看大東西,看極其微小的東西好象很顯著的東西,然後再告訴我。”

紀昌用犛牛的毛綁着蝨子掛在窗户上,面向南面望着它,十天之內,逐漸看得大了;三年之後,(他看那蝨子)就像車輪一樣大了。(再)用眼睛看別的東西,都像山丘一樣了。於是用燕國的牛角做的弓,北方的蓬竹做竿的箭射那蝨子,(箭)穿透了蝨子的中心,但是懸吊它的牛毛還不斷。於是(紀昌)把這事告訴了飛衞。飛衞跳起來拍着胸脯説:“你學成了啊!”

【註釋】

[1]彀(gòu)弓:把弓拉滿。

[2]眥(zì):同“眥”眼眶。

[3]縣:通“懸”。

[4]牖(yǒu):窗子。

[5]簳(gǎn):箭桿。

【延伸閲讀】文言文翻譯技巧例説

翻譯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改用現代漢語表述。

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信”、“達”、“雅”。信,即要準確,儘量忠實於原文,不歪曲,不遺漏;達,即要通順,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不生搬硬套,沒有語病;雅,即要優美,爭取做到遣詞用語生動傳神,富有韻味。翻譯時一般以直譯為主,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意譯。具體方法可概括為五個字:留、調、換、補、刪。

.

對古代專有名詞和古今詞義相同的普通名詞,不必翻譯。

例1. 光緒十六年春閏二月甲子,餘遊巴黎蠟人館。《觀巴黎油畫記》

[譯文]光緒十六年閏二月二十四日,我遊覽了巴黎蠟人館。

例2. 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過秦論》

[譯文]深遠的謀略,行軍用兵的本事,不及過去的那些將領。

.調

調整語序,如使動式、意動式、為動式、特殊動賓關係、互文見義、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使之合乎現代漢語語法規範。

例3. 吾終當有以活汝。《中山狼傳》

[譯文]我終究應當想辦法讓你活下去。

例4.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出師表》

[譯文]這些都是忠貞、賢良、能為節操而死的臣子。

例5.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而守金玉之重,而況人臣乎?《觸龍説趙太后》

[譯文]國君的兒子,是他的親骨肉啊。他們尚且不能靠着沒有功勞的尊位和奉祿,而守着貴重的金玉,況且一般人呢?

例6.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張衡傳》

[譯文]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沒有過這樣的東西。

例7. 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活板》

[譯文]遇到平素沒有準備的冷僻字,就隨即刻制。

.

1. 用現代漢語雙音詞或結構換古文中的單音詞。

例8.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列傳》

[譯文](懷王)疏遠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

例9. 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雁蕩山》

[譯文]但從古以來的地圖、文書,都沒有記載。

2. 用現代漢語單音詞換古文中的單音詞。

例10.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桃花源記

[譯文]村中聽説有這樣一個人,都來問訊。

例11. 時墨者東郭先生將北適中山以幹仕。《中山狼傳》

[譯文]這時,墨家學派東郭先生往北到中山國去求官。

3. 用現代漢語的詞語換與今意不同的詞語。

例12. 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黃生借書説》

[譯文]祖父、父親積累而被子孫拋棄的,就不用説了。

4. 用本字換通假字,用今字換古字。

例13. 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

[譯文]要在天下伸大義。

例14. 將軍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戰》

[譯文]將軍擒曹操,應該在今天。

5. 用適當的詞語換古文中的虛數。

例15.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謀攻》

[譯文]知道自己和敵軍的實際情況,打多少次仗也不會失敗。

.

1. 名詞活用為動詞,就應補出相應成分。

例16. 苟入獄,不問罪之有無,必械手足。《獄中雜記》

[譯文]如果被投入獄,不問是否有罪,都要用刑具拘繫手腳。

例17. 道不通,天又大風。《赤壁之戰》

[譯文]道路不通,天又颳起了大風。

2. 補出省略的成分。

例18. 歲惡不入,( )請賣爵子。《論積貯疏》

[譯文]因為年成不好而沒有收入,官吏和百姓出賣爵位和子女。

例19. 今汝背恩如是,則並父子( )亦無矣。《中山狼傳》

[譯文]因現在你竟這樣地背棄恩德,就連父子的情分也沒有了。

3. 補出量詞。

例20.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

[譯文]三次到草廬裏來訪問我。

4. 按照現代分數表示法補出未出現的成分。

例21. 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陳涉世家》

[譯文]即使不被斬首,去邊地戍守而死的至少有十分之六七。

.

1. 刪去偏義複詞中做為陪襯的詞。

例22.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譯文]你可以告訴婆婆,儘早地把我休回孃家。

2. 刪去同義連用的實詞或虛詞中的一個詞,少量的關聯詞語、結構助詞(包括髮語詞、“之”、“是”等)。

例23.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桃花源記》

[譯文]山上有一個小口,裏面好像有光亮。

例24. 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輸》

[譯文]我已經對楚王説過了。

此外,為保證譯文準確,翻譯時還要根據上下文語境甚至其它外圍信息(出處、標題、註解)進行推斷和印證,譯完後還要將譯文與原文仔細核對,以免出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dlnq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