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呂氏春秋》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呂氏春秋》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原文:

《呂氏春秋》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夫傳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 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子夏之晉,過衞,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注]樂正,樂官之長。夔,人名。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樂正夔[注]一足,信乎 信:相信

B.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 進:進用

C.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 節:關鍵

D.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 汲:打水

答:A

解析:這是考察學生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做這樣的題,一定要結合語境,可以把選項給出的解釋代入原文推敲。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聞而審,則為福矣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B.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

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

C.有聞而傳之者曰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答: B

解析:這是考察學生對常見文言虛詞的掌握情況。 A項的“則”是“副詞,就”的意思。 B項第一個“於”是“介詞,從”,第二個“於”是“介詞,向”。 C項的“而”是“連詞,表承接”;根據“結構相同,用法相似”的原則也可推斷。 D項的“之”是“代詞,這件事”。

13.下列各項中每句話都能體現本文主旨的一項是

①夫傳言不可以不察。

②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

③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

④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⑤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

⑥緣物之情及人之情,此聖人之所以慎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答:B

解析:這是考察學生對選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篩選能力。一般用排除法,先確定自己不符合要求的兩句,再看選項,答案就出來了。 本文主旨是要具有“察”的精神,對人對事要仔細分析、推究事理。

14.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通過齊桓公、楚莊王、吳王、智伯的故事,説明對別人的話要仔細分析,認真核查。

B.第三段與夔、丁氏、子夏有關的文字,説明不結合語言環境,不推究事理,就會造成誤解、誤傳。

C.本文分別以生活事例、歷史事實和寓言故事作為論據,夾敍夾議,深入淺出。

D.文中有的事例“類是而非”,有的事例“類非而是”,分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

答:D

解析:這是考察學生對選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篩選能力。這樣的題一般有一定難度,需要考生比較審慎地排查每一項的信息。 D項,有的事例“類是而非”,有的事例“類非而是”,説法很含糊;“分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的説法也欠準確,除了文章開頭幾個事例有明顯的正反論證外,後面提及的孔子辨“一足”、丁氏之井、子夏辨豕等幾個事例似乎同時藴含着正反兩個方面。

15.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3)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

答:(1)這是愚蠢的人犯大錯誤的原因。

(2)所以説“夔一個人足夠了”,不是“夔一隻腳”(一條腿)。

(3)有讀史書的人説:“晉國軍隊三頭豬渡過黃河。”

解析:這一小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理解能力。 翻譯句子,一要弄清句式,二要字字落實。

第一句是個含有“……之所以……也”的因果判斷句,一般要翻譯為“……是……的原因”。第二句是個含有“非”的否定判斷句,一般翻譯為“……不是……”;再者,要根據上下文理解兩個“一足”的含義。第三句,“史記”的翻譯可能會有些難度,這是個古今異義詞,其語境義為“史書”,而不是現在所説的司馬遷的《史記》;另外,“豕”是“豬”的意思,“涉”是“渡”的.意思。

參考譯文:

傳聞不可以不審察。經過輾轉相傳,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獼猴,獼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別就很遠了。這是愚人所以犯大錯誤的原因。

聽到什麼如果加以審察,就有好處;聽到什麼如果不加審察,不如不聽。齊桓公從鮑叔牙那裏得知管仲,楚莊王從沈尹筮那裏得知孫叔敖,審察他們,因此國家稱霸於諸侯。吳王從太宰嚭那裏聽信了越王勾踐的話,智伯從張武那裏聽信了趙襄子的事,沒有經過審察便相信了,因此國家滅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聽到傳聞,都必須深透審察,對於人都必須用理進行檢驗。魯哀公問孔子説:“樂正夔只有一隻腳,真的嗎?”孔子説:“從前舜想用音樂向天下老百姓傳播教化,就讓重黎從民間舉薦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樂正。夔於是校正六律,諧和五聲,用來調和陰陽之氣。因而天下歸順。重黎還想多找些象夔這樣的人,舜説:‘音樂是天地間的精華,國家治亂的關鍵。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和諧,而和諧是音樂的根本。夔能調和音律,從而使天下安定,象夔這樣的人一個就夠了。’所以説‘一個夔就足夠了’,不是‘夔只有一隻足’。”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裏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經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訴別人説:“我家打水井得到一個人。”有人聽了就去傳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都城的人人紛紛傳説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問明情況,姓丁的答道,“得到一個人使用,並非在井內挖到了一個活人。”象這樣聽信傳聞,不如不聽。子夏到晉國去,經過衞國,有個讀史書的人説:“晉軍三豕過黃河。”子夏説:“不對,是己亥日過黃河。古文‘己’字與‘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晉國探問此事,果然是説,晉國軍隊在己亥那天渡過黃河。

言辭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線,不可不分辯清楚,這是聖人需要特別慎重對待的問題。雖然這樣,那末靠什麼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用這種方法來審察所聽到的傳聞,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0zj9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