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三體》讀後感(精選5篇)

《三體》讀後感(精選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體》讀後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體》讀後感(精選5篇)

《三體》讀後感1

在多數人眼中絕對的反面角色——三體竟然發回的第一個消息是讓地球人不要回復,保護自己。這説明三體亦有善,他善待了在他們文明眼中如同螻蟻一般的我們。何為善,《國語·晉語》曰:善,德之建也。也就是説善,是建立德行的基礎。世間有善則世間和諧。

在《三體》中我體悟到了兩種善,過程論的善和結果論的善。我以為羅輯是結果論的善。他用黑暗森林法則來和三體文明進行對賭協議,以此保護了人類文明使其得以延續。無論是作為面壁人還是執劍人,羅輯在很多過程中的行為難以稱之為善行,他通過自殘來威脅三體,為了自己私利而營建住所,但是他的這些行為都是為了一個拯救人類文明的大善。程心的善是過程論的善。這如文中所述的那樣她如同一位聖母,做的每一個決定和事情都從大愛的角度來判斷,即使這些決定將帶來災難也不忍心自毀同類。有些人認為程心不是善,她害了人類,但是我以為在過程論上,她是善的。其實在文中背景下,無論什麼情形下,地球文明必然毀滅而三體文明沒有地球也無法生存,因此她的選擇不僅是尋求那微乎其微的共贏局面也是對三體文明的一種善行。所謂以德報怨不過如此。善,德之建也。為善不同,同歸於美。過程論的善和結果論的善共同組成了我們的美好社會。因為有過程論的善,我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法律的公正;因為有結果論的善,我們的社會得以平衡,正義得以伸張。

然而,偽善不是善。作者對維德包裝成為一個堅毅的人,但是當我們撥開這層包裝便可以看到一個偽善者。他所做的事是善嗎?不是。他故意隱瞞雲天明送程心星星並不是為了實現人類的偉大救贖,而是為了讓雲天明更決心奉獻自己,讓程心為自己服務。他違背法律私自研製曲率飛行器並不是為了實現人類逃離,而是為了還他自己的人情。作者包裝的越高尚,越凸顯維德人的偽善本性。“偽善”比“無善”更可怕,無善無為,但是偽善卻損人。感恩節赦免火雞是善嗎?是,又好像不是。美國人平均每年在感恩節期間要吃掉4600多萬隻火雞。赦免兩隻火雞展示了美國的善,可是不難發現,由此帶來的文化符號為了這兩隻火雞會有更多的火雞成為餐桌上的美味。漢徐幹《中論·考偽》:“人徒知名之為善,不知偽善者為不善也。

為善者是孤獨的。在文中,羅輯是孤獨的,程心是孤獨的;在動漫中,蜘蛛俠是孤獨的,全民超人漢考克是孤獨的;在現實中,扶老奶奶的小夥子是孤獨的,曼德拉也是孤獨的。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造成孤獨的後果是整個大環境的消極態度。人人都希望世界上有英雄但是沒有人希望自己成為英雄。在大難當前人們祈求英雄出世,希望上帝或者佛能夠相救,但是等到苦難度過之後又有幾人還會想起當初呼喚了萬遍的上帝,又有幾人還會繼續誠心燒香拜佛。人們的世界觀只存在有用和無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間世》。我以為,其中無用是指無功利之用,這樣的世界觀使得為善者得不到任何對等的回報,失去了為善土壤的社會人人都不願意行善,導致我們常説的“人們一邊抱怨社會無情,一邊‘獨善其身’”。因此,為善者是孤獨的。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這句歌詞體現的人們對於美好世界的渴望。美好的世界需要有為善者,而為善需要有為善者的土壤。我以為提供為善土壤的境界有三:敢於為善;善有所得;樂於為善。敢於為善就要求社會堅決維護為善者的權益,通過公正的公檢法體系保障為善者的自身權益不受侵害,敢於為善。善有所得就是要給與為善者合適的補償,從而降低為善的成本。社會向大家宣揚為善,頒發榮譽就是促進人們樂於為善,就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讓大家積極的為善。為善不同,同歸於美。

《三體》讀後感2

首先説一下《三體》真的是非常讚的小説。

整個故事大氣輝宏,天體物理知識與曲折的情節完美結合,看完讓人大呼過癮。

當一個世界用光年來表達距離,用億年來表達時間的時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進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東西。

當然,除去那些超讚的情節,我更欣賞小説裏面對人性的討論。

當葉文潔向未知的三體世界發送信息,讓他們來取代地球文明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她對人類或者説是對人性的絕望,我沒有經歷過也想象不了,但是從葉文潔身上,還是可以看到這場浩劫給人性的重創——多次失望到最終絕望。想到我的一個朋友也跟我説過,單純並不難,難的是你經歷了許多事情,卻還能保持單純。

文中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瘋狂面前,理智是軟弱無力的。”關於這個,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個喜歡理性的人,儘管理智在瘋狂面前是多麼的無力,但是,如果能在一個瘋狂的環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羅輯,一個被選中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壓力下,運用自己的智慧,震懾住了三體人,保護地球免受侵佔。之後又作為地球的執劍人保護了地球幾十年,被奉為神靈。

可是最後,他又被控訴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個星系位置的試驗可能毀滅了一個文明。這裏我不得不感歎人的善變,當別人需要你的時候,可能會客客氣氣的,當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這裏羅輯被控訴毀滅了一個文明。

那麼,我們是否有權利去毀滅一個文明,甚至只是剝奪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 的一個討論“按下一個按鈕,地球上的某個和你不相關的會死去,然後你會得到許多許多的錢。問題是,你會按下嗎?”,也想到前幾天泛讀課老師問的,(二戰期間)你(一個德國少年)會不會去射殺一個俄國的俘虜(他是你的敵人)。

我想了很久,我覺得我還是不會去剝奪別人的生命,非要給出理由的話,第一是換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為被奪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説中也有提到的 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樣的地方就是 人 有愛。

上面我説的關於人有愛的這一點,在另一個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體現,她的兩次抉擇“不暴露三體文明的位置、讓星環城投降”,就是一種人性的體現。

當然,她的選擇,一次讓人類面臨被三體文明侵佔的危險,另一次讓人類失去造光速飛船,避免滅掉打擊的機會。看起來出於人性的選擇卻導致了悲劇的結果,是不是她的選擇錯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説過“做你所堅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會有人來認可你,讚賞你。更不會被幾百人、幾千人在公共場合讚許。

人生沒有任何決定是錯誤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另外一個選擇是否是正確的。 但是,總有一天,有人會很誠心地告訴你,你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我覺得,我們要審慎地做出決定,然後,就去堅持它。

再看小説中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會犯這種錯誤,有時候總會習慣地自以為是。現在我看來,謙虛而不失自信,是一種好的姿態。

三部小説非常的長,有些東西看完就忘了,一些當時的感想也沒留下來。還是非常推薦《三體》這三部小説的。

《三體》讀後感3

“豁然天地通,倏忽人事終。萬物不能去,一一入畫中。執劍止兵戎,乘舟墮寒空。當時傳音處,再無夕陽紅。”

一場革命給葉文潔的心理留下了無法治癒的創傷,也使得她做出向三體文明發送信號的決定,致使地球的位置被暴露,繼而宇宙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最後一切消失殆盡。

《三體》第一曲,由於經歷過一場革命,深知人性的黑暗面,葉潔文對於同類已產生絕望,遂以太陽為天線,將地球的地理座標暴露給了外星球文明。經歷了上百次毀滅而後重生的三體文明收到了訊息,其中一員起初勸阻葉的進一步行動並講述了自己的文明歷程,然而命運的齒輪終究還是選擇繼續它的轉動。

不得不説的是作者接近殘酷地將作品中的英雄置於一個個極端的情景,孤獨的面對着極致的困境。《三體1》——“葉文潔面臨難題之初,作者已經走向黑暗的宇宙之心。”《三體2·黑暗森林》——“他設想的‘宇宙社會學’兩條公理可以視為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宇宙版本,在更加宏觀的尺度上,在其展開的過程中,就其淘汰的規模而言遠比達爾文版更加驚心動魄。”人類在這些宇宙英雄面前又是顯得那麼地微不足道。作者跳出了東方世界的某種自戀式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又一次殘忍的展現出人類之外的絕對力量,蚍蜉撼大樹怎能成功?愛,善,責任打破了它們那主角光環式的萬能形象,人類內在的突破是充滿既是是意料之中充滿曲折,又是毫無懸念的失敗告終。《三體3·死神永生》中可以不難體味到,人類試圖證明也發現到,所謂的世主就是自己,於是在宇宙中流浪探索救贖之道。

《三體》系列情節遞進,人物性格在篇幅的制約下已經足夠鮮明,整體描述了人類道德選擇的困境和宇宙和平的探索。作者,有着豐富的理科知識,嚴密的邏輯能力和妙不可言的想象力,且筆鋒穩定,沉着,圓熟,文字風格類似近代純文學式,作者在不同維度上的的描寫使我腦洞大開,面對這些壯麗的宇宙景觀和精妙的物理設想,如同探索到了新大陸。

《三體》觸到了我的未曾想到,告訴了我什麼是我的`想説説不出,它在對於人類如何與環境,與自身和平共處上的試圖表達,使我們更加的認識到目前相處模式上存在的這些弊端;或許人類的文明只是這個宇宙中微不足道和最為薄弱的,放眼宇宙看來有那麼一絲絲的諷刺和可笑,人類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後終究走向何處。

還記得那句話嗎?“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三體》讀後感4

科幻小説《三體》是比較火的一部國產科幻小説,我剛讀完了第一部,簡單談談對他的感悟。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部科幻小説,而更像是一部哲幻小説,通過末世狀態來討論哲學概念。

首先,三體問題是一個數學猜想,它是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現有的數學求解的答案依然是不可測。由此便引出了一個大問題,宇宙有規律嗎?如果沒有,那麼宇宙就是混沌的,在一個混沌的宇宙中,一切就都是偶然的,那我們的出現就是個偶然,如果我們的世界本是個偶然,那麼我們的未來呢?這實際上是小説設計的一個大背景,在第一部中作者的答案是什麼呢?作者通過三體文明世界最後的計時鐘擺給了我們一個選擇,那個在倒計時星球毀滅的鐘擺是對規律的渴望還是對混沌的畏懼呢?對這個一點也不科幻而且真實的有點可怕的背景你是否有點不寒慄呢?

不用害怕,上面那個問題太大了,現實世界最終答案還未定,也許有一天數學家與物理學家會給我們答案。但小説圍繞故事主線展開更像是一場哲學的探討。小説中對邏輯方法在認識論中應用的討論:先普及一個知識,邏輯學中認為論證是有兩個方法,演繹與歸納,演繹就是由一個真理論證出另一個真理,只要前置真理為真,而演繹方法是對的,那麼結論就是真的。而歸納則舉例論證,歸納結果是不保真的,他只是給出一個更為合理的結果。好了,知道了這個,我們就可以來看作者寫的幾次三體模擬遊戲中的經歷了。這五次遊戲經歷是物理學史的縮影也是邏輯法則在認識論中的應用。

第一次,周文王。

文王引導主角汪淼第一次進入三體模擬遊戲中,給出了一個看似混沌的世界,文王給出了自己摸索這個世界(建立宇宙模型)的理論:陰陽二元論以及他的六十四卦(宇宙模型)。並通過後期墨子與伽利略的口説出了文王的邏輯方法,他是一種簡單的觀察歸納法,而歸納的結果歸於一種冥想假設,這個假設僅僅通過簡單驗證就建立一個抽象模型,於是很快就失效了。這是早期物理學。

第二次,墨子。

墨子開始了更為細緻的觀察,並開始建立實體模型來驗證其歸納的結果,但其模型的建立仍然是一種冥想的結果,只是比文王進步在建立了一個看上去更符合現實世界的模型,這個模型已初步擺脱抽象。但依然很快失敗,因為這個模型的建立是忽略了觀察中看似微小的現象—飛星的出現。至此,汪淼以中國為背景在遊戲中的進程走到了盡頭,似乎作者暗示中國物理學發展的停滯。

第三次,伽利略與格里高利教皇。

汪淼以哥白尼的名字再次進入遊戲,帶着三體理論來到教皇面前,伽利略介紹了他的方法,這時歸納法已經進化到觀察歸納驗證再歸納的階段。但仍然沒有跳出歸納的範疇,而教皇聽完汪淼的三體論後就要燒死他的舉動是在暗示中世紀宗教對科學的打壓。

第四次,牛頓與馮。諾依曼。

這是由於汪淼帶來三體論,或者説是三體問題後,遊戲開始進入第二級,牛頓與馮。諾依曼登場了。牛頓為三體討論帶來了演繹論證的基礎,前置真理三大定律與數學計算方法微積分,而馮。諾依曼要解決計算速度問題,他帶來了計算機。這時論證方法已進入演繹時代。於是解方程是主要問題了。當然這次解方程沒有成功是因為前置真理的缺憾(沒有考慮引力攝動,因為牛頓不知道廣義相對論)。前置真理不為真,演繹結果肯定錯誤。

第五次,愛因斯坦登場了。

他帶來相對論,並對牛頓的三大定律進行修正,這下前置真理為真,計算工具也足夠強大了,但是絕望出現了,三體問題依然無解。愛因斯坦絕望的説出,上帝是個無恥的賭徒,他徹底拋棄了我們。於是人們豎起一個墓碑,就是一個巨大的鐘擺,來倒計時世界的毀滅,樣式與伏羲豎起的鐘擺是一樣的,這似乎預示着人類從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之日起就為自己敲響了喪鐘。

於是遊戲結束了,三體無解,世界最終要毀滅,那剩下的就是逃離三體世界。在一個我們既知理論體系裏,最終證明三體無解。這個結論在我看來一點也不科幻,而是對現實世界的絕望的另一種表達而已。

關於宗教的討論:在談到宇宙起源時,作者首先明確支持大爆炸理論,指出哈勃紅移以及3K宇宙背景輻射就是證明。但關於大爆炸的起點“奇點”之前的解釋,作者通過紅衞兵之口説出那是為上帝的存在留下了位置,並且説如果上帝是指宇宙之外的超意識存在的話,是不知道是否存在的。這給後面地球叛軍中拯救派的宗教式崇拜外太空先進文明留下伏筆,因為他們認為外星人就是“主”。另外作者曾發出這樣的感歎:“在理論物理這個領域要想有所建樹,需要一種宗教般的執着,這很容易把人引入深淵”。另外在廟堂外申玉菲的一句祈求“佛祖保佑我主脱離苦海”。説明作者的宗教觀點:你既然相信上帝,就不要執着的去追尋他是否真的存在,也許當你發現他真的在了,你又要去尋找一個更高的不存在來寄託自己。一個無法證明是否存在的上帝才是真正的上帝。也許作者相信最終佛教才是終極問題的解決辦法,當然是指佛教中藴含的哲學理念。

關於人性的探討:葉文潔所帶領的地球叛軍似乎有一點反社會心理,葉文潔是在文革中產生的反社會心理萌芽。父親的死,母親、妹妹的背叛讓她心如死灰,那時她是厭世。而大興安嶺農場的那次初戀愛人的背叛讓她有了逃世的想法,於是她以一種出家的姿態進入了紅岸基地。在基地中她收到了外星文明的信息時,如同一根救命稻草,又如同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一絲偶然的衝動讓她按下了決定毀滅地球文明的按鈕。葉文潔本身是有一顆善良的心的,甚至最後的決定目標依然是希望地球變得更好,但後期的心態的轉變是受外力的影響,這種人性的轉變是啟示着人性本善的最終含義。

《三體》讀後感5

宇宙就是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一口氣把《三體2》看完,我怔怔地坐在牀上,大腦裏迴盪着這句話,久久不散去。

真的震撼!我由衷地評價,這本書講述一個三體人與地球之間發生的科幻故事。雖然是科幻故事,但你看下去,會發現這太真實了!像是大劉(作者)把他的親身經歷添油加醋地描寫了一遍一般。文章中的每一個數據、每一個漢字、每一個人設甚至每一個標點,都將《三體》這本書,不,這個神話,書寫,不,揮灑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三體2黑暗森林》很重要的一點,在於表現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思想深度,這至少是它感動我的所在。

獨到。大劉利用他豐富的科學知識為讀者打造了一場精神盛宴,這是科幻作家中少有的。當然,這也是獨一無二的。紅岸基地、星環公司、萬有引力號、藍色空間號、水滴、智子、翹曲點……這些都是三體中獨一無二的,在別處找不到的。

批判。大劉的作品《三體1》獲得了第62屆世界科幻“雨果獎”,這是在他之前亞洲人從未獲過的獎項。因為他的作品勇於批判。批判了章北海,批判了廣播紀元的政治體裁,批判了掩體紀元企圖私造恆星級戰艦的富豪,批判了威懾紀元大眾的迷信……他勇於批判,他做到了許多作家都做不到的。

創造力。這可不用説,看過簡介就會明自。大劉在鍵盤上敲敲打打,敲出了一篇文章,敲出了一片星空,敲出了一片人物,敲出了一個文明。他輕描淡馬地敲敲打打,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大劉極富説服力的想像構成了一個又一個文明,一又一個紀元。終於成了。也許當他放下手指露出滿意的笑容時,在那本電腦裏,已經容納了一個宇宙。就好比一個講故事的老爺爺,故事講完了,終於忍不住睡着了,給聽者(讀者)留下的是無窮無盡的震撼。

獨到,批判,創造力,温總理希望每個人都有這三個特點,《三體》做到了,在《三體》三本中具備着而且不是一般地具備着。

同時,《三體》吸引我的還有另一個原因:細緻。

正如作者借主人公之口所説的,“十分鐘的行為可能是十年經歷的反映”作者寫出了“這個羅輯”,寫出了“這個章北海”,而哪怕只是出現了一瞬間的可憐前太空軍人吳嶽,哪怕是那個跟隨丁儀去勘測“水滴”的西子姑娘短暫的出場,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對於真正的主人公——三體人的刻畫更是有如神來之筆。

我們應該感謝劉慈欣,感謝他,感謝他帶來了三體,帶來了對我們的震撼。

標籤: 讀後感 精選 三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zeopq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