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三體》讀後感(15篇)

《三體》讀後感(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體》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體》讀後感(15篇)

《三體》讀後感1

無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簡單的列幾條讀完全書的隨感:

1.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我認為他是不可抗力。書中的很多設定本體就是規律,如死神永生,一切事物都會滅亡,但物質不會消滅,即使永遠冬眠的人類,也會在緩慢的機體代謝中死亡,只是時間多少而已,對於宇宙,她根本不在乎這點時間,因為該發生的劇變,人類無法改變,比如宇宙膨脹或者坍塌。

2.親情的淡泊。書中更多的從宏觀角度描寫人類社會,只有在三體一中提到過葉文潔和汪淼的家庭,但葉文潔家庭的不幸卻最終導致了葉文潔的“告密”。

3.對外星文明的臆想。上世紀科幻界對外星文明存在着高道德水平的猜測,所以才會出現ET這種可愛的外星生物。自從霍金提出“不要説話”理論後,人們更傾向於外星文明暴力化。這裏面有一個悖論,如果外星文明層次比地球高,那麼地球就成了抱着金元寶的嬰兒,任人宰割,如果該文明比地球層次低,那麼地球應該先於該文明發展他,同樣會發生地球對該文明的掠奪。看似很有道理,但是也存在着問題,因為這個判斷的前提是外星文明探索的目的是為了擴張,或者優勢一方的居住環境相對更差。

4.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命題是隱性的,就如同黑暗森林就是一場吃雞遊戲,這彷彿也更符合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但是如今人類社會的主旋律還是和諧共贏,這個旋律的基礎就是相信未合作會創造更多的利潤。歸根結底還是趨利避害,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戰爭的成本太大。而大航海時代彷彿就像文明之間的吞噬,充滿了血腥與銅臭。

5.愛與責任。歷史的車輪碾過的地方都有血肉,“一將功成萬骨枯”屬於維德,而程心只是一位典型的東方女性--慈愛且堅韌。如果有永恆,那就是對全人類的大愛。

6.理想與現實。相愛不能相守,相守方能長久。用時間隔開的兩對兒是這科幻寓言的結語。

《三體》讀後感2

死神永生裏面被説得最慘的恐怕就是程心了,坦白的説,這個角色挺讓男生心疼、女生妒忌的,心疼是因為她承擔的是許多男生都無法承擔的責任,而她一直義無反顧;妒忌是有一個愛她真的愛到給她一顆星星,為她創造了一個宇宙的雲天明。所以今天就説説這個傳奇的角色吧。

故事裏的程心被全人類稱為聖母,也許正是因為她擁有一顆博愛的心,但是正是因為這一份博愛的心,使得她幾次在人類命運相關的問題上無法痛下決心,所以最終三次錯過了拯救全人類的機會。

其實,説白了她只是一個擁有博愛之心的普通人,可是歷史偏偏選擇了相信她,或者説相信這一種可能,相信整一個宇宙終將有一天各個文明之間可以真正的坦誠相待,所以,雖然她沒有羅輯的遠見,無法像維德一樣鐵血,甚至也無法像關一航一樣的思考問題,但是她還是有那麼的追隨者,所以,其實真的沒有必要説是她害死了全人類,倒不如説,是人類選擇了這樣的一種命運,從人類向宇宙投射信息,告訴其他星球的人,‘我在這裏,’,人類就選擇了相信善意,也就選擇了這樣的命運,所以真的不用説什麼,而且最終人類輸了嗎?我看未必,且不説那句“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程心做到了,就説當文明重新開始時,人們記住的不會是那些勾心鬥角的較量,而是有過一個文明,至始至終都相信並且在努力的尋找着破除黑暗法則的方法,所以,這一陣曙光絕對不是曇花,黑暗森林絕對會消失。

那麼,再回到這個人物,你會發現,即使是到了最後,人類(最後的人類只剩下艾AA和關一帆,所以以她、他的觀點為準)還是無怨無悔,就如同關一帆所説,這是人類的選擇,所以我覺得她代表的其實就是人類的信念,其實一個文明的興衰在宇宙中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要把一個信念一直貫徹着文明的始末卻是十分難得的,所以這裏面我最佩服的始終還是這個聖母,她始終是一個凡人,但是從來沒有迴避甚至一直在主動承擔自己承擔的責任也沒有抱怨過自己需要承擔的太多。坦白的説,她不愧聖母的稱號,但是她始終不是耶穌,救不了世人只能怪世人把耶穌釘在了十字架上,這關她什麼事,但是偏偏人類稱呼她為聖母卻要她像耶穌一樣拯救蒼生,這本來就不切實際吧?

《三體》讀後感3

三個質量相同或相近的物體,會在引力作用下進行着無規律、永不重複的複雜運動。

沒有足夠的知識量,讀這本書或者真正的玩三體這個遊戲確實有點雲裏霧裏。就像一個外行人去看一副大師的油畫作品一樣。

我從來沒有讀過科幻小説,但是這本書可以讓我足夠震驚,那些可以在人眼中成像的倒計時,那些纖細如絲的納米材料,那兩粒可怕的質子,這些與可愛又可怕的人性交織在一起,讓我看到了之前從未想到的一部分世界。甚至我也希望現在的世界有冷凍技術,讓我可以看一看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小説的背景與故事結合的異常緊密,那些文革中人的言行舉止,可怖可憐也可恨,讓我們又重温了一次可怕的歷史,看到軍代表逼葉文潔就範簽字的時候,我會想,其實根本不用外星生物的煞費苦心,我們人類自己就有毀滅自己一萬次的機會,或許人類能生存到現在才是真正的偶然吧。

而葉文潔的思想變化,都是有跡可循的,她是一個堅強的、善良的姑娘,她可以堅決的站在自己的父親一邊,寧可被判刑也不簽字去害更多的人,但是最終她終於還是走到了另外一邊,她無數次的對人類失望,她也接受了無數人的善意。

我不得不説她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人類生而為人,成為世界的統治者,存在即是合理,而如果這樣的存在對於自然和物種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那麼我想最終自然界會伸出它的巨手,每一個人類都會得到應有的結果的,為什麼她自認為會成為地球的救世主呢.或許我們已經是人類文明第500次的輪迴了,每一次的毀滅都是宇宙的最基本定律在運行,我們每個人渺小如蟻蚋,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

那些信仰三體的人,説他們不知道外星文明是什麼樣子,但是他們知道人類是什麼樣子。是因為他們對於人類太過於失望了嗎,認為外星文明再壞也壞不過人類...

信仰三體的人認為外星文明可以改變人類,但是事實上外星文明是來消滅文明的。

發現外星文明之後,地球不再孤獨,但是不知道這種孤獨對於地球來説是不是真正的好,但是對於生活在地球上面的人類,是真正的不好。

《三體》讀後感4

三體講述的是在文革期間,一名被迫害的科學家葉文潔利用太陽的反射放大信號的原理,把太陽變成一個恆星級的信息發射器,將地球的信息發送至外太空,希望收到信息的外星人能前來拯救黑暗的地球文明或者説希望外星文明幫助人類進化得更加高階一點。信息被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文明三體文明所收穫,三體星人由於三個太陽的無規則運行,已經經歷數百次的文明覆滅和再生,極需要在三體星被太陽最後吞沒以前,找到新的星球延續文明,而來自地球的信息使他們鎖定了地球作為新的棲息地,於是,三體星人對地球的遠征開始了,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的戰爭也開始了。

這本書所釋放的信息量非常的大,基於作者強大的物理學基礎,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外太空世界,多維的世界,微觀的世界,作者的想象力如此豐富,描繪能力如此之強,邏輯緊密,文筆出眾,讀來引人入勝。

三體,帶給我的思考是很多的。今天要分享的,是關於文明的一些想法。

有了人才有了文明,文明就是人類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但,一個文明的價值觀似乎決定了這個文明本身的命運:是走向永盛,還是在繁華後走向覆滅?

地球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體系,就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東方文明的價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價值核心是以人為本,講究的是科學。人類文明的進程,其實在世界範圍內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的,東西方几乎在同一時間進化出各自的文明,如東方孔子出現的時間就是西方耶穌出現的時間,我想説的是,人類文明的進程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調控着,東方與西方,除去非洲與澳洲,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就會發生類似的“巧合”:比如莎士比亞出現的時代,正是元代散曲盛行的時期。或許,我也可以這樣理解為,此類如孔子或者耶穌這樣的人,是那個時代所需要的,而且是特有的,當文明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有這樣的一類人出現。當然,是時代賦予他這樣的光芒與色彩,還是其本身帶有那個時代所特有的精神特質,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時代的特性能夠造就一個又一個適合這個時代的偉人來代表這個時代吧,或許,這也就是東西方相同時間出現類似的神像的原因吧。

《三體》讀後感5

看完《三體》的那個晚上,我在合上書本後下意識地望了一眼窗外的星空,似乎想在天空中發現些什麼。只可惜在城市的天空裏看不到幾顆星星,也只好作罷。

從此之後,在那些有着璀璨星空的地方,抬頭看着天,我就會不知不覺地進入書中的情節,好久回不過神來,有時還能夠看到一些和其他人所看到的不一樣的東西。我會根據書中的描寫,漫無目的地在空中搜索三體星系的位置,也會尋找雲天明送給程心的那顆星星所發出的晦暗的亮光;我還總是把在夜空中航行的飛機想成是聯合艦隊,甚至會莫名其妙地感覺自己的周圍飛旋着幾個智子,或是頭頂上有一大片四維碎塊。更讓我浮想聯翩的是,傳説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是真的嗎?宇宙中真的有數以億萬計的生命嗎?暴露自己的位置,真的就意味着毀滅嗎?還有“他們”,是不是就躲在離我們很近的什麼地方,只是我們沒有發覺呢?

大劉説:“我寫《三體》,就是希望人們在工作之餘有空的時候,能夠抬頭看一看頭頂上的星空,哪怕只是一眼也好。”我想,每一個讀懂《三體》的人,應該都是會不約而同地這麼做的吧。

其實,廣袤的星空不只是一幅美麗的宇宙圖景,而是億萬個像地球一樣的文明。也許在它們上面,也有很多很多雙與我們一樣或是不一樣的“眼睛”在注視着我們。我們就這樣對視着,已經對視了十幾個世紀,也許還將繼續對視下去,幾千年,幾萬年……

嗯,黑暗戰役就是宇宙的縮影,它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黑森法則,在我看來,這也就是真正的人性。在“青銅時代”號、“藍色空間”號上的那些官兵們,才是真正的、最根本的人。沒錯,他們是人,而現在這個世界上,包括我所在的千千萬萬個生靈,才是非人。只有像那些逃亡戰艦上的官兵們一樣,猜疑鏈橫生,沒有道德,甚至是無恥地借別人的死亡,來滿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也許這,才是在宇宙這殘酷的背景下,正確的活法。別説這太黑暗,這,就是事實。

如果哪一天,地球真的在某一次突如其來的打擊中毀滅了,希望我們不要覺得悲哀。因為,我們會到另一個地方去——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我們將和眾多的文明一起,永遠存在。正如書中説的——一切終將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三體》讀後感6

最近,劉慈欣的一部劃時代科幻小説《三體》深深的吸引了我。從小就喜歡打破常規、天馬行空的飛揚思緒的我,對科幻小説有着近乎痴迷的渴求,從海底兩萬裏,到哈利波特,再到燒腦神作星際迷航,我始終是科幻小説、電影領域的“追星族”。

這部《三體》讓我重新認識了時間、生命與文明之間的關係。生命意味着什麼?對每個個體而言,無不希望其越久越好。那麼時間又意味着什麼?它無時無刻不推動着我們朝着死亡邁進。看起來,時間與生命是對立的。但是,正因為時間賦予了生命以界限而使得生命個體能展現出異樣的風采,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大千世界。

同樣的,對於文明與時間,正如生命與時間的關係一樣,我們完全可以把一個文明當做一個生命的個體來對待。小説中的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的激烈碰撞,時刻都在體現着生命的價值。

給時間以生命,而非給生命以時間。前者能創造輝煌燦爛的文明,而後者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宿命。保爾柯察金説過,“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我認為,這是對生命意義最深刻的闡釋。每個人在其有限的生命裏,都會有追逐夢想的想法,但卻有相當一部分人僅僅是停留在有想法的層面而已,因為尋找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違背了初衷。往往是這些人,常常抱怨現實的殘酷與生命的不公平,就像《三體》中那個可憐的監聽員。

當文明和生命沒有了時間賦予的精彩,該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或許比死亡更為難過吧。

不能“心有宇宙路自寬”,更多地認識宇宙、地球、他人和自己,我們需要反思自己,更好地熱愛生命、擁抱生活!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我給出的答案是:不是的,生命的維度靠時間來丈量,我輩青年胸中尚有升騰的火焰!

《三體》讀後感7

6月三體動畫版即將出來的消息,讓我又重新燃起了閲讀原著小説的慾望,正好同事芳也是劉慈欣的粉絲。她有全套的三體借給我看。

最開始接觸科幻類的電影和小説應該是20xx年的時候,美國隊長1上映,開啟了我對漫威系列的轉粉之路途。為什麼喜歡科幻電影呢,因為它以後“可能”會真實發生。我一直覺得,人類肯定會不斷進化,説不一定,未來的幾百年後,我們每個人都會進化成漫威裏的超級英雄,只是強度不一樣而已。

漫威系列讓我對超級英雄很嚮往,雖然有很多細想很恐怖的細節,但是還能感覺到光明存在。然而讀了劉慈欣的《三體》後,整體感覺就是黑暗。人性的黑暗,宇宙文明生存的殘酷。從最開始葉文潔的父親、母親、妹妹所做的選擇,做的事情,對於我來説還是很震撼的。小時候也聽老一輩的講過“那段時光”,甚至在火車上都有聽老爺爺講過,“那段時光”相對於現在來説,的確很黑暗,處於當時的人們,應該也很絕望。可是後面不是變好了嗎?

子非魚,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葉文潔痛苦、絕望、麻木我能理解,可她的膽子也太大了,我遠遠達不到。也許人都是到了絕境了,才能有那般的膽氣。她向三體文明發送了信息,要求三體文明統治地球。最後在要死的時候,又教羅輯宇宙生存2條定律。那説明她心裏也是沒有放棄地球,放棄人類的(也有可能是作者為了後面的情節故意的,但是我更願意相信葉文潔最後是不想放棄人類的)。

看三體覺得很壓抑,但也覺得精彩。也許這個也是現實存在的(不久將來),就如費米悖論所説的那樣,也許是更高級的外星文明還未發現我們,各自在各自的星系裏安靜地享受着。到了某一天人類發展到一定文明高度,在宇宙中的能量不再守恆的時候。就會備更高級別文明發現,發生着星戰爭。希望到時候不是我們可以有足夠能力保護人類。也希望我們能愛護自己的環境,讓地球可以永久持續地生存下去。不要沒有被外星文明銷燬,反而備人類給毀滅了。就像《神祕博士》裏,第50億年後,人類不得不移居在太空飛船裏面,分着500層的船艙裏住着。

雖然《三體》看着很壓抑,但是會繼續看下去的。畢竟大劉的腦洞故事真的很精彩!

《三體》讀後感8

三體星球是一顆被三顆太陽圍繞的行星,當天上只有一顆太陽定時升級落下時,三體人經歷的事痕跡元,而其餘時間。三顆太陽沒有任何規律應行,有時三個太陽飛的遠遠的,星球天寒地凍,有時雙星匯聚,熱如地獄。最可怕的是,三顆太陽一起出現,星球上的生命漸漸被大火吞噬。為了生存,三體人貪婪地將手伸向地球,而地球人還不知道,末日已經悄然到來。

三體人用智子封鎖了人類的尖端物理學,阻止人類科技的飛速前進,同時間是人類的一舉一動,這時人類文明像一隻蟲子,被三體人僅攥在手中。下一秒似乎就會被掐死,人類意識到了危機,啟動了面壁計劃,利用計謀對抗三體人,而三體人在地球的信任者ETO也開始了破壁計劃,揭破面壁者的陰謀。羅輯,是面壁者中最沒有希望的一員,他沒有突出的作品和研究,甚至對人類命運不抱有希望。誰知道最後竟是他依靠黑暗森林理論拯救了地球。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的生命都會很快被消除。”

這就是黑暗森林理論,那些入侵地球的三體人固然可恨,但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的責任考慮,為自己的文明考慮。地球人也很可憐,但他們對地球所做的一切,對同類做的一些事,讓人生恨。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每個文明都是以自身的角度出發,只做對自己好的事,而不去考慮他人。

但愛的種子終會在某些文明的角落裏悄悄發芽,頑強的抵抗風雨開花結果,可能過程很漫長,但果實的香味足以在整個宇宙飄蕩,就像那位像地球發出警告的監聽員所説,也許愛的萌芽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也存在,我們應該到處鼓勵它的萌發和成長,也許有一天燦爛的陽光也能照進黑暗森林。

《三體》讀後感9

《三體》的引人入勝沒有讀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從前我對宇宙的認識,除了星空還是星空,無非就是恆星、行星和星雲組成的大大小小的星系。人類是這浩瀚宇宙中的唯一,我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更沒有想過有一天外星生命會“光臨”地球。這一切在《三體》中都出現了,《三體》將我帶入一個全新的宇宙,還讓我見識了一個不同的人類社會。

“有時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覺得羣星像發光的沙漠,我就是一個被丟棄在沙漠上的可憐孩子……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裏的偶然。”這是其中的主要人物葉文潔所説的一句話。從科學的角度説,以地球如今的文明程度,或許真的不具備探索遙遠宇宙的能力。我們目前對宇宙的認識只是極其淺薄的。如果真的有高級外星生物的入侵,或許人類連組織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人類所面臨的危機,也是使得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

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渺小,必須認識到宇宙的殘酷和無垠。因為我們的微不足道,我們才有更加奮發圖強的必要,危機意識是個人包括集體以及國家長盛不衰的必要因素。放到宇宙這個大世界裏,危機意識也是一個星球文明長盛不衰的必備條件。

從這本書中,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人性;人性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東西之一,有關人性的討論和思考在人類社會已經持續了數千年之久。是非對錯,黑白善惡具有相對性,這讓人性顯得更為複雜。《三體》中所描寫的全人類與個人之間的取捨:羅輯的個人享樂被捨棄合乎情理,而程心與雲天明的愛情被摧殘的觸目驚心就很難讓人接受,大多數人所謂的“為地球文明的延續”更讓人心寒。

《三體》引發的我對於生命的思考:有時覺得生命珍貴無比,重如泰山;有時候又覺得生命是那麼渺小,不值一提。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人類不應該安於現狀,在獲得一點點的自由之後就迷失自我,開始爾虞我詐,毫無人性可言,在紙醉金迷之中忘記了宇宙的殘酷。我們應該去創造新的歷史。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我們應該在歲月長河裏那有限的時間內去創造無限的價值,生命和命運都可以由自己決定。

《三體》讀後感10

《三體》是一篇科幻小説,這是我從未看過的小説題材,但朋友強烈推薦我就翻來書本看了。第一次花了2個小時只看了20多面,很慢,因為裏面有很多生澀的`詞彙和我不理解的內容。但第二次當我讀到王淼進入《三體》遊戲時,遊戲裏面的內容真的吸引到我了。

《三體》遊戲中出現恆紀元(太陽有規律的升起落下)和亂紀元(太陽沒有規律的升起落下),在亂紀元中人們為了躲避寒冷或是酷暑,會自動脱水,變成幹纖維,還可以折卷攜帶着,放入幹倉,等恆紀元出現時就放入水中浸泡就可以活過來了。有的放在幹倉在亂紀元中被老鼠咬斷手指的,咬到腿的,等活過來後還在河裏哭。讀到這裏真的覺得很有意思,作者的想象力真的太令我驚訝了。

王淼在拍照沖洗照片時出現的那串幽靈倒計時也是很科幻的。隨着王淼為了解決這個倒計時的問題,慢慢接近科學邊界這個組織,再在《三體》遊戲中得到的啟發,和紅岸基地成員葉文潔的描述,謎底慢慢的揭開了。

葉文潔經歷了“文革”,親眼看着父親被打死,再到後來在大興安嶺被陷害而入獄,最後楊衞寧和雷志成把她帶到了紅岸基地,開始了外星文明項目的研究中。葉文潔發現了有外星文明,他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他希望外星文明能來這拯就地球文明。在遇到伊文斯後她開始成了地球三體活動的領導人。同時,在三體世界裏,三體人也是進行着自己的文明和科技發展,想佔領地球……

《三體》是遊戲,《三體》是另一個星球的名字,地球三體運動是地球上反對地球文明組織的一支叛軍。文章中很多詞彙和科學知識是我根本不懂的,但不影響我對文章故事的喜愛。前面很多的疑問在後面的內容中慢慢得到答案,很喜歡史強的終極定理:邪乎到家必有鬼(有人搗鬼)。

一直都覺得科學家真的很偉大,很神祕,還是那種代代相傳的職業。文章中人物都是物理,數學,天文,軍事等科學家,是我連想象都想象不出來的領域,每每讀着,就感歎作者不愧是高級工程師,不然也寫不出這樣的內容來,想象力也是驚人的,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三體》有三部,我只看了寫第一部,想看後兩部,想知道最後地球和三體如何了。又不想看後兩部了,對於我來説,很多科學知識真的很晦澀難懂,後兩部的科學知識是不是更多了?

《三體》讀後感11

《三體2》的故事情節,緊緊聯繫着《三體1》來做續寫,三體星人預計400年後艦隊就會到達地球,而地球也充分的做好準備,隨時開始迎戰。與此同時三體人也祕密的策劃將兩個質子改造成“智子”,發射到地球上,一方面可以鎖住地球上的科技,另一方面成為了監視着太陽系的工具。在地球上的葉文潔和伊文思也同時組建了“三體黨”,光從名字中就能看出他們是人類的叛徒,他們幫助三體人來削弱人類的反擊能力,他們不斷地刺殺一些重要、有遠見的科學家,不斷地為人類搞破壞,這個組織就是三體人監視地球的眼線,有任何情況,都會迅速稟告給他們。

但是這些奇怪現象很快就引起了當局的注意,並發現了他們之間的聯繫,很快就做出行動,全世界都知道了他們的存在。在一次的追捕“三體黨”的過程之中,發現了巨大的線索,所以以得到的線索來做更加充足的準備第一:就是用已有的技術來發展太空艦隊,在400年後跟三體人正面交鋒,第二:利用面壁者自己的計謀來去與三體人對抗,一共有四個面壁者,前三個都是萬中挑一的策略家,但是很快就被智子識破了,只有第四個面壁者羅輯,在與葉文潔短暫的對話中,就從中瞭解到“宇宙黑暗森林法則”按照這個定理,人類再次得到重大的突破。

智子馬上把這次的失誤連忙告訴給三體人,他們感到了了一絲的危機,立馬派“水滴”號飛船來地球阻止信息再次發出;很快人類發現了在4光年外的三體艦隊的穿行痕跡,這一下給科技毫無進步的人類一個當頭一棒,在180年後,地球上的科技有了較大的發展,當年的“水滴”號飛行了100多年,到達了地球,並且毫無壓力的把攔截它的20xx多艘戰艦一轉眼就都消滅了,而章北海帶着僅僅幾千名幸運者,作為地球文明最後的希望,駛向茫茫宇宙當中。

“水滴”號運用高科技,封鎖了信心傳達系統。在最後危機時刻,人類的英雄羅輯再次登場,他發現了自己在百年之間發送的星圖中,定位的恆星被摧毀,證明了自己對三體人恐懼的猜想,在以面壁者的身份,在木星的軌道上佈設了超級核彈,經過羅輯的努力,三體人最終無法面對如此之大的威脅,兵分三路,調頭行駛,飛回茫茫宇宙當中,人類再一次克服了困難,繼續在美麗的地球上幸福的生活下去。

《三體》讀後感12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在距地球大約4。22光年的地方,有一個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那裏的人因三顆恆星無規律的運動而苦惱,所以他們為生存而奮鬥……這就是劉慈欣的《三體》中三體人的生存環境。

《三體》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講的是文革時葉文潔不顧一個三體人的警告,向他們發送的消息,導致發射源座標定位,三體人防止地球科技把他們文明消滅,所以他們用智子鎖死了人類科技,人類所有的東西都一覽無餘,以至於在末日戰役中,地球軍隊全軍覆沒,三體人攻佔了地球。但是“萬有引力”號啟動的宇宙廣播,兩個文明遭到不同的打擊,最後人類只剩下程心和關一帆,三體只剩下了智子。

面壁者羅輯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則,用“咒語”讓187j3x1星系毀滅起到了威懾作用,還創建了“威懾博弈學”,説出了最狠的威懾——與敵人同歸於盡,這讓我看了大聲叫好。

“萬有引力”號啟動了宇宙廣播沒幾天,三體文明遭到黑暗森林打擊,即人類竟冷靜了起來,人類問智子(三體大使)如何防止黑暗森林打擊時,智子只説了一句:“我們如同被聚光燈照亮的小鳥,打擊可能來自各個方向。”這讓我覺得宇宙是多麼的殘酷。

這裏有一個情節要提一下,當人類遭到打擊的時候,程心和AA去博物館領取人類遺產精華時,為何博物館在冥王星呢?我認為,公元20xx年,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雖然大家極其不滿,但是也有苦説不出。劉慈欣把博物館放在冥王星,有絕妙的反諷之意。

茫茫宇宙中充滿殺機,真正的星際戰爭沒人見過,戰爭的範圍和武器超出了人類的想象,目睹戰場之日,即是滅亡之時。

比起充滿了仇恨、欺騙、戰爭的宇宙,我們地球是多麼的美好,地球是多麼的舒適,沒有“亂紀元”,地球是多麼的安全,沒有伽馬射線、宇宙射線和正反物質湮滅的情況,地球是多麼的和平,沒有衝突、滅絕種族的戰鬥……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三體》告訴我們,要珍惜、愛護地球。

《三體》讀後感13

又是一本非常的牛逼的書。

雖然在細節的處理上有些瑕疵,但是不得不説是極其讓人震撼的書,《三體》讀後感。

首先説一些自己的感想。

關於宇宙觀和維度

三體裏面的宇宙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維度,我的宇宙觀裏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層次結構,我有的時候在想,其實地球很可能就是一個分子,或者原子,在宇宙的盡頭很可能就是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將宇宙所囊括,每當想到這裏,我就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宇宙的盡頭到底在哪裏?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的宇宙不一定是一種穩定的存在,在另外一個維度裏面,幾億年可能就是幾秒鐘,我們的宇宙可能只是存在了幾秒鐘,或者在下一個一秒,整個宇宙就被毀滅了。

劉的維度觀念也在説明一個問題,就是高維文明對低維文明的優勢是dominant的。裏面的曲率引擎實現了光速飛行。

文明的進化也是可以按照維度來衡量的,從低維文明進化到高維文明往往是一個飛躍,讀後感《《三體》讀後感》。

關於基礎理論

三體裏面關於基礎理論的重要性的描寫也是非常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的,

基礎理論的水平決定了應用科學的高度。

關於黑暗森林法則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這也就是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則!"

《三體》讀後感14

最近,劉慈欣的一部劃時代科幻小説《三體》深深的吸引了我。從小就喜歡打破常規、天馬行空、飛揚思緒的我,對科幻小説有着近乎痴迷的渴求,從《海底兩萬裏》,到《哈利波特》,再到燒腦神作《星際迷航》,都顯得奧妙無窮!八十八萬字的《三體》更是有着探索宇宙魅力的神奇力量,刷新了我對中國科幻小説的認知。

《三體》這個三部曲小説,從第一部《地球往事》,情節就漸入佳境,第二部《黑暗森林》更是全書的高潮部分,《死神永生》讓我全面觀看到了更大更全面的宇宙,看到了文明的碰撞與激發。

其次是關於面壁計劃、階梯計劃、黑暗森林威懾、黒域計劃等等地球人類保護自己採取的措施,看似不經甚至是荒誕,細想又是那麼符合科學邏輯,甚至是很巧妙,讓人看後拍案叫絕。

這本小説內容龐雜,故事跌宕起伏,並且由於作者劉慈欣本身是一名科學家,所以其內容帶有很多科學上的名詞,儘管我是文科生,但由於作者描寫細膩生動,文筆流暢,並沒有給我帶來理解上的困難,相反,我認為就是這種似懂非懂的感覺促使我發揮想象力去理解這部作品。外界評價該作者時稱:“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象絢麗,既注重極端空靈與厚重現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我想這再貼切不過。

在我們身處的這顆蔚藍色星球之上,人類文明創造出了種種的“奇蹟”,這無疑也是使我們感到自豪的事情,而《三體》卻給了我們另一個視角,將人類從通常的食物鏈頂端的強者下放到被征服者的視角去去思考,其結果引人深思。

如若真的有外星文明,我希望他們能和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交友,而不是侵略。畢竟宇宙中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值得存在的理由,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天的賞賜。

《三體》讀後感15

一口氣讀完了科幻小説《三體》三部。如果不是因為有了堅定的基督信仰,我一定會被《三體》洗腦了。

在信主之前,特別是在學生時代,我曾經非常相信人類文明是有輪迴的,就像三體文明。那時常常幻想在我們現在這代文明之前,一定有一個已經被毀滅的、曾經高度發達的文明。當時也非常願意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三體》正契合了我的這些主觀瞎想。

《三體》也帶給了我以前不曾想到過的震憾。

首先,我從來不曾想過宇宙是不是一個黑暗森林。《三體》把宇宙中存在的文明比喻成一個黑暗森林,大家都小心隱蔽自己,尋找對手。誰暴露了座標,誰就等着被催毀吧。而地球人對此茫然不知,反到像一個缺心眼兒的孩子,想方設法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最終把自己帶入毀滅。

其次,我從來不曾想到過高等文明毀滅低等文明時,是那麼易如反掌。一個值班的觀察員隨手甩一張二向箔,不費吹灰之力,太陽系就從三維被降到二維,變成了平面一幅畫。

太陽系一個星球接一個星球被壓入到二維空間。作者對地球毀滅作了特別細緻的描繪,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母親舉着自己的孩子,但這個孩子也只不過比母親延遲一瞬而已,統統都被壓成平面。

地球人為了抵禦外星人的入侵,曾設想了種種的可能,甚至建立太空城,移民到外太空。但是人類這一切的聰明智慧和建造,在高等文明的打擊下,就像成人看孩子搭的積木,甚至是一個笑話。

放下書,被作者劉慈欣的腦洞深深折服。但他的腦洞再大,也終究是人腦,以人腦就可以幻想出這些我們普通人無法想象到的神奇能力,那麼上帝真實的能力和作為,真是我們人類無法測度的。想到有一個老姊妹,當她説到上帝有時候沒有應允她的禱告時,她自己安慰自己説:上帝那麼多兒女呢,總有顧不到的時候。我們常常把上帝侷限在我們有限的想象中,如果我們想更多地認識上帝,必須首先承認自己的無知。

標籤: 三體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ddpr8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