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通用15篇)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通用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通用15篇)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1

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龐,以研究大眾心理學著稱。他認為現代生活逐漸以羣體聚合為特徵。在《烏合之眾》中他指出個人一旦進入羣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滅,羣體的思想佔據主導地位;而羣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羣體不善推理,卻急於行動。它們目前的組織賦予它們巨大的力量。我們目睹其誕生的那些教條,很快也會具有舊式教條的威力,也就是説,不容討論的專橫武斷的力量。羣眾的神權就要取代國王的神權了。” “一些可以輕易在羣體中流傳的神話所以能夠產生,不僅是因為他們極端輕信,也是事件在人羣的想像中經過了奇妙曲解之後造成的後果。在羣體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最簡單的事情,不久就會變得面目全非。羣體是用形象來思維的,而形象本身又會立刻引起與它毫無邏輯關係的一系列形象。我們只要想一下,有時我們會因為在頭腦中想到的任何事實而產生一連串幻覺,就很容易理解這種狀態。我們的理性告訴我們,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是羣體對這個事實卻視若無睹,把歪曲性的想像力所引起的幻覺和真實事件混為一談。” 暴民是缺乏理性經驗的羣體,當對發生的種種事件缺乏有效的理性思考,就只能通過自身的感知經驗和道聽途説進行聯想,併為之找到聯繫。比如“西方媒體批評”——“反華勢力”——“八國聯軍”——“保家衞國”一樣。

“羣體表現出來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壞,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極為簡單而誇張。在這方面,就像許多其他方面一樣,羣體中的個人類似於原始人,因為他不能作出細緻的區分,他把事情視為一個整體,看不到它們的中間過渡狀態。羣體情緒的誇張也受到另一事實的強化,即不管什麼感情,一旦它表現出來,通過暗示和傳染過程而非常迅速傳播,它所明確讚揚的目標就會力量大增。” 羣體表現出的感情是無法複雜和具有深度的,因為他在集合個體時必須選取明確的,具有共性的情感指向,比如仇恨,熱愛等等。這樣才能在簡單和宏大的羣體活動中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任何可以深入解析的可能都不會被允許存在,因為暴民個體的狂熱無法接納這種可能,而且它將給羣體內部帶來爭議,從而引起分歧。

人有模仿他人的傾向,心理學上稱之為“同步”。由於人天生都是自戀的,所以愛屋及烏,會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即“認同”。為了讓其他人喜歡自己,以便搞好關係實現合作,人會模仿其他人,即“求同”。“認同”與“求同”合併在一起,就是一種“同步”。商家就很懂得利用“同步”賺錢,超市裏那些免費品嚐的甜點,在“同步”作用的幫助下,總是能讓消費者乖乖地買下自己本不必買的東西。此外,銷售人員千方百計地與消費者套近乎,也正是為了博取一種“同步”。烏合之眾的盲從,正是“催眠”與“同步”共同作用的結果,催眠使我們變成了盲目之輩,而極端強化了“同步”效應,使得我們不受理性與道德的約束,做出不可理解的事情來。“自信”是抑制“催眠”的良方,“謹慎”是把握“同步”分寸的要領。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件都可以證實龐德的觀點。新聞媒體或者説新聞媒體背後的利益集團利用輿論為博取自己更多眼球,騙取點擊率等不顧事實按照自身需要,或按照社會普片關心方向片面報道的行為。例如最近發生的辱母殺人案,關於案件的報道都集中於法律不如道德,司法腐敗,司法不獨立等敏感的、當下熱點的問題。輿論風向把羣眾關注的焦點完全帶偏,而羣眾也自然而然的朝着這條線走下去,羣眾一邊倒的為於歡感到不公,支持殺人行為,要道德不要法律。顯然這樣的輿論是片面的,羣眾面對這樣的事件就顯得情緒化,對大家認同的事情無異議。但是羣眾喜歡關注談論他們想要的新聞事件,媒體也喜歡按照這樣的方式報道新聞。

但是《烏合之眾》也有其侷限性,如作者因羣體的非理性性質和表現而對它持鄙視和恐懼的態度。他説:“個人在羣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衝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的突然爆發。”但同時他又認為羣體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領者。但這種內在矛盾並未減損其思想學術價值,而是為後來者開啟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間。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2

《烏合之眾》的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是法國人,説到法國是繞不過去革命的,全書的觀察基點就建立在大革命之後的過渡時代,羣體的意志逐漸進入國家政治生活,慢慢成為統治階層,這個背景也讓羣體心理學變得更值得被研究。

心理學定義中的羣體,最顯著的特徵是個體的消失,羣體中個體的思想何感情會全部朝着一個方面邁進,這使羣體具有無人可擋的巨大力量。由於受到更為強大的無意識因素影響,羣體存在幾種基本特徵:一是衝動、易變和急躁,原因在於羣體中個體缺少了對刺激反應的加工能力,社會對個體的約束在羣體的庇護下消失了;二是易受暗示和輕信,從這個角度看,歷史也變得不可信了;三是感情的誇大和簡單化;四是偏狹、裝橫和保守,自大但有渴望被奴役;五是羣體的道德水平無論是低下還是高尚,都十分極端。此外,羣體沒有理性的推理能力,只是把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攪在一起,但有豐富的想象力,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

羣體的基本特徵讓他們的一切信念都具有宗教形式,被某個羣體擁戴的領袖,在這個羣體看來就是真正的神。因此,成為羣體的領袖,首先要通過個人魅力或者社會地位、財富獲取聲望,用堅信的意志不斷成功保住聲望,再通過斷言、重複、傳染三類手段驅動羣體。但這種驅動往往不會長久,因為羣體觀念雖然呈現了表面的多變性,但內核頑固,產生漫長,改變困難,領袖一旦與羣體的普遍信念和情感背道而馳,便不會持久。

羣體觀念主要受到積蓄因素和即時因素的決定,前者是深層次因素。積蓄因素有種族、傳統、時間、政治和社會制度、制度和教育,其中種族是最強大的因素;即時因素包括形象、詞語和套話,幻覺,經驗的無用和理性的缺位。

全書最後對犯罪羣體、陪審團羣體、選民羣體、議會羣體四個涵蓋來自各種特點、職業、智力水平的個體的異質性羣體進行了分析,並重點就文明進化的共同階段進行了總結:文明誕生之初,一羣來自四面八方的個體聚集在一起,自然形成的法律結成整體的唯一紐帶,漫長的時間和一致的環境造就了一個種族,種族獲得某種理想般的基本觀念,一種包含制度、信念和藝術的文明圍繞這個理想開始誕生,但當文明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是不可避免的破壞,作為民族支持的理想開始衰弱,宗教、政治和社會結構開始動搖,人羣最終變成了缺乏團結一致的個體,文明只徒有其表,國家開始發揮引人注目的影響,等到所有文明的積累消耗殆盡,烏合之眾開始執行歷史使命,革命開始,摧毀文明,終結信念。這是民族的生命循環過程,因此,書中説,沒有傳統,文明是不可能的,沒有對傳統的破壞,進步是不可能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以羣體為支點,看社會和文明的歷程,這無疑是一個有趣的角度,但書中的觀點毫無疑問和社會主義是不一致的。全書總結下來,雖然也承認羣體或羣眾是歷史的推動者,但一個是毀滅一個是創造。這點值得商榷。另外,書中流露出的對女性心理和智力的歧視,讓人無法苟同。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3

《烏合之眾》以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分析研究社會歷史運動中作為主題參與的羣眾,他們的行為、心理的諸般特徵。作者勒龐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羣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他也是典型的精英主義者,他反對集體主義,最早闡明瞭“個體在羣體影響下思想與行為的轉變”。在勒龐看來這“烏合之眾”就是羣體,一羣人聚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心理的羣體”,他們並非簡單的人數累加,而是“永遠漫遊在無意識的領地,會隨時聽命於一切暗示,表現出對理性的影響無動於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們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極端輕信外再無別的可能”。這就是勒龐的“烏合之眾”。 顯然“烏合之眾”不僅適乎 18 世紀的法國,更似乎暗合當下的網絡社會。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全媒體的環境下,新興的大量互聯網信息平台,是否也是凝聚着“烏合之眾”?

正如勒龐所説“羣眾等同於無意識集體。因為無意識,所以力量強大。”這裏的“無意識”指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低下、少有深思熟慮。無意識主宰着有機體的生活,而且在有機體的智力活動中,這種力量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在如今的網絡時代,羣體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缺乏理性思考的言論四處滋生,羣體跟風的大量轉發使得各種網絡平台充斥着垃圾信息,也使得處於羣體中的人更難以辨別各種信息。如20xx 年 3 月份因日本核輻射事件從温州等地颳起的“搶鹽風波”透過微博、短信的匿名轉發迅速傳播,廣東、浙江、福建等省市的鹽價瞬間飆升,超市絡繹不絕的搶鹽人,貨架之上食鹽的顆粒殘存,集體無意識透過網絡平台演化成了一場社會危機。仔細揣度,發現搶購者往往抱着這樣幾種心態:有的擔心日本核電站爆炸對人體有影響,買點碘鹽回去吃防輻射;有的擔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無法提煉鹽;有的是看到微博這麼傳、別人這麼搶生怕落後而跟着搶。如此簡單的邏輯經過微博的轉發摧毀了大眾的理性。對於“微博心理羣體”中的個體而言,他們可能並未意識到自己已然成為了某一特定“心理羣體”中的一份子。

網絡平台的各種網紅在信息傳播中成為了廣大粉絲們的“領袖”。勒龐認為羣體行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徵,就是崇尚威勢,迷信權威人物。他認為:“羣體的輕信、極端與情緒化反應等弱點,顯然既為領袖的品質劃定了上限,也給他動員自己的信眾提供了許多可乘之機。這些領袖往往精通巧言令色之道,他們一味追求私利,善於用取悦於無恥的本能來説服眾人。”在如今的很多直播平台,網紅會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宣傳各種產品來獲取自己的利益,而粉絲往往會盲目跟風,使得現在的網絡風氣十分浮躁。

網絡平台中“烏合之眾”的行為往往會表現為一種情緒化、少理性的低智商,羣體的暗示常常會輕易地“征服羣體的理解力,並窒息一切的判斷力”從而使得羣體產生集體幻覺。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談到“正像缺乏推理能力的人一樣,羣體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強大而且活躍,並且非常之敏感”。羣體的智力並不見得就比個體的智力高明,相反,他們很容易受到一些形象化詞語、事物的影響。也正因如此,影響羣體意見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利用某些吸引眼球的熱點來巧妙地引導羣體的想象力,從而製造出集體的幻覺。網絡上無數個體組成的網絡羣體,他們所向披靡,所到之處不能聽到任何反對意見和質疑,他們的感情激烈豐富,遇到逆他們者道德不再是束縛他們的工具,輕者圍攻言語攻擊,重者人肉搜索祖宗八代罵盡,羣體裏的個體享受到了羣體的巨大影響力,正因人多勢眾,最後的結局就是反對者被罵的落荒而逃,而他們躲在電腦屏幕後面沾沾自喜最後能夠一泄私憤痛痛快快的發泄了。在中國這種網絡憤青網絡暴民甚至是現實中的憤青,也正因如勒龐所説的某些共同的、偏激的、具有煽動性質的觀點而自覺地走到一齊,從這一點上我們能夠看到勒龐的這本名著的強大的現實好處。勒龐認為:同理性相比,是幻覺引發的激情和瘋狂刺激着人們走向禮貌之路。儘管存在理性,但是推動一切禮貌進步的卻不是理性。倒不如説,推動禮貌進步的依然還是各種情感諸如尊嚴、民族主義、宗教信仰、愛國主義以及對榮譽的嚮往。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網絡自媒體時代,各種聲音、觀點、思潮,如井噴般湧現,讓人目不暇接。由各種網絡平台而聚攏起的羣眾在瞬時間構成了所謂的“烏合之眾”,但正如勒龐在《烏合之眾》導言中所説:“羣眾儘管有諸多在外人看起來很值得鄙夷和恐懼,但仍然是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仍然是世界潮流的引航者,誰冒犯了羣體就會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而崩潰。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將是一個羣體的時代。”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4

《烏合之眾···羣體時代的大眾心理》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895年。本書描寫了羣體心理、羣體的觀念與信念、不同羣體的分類及特性,其中有意思的是分析了社會教育問題和羣體領袖及其演講。

一羣具有什麼樣特性的人才能定義為羣體,是首先要討論的問題。他們也許是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或者屬於某個階層,亦或是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場,什麼樣的一羣人不是羣體呢,一個廣場上的人,一個國家的人,因為你沒法用一個共同的心理特性去描述他們。

羣體的特性是衝動的,可善良的也可以是邪惡的,他們對複雜的事情無法處理,哪怕他們是一羣大學生,平時理性和富有知識,成為一個羣體後,對複雜問題也是無法處理的,對羣體的任務是越簡單越好。

本書討論的教育問題,放到現在同樣是問題,一百多年了仍未解決。社會生產發展提高了基礎教育,但基礎教育的目的和社會就業的不穩定,讓年輕人羣體的就業目標變成了公務崗位,又由於崗位的稀缺性,造成了大量的年輕人無法成為公務員,他們接受了公務員式的教育,卻無法獲得相應崗位。巨大的失落感,讓年輕羣體無所適從。前段時間看到消息,教育撥款傾向中職教育,好的中專學校錄取分數接近本科,希望以後的孩子,能夠從工科學校學到更專業技能,走出美好的未來。

本書講解了如何成為一個領袖,羣體領袖具有什麼樣的特質。羣體領袖一定要有威望,他在羣體的中演講,憑藉自己的威望就可以讓羣體安靜,演講稿也不需要有什麼具體的數據和理論支撐,他的演講只需要斷言,並把斷言不停的重複,將自己的情緒傳染給羣體。這樣的觀點就會深入人心,哪怕你回家後發現他講的就是一坨狗屎,但是身在羣體之中你一定會對此深信不疑。

這本書我剛讀完了第一遍,全憑印象寫的讀後感,其中偏見和誤讀望指正。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5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被剝皮的洋葱,一層層的,作者把那些粗糙的外皮剝了之後露出了內裏真正的心。這本書還常常讓我產生一種“自己這麼蠢過啊”的感覺,然後,有時候會被書裏作者無情地揭露逼得咬牙切齒,想大吼一聲:你是怎麼知道的?再看看他在書中是怎麼評價女人的:“羣體的某些特點,如衝動、急躁、缺乏理性、沒有判斷力和批判精神、誇大感情等等,幾乎總是可以在低級進化形態的生命中看到,例如婦女、野蠻人和兒童。”“產生這種誤認的經常是婦女和兒童——即最沒有主見的人”“它就像女人一樣,一下子變會陷入極端”。這種覺得“他説得好有道理可是為什麼我就是很抓狂想出一記左勾拳”的感覺,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一直折磨着我。

這位十九世紀的法國作家古斯塔夫勒龐,寫出的這本《烏合之眾》即使裏面有以上那些關於婦女和兒童的描述,但是它仍然被社會接受併成為世界名著廣為流傳,是因為它確實是一本讓人們看清真相的書。作者用犀利的語言,對羣體行為的分析鞭辟入裏,入木三分,讓閲讀的人感覺酣暢淋漓。所以,《烏合之眾》才會成為社會心理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在書中,作者告訴我們:個人一旦進入羣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沒了,羣體的思想佔據統冶地位,而羣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如果有人想真切瞭解自己在羣體中處於怎樣一種狀態,就讀這本書吧。我相信,它一定會虐到你的。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6

如果我們承認馬克思關於“歷史是由人民羣眾創造的”的論斷是對的,同時承認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關於“羣體在心理學上是幼稚、無知、無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麼我們就能夠輕易的明白為什麼某些人總是強調“這是人民的選取”或者説“這是歷史的選取”了。

其實在讀這本書前,我對於馬克思關於“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這句話是比較堅信的。也許我這種堅信恰恰是如烏合之眾中所説的那種身處於“無知的羣眾”中的一種無理性的被綁架的堅信。正因從歷史的大趨勢來講,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確實是在向着有利於人民羣眾的方向發展,這不正好説明了“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麼?

但是事實是我們在歷史上幾乎看不到人民羣眾對歷史的方向有什麼明確的利己性傾向。羣體能夠在某一個時段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時又可能正因一些根本無法確定的謠言立刻將這個政府踢下台去。而在歷史上起着決定性的把握歷史方向的關鍵因素並非羣眾的意見,而是那些能夠引導羣眾力量的個人或至少一小羣持續頭腦冷靜和清醒的人。

也不必須持續清醒,有的時候這些領導者本身也並不清醒,他們可能耽於自己完美的政治信條或宗教信仰之中。但關鍵的是,需要這麼一個核心似的“英雄”將這一切的信條、理念、信仰化為一種不可量化的“情緒”,才能使之最終被“羣體”所理解。

根據龐勒的理論,在討論各種因素對羣體的影響的時候,理性是放在最後一位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在一個羣體中以個人智慧為整個羣體智慧添光增彩。羣體智商必須且永遠是低於組成羣體中的每一個個人的智商的,且這種差距隨着組成羣體的每一個個體的智商的增高會越拉越大。

而且這種現象不僅僅出此刻歷史中,即便是在現代,在一個民主國家的法庭上,在陪審團中。這種現象也十分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審理之後,陪審團中的單個成員在理解採訪時紛紛表示如果重新讓他選取的話,他不會給出這樣的結果。

雖然龐勒對於各種因素對羣體的影像的排列並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將“種族”排在第一位,同時他也是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但是我仍然認為他的論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這類因素對羣體的影響十分之低,羣體永遠對最簡單最直觀最感情化的口號做出用心的反映(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但是對長篇大論式的論述報以消極的態度(懶得去支持或反對)。

基於此觀點,龐勒同時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一個社會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對社會本身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好事。甚至可能對社會生產有阻礙作用。作為一名資產階級的心理學家,在這一點上,龐勒很大程度上是在為當時逐漸興起的共產主義户外找一個邪惡的理論支持。他認為正是正因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導致馬克思這類“厭惡的人”的出現,然後最後導致一羣工人被“煽動”進行罷工最後導致了社會生產的停滯。

拋開階級,我們能夠認為龐勒的着個觀點有必須的正確性。在歷史上,成為羣眾並沒有門檻,但是成為引導羣眾的“英雄”或負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門檻的。一個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與個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環境等許多“個人素質”有着至關重要的關聯。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成為“英雄”或“反英雄”的潛質。如果是在一個動盪的戰亂年代還好,如果在一個和平的穩步發展的社會下,成為“英雄”的機會很少,那麼這類人中就有很多選取去做一個“反英雄”,按照龐勒的話説就是成為“馬克思”。

而事實上,在戰亂動盪的年代正因客觀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因此普及高等教育這個命題就等於製造反英雄。

在論述這一觀點的時候,龐勒還準確的預言了我們此刻的一個社會現象:學歷歧視。

架設我們有一個前提,社會中的高等職位永遠少於低等職位。而且我們也永遠不能想出一種使得掃地工人務必掌握微積分和概率統計才能掃地的方法。

那麼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僅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獲得高等教育。且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數量剛好等於社會需要這些人才的數量。那麼一切安好,社會和諧,沒有人會因此而產生什麼矛盾。

但是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高等教育。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獲得與其知識結構相符的高等職業。而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務必去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幹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識結構的職位,他們必然心有不甘,這種不甘最終可能導致某種很嚴重的後果。同時,那些從事高等職業的高等受教育者正因同情,會人為地提高那些低等職位的進入門檻,最後會造成超多的社會浪費,阻礙社會生產的發展。

另外,由於高等教育的相對普及,高等受教育者會對低等受教育者進行學歷歧視。隨着社會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這個歧視會越來越嚴重。

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會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與低等教育者),且會出現越多的不穩定因素(閒置的高等教育組合),且越來越少的實幹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後,你會發現其實龐勒這個幫忙“資本家”剝奪工人學習權利的理論支持最後會得出一個完全正確的結果。而且,我們此刻的社會還確實就在他的預言下繼續前行着……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7

出於好奇,用這一學期的時刻,仔細閲讀了吉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勒龐身處思想混亂,歧視紛呈的世紀末,屬於法國思想界中“親英派”的邊緣人物。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觸發了勒龐對羣眾心理研究的敏感神經。分享一下我感觸最深的四個地方:

一、在書中他如先知般寫到“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將是一個羣體的時代。”勒龐那裏所謂羣眾進入了歷史,是指他們過去幾乎不起任何作用的意見,已開始發揮作用。這也讓我們注意到了編報紙的人對羣眾意見的影響,他們先是迎合羣眾的感情,然後把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為渠道。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後,對於新聞媒體的報道應加以自我理性的決定,而並非欣然理解思維的同化。另一方面,對於媒體人應清醒的意識到,他們對於羣眾的感情引導,羣眾意見的構成,將會撥動時代的冰弦。

二、“羣體中的人日益被大眾文化所湮沒,這種文化把平庸低俗當做最有價值的東西。”與過去的社會相比,羣眾更易於理解自己周圍的人的決定和愛好,也讓我們想到這天人們對所謂當代人失去自我決定潛質的關切。提醒着我們對事物的思考應有自我辨別的潛質,在大眾文化的環境下構成個體文化的昇華,以突破和創新產生新的文化價值。

三、“我們服從別人的慫恿,它會正因來自羣眾而更為強大。”

勒龐對於犯罪羣體的剖析中指出其同樣貼合所有羣體中能看到的特徵。“羣體相對於孤立個體而言缺乏主宰自己反應行為的潛質。羣體的衝動、易變和急躁性。羣體中的某個人對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傳染性暗示過程的起點,這便體現的是羣體的易受暗示和輕信性。”

巴士底獄監獄長遇害的典型事例:堡壘被攻破後,極度興奮的人把他圍住,拳腳相加,反抗中他偶爾踢到一個在場的人,有人推薦讓挨踢的人割斷監獄長的喉嚨,而他的推薦立刻博得了羣眾的贊同。這個挨踢的剛剛乾完活的廚子只是出於好奇心進入了人羣中,然而由於普遍意見就是如此,於是他也堅信這是一種愛國行為,他用一把借來的刀切開那裸露的脖子,成功的執行了命令。這警醒着我們,處於羣體之中應提醒自己持續冷靜的思考。在歪曲的傳染過程中,用個體獨立的思考代替這種輕信。

四、“影響羣體頭腦時,三種手段最為重要,即斷言法、重複法、傳染法。”

透過勒龐對這三點的解釋,我有兩方面的思考。首先,如果你居於一個領導的地位,你能夠應用簡潔有力的斷言,不斷重複的説法,在人羣中的傳染性,使某種説法進入我們無意識的自我深層區域,而我們的行為動機正是那裏構成的。到了必須時候,我們最終會對它深信不疑。廣告的影響,原因似乎就在那裏。其次,另一方面,當你處於羣體中的一員,無論是領導還是候選人,無論是透過斷言、重複還是傳染進行的思想灌輸,於我們而言還是要強調清醒的頭腦。也許候選人想要保證自己取得成功,他用最離譜的哄騙手段才能征服選民,也許他寫成文字的綱領避免了絕對,他毫無懼色地承諾着最重要的改革。作為青年的我們不能只看事物表面,有着自己獨特的思考,自己的看法,敢於表達我們的新思想。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8

《烏合之眾》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羣體心理學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的名著,初次出版於1895年。該書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羣體的諸種特點及其成因。全書分為三卷(羣體心理、羣體的意見與信念、不一樣羣體的分類及?特點),依次分析了“羣體的感情和道德觀”,“羣體的觀念、推理與想象力”,“羣體的意見”,“羣體領袖”等,深入透視了社會服從和過度服從、趣味單一、羣眾的反叛、大眾文化、受別人支配的自我、羣眾户外、人的自我異化、官僚化過程、以及無意識在社會行為中的作用。

這部着作在國際學術界有着十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弗洛伊德曾評價説:“勒龐的這本書是當之無愧的名著,他極為精緻地描述了羣眾心態。”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評價説:“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寫出的著作中,最有影響者,非勒龐的《烏合之眾》莫屬。”社會學家墨頓評價?:“勒龐這本書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是羣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獻。”與任何學術着作一樣,該書也有其侷限性,如作者因羣體的非理性性質和表現而對它持鄙視和恐懼的態度。他説:“個人在羣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禮貌方式突然消失,原始衝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的突然爆發。”但同時他又認為羣體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領者。但這種內在矛盾並未減損其思想學術價值,而是為之後者開啟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間。這部着作對於我們這天認識和研究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啟發好處。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9

讀勒龐在一個世紀前寫的`這本《烏合之眾》,就像是在讀一本二十世紀的人類史。他以先知一般的洞見,察覺了羣體——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單元——的各種特點及影響,並預見到,羣體在一個愈加明主的社會中必將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但也因此必將造成更大的危害。

勒龐該是個種族主義者。恕我可能對西方大眾文化批判無知,但縱覽全本書,“種族”這個詞出現得最多次。勒龐認為:種族是決定人類行為最深層的因素。正是種族保留下來的“生理解剖學的”因素,決定了人類的無意識動機,而無意識動機又是羣體行為的動因。所以,即使羣體一律的無知、多變、衝動……但表現出來的方式又因種族而有所不同。

勒龐應該也是個精英主義者。在書中,他毫不掩飾對安德魯撒克遜民族的崇拜,深為認同後者個人主義的民族特性。而他卻多次地將法國大革命歸結於本民族羣體意識的主導,失望之情可見一斑。

看書時不時被他武斷、不加推導的結論所煩,認為其要是放在當代,可能連出版的機會都沒有,或是很快就銷聲匿跡。然而,這本書之所以面世百年之後,還能被人所關注,被許多社會學家尊為“研究社會心理影響力最大的一本書”,必然有其獨到之處。依本人拙見,還應歸功其對於未來強大的預見能力。二十世紀世界的兩次大戰,不都是羣體行為被誘導出、傳染、放大後的結果嗎?在看我們中國解放後的那場浩劫,不也是一場羣體的狂歡嗎?儘管勒龐的論證缺乏依據,但他仍能不無預見力地指出:“那些領袖們,杜撰一個模稜兩可的詞彙,描述一個偉大的圖景,鼓動羣體……而這些新東西不過是過去的專制換了張面孔……”正是羣體最深層的無意識動機的穩定,人類一切看似美好的革命都像反覆過去——看看半個世紀前的中國,和封建社會有什麼區別?

就寫這些吧,大多數感想還是要邊看書邊才能蹦出來的。最後勉勵自己一句: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懷疑精神,永遠不要隨波逐流。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1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這或多或少的源於過去的陰影,包括童年時期的陰影和長大後的陰影。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一個可以改變自己的辦法,從接觸心理學以來,我就一直希望自己有天可以變成我所希望的樣子。我有太多不好的性格,導致我很自卑,很壓抑。我越是自卑越是無法改變自己,反而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直到我在知乎網上看到一些關於接納自己問題回答,裏面説到一個人只有接納了自己才能改變自己。裏面推薦了這邊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作者是一個曾經吸毒、喝酒等有各種陋習的人,但是有一天她覺醒了,寫下了這本書。裏面提到一點讓我頓時眼前一亮。每一個人都擁有所有人所能擁有的潛能。透過一個人的內心,你可以窺見全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內涵。只要外部條件成熟,任何思想和情感都可能在任何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

本書中的不完美指的是我們內心中消極的一面—破壞人際關係、扼殺精神、阻撓我們實現夢想的那一面,也就是心理學家榮格所畏的“陰影”。那些儘管屬於我們,但我們卻極力掩飾、拼命否認、不願承認的東西。

我們之所以要接納和包容內心中的陰影,為的是找回完整的自我,結束生活中的痛苦,讓自己不必再欺騙自己,也不必再欺騙整個世界。只有承認了某種特質的存在,我們才能接納它,擁抱它。一切消極的特質都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關鍵在於我們看待它的態度。只要我們能夠放下心中的包袱,解除偽裝,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體驗到如釋重負的感覺。

發掘出隱藏在陰影中的特質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和包容這些特質。承認自己具有某些特質,並不代表你就一定要喜歡這些特質。對於任何一種特質,都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我過去是否曾經表現出這種特質?我現在是否正在表現出這種特質?在某些情境下,我是否有可能表現出這種特質?只要你對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就需要對這種特質予以重視。

向自己投降。不要刻意壓抑自己。不要抗拒內心的衝動。不要偽裝。不要否認自己。不要欺騙自己。讓原本禁錮你的牢籠變成你內心世界的一部分。不要在所有方面都追求完美,因為讓我們把自己禁錮在牢籠裏的,正是對完美的過度嚮往和追求。我們每個人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是光明和黑暗融合的產物。追求完整,追求光明和黑暗的調和,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11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研究社會心理學的經典之作,早有耳聞,細讀起來,頗為震驚,覺得應該早點。

“烏合之眾”並不是一個正面的詞彙,聽起來有一種魚龍混雜的感覺。從某些層面來説,這本書與其説是社會心理學的書籍,不如説更像是一本政治心理學或者説是宗教心理學的書籍。書名上寫的是大眾心理學,個人感覺它卻並不適用於所有羣體,但確實比較適合用於研究“烏合之眾”。結合很多社會現實,它很多時候的確可以解釋一些頗為令人難以理解社會現象,讀着頗有意思,同時又不停的反思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了“烏合之眾”。

書裏強調,孤立的個人可能是個很有教養的個人,但在羣體中個人卻會變成了野蠻人—即一個行為受本能支配的動物,他表現得身不由己,殘暴而狂熱。個體在羣體中是沒有智力的,也許是為了成為羣體的一部分,或者依附於羣體,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進入盲從狀態。人們在某種需求的驅使下,形成或者被形成一個羣體,這個羣體一旦形成,就成為一個沒有智力的野蠻巨人,這個巨人沒有邏輯推理能力的,不能辨別真偽或對任何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這個羣體特別容易走向極端,易於受到煽動,受到情緒和想象力的支配,失去理性,並且變得膽大妄為起來。這個巨人也許就是由我們身邊的某些人組成的,但這些人又不全是他本人,比如一個人平時謹小慎微,什麼都不敢做,可當他處在這個羣體中,就有可能變得為所欲為,像在某些遊行中砸陌生路人的車、圍攻門店等等行為的人也許平時就是個謙謙君子。有時候某些明明不合常識的觀念或事物,羣眾們卻非常追捧趨之若鶩。比如某些養生專家提出的綠豆、茄子治百病理論,吃生泥鰍等等,其追隨者不乏高學歷精英。

個人進入到羣體中的變化,是道德、情感、觀念、理性、信仰等等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候讓人覺得難以理解、難以置信,讀了此書,又覺得是在清理之中。借用別人説的一句話,一個人是孤獨的,和一羣人在一起時是愚蠢的,並且孤獨的。

書裏還有許多不太合理的地方,並不全是理性的分析,甚至還有杜撰和偏見的內容,但我也是“烏合之眾”的一員,所以覺得書裏的理論也是能夠自圓其説,某些時候還是頗有道理,很值得一讀。這本書至少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機會,我屬於哪個羣體?這個羣體到底是什麼?在某些時候,我們到底是誰?代表了誰?又被誰代表了?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12

大眾心理學,是我自從接觸教育心理學以來讀的第一本這麼宏大的心理學內容。不同於小羣體,這本書是以人類為基點的,故它宏大。儘管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但是作者在書中所指出的問題依然存在,觀點依然有效,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鋭的洞察力和偉大的智慧。不知道若干年後,作者提出的這些尖鋭的問題還會不會存在於人類中呢?

羣體的觀念是要經過加工的,高深的觀念不會被羣體接受,而羣體一旦接受了,必將無視該觀念是否是真理,因為羣體是沒有推理能力的,只有強大的想象力。首先,羣體讓獨立的個體變得沒有主見,也沒有責任感。勒龐説“羣體總是被無意識因素左右,大腦活動消失,而脊髓活動佔上風”。不管一個單獨的人有多聰明,有多有主見,一旦進入人羣裏,他就失去了自我。在失去自我的同時,會有一種集體趨同感,一起去做某件事情,把責任分擔起來,一旦有了這個想法,自身就毫無負擔,做事情也就不考慮後果,畢竟不是與個人利益掛鈎。

一個平時冷靜的人也會因為羣體的作用變得狂暴起來,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羣體中變成了“牆頭草”,失去了自己判斷的能力,這就是羣體心理的強大作用。其次,羣體讓聰明的個體變得平庸。一件有創意的作品,一件偉大的發明,從來不是由一個羣體創造出來的,而是出於個人的智慧。為什麼會這樣呢?可能是在羣體中讓自己無法深入思考,也可能是自己的想法很快就被左右,更可能是沒有突破自我的動力吧!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會看到如果是一位科學家或者學霸的角色,那麼他的人設是呆板的、沒有什麼朋友的、沒有什麼共同活動的,喜歡安靜待在一個角落忙自己的事情。從羣體心理學出發,這個刻板印象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從另外的角度來説,我們要想讓自己取得進步,不必要往人堆裏扎,不必要人云亦云,也不必要因為別人的隻言片語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思考的空間,懂得給自己留白的人,才有機會讓自己在這個獨立的空間裏進行反思,促使自己全神貫注完成手頭上的事情,從而獲得進步。

那麼,羣體心理如此強大,要帶動羣體的情緒,就要怎麼做呢?答案是就要誇大自己的感情,誇張地表演。也許我們會聽説由於扮演的角色讓人喜愛的演員十分受人追捧,由於扮演的角色讓人咬牙切齒的演員需要自帶保鏢,這就是他們帶動了觀眾的情緒,把羣體帶入想象當中。在很多演説現場,演説家們激情四射,即使事實並沒有那麼誇張。這些觀念經過羣體的無推理能力的散播,就成功了。這讓人不禁想到了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的熱搜、頭條們,只要有羣體的存在,只要鍵盤俠們在家毫無心理負擔、毫無責任地、無需付出代價地敲一敲鍵盤,羣體效應就出現了。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13

《烏合之眾》的作者是古斯塔夫·勒龐。作者是一位法國人,他的血液裏帶有法國人特有的激進與狂熱。我並不是十分認同勒龐的觀點,勒龐在書中闡述個人一旦形成羣體,羣體就會擁有個人永遠都不會擁有的一些心理與思想,一個温和的人在融入了羣體之後,在一定的條件下,例如革命爆發,他就可能會成為一個惡人。他還認為羣體所體現出來的種種特質是人類處於原始狀態才會出現的一種現象。在他的筆下。羣體毫無理智可言,他們極容易受到暗示和煽動。羣體對既有真理的維護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無論是誰只要動搖了真理的權威性,羣眾就會十分殘忍的對待他。希帕蒂婭是生活在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女數學家。她既聰慧又美麗。

由於宗教迫害,希帕蒂婭在回家的路上被人們脱了衣服,對這位偉大的女數學家施以暴行——他們用蚌殼割下了她的肉,又將她的屍體焚燬。這在我們看來是十分殘忍的舉動,可是羣眾們卻可以做出來。我相信在他們只是個體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做出如此可怕的事情來的,也許連想都想不到。

尚且不説勒龐的觀點是否有些不妥,但他在書中舉出了大量的的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例如十字軍的遠征(勒龐在書中舉了大量與十字遠征軍相關的例子)以及拿破崙。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例子之外還有關於馬薩羅尼的故事,布瑞維利爾夫人等等。這使你即便不認同他的觀點,卻還是不得不説他的觀點是那麼的令人信服,但是既然是研究大眾心理的書,舉例子的話是不是不光要舉西方國家的例子,更應該有亞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的例子呢。

勒龐的用詞也大多帶有完全肯定的色彩。“必須”“一定”之類的詞語在他的書中經常出現,相反“可能”“也許”之類的詞卻很少出現,甚至可以説是幾乎沒有。這樣大膽的用詞也是我對這本書十分痴迷的原因之一。

我十分喜歡心理學,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了學習新聞。我認為新聞學可以幫助我認清大眾的心理,他們是怎樣思考的,他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心理,又為什麼會像勒龐説的那樣出現“羣眾是盲目的”類似這樣的觀點,又是否因為羣眾是盲目的,是狂熱的,又是容易受到暗示的,所以才會出現法西斯時期那樣瘋狂的狀態。我對人們的思想着迷,但是我更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着迷。

《烏合之眾》這本書讓我們接觸到了羣眾這種行為、心理產生的原因。我認為也許你無法認同勒龐的觀點,但你一定會被他字裏行間中所體現出的魅力折服。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14

學完國學再讀西方一百年前的名著,對於我這種書蟲有點燒腦。讀這種純理論書,過程艱辛苦澀,極容易走神,需逐字逐句揪着讀,否則一不留神就要重讀。好在篇幅不長,初讀下來,作者很多觀念刷新了我的認知。

儘管書中的一些理論前後有些矛盾,有些觀點過於極端和消極,但這本書問世一百多年了,有些觀點放在當下仍然適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能為己所用吧。

書中講到“教育既不能讓人變得有道德,也不能讓人變得幸福,它無法改變人的本性和天生的激情”、“就知識而言,在大數學家和一個鞋匠之間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別,但就性格而言,他們的區別微乎其微,甚至往往可以忽略不計”,這或許就是智商與情商的區別吧,智商高不代表情商高。本來還指着多讀幾本書,提高一點情商,然後變得幸福一點點,看來沒戲了,扎心。或許真的是懂得越多越難幸福吧。

本書還有很多一針見血式的觀點,例如羣體不會思考,羣體沒有理智,羣體的善變、極端、殘忍、奴性,填鴨式教育的不足等等。

最重要的一點,本書的寫作風格正是一直採用羣體的特徵和手段,向我們這個讀者羣體進行“斷言”、“重複”和“暗示”,細思極恐。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

我們必須承認,作為社會羣體中的一員,我們是無法擺脱羣體心理的影響的。所以,不管我們如何特立獨行,當所有人都渾渾噩噩的時候,也難免不隨波逐流,成為烏合之眾。

那麼,我們是否還能在隨波的羣體之中堅持自我,發出屬於我們自己不一樣的聲音呢?

集體無意識,願我們撥雲見日,凡事主觀,謹慎,冷靜,深思做不一樣的自我!

勒龐《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15

這本書是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必讀書目,上大學就是老師們推薦書目的必讀經典書目之一,後來讀了新聞學專業研究生對它的認識更加深刻。

本書作者勒龐是個保守派社會精英,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國他反對傳統的國家主義,反對新興的集體主義,推崇英美式的自由主義。生活在法國革命不斷的年代裏,經歷過巴黎公社和法蘭西第二帝國等歷史時期,親眼目睹了法國民眾在傳統的信仰與權威崩塌後,在近乎宗教般的革命激情中,退化成一羣野蠻、善變、極端的原始人,在少數人的慫恿下,民眾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駭人聽聞的暴行,事後卻要求愛國主義的榮譽勛章。是勒龐創作烏合之眾的社會基礎,他在《烏合之眾》中總結道:民眾缺乏理性,依賴於信仰與權威的引導,用想象來判斷,模仿他人行為,簡而言之,民眾是盲從的。這本書所講的羣體心理學理論奠定了社會心理學的基礎。

在現代信息化社會,我們往往能找到同感,也有“烏合之眾”存在,盲目從眾無助無處不在。

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心理學,瞭解是什麼讓我們盲從,如何克服盲從,從而確保一個穩定發展的幸福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q2x3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