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勇氣》有感

讀《勇氣》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勇氣》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勇氣》有感

讀《勇氣》有感1

人要有勇氣,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的事情。勇敢地去騎單車,勇敢地去炒菜……

文章講到在19世紀,英國的哈羅學校經常發生以小欺大的事情。有一天,一個高個子動手打剛來的新生。另一個新生,他很瘦弱。鼓起勇氣,用自己的行為感動了高個子。最後,那位被打的新生成為了大政治家羅伯特.比爾,願為陌生弱者分擔痛苦的少年,則是揚名全世界的大詩人拜倫。

美國總統林肯是一個勇敢面對生活的人。

7歲時,因為太窮,他的全家被趕出了原居住地,小林肯從那時便承擔起了撫養家庭的重任。

9歲時,慈愛的母親去世,林肯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

22歲時,第一次經商失敗,生活陷入艱難。

23歲時,競選州議員落選。

24歲時,再次經商失敗,欠下鉅額債務,16年後才全部還清。

25歲時,再次競選州議員,終於贏了,這多多少少讓他飽經滄桑的心得到了些許安慰。

26歲時,訂婚後正準備結婚,未婚妻卻突然死亡。

……

51歲時,當選美國總統。

失敗時,林肯卻説:“我的人生都只是滑了一跤,只需要勇敢地站起來罷了。”而文中那位挺身而出的小男孩也是鼓起了勇氣邁出第一步,接着就走向了成功。

小時候學走路,我也是成功邁出第一步,慢慢地學會走,學會跳,學會了跑。這時,我知道生活中不能缺少勇氣。

讀《勇氣》有感2

最近比較沒空,所以寫讀後感的速度降下來了,但是我因此也有一些時間去反思我的生活,實踐書中的理論,所以有一些認識更深刻了。

今天聊聊人生課題,這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第一次聽到關於“誰的課題”的理論,是monself的一篇關於工作上的不順心的分析文裏邊,新入職場的女孩遇到上司刁難,為了完成一個活動跑斷腿,累死累活,卻得不到上司的體諒,很多事情不是她分內的,為了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她也不得不自己去補台。女孩很鬱悶,於是找學姐傾訴,學姐問她,誰會為活動搞砸了負責,女孩説是自己,已經成為職場精英的學姐告訴她,誰為後果負責,課題就是誰的,所以不要去抱怨,全力做好,因為即使是別人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誤,會被批評的依然是你自己。

“誰的課題”和課題分離,我個人認為,是我們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舉個例子,我曾經在生寶寶前去剪了短頭髮,後來頭髮長長了些,我想繼續留長,就不打算再剪,但是我媽三番五次勸我去把頭髮剪了,覺得現在的狀態不好看。就算我明確拒絕,表示我沒有這樣的打算,她也持之以恆的隔一段時間就提一次。雖然是親人之間,我仍然為這樣的干涉煩惱不已。如果用書中的理論來解釋,就是沒有做好課題分離。髮型不好看的後果是我自己承擔,所以剪不剪頭髮完全是我的課題,但是我的媽媽卻為我不肯剪而難受不已,她不明白這跟她其實沒有關係。

説回人生課題。

阿德勒認為人生有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愛的課題。可以説是我們人生的幾個側面。不同的課題的人際關係有不同的距離和深度,那麼課題的處理方式也會不同。工作上的關係門檻最低,難度也最淺,因為有工作這個紐帶;朋友的關係則相對難很多,沒有什麼不可抗力讓你非得和某個人成為朋友,而朋友也有普通朋友、知己、閨蜜等等各種區分;愛的課題,戀人、夫妻、兄弟、親子,所有的課題中最難的一種,尤其是親子關係。

三大課題概括得非常精要,其實每一個課題都可以延展為無數個子課題,人際關係這門學問,真的太深了。

怎麼正確的處理人生課題呢?

首先要知道,做事情不是為了尋求認可,我們不需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可是有那麼簡單嗎?我們從小到大,做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尋求認可啊,努力讀書,為了取得好成績,獲得老師家長的認可;努力工作,拿出好業績,獲得領導同事的認可;甚至努力表現,獲得對象家人的認可。而我們的身上,也承載着各種期待,我們也對別人有所期待,怎麼可能不呢?

這裏引入一個關鍵詞:賞罰教育。我們都受賞罰教育的影響,所以覺得尋求認可是正常的。但是阿德勒批判賞罰教育,為了尋求表揚而做某事,為了不被懲罰而不做某事,一旦沒有表揚和懲罰機制,就可能讓事情失控。而我們也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着,換句話説,我們首先要活出自我,然後才有自由。

其實這一點我覺得蠻好理解的。對於我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他成為討好型人格的人,所以當家人對他説你不乖,我不喜歡你了的時候,我通常都會阻止。這種思維,在長輩們,甚至很多同輩們看來,都是無比正確的吧,我們告訴孩子,你要乖,要聽話,這樣我才會喜歡你。寶寶會因為我們説了這樣的話而變得乖巧聽話懂事,更好管束。但是他們內心也更加不安。這樣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其實很容易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吧。

不希望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其實就是不希望孩子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們在無知無覺的狀態下,其實已經實踐了一些阿德勒心理學的理論了。(但是這也只是我不希望,是我的課題。孩子是怎麼想的?他還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只好暫時不管。)

要再一次談到課題分離了。我們説誰為後果承擔責任,課題就是誰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難分得開。孩子不愛學習,大多數父母都會焦慮,會想盡各種辦法幫他逼他學,但是往往收效甚微。父母為什麼焦慮,因為沒有做好課題分離,孩子的學習是孩子的課題,不是我們的。那麼,放任不管嗎?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前程,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所以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未來考慮啊,我們難道不應該為孩子的未來負責嗎?並不是不管,在認清誰的課題之後,告訴孩子這是他的課題,他自己選擇怎麼做,然後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但是不妄加干涉。好難啊,但是牛不喝水強按頭,有用嗎?或許會引起更大的逆反。

所以做好課題分離真的很重要,不干涉別人的課題,或許很多煩惱就消失了。我們覺得比較開明的家長,其實也是讓孩子擁有獨立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的家長,這樣的家長往往親子關係不會太糟糕。

不讓別人干涉我們的課題,這點也很重要。太過在意別人的評價,我們就會容許別人對我們自己的事情指手劃腳,但這也許會讓我們覺得痛苦。別人的評價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法左右,你自己的事情,要遵循你的本心。

所以分清課題是誰的,做好課題分離,不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你的課題。事情就完了嗎?並沒有,人際關係不能變成這樣冷冰冰的進水不犯河水,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它只是一個入口,構築良好人際關係的入口。

這裏拋出一個觀點,自由就是被人討厭。點題了,是不是,本書的名字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有人想被人討厭嗎?恐怕沒有。有人是所有人都喜歡的嗎?恐怕也沒有。八面玲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是即使我們八面玲瓏,也做不到讓所有人都喜歡。所以,被討厭的勇氣説的是不要害怕被人討厭,即使被人討厭也是沒有關係的,不是什麼問題,不要因為害怕被人討厭而去曲意迎合別人,勇敢的活出自己,自然有人欣賞和喜歡。

接下來,如何才能締結良好的人際關係呢?作者提到一個“共同體感覺”。宇宙,過去未來,都在這個共同體內。是不是過於寬泛,我們更常聽到的,是集體這個概念。阿德勒提出共同體的概念,並且將其中的組成因子劃分到“我”和“你”這樣的最小的個體上,因此提出,將對自我的執着換成對他人的關心。把自己看成共同體的一部分,就會跳出這種自我中心思維,從而擁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廣闊的視野。把這個共同體延伸到無限大,就無論如何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跳出小集體思維。當我們面臨一些角色轉換的時候,擁有這樣大共同體思維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退休了,或者與小集體無法找到歸宿感的時候,不妨將自己放在大共同體裏邊看看,跳出眼下的杯中風暴。

建立橫向關係。這是一個相對縱向關係提出的概念。差別在於,人與人之間地位是否平等。現實是,我們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縱向關係中,我們希望得到能力比我們強,地位比我們高的人的肯定;我們表揚孩子的進步和優秀,我們批評或者處罰沒做好事的人。縱向關係中,人與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那麼橫向關係呢?人的地位真的平等嗎?阿德勒提出的是,人與人雖不同但平等。不同,這個詞非常有意思,它沒有表達誰比誰強,誰比誰厲害,我們不同,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環境,但是我們是平等的。這種理念,是不是暗合了之前的很多觀點,不競爭、不比較、不自卑、不操縱、不干涉、不批評、不表揚、不評價,所有這些,原來都存在於縱向關係中啊。

在課題分離和橫向關係的基礎上,對他人的困難給予幫助,對他人的難題給予鼓勵,是締結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我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獲得自信和勇氣,換句話説,覺得自己對他人有用,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而從共同體的角度説,存在也是有價值的。

其實越寫到後邊,就越覺得阿德勒心理學太過於理想主義,與我們主流思維和心理背道而馳。但是仔細思考你會發現他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更好的思路和方法,會讓我們生活得更積極更有質量。但是踐行起來也真的是非常的難,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把自己的心理透視得那麼清楚,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做出改變。話説回來,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啊,讓我們至少從自己做起,開始行動吧!

讀《勇氣》有感3

一天早上,我照例拿出老師給我們的作文資料細細閲讀,其中有一篇名為《勇氣》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仔細地讀了一遍又一遍,文中所藴涵的道理,讓我深受啟發。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9世紀英國名門公立學校——哈羅學校,經常會出現以大欺小的事情。一天,有一位高大的學生叫一名弱小的新生做事,新生不肯幹,高個子學生便出手打他。另一名新生看見了,含着淚説:“你還要打多少下,讓我為他承受一半的拳頭。”新生的舉動讓高個子羞愧了。從此這個學校幫助弱者的事變得越來越多了。後來,那個被打的新生成了政治家,而另一個幫助弱者的新生也成了偉大的詩人。這兩位新生多麼勇敢啊!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這個故事和我們學過的《花的勇氣》變篇課文是多麼相似啊!兩位弱小的新生面對高個子對手,毫不畏懼,最終讓他羞愧地停住了手。小小的花兒面對冷風冷雨沒有低頭,而是齊刷刷地挺身而出,把自己的美麗展現在人們面前。他們靠的是什麼?是勇氣!

以前,我是一個膽小的孩子,每當一上課,我就會變得緊張起來。每一次老師提問題時,我的心便會怦怦地跳起來,生怕老師會點到我,更不用説舉手了。偶爾一次老師會點到我的名字,讓我回答問題,我顫抖地站起來,回答的聲音像蚊子飛一樣,連自己也聽不見自己説了什麼。同學們常常抱怨説:“老師,她的聲音太小了,聽不見。”老師也經常鼓勵我:“不用怕,把你知道的説出來就可以了,對錯沒關係。”可是,我就是沒有勇氣。後來,我看到很多原來也像我一樣膽小的同學都敢走上講台説故事,我心裏很羨慕。我開始不斷地鼓勵自己:不用怕,就當其他人是透明的。慢慢地我有了勇氣,敢舉手了,一次、,兩次,三次……我得到的掌聲越來越多。我還參加了班幹部的競選而當上了班長呢!

一次次的成功,讓我變得越來越勇敢。也讓我懂得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你有勇氣,什麼事都難不倒你。今天讀了《勇氣》這篇文章更讓我堅信:勇氣是成功的保證。

讀《勇氣》有感4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雖然是被翻譯成中文的,在此過程中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降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秀的書籍。關於教與學,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問題,而在這裏,帕克.帕爾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於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其他崗位的人,這本書都帶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們出於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着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卻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力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着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着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繫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麼大的差距……因為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鬥,終於,有了小小的收穫,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發現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未覺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鬥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着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於是忍不住感歎:人是多麼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歎過後,很多人會選擇再戰,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鬥志,從此消沉。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教師、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讀《勇氣》有感5

讀一本好書,就像同一位智者談話。

炎熱而煩悶的暑假,媽媽把我送到了農村的姥姥家,説是陪我姥姥小住幾天。當然我也不會忘記我的好朋友——課外書。在那,我可以搬着凳子靠着大樹,讀着好書,就能很快度過一個愜意而有意義的下午。

那一天,我也是無意地打開《給你的成長加點勇氣》,看完第一篇,我就入了迷,便狼吞虎嚥的看了下去。這本書是有許多小故事組成的,無畏之路中,《78記耳光和一個小提琴家》令人敬佩,裏面講了:在華盛頓廊坊廣場的地鐵站口,一個18歲左右的衣衫襤褸的男孩子在拉小提琴賣藝。陌生的路人,懷疑的眼神,從他身邊匆匆忙忙的閃過。狹窄的地鐵站口響起悠揚的樂曲,與人們的咳嗽聲、説話聲交相輝映。説句實話,幾乎沒有人在意他的存在。但執法者在意了他的存在,在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後,他仍然無法使這個年輕人挪動位置。於是,怒不可的他揚起了右手,一記耳光準確的摑在了年輕人的臉上,音樂嘎然而止,年輕人的嘴角流出一絲鮮血。然而,年輕人只稍作停頓,音樂再次響起。讀到這裏,我長吁了一口氣,我想:年輕人經過這麼大的挫折和恥辱,應該換個地方了吧?我帶着揪起的心讀了下去。書中寫到:第二天上午,那位執法者又一次出現,當他看到年輕人根本不去看他,旁若無人的在彈奏,差點氣暈過去!他揚起手來,再次將一記耳光重重的摑在年輕人的臉上。又是一道深不可測的傷痕!這一次,年輕人的音樂聲沒有停下來,只是帶了些許悲傷。

這個年輕人一共在地鐵站口待了78天,也捱了執法者78記耳光。

我開始埋怨起這個年輕人,你説你何必挨那麼多耳光,受那麼多屈辱呢?不過你現在離開了地鐵站口,應該去自力更生了吧?小提琴也扔了吧?然而繼續往下讀,卻讓我大跌眼鏡。

一個美好的春天,在波斯頓交響樂廳舉行的演奏會中,票價100美元的音樂廳裏坐無虛席,人們看到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在進行精彩的演出。大家都説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小提琴家,而這位小提琴家,正式兩年前被摑78記耳光的喬舒亞貝爾。

讀到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想起了那次,我和幾個小朋友做遊戲,叫做:“蛋”的生活,就是一開始所有人都是“蛋”,然後找等級與自身相等的石頭、剪刀、布,贏得變成鳥,再變成人,最後變成神,如果輸了就退一級。那次,我連着兩次都輸了,便賭氣不玩了。讀了這篇文章,我才明白,我的毅力怎麼和這位小提琴家比呢?就那麼一個小小的遊戲我都沒勇氣玩到底。

困難和挫折其實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從某一個角度來講,他對我們的成長是有益的,也許前進的道路上總會有風風雨雨,也許夢想的航道上總是迷霧重重。但是,請別灰心也別泄氣,鼓足勇氣克服眼前的困難,當我們回首時,那些艱難險阻只不過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另一道風景。

同學們,請記住:幸運之門,總會為勇者打開!

讀《勇氣》有感6

暑假有幸拜讀了《我的教學勇氣》一書,真是受益匪淺,雖然當初懷着對音樂的熱愛,對教育的嚮往才選擇這個行業,工作九年來,已經被磨練的沒有了當初的激情,讀過此書,自重拾對教育的敬畏、再次點燃教學的激情。

書中關於傾聽,更給我指明瞭教學中“聽”的方向。傾聽似乎算不上送給他人的一件禮物,但至少可看作改變的一個起點——事實上,又何止是起點。

自己的訴説有人傾聽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望,有人傾聽可以滿足自己那種被期盼被人認可、理解、賞識、敬重的心願。因此,傾聽,專注的傾聽,是引發個人變化和社會變革的動力。

只要我們心甘情願地去傾聽,就能治癒人世間的許多創傷。想一想,倘若黑人和白人,亞裔美國人和拉丁美國人能謙恭地相互傾聽,會出現什麼樣的景象;想一想,男與女、老與幼、僧與俗、富於貧之間彼此能相互傾聽,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場面。可是,我們中間有太多的人早已不去傾聽,在他們度過的歲月中只顧張口提出自己的主張,而不願側耳傾聽對方的意見

我們害怕聽到我們不想聽到的話語,害怕聽到促使我們反思自己,從而改變自己感情、思想、行為的話語,害怕聽到促使我們反思自己自己,從而改變自己感情、思想、行為的話語。如果我們只説不聽,就能給自己劃定一處安於現狀的小天地,也不必面對小天地之外那些眾説紛紜的複雜問題。事無鉅細都去傾聽,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問道於盲,令我們頭腦糊塗,手足無措,因此我們寧願與顯而易見的謬誤結伴,而不願與難窺堂奧的真理為伍。

我們不必忙着編造冠冕堂皇的空洞口號,而應去認真探究錯綜複雜的真實思想和真實生活。

只要我們對世界的紛亂不再心村畏懼,就能從傾聽中知曉世界的真理。最要緊的是先從傾聽自己開始。

我們之所以聽不到世界試圖告知我們的真理,是因為我們去不傾聽居於自己心中的“教師”。內心某處其實明白什麼是世界的真理,可我們卻有意把真理嚴密地藏掖在心中的暗角,這樣我們就可以佯裝不知真理,從而也不必與真理打交道。

倘若我們更多的人都來凝神傾聽自己心中明察秋毫的“教師”,那麼就能分清何為錯綜複雜的真理,何為避難就易的謬誤。

傾聽自己或許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可能造成難以釋懷的內心衝突,甚至帶來迫不得已的個性突變,但傾聽內心是我們與世界現實重新建立聯繫的最可靠途徑。只有當我們是從“心內”接聽關於世界的新聞時,才更有可能相信從“心外”聽到的消息。

學會傾聽對我們個人而言頗為不易,因為免不了會聽到使人為難的話語。但教師在教育改革中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就是不僅要把自己看做服務青少年的工作者,還要看做服務學校和社會的領導者,我們要學會傾聽!

讀《勇氣》有感7

春花秋月總能引發詩人的感懷,而寒來暑往卻能激起老師的惆悵,在你我的教學生涯裏,這樣的疲憊,迷茫偶爾會悄悄浮上心頭,我們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有繼續的勇氣。

面對教師這種心靈的迷失,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裏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裏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願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帕爾默認為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於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自我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後,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後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繫,在“共同體”中實現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

毫無疑問,《教學勇氣》正是冥冥中我們所要追尋的答案,更是對我們內心呼喚的迴應。讀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掩卷沉思,會不自覺地把帕爾默的描述和我的心靈狀態或教學狀態進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頓悟!

1、“當我們把某種認定的方法技術捧上天的時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師感到被貶低,被迫屈從於不屬於他們的標準。這時,他們必然會感受到痛苦。”

的確,在現實的教改實踐中,時不時會有某種“教學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節裏,正如大家對“名牌服飾”的追隨,不論內心是否真正認同,不論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質,大家都會自願或不自願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這樣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為一個普通教師,我不敢惶論這種流行的是與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費”的必要。當我們要選擇某種“流行”的時候,我們應該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問自己“這種方法所體現的價值是我所推崇的嗎?我有推行這種方法的個性特質和優勢嗎?”。帕爾默認為“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的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這與我們中國的説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當我初遇“嘗試教學法”的時候,那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學的樂趣。而當年的激勵納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別人的課堂聽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課堂使用也覺得羞愧,那時,我也會責備自己的落伍,而今,帕爾默終於令我釋然,與其違心地痛苦地“時尚”,不如真實地坦然地放棄!

2、“也許課堂既不應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為中心,而應以主體為中心”。

我們的教學經歷了“學科中心説”“教師中心説”,而今已步入“學生中心説”,學生和學習過程比教師和教學過程更重要,教師的角色在促進者、學習同伴和必要的監控機制間轉換。而帕爾默認為這幾種方式均有啟發性和優點,但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要麼教師成為權威,要麼學生永遠不會犯錯。他提出應該以“第三事物”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專注這一“偉大事物”,構建複雜互動的真正學習“共同體”。在“共同體”中,沒有單方面的教學者,也沒有單方面的接受者,更沒有單方面的成長者,它就是一個五行相生相剋的“相互影響”的系統。在這樣的系統裏,真正的教學和教師的自我完善也就產生了。讀到這裏,帕爾默為我們描繪的美好願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實現它,真的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過,我們已經上路了,不是嗎?

3、“除了問一個誠實而開放的問題外,‘明確委員會’成員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與焦點人物對話”。

帕爾默認為“要想在實踐中成長,一個是達成優質教學的內心世界,一個是由教師同行所組成的共同體。”對於後者,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非常重視,我們通常稱其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許多老師走出孤獨和封閉,在互幫互助中迅速成長起來。但帕爾默的“明確委員會”與我們的“同伴互助”相比,卻是別有一番洞天。需要幫助的人被稱之為“焦點人物”,“明確委員會”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幫助他——“沒有忠告、沒有過量確認、不會把問題轉移給他人,不用提建議。共同體的成員只會提焦點人物誠實而開放的問題(如,這樣的事情以前發生過嗎?你有什麼感覺?)……”

讀到這裏,我的好奇心被極大的激發——這樣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嗎?然而,隨着閲讀的深入,我終於陷入了另一種沉思。帕爾默認為,如果“明確委員會”成員不能走進另一個人的心靈,其實根本無從知道另一個人所問問題的答案。而且除非這個人發自內心的領悟,否則任何的建議也會收效甚微。所以,只問問題好了,需要做的其實只是幫助焦點人物發現內在的智慧。從這一點上,我們不難看出帕爾默不淺的心理學造詣。他的觀點甚至對於我們“幫助學生”也有同樣的借鑑意義,我們應該真心地充分地聆聽學生的聲音,在那開放的空間裏,接受學生也接受自己。

《教學勇氣》如同一位深刻的摯友,讓自己在思考與追問中款款撣去滿身的浮躁和疲乏!

讀《勇氣》有感8

在週末的一個晚上,心情不佳,因為在生活上的一些瑣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學湯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幾個小時,我向他吐訴最近生活不順,煩事擾心的種種情況,他便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便是--《被討厭的勇氣》,他説看完這本書肯定會對我有所幫助,我已經很久沒有認認真真讀一些這種感覺類似於心靈雞湯的書,可讀完之後發現它並不是我想象的這樣,它只是在講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們常常很容易忽視了,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

該書主要講述瞭如何能夠在繁雜的日常瑣碎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論思想:所謂目的論就是事物的一切都與其原因無關,它關注的現在,是現在應該怎麼去做,它是一種與先天論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為如此,它是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適合做我們年輕人的航標。

書的內容首先分析了我們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終的起因:人們通常自己下定決心"不改變",舉個例子:一位年輕人他自卑,性格內向,對自己的容貌和學歷都極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管怎麼樣,他都不願意出門,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這樣的呢?是因為他自卑,不自信嗎?不,正是因為他不願意出門,不願意接觸他人,不願意改變自己,所以導致了自卑,不自信。這裏就牽扯到了人際關係問題,人際關係在這個世界是很複雜的,書中提到了人際縱向關係與人際橫向關係,人際關係如何做到平等:於是需要儘量的發展一些橫向關係,即使你與他人之間可能存在縱向關係,那怎麼去讓人覺得是橫向關係呢?舉個例子:一位媽媽因為頭髮亂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寶寶知道後便幫她拿了一把梳子過來,有的媽媽便會對孩子説:"你真棒,你最厲害了。"這種誇讚方式就會給孩子覺得是一種上下級的縱向關係,拿梳子這件事媽媽也會做,而且很輕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卻對孩子這種類似較誇張的稱讚,這就會給孩子產生一種縱向關係的感覺,如果把稱讚改成:"謝謝你了或者感謝寶寶幫媽媽拿梳子"這種話語,便會存在一種橫向關係,一種雙方地位平等的感覺。

書的最後還講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人生的意義由我們自己決定,追尋價值要從現在做起,要活在當下。我記得有一位日本馬拉松隊員在一次世界大賽上奪得了冠軍,賽後記者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説很簡單,我每跑一段都會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跑到哪個路口,然後再跑到哪個路口,跑的過程我的目標不段地實現,這樣我就覺得輕鬆多了,正如我們人生一樣,不需要給自己定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朝着這個小目標前進,這樣便能切身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自己人生的意義。

其實這本書裏面也有很多內容我自己並沒有認同,我覺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並不是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這篇文章裏也沒有提到。我想表達的是,我們要獲得別人的愛,首先要學會愛自己,要自己給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長,它並不是百米賽跑,它是一場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來走一走,喘口氣,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從中感受到你的價值,感受到屬於你的幸福。

謹以此文用來勉勵自己,勉勵正在奮鬥的人們。

讀《勇氣》有感9

“我的勇敢的卑微的夥伴,是燒不盡割不完的。在人們腳下,青青的點綴了全世界!”——他是多麼勇敢;他是多麼自信;他是多麼……而我卻跟他相反,他擁有的勇敢和自信,我都沒有。

上課時,我不敢舉手發言,我害怕。害怕使我的心淹沒了下去,心無法再次站起來。——我怕問題答錯了,同學們嘲笑我,譏笑我,指指點點的説我,怕傷了我的自尊心,怕……其實,我心裏很想舉手,來發表我的意見,但我的手卻怎麼也舉不起來,似乎扛了幾千萬噸的重物。當看見別人站起來發言的時候,我真羨慕,也嫉妒他。當老師問得問題,我心裏知道答案,可又敢舉手,當別人的答案跟我一樣時,我後悔當初沒有舉手發言。

表演時,台上的笑容是凍僵的,台上的神情是尷尬的,台上的動作是不自然的,台上的整個人似乎是裝樣子的。當台下的觀眾看着我時,我感到很難為情。哎!勇氣又沒了。

做作業時,自信又溜走了。當我在思考題目時,知道了答案,可我卻不敢肯定這答案對不對。三思……三思……再三思……答案還是這個,那我下不下筆呢?我的手在顫動,心在搖晃,腦子在思考,難道就這樣空着嗎?

如果我跟那位小朋友比起來,我是微不足道的。我現在就是缺乏四個字:

勇敢 自信

我腦子裏出現了一行字:我的勇氣何時來?

讀《勇氣》有感10

最近讀了《教學勇氣》一書,裏面提到一個醫學院的教學改革:將原來用屍體做標本,改為用真實的病人做標本。這樣的改革使原本機械化程式化的學生變得人性化,感性化,他們能夠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從而充滿感情地對待病人,認真對待病號,儘可能地在救治的過程中減輕病人的痛苦。帶着對病人的同情和憐憫去醫治他們,這才是醫學的初衷。

這使我想起了我們的教育,教育的初衷是什麼?細細想來也不過是四個字:教書育人。所謂教書就是教給孩子們知識,目的是讓孩子們學會知識。所謂育人就是教育孩子好好做人,目的是讓孩子做一個品德高尚,與國家、社會、他人有用的人。再來看看我們現在在做什麼:上課,完成作業,能夠應付考試,每次考試要考到前幾名,畢業班升學率要高……孩子學會知識了麼?會用學到的知識來指導實踐麼?孩子們是人格健全的人麼?老師您瞭解了麼?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要不,我們的大學生畢業了還找不着工作?我們的學生動輒自殺,動輒殘害室友?所以,我們的教育早已違背了初衷,我們的老師也更多地是在追求現實的利益。

教育要改革,必須改革。

怎麼改?我想不如借鑑一下醫學教育改革,朔本逐原,迴歸到教育的初衷上去。我們教師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我們所面對的學生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我們要用我們內心的人性去面對學生的人性,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去處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用人對人的態度去處理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用人與人之間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去做好老師對學生知識的教育。用人與人之間人格魅力的感染去感染我們的孩子,讓他做一個品格端正的人。

我今年仍然帶三年級的孩子,他們只有八九歲大,但是我知道我們也是有感情的。前幾天我講公開課,我把同學們教師節送給我的花當做獎品,在講課的過程中把花送給表現好的同學,當我將第一束花送出去之後,課堂氣氛空前熱烈,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這節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感到比較慚愧的是由於我的花不夠,有很多表現很好的同學沒有得到獎勵,.於是下課後,我要買了一些棒棒糖分給孩子們,他們拿着我給的棒棒糖高興極了。從那以後,同學們更聽話了,上課紀律更好了,老師不在的時候自主管理的能力更強了,我由衷的開心,也用更多的語言去誇獎他們。我知道,我對他們的關心和鼓勵正在一點一點地在他們心中播下種子。

我想,教育就該如此,返璞歸真,迴歸初衷,踏踏實實地教給學生知識,認認真真得教他們做人。

讀《勇氣》有感11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我讀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這些道德行為、道德言語,使我受益匪淺。課文講述了:“我”和父親在鱸魚捕撈日的前一個夜晚去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我”和父親放好魚餌,舉起魚竿,過了好長時間,有個大傢伙上鈎了。“我”花了好大力氣才把這魚拉上岸。這條魚大極了,漂亮豔麗。但這條魚是在距離捕撈時間兩個小時前釣到的,就算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就算是花了好長時間,花了好大力氣的,就算釣到的魚再大,可父親也堅決地讓“我”把魚放回湖裏去。

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中,這只是個小小的舉動,可就是這小小的舉動卻讓“我”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使“我”在人生旅途中不取獲那些不歸自己的利益。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教育,把“鱸魚”放回“湖中”這樣道德是多麼不容易。如果換作是我,我也不想放回湖中。

説到這些,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我有一次,黑濛濛的夜晚,我坐着三輪車回家。誰知,他竟然多找我一元。我拿着錢,想着:哈哈,這多出來的一元,我可以去買包零食吃啦!可這是人家多找的,要不要還給它?還?不還?我的心糾結萬分。“咔啦!”只聽三輪車要騎走了。我一下子愣了一下,然後轉身跑過去,把一元還給他。

道德,道德!

標籤: 有感 勇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gvyr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