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蒹葭》讀後感

《蒹葭》讀後感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蒹葭》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蒹葭》讀後感

《蒹葭》讀後感1

這個故事出自《詩經·秦風》一提到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粗獷”吧?地處西北,極具侵略性,崇尚武力,士兵男子近乎兇狠,而《蒹葭》怎麼聽都應該是在江南水澤的呢喃而不是西北風沙中的歎唱……

不過,若真若真如此,那可就大不一樣了:一個是白面書生手中相攜的温香;一個是粗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悵。

恍然大悟——《蒹葭》真的很美,它被那些粗獷嚴峻的男子輕輕的唱出來,如巖石下無人見過的涓涓細流,清涼而温柔地撫摸過戈壁日曬風吹的破裂。

血紅色的白綢,在你手中,輕拂袖,卻徒留殘淚,水中。箭,穿越千年,射中你傷殘的心。斷劍,額下,無聲的留戀。眼神,讀透內心的愛,劍,無從下手,心,早已成空。你悠然而走,伸手,伸手,為何觸不及你冰涼的手。遊從之,宛在水中坻,只不見伊人,白袂隨風飄。心已悔斷腸,為何只留你宛一方。天地蒼茫,千年輪迴,我卻不知,宛在水中央。

你化身,我心隨,不知方向,已迷茫,怎追尋你一世芬芳,讀透你,依然是謎,我願留宛,在水一方……

《蒹葭》讀後感2

初次接觸到顧先生是在中學時候,當時還沒有注意到顧先生在古史方面的研究,只是知道點他的皮毛而已,這些日子一直在讀顧先生的這篇自序,收穫頗多,對於古史辯方面慢慢有了點了解。首先要從顧先生的給我的印象上談起。

顧先生有很廣博的興趣愛好,少年讀書時就堅持寧可不精,不可不博,買書時祖母也説他好象瞎貓拖死雞一般的不揀擇,在學問上野心拉不住,恨不得把什麼學問都裝進肚子裏,有時候想想自己也是的,但多數情況下只有一時的熱情,比如老師上課列出十幾本重要的書,看到那些自己都不曾讀過的書目,又心想這些書還都是那麼的有用,當時就像跑到書店把書抱回來,趕緊啃完。可是每次一回到宿舍,就把那些豪言忘記到九霄雲外了。依舊大把大把的揮霍自己的青春。

有時候感到自己的學習充斥着無聊和空虛,尤其是在過去的一年裏,感到自己在學問上的收穫和自己所想的差距太大,可能有點眼高手低的毛病,覺得離自己的要求差得很遠,想去拓寬知識面,又怕會影響到專業學習,在矛盾中掙扎的結果是出現最壞的可能,於是又陷入另一種空虛中去,感到自己很墮落,更痛苦的是還留有一絲的清醒。

想起顧先生文章中寫道:學問是必須一天一天地實做的,空虛和荒謬乃是免不了的一個階段,惟其肯在空虛和荒謬之後繼續不斷的努力,方有充實的希望。我知道學問是一點一滴地積起來的,一步不走便一步不到,絕沒有頓悟的奇蹟,所以肯用我的全力在細磨的功夫之上,毫不存僥倖取巧之心。

《蒹葭》讀後感3

與時下的國學熱無關,我小時侯是最頭疼上古文課的。

我討厭老師枯燥的,討厭那些聽不懂的文言文,討厭岳陽樓記,心理很強,老師越是我我就乾脆不背,讓老師轟出教室。

我喜歡詩,但是我不喜歡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開始閲讀自己從前很厭煩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樣的因為厭煩而學習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樣喜歡詩經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為百家講壇,也不是跟風,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數同學那樣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是在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以後,自己有幸來到了詩經中那些作品產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裏住了一些時日,才真正的體會到了古典作品的可愛。

這本書裏有後來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失去的淳樸與自然,與鄉土和的聯繫,也象很多年輕讀者喜歡的那樣,裏面有愛情的美妙詩篇,這些風裏的詩歌,比雅與頌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與真,詩經與離騷的區別就是與士大夫階層的區別。詩經裏也有對現實的不滿與揭露,但那是淳樸的,真摯的,發自內心的悲傷,而不是離騷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文人的詩歌固然在藝術技巧與格律上更為工整和雅緻,但是期間畢竟少了幾分純真,多了點個人的自憐。實際上,真正的大眾很少自憐,他們總忍即反,很少做無謂的思考,也敢於行動。在中國,能夠真正的成就實事的總是農民,他們空談和,要求的是要麼接受要麼。因為在他們那裏有一種非常樸素的觀念,對現實也有更深刻的認識。我接觸的那些普通的工人和農人,都很少抱怨,絕對不會腸斷。

有時候,看多了複雜的東西,人們就嚮往單純。

詩經中的大部分詩歌都起源於中原地帶,黃河文明的中心。

是樸實的單散發着田野和炊煙氣息,豪爽而真摯,我以為要讀那些詩歌,最好要到真正的田野中去,而不是蹲在書齋裏搖晃腦袋,就象真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好在户外進行,才可以體現人的美。

詩歌是最接近自然,也是最接近人的靈魂的藝術題材,在詩歌中有真和美,一切壯麗的文學作品都具有詩歌的特性,也具有音樂的`特性,詩歌最接近於音樂,而音樂能直達人的靈魂。

起源於中原田野的風,洋溢着熱情與單純,具有全世界性可以理解的主題,但是對他們的介紹還是太少太不夠,這是我們的恥辱。

我記得自己在學校的時候---我只讀到90初期的初中,學的幾乎都是後代文人的作品,好象只有一首碩鼠,那些作品都是一種文人知識的理想,沒有學過民間的詩歌,後來我總是納悶,想道,這是否因為編纂者本身害怕那種來自田野的野性呢,或者在經過文人的註解,貶低其中的直率的愛情的呢,害怕學生們去談戀愛不成?

詩經蒹葭讀後感其實詩經的風裏最好的詩篇都是愛情的。

那直白的表述,大膽的追求與幸福的熱情,正是一種被漢以後的者極力抹殺與曲解的,文人説那些愛情詩歌是淑女與君子之間的兩情相悦,我更願意理解為農村青年的談情説愛。讀了這些詩歌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在我們的文化裏畢竟還有這樣清新質樸,大膽熱烈的感情,而不僅僅是唐詩宋詞裏傷感悲涼的文人情懷。因此,詩經中的風,是現實主義的,也是古典主義的,而後代的文人詩歌大凡是浪漫主義的,浪漫主義從來是屬於貴族的。

10年以前,我曾經在那裏漫步,我忽然懂得了岳飛的還我河山的意思,我也懂得了為什麼在詩經裏散發着那種樸實無華的氣質,那正是一個農業民族的特有的感情表達方式,對土地的熱愛,對家的眷念,對人的温情,而這種質樸是我在課堂上永遠無法懂得的,學不到的,我有點慶幸了。

那裏的春天,和真正的北方是不同的,和煦的微風,半陰的天空,有點南方的濕潤的感覺了。

在那裏一座殘破的小橋旁邊,打開這本書,和着那吹過耳畔的風兒,我才真正的覺得明白了一些從前我無解的事,懂得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儘管還是膚淺的,

那邊,老人們在唱豫劇,我想這比任何高深的學者都讓我讀懂了這本書,自己的根。

《蒹葭》讀後感4

我又夢迴了三千年前那潺潺的溪水旁。那時東方剛剛破曉,清晨的霧氣呵,把那一叢叢的蘆葦籠罩在了一片詩情畫意之中。夜遊的蛐蛐還未離去,歌着那似乎永遠也唱不完的曲兒。偶爾飛過一兩隻鳥兒,那明朗的叫聲,讓我的心,也隨着溪水盪漾了起來。

三千年的時光荏苒,竟如白駒過隙一般短暫,三千年的紅塵翻滾,三千年的世事無常,而這裏的景緻,竟絲毫未改。我帶着三千年前你贈予我的摺扇,漫步在水之湄,看着這風光旖旎,看着這嵐煙縹緲。我低聲謳吟,回味那“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悽美。遠處那連綿的青山,猶如羲之那剛勁有力的波磔一般,佇立在這霧氣霏微的天空下。水、霧、山、岸,何處才有你的影子呢?

三千年前的你,盛裝綝縭,裊裊婷婷地朝我走來。在清晨的霧靄中婆娑起舞,曼聲歌唱。嫳屑隨着微風輕輕飄動,你就那樣翩然而至了。我深情款款地矚望,看你開花的裙裾在風裏輕飄,心情,彷彿你腰間的琅玕一般清澈、無羈。可你,卻始終不肯讓我走近。當天色晗晗,霧氣將散之時,你卻驀然一笑,隨着霧氣,消失在了我的事業當中。如流星,似浮漚……

三千年了,我苦苦尋覓。你髮際間的芳澤還縈繞在我的鼻尖,你眼神裏暌離的傷感依舊在我眼前浮現。不相信你我就這樣失之眉睫,跨越了三千年的歷史長河,我前來尋你;漫步了三千年的悠長歲月,我前來尋你;飛過了三千年的浩瀚星河,我前來尋你。

如今,場景依舊卻不見當日姽嫿的你。少了你,天空,也顯得岑寂……

《蒹葭》讀後感5

與時下的國學熱無關,我小時侯是最頭疼上古文課的,我討厭老師枯燥的,討厭那些聽不懂的文言文,討厭岳陽樓記,心理很強,老師越是我我就乾脆不背,讓老師轟出教室。

我喜歡詩,但是我不喜歡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開始閲讀自己從前很厭煩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樣的因為厭煩而學習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樣喜歡詩經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為百家講壇,也不是跟風,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數同學那樣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是在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以後,自己有幸來到了詩經中那些作品產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裏住了一些時日,才真正的體會到了古典作品的可愛。

中原,我的故鄉。

在所有自己閲讀過的古典作品中,我最愛的是這一部。

原因是這本書裏有後來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失去的淳樸與自然,與鄉土和的聯繫,也象很多年輕讀者喜歡的那樣,裏面有愛情的美妙詩篇,這些風裏的詩歌,比雅與頌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與真,詩經與離騷的區別就是與士大夫階層的區別。詩經裏也有對現實的不滿與揭露,但那是淳樸的,真摯的,發自內心的悲傷,而不是離騷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文人的詩歌固然在藝術技巧與格律上更為工整和雅緻,但是期間畢竟少了幾分純真,多了點個人的自憐。實際上,真正的大眾很少自憐,他們總忍即反,很少做無謂的思考,也敢於行動。在中國,能夠真正的成就實事的總是農民,他們空談和,要求的是要麼接受要麼。因為在他們那裏有一種非常樸素的觀念,對現實也有更深刻的認識。我接觸的那些普通的工人和農人,都很少抱怨,絕對不會腸斷。

有時候,看多了複雜的東西,人們就嚮往單純。

《蒹葭》讀後感6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吟哦着遠古的歌謠,輕輕踱向蘆葦叢深處。

蒹葭是我極愛的植物。且不説文人墨客對它有多麼青睞,只看那一束荻花立於水畔,就覺得無比的美。在我看來,蘆蕩是最好的景緻,是令我神往的地方,而蘆蕩水鄉醖釀的紅色往事,更為這翩然詩意平添幾分豪情。

進園,拉上同學直奔“蘆葦迷宮”,一路風光恰好。青石板路,亭台水榭;路邊風情茶肆,爐水交響;過往舊寺廳堂、樓台古碑,皆非雄壯,與吳依軟語呼着、應着,與江南小鎮拼連着、模糊着,與老鎮的記憶一起蒙着輕塵,和着清風。棧橋亭中有人吃茶説話。扯幾處閒景,平淡裏過。

到了“蘆葦迷宮”,卻是遊人稀少,放眼茫茫蘆蕩,心中説不出的喜歡,它們不知在沙家浜的清波里依偎了多久,好似緊挨着不肯分開。蘆花尚青嫩活躍,鄰家女孩一般的模樣,清純青澀。河畔的蘆葦卻有些泛黃,將長成我心中理想的“蒹葭美人”。一簇一簇,將水面細細隔開,密不透風,水汽便在小空間流轉,如朦朧神祕、氤氲未知的夢境。

就深裏步行,路過一座“蒹葭橋”,走上最高點,便可胸懷些許詩情,稍稍俯視蘆蕩,水路狹窄曲折,實實在在的清澈盈動;蘆葦旁泊着漁家小船,船槳橫卧,頗有“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味道。

偶能聽見搖櫓聲,卻想起阿慶嫂們自然也是江南女人,也有蘆葦一樣的氣質,蘆葦般温婉的美,也會在斜風麗日裏浣着紗,在低矮的屋裏燃起炊煙,經營安逸悠長的水鄉生活。但她們也選擇了像蘆稈般堅韌,一身青花粗布,一頂蘆編斗笠,一葉小木船,駕馭一方天賜蘆蕩,水裏來,水裏去,一顆熾熱的心。提起擦得晶亮的茶壺,順便擱下女性的柔弱,譜就美談。江南平實安寧的歷史也有了些波瀾,多了種新的恪守,展示它“寧靜無為”的對立面。

往回走,割捨淡淡的留戀。踏過一座棧橋,耳畔隱約有唱戲聲,極投入,向遊人訴説當年的故事,與春來茶館的清茶一起淌進人們的心田。

提醒着不忘。

別了,蒹葭叢;別了,搖櫓聲;別了,蘆蕩火種。無論時光滄桑了多少年,沙家浜的那些蒹葭,依舊。

《蒹葭》讀後感7

《蒹葭》的採用了起興的寫作手法首二句以蒹葭起興,展現一幅河上秋色圖,對詩中所抒寫的執着追求、可望難即的愛情,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這種手法使此詩具有了十分突顯的意境美和朦朧美。

意境美在於詩人營造了多重的意境,這幾重意境相互交織,重疊,構成了絢爛無比的世界。第一重,詩人為追求伊人的如痴如醉,與蒼蒼的蒹葭,煙霧迷離的景色交融為一體。彷彿這迷茫的煙水晨霧就是此時詩人的夢幻化而成,情景交融,難分難解。第二重,詩人追求伊人的綿綿情意與伊人彷彿還在,但尋覓是卻之無蹤影,這種若隱若現若即若離的境界渾然為一。如果不是彷彿還在,則詩人不會不斷追求,也正因為若隱若現,總有一個模糊的影子在眼前閃爍,才不斷牽引着詩人熱烈的情思,不肯作罷。第三重,詩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與“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渾然為一。“溯洄”、“溯游”二詞的連續出現,表現了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種焦急之情與可望而不可即,可見而不可求的境況相輔相成。

朦朧美是可意會但難以言傳的朦朧含蓄的美,在此詩中詩人未平鋪直敍自己的感情,而是通過景物中蒼蒼的蒹葭、茫茫的秋水來烘托寂寥、感傷的氣氛,藉此抒發自己失望惆悵的心情。詩中也從未寫自己的信念,卻從“道阻且長”還要“溯游從之”看出了詩人苦苦追求的決心。詩中許多意象都具有朦朧美。首先,“秋水”這一在詩中出現的重要的意象其本身就是朦朧悽迷的。再者,“伊人”也是一個朦朧不清的意象,其高潔令人心馳神往的美,在詩文中並沒有描寫,是從追求者那熾熱執着的感情、通過清露秋水的烘托出來的。

讀完《蒹葭》,心中感觸頗多,不僅為詩中重重疊疊的美感所陶醉更為詩人為追尋美麗的堅持與執着感動。於是將心中所想與所得敍述出來,日後便會時時刻刻將堅持二字銘記在心。

《蒹葭》讀後感8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經總集。 現存的《詩經》共收錄詩歌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葉共500 餘年的名歌和朝廟樂章,傳統上分為風、雅、頌三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民風較為開放,人們一般都用詩歌直白的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因此從《詩經》中可以窺得當時的民風民情。其中最為人們所喜歡的是他的愛情詩。

《蒹葭》是《詩經》中三百篇中的名篇。在秦風中與《無衣》《小戎》這樣表現同仇敵愾、英御外辱、鬥志昂揚、情緒樂觀的戰爭詩相對,風格顯得別樹一格。其傳唱的廣泛性幾乎不亞於《詩經》開篇《關雎》。詩全文如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悽悽,白露未曦。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善於營造意象。所謂意象,指客觀物象經創作主體獨特審美活動而創造出來的固化的一種藝術形象,是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合,是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融合的產物,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藉助客觀物象表示的主觀情意。西方近現代藝術極其注重意象的營造:繪畫、音樂都有“印象派”

此詩意境極美。細品詩中文字,金秋時季,天色將明之時,蒹葭蒼蒼,白露成霜,瑟瑟秋風的吹皺茫茫的秋水使水上煙波萬狀,空中霧靄迷濛,遠方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旁有位佳人在此處佇立。此時,一位痴情的戀者,不顧多阻難又漫長的路途,苦苦追尋那位佳人。但盈盈一水間隔,河道阻礙,“ 伊人” 可望而不可及,於是他徘徊往復心醉神迷,內心痛苦的不可言狀。正當追求者傷心欲絕時,伊人的身影又在眼前不時閃現晃動,時遠時近,時隱時現,使這位追求者欲找無方。所謂相思者,望之而不可即,見之而不可求;雖辛勞而求之,終不可得也。於是幽幽情思滿溢於文字之間。此詩讀來令人覺着情調悽婉,意藴無窮。

《蒹葭》讀後感9

文章寫一個人想念他的愛人,但是因為相距太遠,不能相見,所以寫下這篇文章。其實這篇文章在很早的時候就有讀過了,而且還有印象。要知道像我這麼懶的人,記性又不好。能讓我記住的詩肯定是很不錯的詩。其實我只是記得第一段。“在水一方”,讀着這個詞,就給人很無奈,卻不是哀傷。因為他們只是暫時分開的,所以心裏其實是甜甜的。他是幸福的,因為還有人可以讓他懷念。雖然暫時不能在一起,但畢竟還有一個情意相投的人,那是多麼幸福的啊。

其實有時候倒覺得,相思的苦並不是最苦,最苦的事情是,連自己都不知道該去思念誰。兩種感覺不同在於,一個是被扔到了最深的深淵,他要仰望着他的目標,但在他心底總不至於絕望,因為他還有希望,還有一個目標,就算他不見,卻還是知道自己該走哪個方向。而後者卻是飄浮在一個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地方,他永遠不知道他會走到哪裏,會遇到什麼人,會發生什麼事情。更可悲不是後者麼。

其實見不到的戀情是最美的,如果他們見面了,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呢?我們可以展開想像一下,如果這位仁兄真的鼓起了勇氣,溯洄從之了,那麼他見到他的情人了,也許她已經人老珠黃了,或者生活的重擔把她壓得再也不可愛了。他還會不會再寫一篇詩來歌頌美麗的愛情呢?經常看到月圓人圓的大結局,讓人看得心花怒放,善良的人們的美好心願得以在虛擬的世界上滿足。於是他們笑得看着屏幕,或是戲台上的那對才子佳人的美滿生活,好像站在上面的就是他們一樣。多麼可愛的人們。可是現實中的生活跟文藝作品可是不同的。不美麗的東西往往佔了大部分,所以人們才會更加渴望美麗的東西,就算不是他們自己的,卻總會給自己留下一個安慰。他們在心底善良得想,“呵,還好,他們得到美滿的生活,也許我也可以得到的。”

所以最美麗的東西應該是遠遠得看着會比較好,這樣,我們不會看到美人遲幕的失落,也不會被淹死的危險。但你又得説了,什麼啊,如果因為怕看到不好的結果,而不去追求美麗的東西,那也太孱頭了。回頭想想也是啊,那該怎麼辦呢?或者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你願意去追求現在美麗的東西,你就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哪天美人不再美了,那你也不要後悔説,“哼,原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追求你這個老太婆。”也別在溯游從之的時候溺水而後悔説“如果我不去追她的話,就可以安安穩穩地活着了。”那這樣的話,也太可笑了。

如果你不能看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還是願意沉迷於色相。那麼就不應害怕無間地獄的殘酷,這就是我想説的。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dxlld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