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通用5篇)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通用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楊絳《我們仨》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通用5篇)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

讀楊絳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為止,我讀了三遍,我是個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們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這本書我真的要忘了錢老和他女兒圓圓離開我們已很久了。錢仲書夫婦的低調和博學讓我衷情,而錢老的幽默和楊老的平和更是讓人生敬,一本書反反覆覆看了幾遍,可是我卻無法説出我的感受,他們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榮譽時的低調,為人處事只求無悔於心,錢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們一家人始終是樂觀的,無真是於平凡中顯出不平凡。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的親情故事,面對他們的温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面對書中簡單而樸白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可謂得了漢語的精髓,入了是讓人既心往之,又感慨萬千。

楊絳的文筆真的很優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從容而談,面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三人走失在古驛道,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從照片上看,楊絳不算漂亮;老年後,發現他們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簡單地從楊絳散文中知道,他們家也曾處世交,於是結成親家,不管當時是否以愛情為基礎,這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為他們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經歷了多少的苦。

錢老是名人,而在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有幸相攜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書每看一次會有不同的感受,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真的要感謝楊絳先生!

祝願楊絳清靜地度過晚年,更祝他們仨再相聚沒有生離也沒有死別。《我們仨》我還會再讀下去,陪伴我一生。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2

《我們仨》是我在逛街的時候,在一家書店偶遇的,黃綠色的封面,簡單地以一幅家庭合影開封面,下書“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筆跡,很少從現象書中感覺“墨香”的存在,這本書便有,很多的親筆信,字跡並不是可以上書簡的那種,然而,尋常的.家信卻洋溢着濃郁的親情與愛,將我們薰醉。一開始就知道這本書是令人心傷的,楊先生將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們這些外人也不得不將自己的感情投放。

2003年出版的《我們仨》,也許並不能説是楊絳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感人併發人深省的一本書。《我們仨》帶給我的感受的複雜的,讀到傷心處,我會落淚;讀到開心處,我會歡笑;讀到離別時,我會心酸;讀到家常處,我則會認同。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和震撼,也讓我體會到了一本好書的魅力。我想,也許正是因為它的樸實無華,方才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為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閲吧!親情,似乎永遠都能勾起人的心絃。

它不需要過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語便能表達出親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歲的老人對家人的追憶,更能讓人為之動容。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時的相扶相幫和患難時的不離不棄,在楊絳老人的筆下一一展現開來。我隨她喜,隨她悲,隨她一路陷入對親人的思念。我敬佩他們三人的治學嚴謹;悲傷他們的坎坷人生;欣慰他們的患難於共;羨慕他們的融融親情;也心痛他們的相繼逝世。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著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幾十年來,他們相濡以沫,讀書為樂,不去理世俗的嘈雜,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裏,不幸乎,大幸也!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3

在那之前,我並未重視親情;在那之後,我領悟到親情的暖。《我們仨》——觸動着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最引深思的——第二部。詳細地描寫着一個長達萬里的夢,一個歷歷如真的夢境。古驛道上,“我”每天來來往往,去看鍾書,夢到阿圓。地勢時起時伏的驛道、道兩旁古老的老楊柳,見證着“我”連接起鍾書、阿圓,聯繫一個家的每一個日日夜夜。虛幻中透着現實,再看又變為虛幻。瞬間離別,日久漸離,哪個更難受?楊絳把三人分離幻化成一個虛構境,細細寫着三人每天的變化,寫着日漸分離的每天。我在她的文字中感受到一家温情,卻也透着悲涼;“我們仨失散了”,那一天天的變化,實在讓人心疼與悲傷。我深思。我從沒想過親人分離,也沒受過那種悲傷,以致於對親情的漠視和與父母交流的排斥。應該好好看重和珍惜了,幾千年中華傳承着的——親情。

最感觸的——第三部。寫了“我”與鍾書相識、相知、一起留學、同甘共苦和最後的離散。字字句句,每一個標點,都透露着一種家庭的温情。當今社會,一家三口很多,但又有幾家能過得像他們家一樣和諧又有趣呢?他們倆去英國牛津求學,每天充實地讀書、散步“探險”,同甜同苦,倒也充滿生活情趣,過得有滋有味。對女兒錢瑗的疼愛也通過文字傳遞出來,父女情深,讓人生羨。“三反”“反右”“雙反”“上山下鄉”“文革”,解放後一件一件苦難接連起來,卻使他們仨更加團結,更加相親。“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他們仨一生坎坷,卻親情如涓,長留永念。反觀現在的家庭、現在的親情,大多數不是因為手機和網絡淡漠了親情,就是因一點艱苦、一些瑣事便爭吵起來。我們應該好好反思,改觀。

親情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如今大部分人似乎都忘卻了,把親情貶至第二、甚至第三位。在《我們仨》閲讀旅途中,那深埋着的親情竟被楊絳敍述的温情中喚起了。早該被喚起的。如今,我們應該把滲透到血液中的親情與實際生活相融,好好地孝敬父母,珍愛親情,讓家成為我們温暖的港灣,只有小家的温暖才能匯成大家的和諧,讓和諧擰成一股暖流,灑遍祖國的大江南北。

書看完後,又待思考結束。我鬆開手,放下手機,又拋卻網絡;我慢慢踱到客廳。柔和的燈光下,父母似比前幾日又蒼老了一些。我過去坐在他們之間,一同聊天,一同歡笑。那一刻,親情的柔軟便從心底溢出來,潺潺流於我們仨之間,又重流回心間。那一刻,我真實地感受到,親情——世界上最柔軟的感情。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家幾口終有散時。可在散前,請好好珍惜那親情如涓,讓親情長留永念,一家和諧。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4

對於看書,我是個重口味的人,書架上大多是世界名著。然而,當這次要求我在《圍城》和《我們仨》中做出選擇時,我卻決定換換口味。

如果説文筆辛辣的《圍城》可以稱得上是川系菜,那麼平淡真摯的《我們仨》就能當做粵菜來品味。

瑣碎的小事,零零散散地撒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十分驚歎楊先生的記憶力,居然在幾十年後,還保留着過去的記憶。每個細節,都會在不經意間與我產生共鳴。然後在細讀第一部時,我才猛然想起,老人總能記得從前的事。上天賦予了老人如此驚人的記憶力,是為了給予他們憧憬,還是為了讓他們反覆地痛苦和後悔呢?真的好佩服楊絳,因為她,始終是那麼的淡定,彷如早已把什麼都看透看淡,卻仍然惦記着塵世。冥冥之中讓我在清明時節品讀楊絳,僅僅就這麼訴説着再普通不過的事,還是會不禁想起故人,潸然淚下。

寢園裏熙熙攘攘,我和父母來到長憩樓看望我的外公。忽然,母親抬起頭望了望天花板説:“這頂是不是最近老漏水?”清掃員十分驚訝地説:“你怎麼知道的?三月份雨水較多,屋頂會滲水。”“我前陣子夢見爸爸了,他告訴我屋頂滲水了,不大舒服。”母親擦着外公的像,忍着嗚咽,淡淡地説着。一時間,我哭了。原以為自己早已釋懷,以為這次可以微笑着來看望外公,可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是任由淚水肆意流淌,流過臉頰,掉在地上。心裏想的還是十年前的畫面:喜歡喝酒的他,喜歡練書法的他,喜歡給我講《古文觀止》的他,喜歡偷偷塞給我花生酥的他,喜歡抱着無線電睡覺的他,喜歡在大熱天頭頂濕毛巾的他,喜歡戴鴨舌帽的他,喜歡聽評彈的他,喜歡旅行的他,喜歡桃紅色的他,即使病在牀上還囑咐母親要好好教育我的他……你離開後的第一個暑假,我為了習慣獨自一人,安靜地畫着畫,可心裏卻還是空蕩蕩的。怎麼會忘記,怎麼可能忘記?音容猶在,是的,原來外公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真的,從來都沒有。

拭去淚水,我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像楊絳那樣堅強、淡然地懷念故人,懷念從前。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5

看完楊絳女士的《我們仨》後,心情頗為激動。

楊女士(請原諒我姑且裝作很成熟的喚楊絳女士為楊女士)及其夫錢鍾書老先生還有其女錢媛女士的生活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不平凡。説它平凡是因為這是一個只有一家三口的世界,沒有名利紛爭,雖然楊女士、錢先生、錢媛女士都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名人。説它不平凡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境界已經達到了一個我只能仰望的高度。

有人説讀書可以陶冶情操,此刻我終於明白,某些人的思想及品行真是是值得我們用一輩子來膜拜的。

1997年楊女士的愛女錢媛女士因病去世,1998年,僅隔一年,其夫錢先生也離開了人世。楊女士是懷着怎樣的一種悲慟渡過晚年呢?先後經歷喪女、喪夫之痛的楊女士又該是懷着多大的傷痛來寫這篇回憶錄的呢?回憶裏越是美好,對楊女士來説無疑越是一種殘忍。

在國家局勢動盪的時候,楊女士説:“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當一種愛已經滲透到骨子裏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去計較形式上的愛的。而楊女士一家對祖國的愛,我想已經滲透到他們骨子裏了吧。楊女士及其家人我想應該是不諳世故的,可是他們卻深受身邊人的愛戴。在這63年間,他們不停輾轉,然後分離,再又相聚。可是不管他們到哪裏,總會有那麼一羣人照顧和關心着他們。因為不論何時何地,他們都是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個人。他們把工作當做樂趣,寫字永遠是他們熱衷的事。剛開始,他們不會做飯,不會用電爐燒水,錢先生甚至連火柴都不會劃,可是他們的生活卻處處充滿樂趣。就像伉儷二人把每次的散步當做探險一樣,這是一個聖潔的世界。

還有家庭的温馨也是本書最震撼的地方之一。從楊女士給這本書取名為《我們仨》這點便可推知一二。“我們仨”是並列關係,無論在誰心中,地位都是等同的。這就讓人想起了“朋友”這個詞。與其説他們是夫妻、是父女、是母女關係倒不如説他們是朋友關係。不論驟風暴雨他們相濡以沫。天上人間,時空阻隔不斷的是摯情。楊女士的文字含蓄節制,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自力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

可是逝者永逝,在這裏我只能祝願楊女士能夠安詳渡過她的晚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z8nx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