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精選6篇)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精選6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精選6篇)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1

從朋友那裏偶得《我們仨》這本書,認真拜讀之後,我思索良久。

對於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親情故事,面對他們的温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面對書中簡單而樸實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於多餘。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楊絳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

我佩服她對萬事萬物淡然處之的超脱,懷抱一顆赤子之心,不論周遭境遇高低始終保持真我,靜守自己的一片天空。用楊絳翻譯過的一句話來説就是“我與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楊絳先生與錢鍾書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可以稱之為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敬佩她在面對繁華時的從容,面對坎坷時的沉着冷靜。人活一生,酸甜苦辣都會經歷,於是能敢於面對者,才是真正的見過“大世面”。所謂見過大世面,不是無知者無畏,也不是楞頭青式熱血沸騰,更不是退縮者的看破紅塵,而是經歷磨難後的坦然,是經歷風雨後對自身的修持,是承受悲歡後,對生命的敬畏!善待自己,不忘初心。楊絳先生便是如此。

一個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會在人羣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温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從她們身上時時會折射出人性的光輝!

楊絳先生真可謂是見過大世面的女中豪傑!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2

讀楊絳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為止,我讀了三遍,我是個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們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這本書我真的要忘了錢老和他女兒圓圓離開我們已很久了。錢仲書夫婦的低調和博學讓我衷情,而錢老的幽默和楊老的平和更是讓人生敬,一本書反反覆覆看了幾遍,可是我卻無法説出我的感受,他們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榮譽時的低調,為人處事只求無悔於心,錢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們一家人始終是樂觀的,無真是於平凡中顯出不平凡。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的親情故事,面對他們的温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面對書中簡單而樸白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可謂得了漢語的精髓,入了是讓人既心往之,又感慨萬千。

楊絳的文筆真的很優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從容而談,面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三人走失在古驛道,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從照片上看,楊絳不算漂亮;老年後,發現他們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簡單地從楊絳散文中知道,他們家也曾處世交,於是結成親家,不管當時是否以愛情為基礎,這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為他們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經歷了多少的苦。

錢老是名人,而在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有幸相攜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書每看一次會有不同的感受,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真的要感謝楊絳先生!

祝願楊絳清靜地度過晚年,更祝他們仨再相聚沒有生離也沒有死別。《我們仨》我還會再讀下去,陪伴我一生。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

《我們仨》是我在逛街的時候,在一家書店偶遇的,黃綠色的封面,簡單地以一幅家庭合影開封面,下書“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筆跡,很少從現象書中感覺“墨香”的存在,這本書便有,很多的親筆信,字跡並不是可以上書簡的那種,然而,尋常的家信卻洋溢着濃郁的親情與愛,將我們薰醉。一開始就知道這本書是令人心傷的,楊先生將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們這些外人也不得不將自己的感情投放。

2003年出版的《我們仨》,也許並不能説是楊絳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感人併發人深省的一本書。《我們仨》帶給我的感受的複雜的,讀到傷心處,我會落淚;讀到開心處,我會歡笑;讀到離別時,我會心酸;讀到家常處,我則會認同。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和震撼,也讓我體會到了一本好書的魅力。我想,也許正是因為它的樸實無華,方才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為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閲吧!親情,似乎永遠都能勾起人的心絃。

它不需要過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語便能表達出親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歲的老人對家人的追憶,更能讓人為之動容。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時的相扶相幫和患難時的不離不棄,在楊絳老人的筆下一一展現開來。我隨她喜,隨她悲,隨她一路陷入對親人的思念。我敬佩他們三人的治學嚴謹;悲傷他們的坎坷人生;欣慰他們的患難於共;羨慕他們的融融親情;也心痛他們的相繼逝世。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著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幾十年來,他們相濡以沫,讀書為樂,不去理世俗的嘈雜,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裏,不幸乎,大幸也!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4

這是我第二次閲讀這本書,也是我第二次下定決定要開始看書時,選擇的第一本書就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簡單温馨的文字可以讓我靜下心來閲讀這個知識分子一家的`生活瑣事,儘管經歷坎坷,但是一家人仍然能夠相親相愛,樂觀生活。哪怕生活再艱難,有書的陪伴,任何困難都可以度過。

第一次讀這本書開頭的那篇小説,沒有讀懂,一直在雲裏霧裏,直到快到結尾,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對亡者的思念,對逝去愛人無窮無盡不願醒來的美夢,在夢裏,一家人可以團聚。

書中的第二部分,標題是《我一個思念我們仨》,在這部分中,楊絳先生從她和錢鍾書結婚後到牛津留學開始,一直在追憶他們兩人之間的點點滴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要過成什麼選擇權在於你自己,如果你善於從中發現樂趣,清貧的生活也可以快樂。

兩人在英國、法國留學時候的生活最讓人羨慕,一心只撲在讀書上,生活中的小困難竟然變成了調味劑,而回國後,錢鍾書也要面臨麪包和理想的抉擇,也要面對自己不能完成父親期望的困境,雖然剛開始妥協留在當地教書,但始終不快樂,最後還是到清華研究文字。

面對求職,錢鍾書也經歷過別人的刁難和使壞,工作也不是他所想的那樣完美,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在不經意輸錯一句話的年代,錢鍾書和楊絳先生能夠做到的就是忍讓退讓,在書中尋找港灣。他們也是不斷地搬家,但是隻要有書,便足矣,精神世界地富足讓生活地艱辛不值得一提。

晚年終於平靜地錢鍾書夫婦,卻要面對愛女錢媛的逝世,三個人中缺了一個人,錢鍾書在愛女離世後不久也去世了,三個人中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雖然描寫這段經歷的文字很平淡,但不由讓人傷感。“沒有他們倆,我一個人連家在哪裏都不知道”,看到最後眼眶都有點濕了,家人是最重要的。

就像文中最後説的“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世間沒有永遠。”,楊絳先生用她一生的經歷告訴我們,生活是五味雜陳的,任何滋味都需要我們品嚐,生活的態度是我們自己決定的。人生沒有永遠,抓住眼前的時光,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後悔。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5

《我們仨》由錢鍾書先生的遺孀、作家楊絳所著。本書分兩個部分,一部分以“夢”的形式隱喻情感,一部分記述現實。現實部分,從伉儷二人在牛津求學寫起,一直到錢鍾書去世,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最後都化作一位百歲老人對家人綿綿的思念。作者所思念的,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學者家庭,妻子楊絳、丈 夫錢鍾書、女兒錢媛,一家三口都是單純的文人,不沾是非,不涉政治,任世事浮沉,不改做人本色。但在中國20世紀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下,“我們仨”依然飽經 戰火、疾病、政治、生死的洗禮,難以獨善其身。

在“我們仨”中,女兒錢媛無疑是處於最中心的位置。在楊絳的眼中,女兒懂事、聰慧、好讀書,是自己“平生唯一傑作”。錢家家長(錢鍾書之父)“得意非凡”地 宣稱:“女孫健汝(錢媛)”是“吾家讀書種子也”。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可造之材”,卻多病多難,生不逢時。“上高中學時背糞桶,大學期間下鄉下廠,畢業後 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卻始終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其間的遺憾憋悶,溢於言表。

楊絳先 生為女兒的才華惋惜,但楊絳她自身何嘗又不值得惋惜。在錢鍾書的眼中,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誠然也。錢鍾書雖然才華橫溢,學貫中西,但有得必有 失,於生活計,幾乎百無一用。楊絳在牛津“坐月子”時,錢鍾書不時地在家做些“壞事”,將桌布染黑了,枱燈砸了,門軸弄壞了,均束手無策,唯有苦着臉向妻 子楊絳求救。楊絳一一安慰“不打緊”。出院後,她逐一“搞定”。錢母感慨這位兒媳,“在傢什麼粗活都幹,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鍾書痴人痴福。”而這對 於一個惜時如金的學者來説,是幸也,亦或不幸也?楊絳在翻譯上的造詣頗深,她翻譯的《堂吉柯德》,至今為止依然是中譯本外國名著中的經典之作。

“我 們仨”中最“寶貝”的自然是錢鍾書。錢鍾書是一個純粹得近乎單純的文人,他將畢生精力都投入到學術事業中。中國的文人,不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在幾千年 的政治文化薰陶下,無非分兩種,一種當了官的,一種是想當官而不得的。即使隱士如陶淵明者,早年的願望也是“大濟蒼生”,他幾次掛冠而去,均是迫於無奈, 不是因為嫌官小,就是因為不“合羣”。而錢鍾書卻是一條漏網之魚,是一眾鴨棚中誕出來的一隻天鵝蛋,是文人中的“病梅”,異類中的異類,幾千年以來,僅此 一枚。朱家驊許他一個聯合國科教文衞的職位,他辭謝了;晚宴要和“極峯”(蔣介石)握手,他趁早溜回來了;收到國宴的請帖,他請病假;即使是社科院文學所 的一個顧問銜,他也力辭得免。

錢 鍾書一生所愛,唯有他的書、他的家。在書裏,他是學問的寵兒;在家中,他是精神的領袖。這兩個地方,自由、美好、安全,符合他全部的慧心與童心。他或許會 以為,這兩個地方都如英國哲學家洛克所説,“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可這句話顯然不符合中國國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 春”終究只是古代文人的美好奢望。1966年,錢鍾書和楊絳都被革命羣眾“揪出”,成了“牛鬼蛇神”,被“洗澡”,楊絳還被人剃成了“陰陽頭”, 苦不堪言。他們憑藉平和的心態以及對學問的執着,挺了過去。但是,女兒錢媛的丈夫王德一卻因不堪受辱,憤而自殺。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90年代中期,病牀上的“我們仨”開始分頭寫作各自的《我們仨》。不久,錢媛病逝,次年歲末,錢鍾書亦離世。“剩下的這 一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此中辛酸,難以向人道也。四年後,唯一完本的是楊絳版的《我們仨》,此時楊絳已是九二高齡。書中,一個個殘碎的夢境,一件件 細碎的小事,在黑白間雜的夜幕下,如一粒粒星辰,以愛作線串起,熠熠生輝。

無論悲歡離合,家庭都是人生最後、最好的庇護所。如果你愛家,就讀一讀《我們仨》吧。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後感6

《我們仨》這本書,是作者楊絳女士對自己和她的先生錢鍾書(著名的大文豪)、她的女兒阿園,一家三口的回憶錄。這本書講了楊絳他們家幾十年的家庭和生活故事。

全書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名為《我們倆老了》,只有兩頁,是記錄楊絳和錢鍾書先生晚年和老年生活的。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寫的是夢境,朦朦朧朧的,我看不太懂,只是感覺很恍惚,很淒涼…我想,是楊絳先生跟着自己的感覺寫的吧。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本書的重點部分,娓娓訴説的是一個年邁的老婦人,在孩子和老公相繼離世後,一個人孤獨孤苦,思念親人的悲傷感受。

在懷念往日的生活時,楊先生的筆觸總是平緩、温暖的,像冬日的陽光,平靜而柔和。即使在不公平的歲月裏,楊絳先生的筆下,也只是對生活變化的一種適應。

書中沒有悲痛欲絕的句子,沒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是處處流露着對丈夫、對女兒的思念,和悲傷。如今,“我們仨”只剩下楊絳女士形單影隻,活在回憶裏…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楊絳、錢鍾書先生在艱難困苦中,互相扶持。特別是他們的愛女阿圓因病去世後,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頓、悲傷了。

對於《我們仨》,有一點我感覺不太好,就是感覺楊絳女士總是和生活保持一點距離,沉溺在他們仨的世界中。好像除了他們仨以外,這個世界,再沒有能讓她牽掛和温暖的人。但是我感覺,社會其實一直給楊絳先生很高的評價和讚譽,肯定也有相應的關懷。楊絳先生應該從中感到温暖,和生趣,而不應該長期只是從往事中尋找親情和慰藉。但,這也許就是知識分子所特有的矜持、拘謹,和狹隘吧,我尊重她。

書中最後説:“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是啊,歸途究竟在哪裏?我不知道。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只是過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e7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