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楊絳 我們仨讀後感

楊絳 我們仨讀後感

楊絳先生百歲高齡寫《我們仨》,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讀來,更驚覺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緻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態。下文是小編整理的楊絳 我們仨讀後感,歡迎閲讀參考!

楊絳 我們仨讀後感

  楊絳 我們仨讀後感一

相親相愛的我們仨,血脈相連的我們仨,無法分割的我們仨。

我們仨經歷了人世間諸多苦難,最終卻沒換來諸多幸福。天人永隔,陰陽擋不住綿長的思念,更擋不住結髮之情,血脈之親。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瑗。

這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三口之家。論其平凡,是因為他們像千萬家庭一樣,母慈子孝,家庭和睦。論其不平凡,是因為他們都在自己的事業方面都有所貢獻。其實世間哪有不凡,萬物皆有靈,有靈則有情,親情可謂佔據大半。在親人面前,我們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他們永遠會牽掛我們,而我們也會依賴他們。

這是一幅作者家庭人生的刻畫。從懵懂少女,到為人的妻子,再到為人母,這就是一個女人的一生。當然,這中間還有許多故事。文章開頭,描繪了一個夢境,一個至親生命將盡的夢境。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夢。生,為夢的開始,殤,為夢的泯滅。人生不應該因為恐懼死亡而患得患失,也許,將人生當成一場夢,不失為一種豁達。

作者全文行筆平淡,沒有吶喊,沒有聲嘶力竭,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敍述出來,儼然像一個旁觀者。我不知楊絳先生寫此書時是何等心境,但我認為,其實不然。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波濤暗湧,字裏行間卻飄散着淡淡的思念。也許經歷過生離死別,年華蒼蒼,看淡了所謂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紅塵,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兩個至親,普通人應該承受不了。沒有先生強大的心境,也理應學會豁達,而不是為生死之事沉淪,要為他們好好活着。

記住一切你曾經擁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擁有的,寄希望於你即將擁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本書中充滿的不過是生活的片斷,對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聽到過一滴懷念的淚水?堅強,在堅強中得到了磨練;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賦予以色彩。“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一切終究會改變;改變的代價是高昂的,然而我們必須付出以執著。前人植樹後人乘涼,當我們將真心付出,我們的後代必會受益。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麼?在愛因斯坦眼中,不過是不能聽莫扎特罷了。成敗何足道,看破煙雲,就讓那一份温情伴隨我們走向路途的終點。

書中最後説:“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 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處?願楊絳先生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我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

  楊絳 我們仨讀後感二

終於慢慢地安定下來。

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終於也無聊起來,我是最怕閒下來的,也最怕被別人甩下。於是不斷的找可以豐富自己的方式,好好撿起書來。

曾經看過一句偉人説過的話,只看經過至少幾百年沉澱依舊流傳,受人吹捧的書籍。這句話讓我對很多現當代的作家以及作品嗤之以鼻。殊不知自己錯過了很多經典。

知道楊絳是在錢鍾書之後,大學時代她的《我們仨》總總擺在最顯眼的地方,我卻從來沒有為它駐足。近幾年陸陸續續從報刊雜誌網絡得知她的名氣。這個滿頭銀髮的世紀老人安詳的坐在書桌旁,讓人頓生佩服。

況且人一長大,總會更傾向於家庭,處理家庭的藝術。特別想了解這樣一位偉人是怎麼在最親的兩個人(丈夫和女兒)死後寫的回憶錄,怎麼安定的過餘生。

這本書楊絳以一個妻子,一個媽媽道來家庭的瑣碎,三個人平淡中的小幸福。完全沒有你想象中的遙不可及,有的只是小日子,夫妻之間的相互扶持,共同前進,女兒與父母的成長與陪伴。

我從外界知道的錢鍾書是一個高傲,不可一世的作家。然而在妻子筆下的他僅是一個與世無爭,不太諳世故,很多事情還是需要妻子幫忙的普通的丈夫,只是默默的學習,默默的教導學生,傳授知識的文人。

楊絳是一位偉大的女人,本也是出生書香門第,大家閨秀,想來很多事情都無法料理卻還是跟着鍾書從英國到法國,再回到國內不停的奔波,作為一個妻子,還要漸漸的熟悉柴米醬醋油鹽之事。一定是相互的愛情才讓這繁雜的家務變成生活的樂趣吧。

錢媛,知道她也是由於他們的父母,總覺得她沒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優秀,應該過得很自卑,錢氏夫婦也可能會不太認可這位孩子。我是多麼的膚淺,一個人的美好豈能用所謂的外界的功名來概括呢。她這個乖巧的,有天分的孩子,在楊的筆下就是她的丈夫錢的化身,很多時候像極了她的`爸爸。這想必是愛的一重高境界吧,因為我也會經常從我媽媽的耳邊幸福的説我和爸爸的很多相像之處。

我原本以為如此有名的一對作家應該過着殷實的生活,可是並沒有,我也以為他們不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就可以隨隨便便的成功或者更加的知名。他們在國外省吃儉用,還不斷地想盡辦法努力豐富自己。回到國內也是經常性的兩地分居,為生計奔波。生活的苦並沒有壓倒這樣一個美好的家庭,他們有的只是樂觀的面對與迎接,三個人共同的扶持,這是個多麼偉大與和諧的家庭。圓圓這個美好的女兒曾經還為了要照顧父母要終身不嫁,最終還是父母勸服了她,你就完完全全沉浸在這個美好的幸福的家庭中。

晚年的錢氏夫婦過得並不好,看着讓人非常的辛酸。由於時代的關係,兩位老人體弱多病還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這也只能怪時代給予那時人民的苦。

曾經以為轟轟烈烈才是生活的本色,也聽過看過太多的曬幸福,過分歪膩與爭吵,於是植根於腦底的就是這個婚姻與家庭的模板。殊不知平平淡才是真的真。

走過這些,楊絳是多麼辛苦,看着女兒和丈夫在兩年內相繼離世,這世界上自己最最親近的兩個人永遠的離開了自己。即使現在有了固定的房子也只是一個旅舍般,心卻沒有了歸宿。她心裏是經過了怎樣的翻江倒海,才達到如今的心如止水。

願這位百歲老人,安安穩穩,靜靜地享受最後的時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qv3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