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杜甫 >

古詩杜甫《春望》譯文及賞析

古詩杜甫《春望》譯文及賞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杜甫《春望》譯文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杜甫《春望》譯文及賞析

杜甫《春望》譯文及賞析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釋

國:國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長安城。

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

濺淚:流淚。

恨別:悵恨離別。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裏指安史之亂的戰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當。

白頭:這裏指白頭髮。

搔:用手指輕輕的抓。

渾:簡直。欲:想,要,就要。

勝:受不住,不能。

簪:一種束髮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髮,成年後束髮於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翻譯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裏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髮疏稀插不上簪。

賞析

一首名作能傳誦千古,必定是因為它能高度概括時人和後人在同類境遇中共同的感受和體會。《春望》就是如此。

國破是一朝一代的悲哀,而山河是永恆的存在;破城遇到春天,草木照樣生長,自然規律不會因時勢的變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恆時空的對比,使詩人更強烈地感受着內心的荒涼落寞,以至於所見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曠。但是山河草木雖然無情,詩人即使它們都變成了有情之物,花鳥會同詩人一樣因感時而濺淚,因恨別而傷心。足見人間深重的苦難也能驚動造化。花兒帶露、鳥兒啼鳴不過是自然現象,而所濺之淚所驚之心實出自詩人。因此花和鳥的濺淚和驚心只是人的移情。歷來稱讚此詩人移情於景的手法新穎,但它能夠感人還是得力於開頭兩句的深刻含藴。

一春三月,烽火不息,所以家書難得,可邸萬金。兩句是因果關係的流水對,這一年的正月,李光弼正與史思明戰於太原,郭子儀進擊河東,叛將安守忠自長安向武功出兵,長安、鄜州都捲入戰事,自然音問難通。這句是實寫自己與家人音訊隔絕,但也概括了一個共通的道理:戰亂之中親人的平安消息比什麼都珍貴。由於能將個人的感受提煉成人之常情,這兩句遂成為表達人們在亂離中盼望家信的成語

這首詩各聯結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歎,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變疏。加工對仗精工,聲情悲壯,自然成為最能概括家國之恨的代表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dufu/xm23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