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杜甫 >

《又呈吳郎》杜甫唐詩鑑賞

《又呈吳郎》杜甫唐詩鑑賞

又呈吳郎

《又呈吳郎》杜甫唐詩鑑賞

杜甫

堂前撲棗任西鄰,

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

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

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

正思戎馬淚盈巾。

杜甫詩鑑賞

大曆二年(767),即杜甫流離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裏。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一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後來,杜甫將草堂轉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里路遠的東屯去。不料吳姓親戚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不允許別人打棗。寡婦向杜甫訴苦,杜甫於是寫此詩去勸告吳郎。此前杜甫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因此這一首題作《又呈吳郎》。吳郎的年輩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説“又簡吳郎”,而有意地用了“呈”這個似乎與對方身分不大相稱的敬詞,以讓吳郎易於接受。

詩的第一句開門見山,從自己過去如何對待鄰婦撲棗説起。“撲棗”就是打棗。這裏不用音調強烈的上聲字“打”,而用短促的、沉着的入聲字“撲”,是為了取得聲調與情調的一致。“任”就是放任。為什麼要放任呢?第二句説,“無食無兒一婦人。”因為這位西鄰是一個沒有吃的、沒有兒女的老寡婦。

三四兩句緊接一二句:“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困窮”,承上第二句;“此”,指撲棗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為窮得萬般無奈,她又哪裏會去打別人家的棗子呢?正由於她撲棗時總是懷着一種恐懼的心情,所以我們不但不應該干涉,反而應當表示些親善,使她安心撲棗。這裏説明杜甫十分同情體諒窮苦人的處境。難怪陝西民歌雲:“唐朝詩聖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以上四句,一氣貫串,是杜甫自敍從前的事情,目的是為了啟發吳郎。

五六兩句才落到吳郎身上。“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這兩句上下一氣,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相互補充,要聯繫起來看。這兩句詩是説,那寡婦一見你插籬笆就怕你不讓她打棗,雖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進草堂就忙着插籬笆,倒真讓人以為你要禁止她打棗呢!這兩句詩,措詞十分委婉含蓄。這是因為怕話説得太直、太生硬,教訓意味太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不肯接受勸告。

最後兩句“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是全詩中心。上句,杜甫借寡婦的訴苦,指出了寡婦的、同時也是當時廣大人民困窮的社會根源。這就是官吏們的剝削,也就是詩中所謂“徵求”。下句説得更遠、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又一社會根源。這就是安史之亂以來持續了十多年的戰亂,即所謂“戎馬”。由一個窮苦的寡婦,從一件打棗的小事,杜甫竟聯想到整個國家,以致於落淚。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開導吳郎,告訴他在這兵荒馬亂的情況下,苦難的人還有的是,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想得開一點,他自然就不會在幾顆棗子上斤斤計較了。

這首詩的人民性是強烈而鮮明的,在通常用來歌功頌德以“高華典雅”為特徵的七言律詩中,尤其鮮見詩的藝術表現方面也很有特點。首先是現身説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啟發對方,最後還以自己的眼淚來感動對方,儘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説教,措詞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運用散文中常用的虛字來作轉接。

如“不為”、“只緣”、“已訴”、“正思”,以及“即”、“便”、“雖”、“卻”等,因而能化呆板為活潑,既有律詩的形式美、節奏感,又有散文的靈活性,抑揚頓挫,耐人尋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dufu/rq3wl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