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杜甫 >

《玉華宮》杜甫唐詩鑑賞

《玉華宮》杜甫唐詩鑑賞

玉華宮

《玉華宮》杜甫唐詩鑑賞

杜甫

溪回松風長,

蒼鼠竄古瓦。

不知何王殿,

遺構絕壁下。

陰房鬼火青,

壞道哀湍瀉。

萬籟真笙竽,

秋色正瀟灑。

美人為黃土,

況乃粉黛假。

當時侍金輿,

故物獨石馬。

憂來藉草坐,

浩歌淚盈把。

冉冉征途間,

誰是長年者?

杜甫詩鑑賞

這首五言古詩,作於肅宗至德二年(757)閏八月。當時,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剛到第三個年頭,國家破敗不堪,人民災難深重。詩人又橫遭政治上的打擊,心頭更增淒涼之意。他自長安回陝北鄜州探視妻子,路過殘破的玉華宮,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

詩人以悽絕之筆,記興亡之慨,抒發了悲涼深長的人生喟歎,讀來悽楚動人。

玉華宮,在宜君縣西北,是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647)所建,依山臨澗,環境十分幽美。高宗永徽二年(651),改宮觀為廟宇,廢為玉華寺。到杜甫路過之時,已歷經百餘年,境地荒涼。但詩題不作《玉華寺》,而是寫作《玉華宮》,正體現了詩人在兵連禍結,國家衰微之時,對貞觀之治的無限緬懷和對榮華難駐人世滄桑的感歎,撫今追昔,不禁傷懷無盡。

詩中前八句描寫舊宮的淒涼景象。先寫舊宮外景:

“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宮前溪水迴流,松風長嘯,蒼褐色的老鼠在古瓦上竄來竄去。這遺棄在絕壁之下的宮殿,不知是何代帝王所建?接着寫舊宮內景:不知何王殿,遺構絕壁下。那陰森的房中,青瑩的燈光彷彿夜間的鬼火一樣,年久失修的道路上流着湍急的水,水聲好象在哀鳴。而除此以外的一切自然之聲,卻象笙和竽的吹奏聲一樣,悦耳動聽,宮院內,秋色正顯得分外瀟灑。這裏,作者用穿插手法,在每四句中,前兩句寫景,欲盡未盡,忽入抒情,在時斷時續的跳躍式的寫景中,插入自己的感慨,把景與情自然而然地結合起來,避免了平鋪直敍,使情景達到了高度的融合。同時,正如王嗣奭在《杜臆》中所説:“萬籟笙竽,秋色瀟灑,弔古中忽入爽語,令人改觀,然適以增其悽慘耳。”即在描寫上採用了反襯法,即以樂襯哀。當此海內烽煙四起之際,自然聲·1610·《唐詩鑑賞大典》

音、自然景物不因人事而變化,在秋色中顯得這般美好,而眼前的古殿,卻已滿目荒涼。一個“古”字、一個“正”字,透出了此中消息,表現了作者在遣詞用字上的匠心獨具。這樣反襯,昔盛今衰的.對比更為強烈,作者的人生無常的感想也暗寓其中,為後八句作了巧妙的鋪墊。

詩歌後八句抒寫對舊宮荒涼的感慨。前四句承上而來,感歎人與物的幻滅無常。先寫人:昔日宮中的美女,早已化為黃土,何況那些殉葬的木偶人呢!再寫物:當年陪侍太宗的金輿,多麼華美,如今何在?

留存下來的,只有荒殿門前那冰冷的石馬了。從對人和物的感慨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後四句的憂歎。詩人難以承受這所見所感的憂傷,癱坐在草地上,時而高歌,時而痛哭,淚如雨下。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有誰能夠長存永駐呢?這浩茫無際的人生憂傷,真是無終無了啊!仇兆鰲在《杜詩詳註》中説:“上章(指《九成宮》)以傷亂作結,本章(即《玉華宮》)以憂老作結。”其實,這首詩在憂老中,更多地包含着傷亂的心情。作此詩時杜甫已經四十六歲,除困守長安十年外,又經歷了三年的戰亂,戰亂的摧殘,使人感到易於衰老,生死無常,他深刻地領悟到人生的艱辛,更體會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深重災難。此時,他看到舊宮的荒涼景象,因景及人,因人而國,將個人的憂傷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繫起來,憂生而又憂世,使得全詩的意義更為深廣,從而產生出更加沉鬱的思想力量。

這首詩不僅在結構上顯得跳躍而富於變化,同時在音韻上也很有特色。洪邁《容齋隨筆》説:“張文潛暮年在宛丘,何大圭方弱冠,往謁之。凡三日,見其吟哦老杜《玉華宮》詩不絕口。”首先,本詩在用韻上,以短促的仄聲韻一韻到底,與描寫的荒涼景象和抒發的悽楚情緒很協調。其次,詩中多用仄聲字,如“蒼鼠竄古瓦”、“遺構絕壁下”,都是一平四仄,甚至整句全用仄聲字的,如“況乃粉黛假”、“故物獨石馬”,五字五仄。這就使得詩歌在音律上顯得“生拗”,急促有力,造成激昂的聲情,給人以一種奇崛的美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dufu/q7lmd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