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章句的文學百科

孟子萬章章句原文翻譯
  • 孟子萬章章句原文翻譯

  • 本篇以長文為主,內容幾乎全是有關堯、舜、禹、湯、孔子百里奚等三代賢王和春秋賢人的事蹟,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孟子萬章章句原文翻譯,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原文】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①政之...
  • 12300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二十二節》原文及翻譯
  •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二十二節》原文及翻譯

  • 離婁章句上·第二十二節作者:佚名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文言文翻譯:孟子説:“人要是動不動就改變自己的言行,就是沒有責任心的人。”註釋易:《易·恆·象》:“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詩"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論語·學而》:“賢賢,易色。”《管子...
  • 27180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三十二節》原文及翻譯
  •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三十二節》原文及翻譯

  • 離婁章句下·第三十二節作者:佚名儲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孟子曰:“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文言文翻譯:儲子説:“君王派人觀察先生您,您果然不同於平常人嗎?”孟子説:“我有什麼不同於平常人的呢?堯舜也與平常人相同。”註釋1.儲子:人名,齊國人。2.矙:(kan...
  • 8278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 原文孟子曰:“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泄邇,不忘遠。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註釋1.旨酒:美酒。2.執中:走中間道路,不極端。3.方:《易·坤·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易·觀·象...
  • 15699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節原文翻譯
  •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節原文翻譯

  • 告子章句下·第八節作者:佚名魯欲使慎子為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則滑釐所不識也。”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
  • 14663
  • 大學章句原文及翻譯

  • 《大學》這部書,是古代大學教學的大綱和方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章句原文及翻譯,歡迎閲讀參考!第一章作者:曾參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
  • 26864
  • 大學章句翻譯及原文

  • 大家看得懂大學章句嗎?下面小編整理了大學章句翻譯及原文,歡迎大家閲讀欣賞!大學章句翻譯及原文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
  • 9019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三十二節》原文及翻譯
  •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三十二節》原文及翻譯

  • 原文公孫丑曰:“詩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其子弟從之,則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於是?”翻譯公孫丑説:“《詩經》上説:‘不能白吃飯啊。’現在的君子卻不耕種而有飲食,這是為什麼呢?”孟子説:“君子居住在這個國家,這個國家...
  • 28892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節》原文及翻譯
  •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節》原文及翻譯

  • 告子章句上·第一節作者:佚名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桊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桊。”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桊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桊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桊,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文言文翻譯:告子説:“人性,好...
  • 27298
《孟子,離婁章句下》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 《孟子,離婁章句下》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註釋翻譯孟子説:“不是社會行為規範的行為規範,不是最佳行為方式的行為方式,成年的人們都不要去做。”讀解本章在討論最佳行為方式時加上了一條,即社會行為規範。因為人的行為方式,受着社會行為規範的'約束,也就是説,只要...
  • 19603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十七節》的文言文
  •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十七節》的文言文

  • 孟子曰:“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翻譯孟子説:“言談沒有實際內容是不吉祥的。這種不吉祥的後果,應由那些埋沒賢才的人擔當。”讀解這裏所説的言談,就是緊接上文的教育問題而言的。用善行去感化別人不行,那麼就要用善良的`社會行為規範去教育別人,那麼,在教育中,就不...
  • 5485
《公孫丑章句下第六節》的原文及翻譯
  • 《公孫丑章句下第六節》的原文及翻譯

  • 孟子為卿於齊,出吊於滕,王使蓋大夫王驩為輔行。王驩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公孫丑曰:“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反之而未嘗與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文言文翻譯:孟子在齊國擔任國卿,受命到滕國弔喪,齊王派蓋地的'長官王驩為孟子的副...
  • 13238
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
  • 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

  • 孟子離婁章句中內容涉及政治和為人處事的各個方面,以論“仁”的為最多。下面一起去欣賞一些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吧!【原文】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
  • 17321
古文《孟子·梁惠王章句下》試題及答案
  • 古文《孟子·梁惠王章句下》試題及答案

  • 閲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題。(5分)鄒與魯拱①。穆公②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對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
  • 24790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二十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解析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二十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解析

  •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註釋昭:《詩"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於天。”《詩·大雅·雲漢》:“倬彼雲漢,昭回於天。”《老子·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獨昏昏。”《易·晉·象》:“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禮記·中庸》:“今...
  • 33258
《孟子·萬章章句下·第二節》原文翻譯解析
  • 《孟子·萬章章句下·第二節》原文翻譯解析

  • 原文:萬章章句下·第二節作者:佚名北宮錡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
  • 18599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節原文及其翻譯
  •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節原文及其翻譯

  • 告子章句下·第十節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穀不生,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飧,無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國,去人倫,無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
  • 30536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文言文原文解析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文言文原文解析

  • 原文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翻譯孟子説:“製造車輪、車廂的工匠能告訴人規矩,卻不能使人變得巧妙。”解析德國哲學家康德有一段對於歌藝術的分析正好可以借來發揮孟子的這一思想。康德説:“儘管對於詩藝有許多詳盡的詩法著作和優秀的`本典範,但人不能學會...
  • 25913
《孟子公孫丑章句下第六節》原文註釋翻譯與讀解
  • 《孟子公孫丑章句下第六節》原文註釋翻譯與讀解

  • 原文:孟子為卿於齊,出吊於滕,王使蓋大夫王驩為輔行。王驩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公孫丑曰:“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反之而未嘗與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註釋1.卿:《國語·晉語》:“有卿之名。”《禮記·王制》:“諸侯之上大夫卿。”《管...
  • 5877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節的原文及翻譯
  •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節的原文及翻譯

  • 原文:淳于髡曰:“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污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曰:“魯繆公...
  • 19340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八節》原文及翻譯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八節》原文及翻譯

  • 盡心章句下·第三十八節作者:佚名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
  • 31586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五節》文言文
  •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五節》文言文

  •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五節》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註釋1.著:《禮記·大傳》:“名著而男女有別。”《禮記·樂記》:“著不息者,天也。”《禮記·大學》:“其不善而著其善。”《禮記·中庸》:“誠則形,形則著。”《小爾雅...
  • 12250
《孟子·萬章章句下·第四節》原文及翻譯
  • 《孟子·萬章章句下·第四節》原文及翻譯

  • 原文:萬章問曰:“敢問交際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曰:“尊者賜之,曰‘其所取之者,義乎,不義乎”,而後受之,以是為不恭,故弗卻也。”曰:“請無以辭卻之,以心卻之,曰‘其取諸民之不義也’,而以他辭無受,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萬章曰...
  • 29195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節原文附譯文
  •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節原文附譯文

  • 滕文公章句下·第四節作者:佚名彭更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
  • 31816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原文及譯文
  •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原文及譯文

  • 我國古代文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充滿着神奇的美的力量。筆者發現,許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缺乏興趣的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在授課時缺少激情。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原文及譯文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原文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
  • 19614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