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探索新教育走科學和諧教育之路的論文

探索新教育走科學和諧教育之路的論文

【摘要】探索新教育,走科學和諧教育之路。具體做法。

探索新教育走科學和諧教育之路的論文

(1)“故事薈”引領語文教學改革,真正實現語文教育功能的突破。

(2)構建學習型組織,通過專業權威對行政權威的有效制衡,促進教育的專業化發展。

(3)發展教師,關注教師精神生活,引領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

(4)多元化評價,促進師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

【關鍵詞】教育;語文課改;教師;發展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高尚的靈魂和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而要真正實現這一教育目的,校長的辦學思想、人文情懷和價值取向起着決定性作用。校長有什麼樣的思想,學校就有什麼樣的文化,學校有什麼樣的文化,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作為一名小學校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孩子品格的塑造者,承擔着孩子成長的奠基工程。所以,我們必須思考這些問題:什麼樣的教育者才能真正擔當起教育的重任?我們究竟該培養什麼樣的人?該怎樣去培養人?如何能突破應試教育的瓶頸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怎樣才能以人為本,迴歸教育的本質,澄清教育的本來面目,真正把師生培養成有高尚情操、健全的人格和有創造力的、可持續發展的人?近年我校在語文教學改革、發展教師、學習型組織構建和師生評價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嘗試。

1.“故事薈”引領語文教學改革,真正實現語文教育功能的突破

傳統的語文教學,過多的是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教育功能;過多的是“灌輸”,而忽視了“人”這個主體,在相當大程度上失去了語文教學的本質意義。其結果就是培養出的人消極、被動,缺乏創造力和人文情懷。針對這種情況,我校提出:以“故事薈”為載體,引領語文教學改革,以圖在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途徑、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實現教育蜕變。使學生在主體活動中親歷,在積極參與中感受,在快樂合作中分享。最終實現語文的四個目的:語文知識、寫作技能、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具體做法是:“集”,學生每週依據語文教材單元要求,蒐集相關故事材料,包括名人、歷史、自然、科學、動物、家庭、同學之間的故事等。故事要求積極向上,有教育意義。目的在於通過蒐集材料,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講”,我們每週有兩節口語交際課,課堂上由老師組織,學生主持,人人蔘與,可介紹,可複述,可合作表演,可分組辯論。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組織表演能力。“評”,要求其它同學要對發言的學生作出評價,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辨別能力。“寫”,每週開設有兩節寫作課,我們活用語文教材,依據教材特點進行補續空白、擴寫、縮寫、改寫;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寫作比賽,挖掘生活語文,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編”,我們對現有教材進行了開發,鼓勵學生把一些故事性強,有教育意義的課,如《空城計》、《小燕子媽媽笑了》等編成情景劇,讓學生在表演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創造、組織和表達能力,又豐富了學生情感。“畫”,辦手抄報是我們學校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活動,我們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給教材配圖,通過圖文形式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結合重大節日進行手抄報創編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故事薈”課程的開設,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教師苦教,學生苦學,教師強行“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學生在主動“集、講、評、寫、編、畫”過程中,輕鬆自如地學會了知識,鍛鍊了能力,豐富了情感,提升了素養,和諧了人格,獲得了快樂。

2.構建學習型組織,通過專業權威對行政權威的有效制衡,促進教育的專業化發展

目前學校的管理模式是借鑑上個世紀西方的企業管理模式設置的。學校的管理由校長、副校長、主任、班主任和教師組成金字塔形式的管理結構。課程結構模式化,教師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授課,按照既定的'模式上課。這種管理模式的直接危害是:泯滅了教師的創造性,使教師出現嚴重的職業倦怠;而學生也像工業產品那樣批量生產,規格樣式相同,個性被消磨了,創造力被扼殺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提出了“構建學習組織,突出專業權威”的管理思想。誰有前瞻性思想、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好的教育教學方法,誰能引領教學改革,誰就是“領導”,他在學校就有話語權,從而有效地突破行政領導統治專業教育這種陳舊的管理模式。學習型組織的構建激發了教師的學習、工作的熱情,激活了教師的創造力,使教師在工作中找到了價值和自信,獲得了心靈上的愉悦。在這方面我們主要做了兩項工作。①開展讀書活動。為了激發教師的讀書學習熱情,我們提出了“創建書香校園,培養紳士淑女”的工作思路。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讀書活動俱樂部,校長擔任俱樂部主任,負責讀書活動。校長讀書帶動教師讀書,教師讀書帶動學生讀書,學生讀書帶動家長讀書,最終實現學校文化引領新農村建設的教育目的。我們還開設了讀書論壇,兩週一次。論壇上,教師就所讀的書籍發表自己的看法,闡述自己的見解,分享別人的思想,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昇華,以獲得共同的進步和發展。②實行名師導師制,樹立專業權威。在課程改革方面,以校內優秀教師為軸心,以公開課、反思、論文為輻射點,構建專業氛圍。我們在各科都選出本校的名師,負責其它教師的學習,引領他們專業成長。導師每週上一節公開課,其它教師全部參加聽課,然後評課,最後摹課。除了在專業成長方面為名師搭建更多的成長和展示的平台外,我們盡力為優秀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環境,福利待遇從優,晉級優先。學習型組織的構建,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教師的職業倦怠,激發了教師的學習和工作熱情,解放了教師的思想,對推動教育的良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發展教師,關注教師精神生活,引領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教師的專業水平、思想認識、綜合素質、道德水準等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健康發展,所以,校長的任務之一就是引領、激勵和培養教師成長。在目前的學校管理中,大多數學校只看中的是教師的“工具性”,卻忽視了教師“人”這個主體。

我們許多校長在對教師進行着“軟傷害”,如強迫教師加班加點進修學習、工作等,這既不符合人本,又沒有效率。我們學校在內因方面下功夫,通過激勵教師的成長內需,實現“要他學”向“他要學”轉變,從而有效地解決了職業倦怠,使教師在尊重中感受到教師這個職業的神聖和快樂。所以我始終堅持做好幾個角色。

3.1學習者。教育必須站在時代的前沿,站在教育的前沿,引領時代潮流。而要實現這一職責,校長就必須是一個智者,必須汲取先人的、現代的、國內的、國外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與時俱進,做教師的示範者。以自身的學習帶動教師的學習,以自身的發展促進教師的發展。我本人十分注重學習,通過不同途徑來增加自身知識儲備,做教師的榜樣和示範。

3.2引領者。一個校長就是一所學校。校長不但是學校的管理者,更是教師思想和專業的引領者。為了規範師生的言行,我首先規範自己的言行;每週例會,我們不再過多地絮叨瑣碎的事務,而是把它搞成講座、論壇;我們還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給教師創造外出的學習機會,開闊教師的視野,請專家學者到校講座,豐富教師思想。

3.3服務者。獲得尊重是人最本質的也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在平淡的生活中,我們十分注重對教師的感情投入。我們專門建立教師生日檔案,該那一位教師生日了,我們會以各種方式表示祝福;教師生病了,我們會盡量給他們安排休息,幫助他們看病;家裏有婚喪嫁娶,學校一律參與,妥善安排;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教師的精神生活。這些關懷和活動温暖了教師的心,調動了教師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有效地激發了教師自我發展的慾望。

3.4成就者。讓教師看到希望。我們學校一向堅持這樣一個宗旨:為教師的專業成長修橋鋪路,為教師的事業發展搭建舞台。通過辦論壇、講座等形式給教師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上公開課選出本校的名師,推薦參加市級、省級名師評選;鼓勵教師建立自己的教師博客,傳播自己的教育思想等。這些方法使教師意識到了自己的價值,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3.5發現者。把教師的特長和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智力中心,讓教師教自己喜歡的科目既符合科學性,又遵從人本,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本校的人力資源。所以我們改變以往教師包班的做法,而是讓教師包學科,讓他們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去教。用和諧教育培養出和諧人格,創建出和諧校園、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量才使用實際上就是對教師的尊重,只有在他們感覺到受尊重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工作。在課外活動中,我們同樣發揮教師的特長對學生進行輔導。喜歡美術的教師輔導美術;擅長音樂的教師輔導音樂,等等。儘管這些額外工作沒有報酬,但我們的教師卻十分認真賣力,因為他們在工作中找到了價值和自信。

通過挖掘教師的內在潛力,調動他們的內驅力,我們很好地激活了教師的思維,喚醒了他們的主體意識,激發了他們對教育的責任感,形成一支奮發向上的教師團隊。

4.多元化評價,促進師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

為了有效突破應試教育的瓶頸,全面提升師生綜合素質,促進師生健康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我們建立了師生多元化評價體系。

4.1評價教師。

4.1.1評價內容及標準。

①工作態度(愛崗敬業、寬容忍耐);

②教學理念(整體把握、領會深邃);

③管理組織水平(有條不紊、有聲有色);

④自身素質及業務水平(和諧合作、躬身自省、注重自身專業發展,教學基本功過硬);

⑤教學特色與業績(教學風格獨特有效、學生素質提高)

4.1.2評價方式。

①師生評;

②師評;

③領導評價。

4.1.3評價途徑。

①鼓勵教師自主提交自評資料;

②採取問卷調查進行師師互評;

③領導評價旨在促進發展,要客觀公正。

4.1.4評價結果:與年度考核掛鈎,實行獎懲。提高教師素養,促進專業化成長。

4.2評價學生。

4.2.1評價內容及標準。

①養成教育(文明禮儀、知書達理);

②學習態度(積極端正、興趣濃厚);

③合作探究、創新能力(樂於合作、善於鑽研、勇於創新)。

4.2.2評價方式。

①生自評;

②生生互評;

③師評;

④家長評。

4.2.3評價途徑。

①鼓勵學生平時充實自己的成長記錄袋;

②利用班隊會開展生生互評,尋找對方閃光之處;

③教師評價應多元化,多樣化,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發展性變化;

④邀請家長參加學生的學期評價,並結合家庭表現發表個人見解。

4.2.4評價結果。

①與學生的評先評優掛鈎,適當進行物質獎勵;

②評選“評價能手”;

③促進學生學會評價。

通過對教師學生的多元多樣評價,引領師生尋找自身發展的途徑,促進師生和諧發展,提高師生綜合素養。以上是我們在創建和諧校園、人文校園方面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並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家長的好評,社會的認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x7l7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