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試析中職體育教學法的和諧實施教育論文

試析中職體育教學法的和諧實施教育論文

摘要:隨着新課改方案一經提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關注。新課改的關鍵是實現有效教學,筆者認為,改革雖然是一個除舊佈新的過程,但是無論怎麼改,教育的主體、客體是永遠不變的,它們之間首先必須是和諧的。本文從教育觀念、師生感情、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着手,發表一下關於體育學科和諧教學的淺論。

試析中職體育教學法的和諧實施教育論文

關鍵詞:體育教學;和諧

一、引言

《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出,要求教師掌握新的教學觀念,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傾向,突出以學生為本,真正確立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更是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素質教育中的素質,指的是人的社會基本素質,即人通過環境與教育形成的,與我國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思想、道德、心理、科技文化只是、勞動技能以及強健的身體。

隨着新課改的層層深入,幾乎所有的教師都在思考着同一個問題:我們究竟該怎麼進行教學改革?改革後又如何讓每個學生從情感上、行動上接受並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教改不同於其他改革,它關乎一代人的成長,別的實驗允許失敗,從頭再來,可是教育的對象是人,如果出現失誤,對於這一代人來講,是無可挽回的。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有大膽創新的魄力,還要有沉着冷靜的理智,去面對這次改革。在本文中,筆者擬從教育觀念、師生情感、教學手法等幾個方面來淺談一下它們對於構建體育教學中和諧教學的影響。

二、教學中必須摒棄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觀念,這是實施體育教學和諧教學的根本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曾一度叫響,其實至今仍然也不過時。教學過程實質也正式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互動過程。試回顧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接受式教育,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就是被動的“接收器”,心智處於壓抑狀態,直到近現代,一些像蔡元培等有識之士激勵倡導體育教育才得以重視。即便如此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上,學生也只是被動的聽從老師的指令進行跑、跳、投、擲,學生對於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根本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試想,這樣的教育,師生地位如此的不和諧,學生還有什麼發展可言?

其實,師生地位的確定,學生在課堂上能佔有多大的分量,完全在於教育一線的老師。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不斷擴展自身教育功能,努力使知識的傳播,信息的輻射,道德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傳統教育最大弊端就在於“雙邊”,只啟用“一邊”,“我説你聽”,“我説你做”,教學效果豈能上去?純粹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就是課堂的主宰者。所有學生都必須找我去做,從來就沒有考慮到學生不同體質的需求。這樣的課堂學生怎麼能願去上?迎接只是經濟的挑戰,體育課堂上我們也必須從最大限度上將學生“解放”出來,讓他們有興趣、有信心去學。

教學觀念轉變的核心首先要求教師“以人為本”,心中要有學生。作為一線的`體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要有服務學生的意識,因為畢竟課堂上一切活動的參與者是學生,他們是真正的主體,把教學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始終定位在學生身上,注重瞭解學生呢個的個體差異和健康水平,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當我們改變了陳舊的教學觀念,柏正自身位置,真正讓學生以課堂主任的字太出現在教學活動中時,我們的體育教學效果也就有了實質性的突破。

三、教學中創設情境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這是實施體育教學和諧教學的關鍵

前文已明確指出教學實質就是由“教”與“學”的互動,聯繫兩者的紐帶自然便是情感。因此作為課堂主導者的教師更要善於使自己的情感波及每一個學生,讓師生之間距離縮短,心心相印,產生共鳴,從而達到“燃燒自己”激發學生,使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自覺轉變,從而獲得最大的參與體育活動的原動力。著名學者斯賓塞認為學生處於良好的愉悦情感下,不僅有利於他們的課堂學習,而且有利於他們走出課堂自由、自覺地研究再學習。可見,師生之間如能真正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教師把自己視為與學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的朋友,那麼學生便會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以其良好的求知狀態投入到強身健體的活動中。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師生融為一體,就得在關愛上下工夫。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組織有效的教學,首先必須是和諧的。”有道是“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説,學生都有“向師性”,他們也樂於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溝通,他們都有這個心理需求。有時哪怕是一個目光,一個手勢,他們期待着愛的光顧,一旦這以需求得到滿足,他們便會產生很大的學習興趣。

在學校裏,暗示法是一種在師生間不存在對抗情緒的前提下,通過含蓄的語言、示意的舉動和諸多間接的方式,巧妙地向學生髮出積極、具有啟發意義的期望信息,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反應和情感指向的教育方法。運用暗示,能夠使師生的心理距離一下子縮短,進而使學生在思想上消除對抗情緒,並進行積極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批評;在行動上主動自覺的改過,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暗示維護了學生的自尊,遵循了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懂得使用成功的信念暗示的方法,往往能使學生獲取更大的成功。所以,在教學中要使師生融為一體,教師更應善於觀察,於細微之處見真情,激發學生,讓學生願意參與活動,並堅信“我能行”。

師生情感的交流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做好“轉差”的有效手段。學生進入中職以後,隨着社會活動的增加,逐漸熟悉周圍的環境,加之教學內容也逐漸加深,對他們的思維要求必然更高。其實此時他們思維差異性很大,他們在勝利、心裏方面變化也十分急劇。獨立意識增強,極力想擺脱家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的管束,於是在這個時期變出現了“缺乳”、“斷鏈”現象。造成這部分學生在學業上兩級分化,在思想上也較為滯後,成為所謂的“差生”或“雙差生”。有些消極的教師對他們的教育缺乏耐心、愛心與熱心,對他們不聞不問,使得課堂教學成了“優等生”的“獨角戲”,於是“差生們”也便成了旁觀者,形成了課堂上又一個最不該出現的極不和諧的尷尬局面。其實,教師如能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差生一點關愛,善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更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這是,這些平常被認為不可救藥的差生們在學業上,特別是音體美上首先會表現出令人不可思議的改變,進而其他方面也會逐漸轉變,甚至對教師也會產生極深的敬意。

四、教學中教育教學方法的轉變,這是實施體育教學和諧教學的一個重要措施

凡事都一個方法問題,方法對了,事半功倍,體育教育業不例外。教學中教師觀念雖然有所改變,但是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教育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轉變。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無論採用哪種教法,最終如能真正適應於學生,就是一種好的教學法。“教,是為了不教”,就是我們的教學和終極目標。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內因,教師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通過自己的“教”來啟發學生的“學”,從而達到學生自己得到其中的知識,最終把求知的鑰匙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打開知識寶庫。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實行的是目標管理。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由過去的運動技術指標的評價轉向健康指標的評價。教學中,教師要因人而異不斷地開發、整合學校體育教學資源,注重研究教學方法,在強調全面鍛鍊身體的過程中,實現“教測分離”,克服考什麼教什麼,測什麼練什麼的教學弊端,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和身體機能的全面協調,以及身體健康素質的全面發展。

五、結束語

隨着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已經意識到,體育課程改革的成敗歸根結底是取決於體育教師。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始終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落實體育健康標準,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筆者堅信,只要有執着於教育一線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我們的教育改革必然是和諧的,一定會迎來一個改革的春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v9qnd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