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新課程下語文教學實踐與簡述論文

新課程下語文教學實踐與簡述論文

一、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改革的探索

新課程下語文教學實踐與簡述論文

變學生舉手、教師點名發言為學生自由發言。學生想回答問題、想朗讀課文、想提問題都可以直接説,減少了教師點、學生答的被動,也節省了課堂時間,有利於課堂中學生自主性的發揮,體現了教學的民主。實效:一學期下來,學生髮言踴躍。特別是賞析課,把課堂時間給了學生,躍躍欲試的學生越來越多,經常出現學生搶着發言、搶着讀書,幾個人同時站起來的場面。

二、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探索

教師以朋友、學習夥伴身份出現。學生希望教師怎樣上教師就儘量怎樣上,教師可把展示自己的機會讓給學生。教師可以“授”,學生需要“受”,同時學生可以“授”,教師要“受”。比如《端午日》一課,湘西的風俗瞭解之後,各地的風俗知多少呢?我校是開放性比較大的學校,有來自廣州、浙江、台灣等地的`學生,他們介紹各自的風俗是“授”,教師和其他學生聽講的過程就是“受”。比如教古代的詩詞朗讀,讓學生做小老師,他們把領悟到的體會到的與其他同學一起感受,既是“授”,又是“受”;教師在聽的過程中適當指導,這個過程也是“受”和“授”。實效:一學期下來,學生上台的機會比較多,鍛鍊了口才,培養了思維能力,拓寬了知識面。做老師做學生的雙重身份,使學生做好了預複習工作,學會了查找資料,也使教師不斷地補充、提高。

三、學生自主探究方式的探索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信息共同組成的動態過程。討論式的三向信息過程、探索研討的綜合方式是現行課堂所倡導和追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實施是在還時間、空間給學生,在給學生民主、自由、寬鬆的氛圍的前提下實施的。七年級上學期的專題課“狼”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蒲松齡的《狼》和畢淑敏的《母狼的智慧》,放在一起比較閲讀,豐富了狼的形象。教學時,教師利用課件,除了進行比較閲讀外,還展示了大量有關狼的圖片、資料,給學生提供了上網查詢有關資料的網站。在這樣的課堂指導下,學生對狼的研究有了興趣,對狼的認識全面客觀了。實效:在研究性學習嘗試中,學生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接觸了狼的信息資料。在查找資料、閲讀比較、發表看法的過程中,形成了對狼全面而公正的看法:狼既有狡詐的一面,又有智慧、充滿母愛的一面,同時在生態平衡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四、新課程下語文課堂作業的探索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作業,多在生活中感受,將作業與生活緊密聯繫,作業難度與學生認知水平相符,從“生本”出發,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解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詞語解釋等基礎知識,在預習複習中鞏固掌握,重在應用。每堂課之後的思考題,儘量融入課堂之中。作業多與生活有關,如校園桂花香了,去賞去聞,寫下所見所感;如學完了《幼時記趣》,在校園尋找你的“趣事”,並嘗試用古文記錄;如月夜的晚上,帶領學生到操場,享受風清月高之美;如星期六、日的休閒時間,領學生到科博館感受崑山改革的氣息。另外,作業注重語文素養的積累。每晚一首古詩的背誦,兩星期一本的課外閲讀,早讀課上的好文推薦,每星期三的兩節研究性讀書活動,一學期一次的“小荷杯”作文競賽、古詩詞背誦默寫比賽等活動,都是語文素養積累的點滴,長此以往,必有裨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vkq7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