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大學生就業小論文

大學生就業小論文

伴隨着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擴招和就業“市場化”,中國勞動力市場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題。下面是大學生就業小論文,歡迎參考閲讀!

大學生就業小論文

【摘要】對1018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狀況進行調查和研究。方法採用《大學生就業壓力問卷》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論政府、高校都要採取措施幫助大學生緩解就業壓力,大學生自己也要進行自我調節。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壓力;對策;調查

0.前言

就業壓力在是人在經歷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對這諸多就業壓力源綜合性評價,心理所形成的不舒適感,也就是説,個體在面臨擇業就業的情境下,諸多內外變量和個體主觀因素之間在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狀表現出個體在這種情形下所以產生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劉春雷,2008)。近年來,安徽省高校畢業生每年以5-10%的幅度遞增,截止2014年8月31日,高校畢業生31.33萬人,與上一年相比,增加萬人,其增幅是6.64%。高校畢業生總數居高不下,用人單位招聘名額卻十分有限。在“最難就業季”、“畢業即失業”等概念的輪番轟炸下,大多畢業生在就業季中難免焦慮不安、患得患失。甚至這種焦慮心理已經對低年級大學生產生心理壓力。為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政府等相關部門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給與高度的重視,並針對其就業面臨的壓力以及相關情形,制定科學可行的政策與解決對策,深化就業工作機制內涵建設,促進就業創業政策落實,進而能夠全面有效的幫助大學生減少擇業就業時形成的巨大壓力。可見,大學生就業壓力現狀的調查研究對於深入分析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形成原因,提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對策具有舉足輕重的參考意義。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根據地域、院校類型、專業等的差異,選取安徽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宿州學院、安徽工程大學、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皖南醫學院、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等10所院校的1100名不同專業、年級、性別、生源地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獲得有效問卷1018份。從個人、家庭、社會、學校、專業、性別等維度考察就業壓力源,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獲取就業壓力源的相關信息,分析不同羣體大學生在就業壓力的差異,揭示安徽省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現狀和特徵,並提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對策。

1.2方法

本文在對大學生就業壓力現狀的調查研究的過程中,主要以學者陳宇紅所編制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問卷》為核心,從專業視角進行分析,內部一致性信度值,本試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對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好的預測作用。被試在問卷上得分越低,提示其感受到的就業壓力就越小。

1.3統計處理

本文在對大學生就業壓力現狀的調查研究時,對數據信息統計與處理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專業性的統計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與處理。

2.結果

2.1大學生就業壓力的概況

2.2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差異分析

2.2.1大學生就業壓力的性別差異分析

2.2.2各被試對象間變量主效應檢驗過程中其就業壓力差異分析

採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被試對象間變量主要以學校類型、家庭經濟條進行分析,最終對主效應進行綜合性的檢驗與分析,結果見表3。表3各被試對象間變量的主效應由表3可知,是否幹部和是否黨員這兩個變量對職業素質評價壓力有顯著影響;年級、性別對求職競爭壓力有顯著影響;性別這個變量對自我認識與定位壓力有顯著影響;家庭經濟條件狀況和是否學生幹部對就業心理預期壓力產生顯著影響;來自農村還是城鎮和家庭經濟狀況這兩個變量對缺少求職幫助壓力有顯著影響;學校類型對專業供求矛盾壓力產生顯著影響。

3.討論與建議

3.1討論

安徽省大學生就業壓力源的現狀分析:通過表1我們可以看出,安徽省大學生總體就業壓力的均數接近於理論中數,有效的體現出,當前我省大學生就業正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與激烈性的市場競爭。安徽省人口數量較為龐大,雖然説這幾年經濟發展得較快,但與發達城市比較,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大學生就業壓力相對也會較大。求職競爭壓力得分最高表明,高校的大規模擴招使得大學生供給規模遠遠超過就業市場吸納能力,進而使得大學生面臨着競爭激勵、就業形勢嚴峻的局勢。並且,我省經濟欠發達,每年提供給我省大學生的新增就業崗位遠遠低於大學生的畢業人數。在專業供求矛盾壓力源維度上,重點本科院校的壓力顯著高於地方高職院校。這可能是一些地方高職院校的專業結構和專業設置轉變快,基本上能夠有效的與社會需求相協調,進一步全面有效的增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力度與合作方案,注重培養大學生地方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專業技能,滿足地方需求,在專業供求矛盾上的壓力小於一些重點本科院校。在就業心理預期、職業素質評價、自我認識與定位等壓力源維度上,得分低於中數,這可能與政府和高校在就業政策和就業觀念上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多元化就業思路,與此同時,各個高校針對大學所面臨的就業情形,開設了專業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專業教師給予面臨就業的學生一些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科學有效的幫助學生對當前這種激烈性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改變大學生不符合實際的就業觀念,進一步促使大學生形成科學、切合實際的擇業就業觀念。

3.2建議

3.2.1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推進政策扶持

從各級政府的視角進行全面的分析,需要採取有效的.政策與策略,將專業性的部署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將大學畢業生就業有效的規劃到當地就業整體計劃中,將此項任務放置於就業工作的核心,對其進行綜合型的計劃與安排。對大學就業生的户籍、人事等制度進行全面的完善與改進,有效減少大學生在就業時所在遭遇的一系列的阻礙。落實到具體政策實施過程中,主要通過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式,將就業崗位針對具體的發展形勢進行增加,合理有效的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將企業招收大學畢業生的相關政策合理有效的落實。在這種市場形勢下,為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空間。針對具體的情形,科學有效的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專業性的指導與服務,進而有效的為大學生擇業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與便利性的就業條件。省教育廳要聯合人社部門開展創業指導、創業培訓、創業政策推進等活動,組織各級各類創業培訓,舉辦各類創業實踐活動,加大創業扶持資金髮放力度。

3.2.2高校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對於各大高校而言,在具體方面落實的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要把大學生就業工作作為一項關鍵性任務進行着重處理。針對具體的就業形勢,為其創建科學完善的就業體系。在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高校需要創建專業信息預警制度,該制度能夠深入化的對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每個行業的人才需求與整體變化進行全面有效的展現,進而針對具體情形對招生規模進行有效的調整。另外,各大高校要開設就業指導課程,提高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高校在具體策略實施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人才、技術方面的優越性,為大學生就業擇業創建一套職業興趣、能力傾向以及就業心理等方面的綜合性的測評體系,針對學生在就業擇業方面面臨的具體問題,給予其專業性的建議與指導。在招生之前,高校需要對人才市場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予以準確把握,按照市場需求合理定製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在實際教學中,也要將重理論知識轉變為重實踐教學,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實踐化,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另外,高校就業指導部門要建立家庭困難、就業困難的畢業生基礎數據庫,採取實名制的服務方式,為高校就業生提供一對一、具有針對性的服務與指導。通過崗位推薦、職業培訓、心理疏導、跟蹤指導,發放困難補貼等方式,促進“雙困”畢業生就業。建立實名制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數據庫,瞭解未就業學生的就業意願和需求,落實相關責任人,持續發送用人信息,做好就業服務。

3.2.3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大學生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的增強自信心,在起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全面有效的提升自身在就業方面的綜合性能力。樹立科學正確的就業觀念,在就業選擇的過程中,需要將自身的知識水平、專業技能,有效的與國家和社會的實際需要相結合。要具備勇於創業的自主性精神,利用自身專業性的知識技能、較強的工作能力、自主性的學習精神,通過專業化的指導,與當前社會經濟、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徵相結合,選擇自主創業的方式,有效的為自己未來的事業構建美好的藍圖。與此同時,大學生在就業擇業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積極努力的學習,增強自身的知識水平與操作技能,積極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而有效地增強自身的工作經驗與社會閲歷。對於當前時代發展中的就業信息及時有效掌握,在不斷地鍛鍊中要增強自身就業技能,抓住每一次寶貴的就業機遇。

4.總結

從整體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有效的將大學生在擇業就業時所面臨的巨大壓力進行降低,全面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有效的落實,在實際操作中是一項複雜性、難度較大的工作任務,需)要各級政府、高校、社會相關方面全面配合,針對當前畢業生就業時面臨的嚴峻形勢,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決策略,相關部門需有效的發揮其本質性的作用,為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專業性服務指導與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陳宇紅,江光榮.大學生就業壓力問卷的編制[J].廣州大學學報,2009,8(3):31-35.

[2]張家寰.全國高職院校專業佈局結構與調整策略研究[J].職教論壇,2006,22(23).

[3]戴斌榮,周健穎,金爽.千名大學生就業壓力現狀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4,22(1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qego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