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校企文化互融機制的實踐性探索論文

校企文化互融機制的實踐性探索論文

校企文化互融:工學結合的實現機制

校企文化互融機制的實踐性探索論文

(一)文化互融:工學結合的教育本質

工學結合是將學習與工作結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以職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為目的,以市場需求為運作平台,充分利用學校內、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踐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高職學生在校內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據專業教學的要求參與各種以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活動,在校外根據市場的需求以“職業人”的身份參加與所學專業相關聯的實際工作。通過工作與學習交替進行的教育過程,高職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生產情境中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迅速轉化為生產實踐,使實際操作技能得到進一步磨練,並且置身於企業生產環境中,高職學生必然會受到企業文化的薰陶和浸染,為其成為“職業人”打下職業道德素養的鋪墊。同時,高職院校的老師和學生也在工學結合的教育活動中為合作企業輸入了優秀的文化因子,能夠為企業生產管理與技術創新帶來了先進理念,補充和豐富了企業文化系統。雖然工學結合的形式可以多樣,但其本質就是學校與企業兩個文化系統之間的雙向交流,校企文化互融是工學結合的教育本質。

(二)文化互融:工學結合的實現機制

校企合作是工學結合的.前提,工學結合是校企合作的途徑。校企雙方能否為工學結合的教育活動提供良好的管理環境和文化氛圍,這是工學結合這一人才培養機制得以良性運行的關鍵。在工學結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過程中,企業文化通過校企合作的通道進入高職院校,能夠有效補強高職校園文化的不足,從而對高職學生產生文化輻射作用。學生進入企業實踐和學習形成了學生與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提前進入了職場,提前接觸到了企業的文化、企業的管理,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工學結合需要在校企文化互融互滲中實現人才培養的教育目的;校企文化互融能夠為工學結合培養人才提供必要的育人環境。校企文化互融是工學結合人培養模式的實現機制。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與湘電集團形成了緊密的人才培養合作關係,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在校企間順利實施,學院通過校企文化互融來實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工作。第一,通過營造校園環境的職業氛圍來引入企業文化。本着環境育人的基本理念,導入企業文化元素建設校園文化,積極推進校園物質環境的企業化。在校園綠化美化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合企業文化元素,如在學校宣傳欄中展示湘電集團技術能手的風采(有國家技能大師董日中、牟密等);實訓樓張貼湘電集團優秀管理人員的照片及其體現先進管理理念的經典語錄;以湘電集團企業員工的工作服作為學生的校服等等。第二,通過校企共建實訓基地來注入企業文化。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依託國有大型企業湘電集團辦學,充分利用湘電集團的豐富資源進行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在湘電集團內的事業部和分公司建立了15個穩定的實訓基地。通過校企合作、共建與互融,湘電集團所倡導的“嚴謹、創新、感恩、自強”的企業文化宗旨在學校已深入廣大師生員工的心靈,並與學校文化緊密結合、水乳交融形成了企業化的校園文化氛圍。第三,通過共建學習型企業來強化校企文化互融。校企合作過程中資源流向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既應有企業的優勢資源流向學校,又應有學校的優勢資源流向企業,從而實現校企雙方資源優勢互補。基於校企文化互滲融合,構建學習型企業文化,既是高職院校的義務,也是企業的內在需求。

校企文化互融機制的實踐性探索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隨着校企合作的廣泛和深入,校企之間文化的互融、互動、互惠逐漸成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加強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構建以職業為特徵的特色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自身發展的需要,是高職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求,也是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的必然選擇。因此,建立校企文化互融的長效機制至關重要,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在構建校企文化互融機制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建立企業文化引入機制

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踐行了“文化三進”的具體做法:一是讓企業文化進入校園環境。將湘電集團企業文化的內涵引入校園,融為學院校園文化體系,外化為校園物質環境,從而營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如:建設湘電集團傑出校友牆;設立充滿湘電企業文化氣息的雕塑、壁畫、宣傳標牌等人文景觀;實習實訓室引入湘電車間文化;舉辦湘電集團企業文化培訓班;校企聯合開展文體活動、技能競賽、職業資格鑑定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等。讓湘電集團的企業文化精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潛移默化地深入學院師生員工的心靈。二是讓企業文化進入學生課堂。湘電集團的“力道”文化是在湘電七十餘年的發展史逐漸積澱而成,有着悠久的傳承和深厚的底藴,是湖南省企業文化建設的典型。為更好地融入湘電企業文化,推動企業文化進入課堂,學院開設了湘電力道文化課程,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並依託“職教新幹線”建設了“力道文化空間資源課程”。另外,學校還設立了“企業家論壇”(側重管理內容)、“專家論壇”(側重技術內容)、“大師講壇”(側重操作內容)、“校友講壇”(側重創業內容)等。三是讓企業文化進入學校管理。學院借鑑湘電集團6S管理理念,通過實行校園6S現場管理,使學生的安全意識、節約意識、服務意識等得到有效培養;把湘電集團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學院的教育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中,形成了“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用湘電“嚴謹、創新、感恩、自強”的企業精神來激勵全院師生員工為實現學院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進而轉化為學院的辦學精神。

(二)建立學院文化輸出機制

湖南電氣職院主動適應湘電集團轉型升級的需求,通過建立面向企業的學院文化輸出機制,為湘電集團實現產業戰略轉移服務,為湘電集團構建學習型企業、創新性企業服務。第一,建立面向湘電集團的人才培養機制。對接湘電產業建專業,改革人才培養機制,系企聯合構建“湘電電機學院”、“海諾電梯學院”、“湘電風能學院”等校企利益共同體,為湘電集團培養新能源和先進裝備製造產業一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第二,建立面向湘電集團的員工培訓機制。根據湘電集團產業轉型對員工素質更新的需求,學院大力開展專業技術、技能人員的崗位培訓、崗前培訓,每年為湘電員工進行技術技能培訓達3000人次;根據湘電集團幹部隊伍建設、管理人員培訓等需求,開展多種形式和各層次的管理幹部、管理人員培訓,年培訓規模達3000人次;根據湘電集團建設“學習型企業”的需求,幫助湘電集團員工建立“職教新幹線”個人空間,享受世界大學城資源,為湘電員工搭建終身學習的平台。第三,建立面向湘電集團的技術輸出機制。根據湘電集團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需求,電氣職院與湘電集團公司電機事業部成立了“電機研究所”,與湘電風能公司成立了“風電技術研究所”,與海諾電梯公司成立了“電梯技術研究所”,利用學校的科研優勢,為企業在產品開發、生產與銷售方面提供服務,目前,校企共同開發產品23項,獲得專利19項,為湘電集團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總之,校企文化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中相互交融、相互影響,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充分吸納企業文化的優質因子,在校園中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豐富和發展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內涵,既有利於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又有利於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通過校企文化互動促使校企雙方在文化的深層次上展開交流與合作,讓校企文化滲透在工學結合教育活動的每個環節,以文化為紐帶來緊密校企合作關係,既讓高職學生在車間生產中受到企業文化的薰陶又讓企業員工在文化互動中得到學校文化的滋養,可以更好地實現工學結合的教育目的和豐富工學結合的教育內容。(本文作者:彭曼、秦祖澤、嚴俊傑 單位: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j0d3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