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探索論文

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探索論文

國家的發展靠科技,科技的發展靠人才,因此我們要適應世界的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這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現代社會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的校園富有活力、學習效果高效、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是校園建設項目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探索論文

經濟全球化使得我們的經濟、政治、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這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強烈的衝擊,從而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認知、行為等,因此高校要利用自己的優勢,發揮文化宣傳、人才培養、思想傳播的作用,通過社會主義價值觀來引導學生,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

一、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校園文化是在長時期的教學、科研、管理中形成的文化沉澱,是全體師生共同的思想結晶。從廣義上來理解,校園文化不僅僅是指我們所能看見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現象,它包括很多層面,着重表現的是內在的文化積累和沉澱,所以校園文化是指師生在大學校園的生活和學習中,展現出穩定並且深刻的文化現象和文化心態。校園文化,它包括很多方面,如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等,這是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方面。物質文化建設,主要通過教學設備、教學場所、校園建築、生活設施等表現出來,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

制度文化建設主要包括校園規章制度條例守則、禮儀規範等,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精神文明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這是獨立存在的,不受物質意識的限制,並且具有感染力和持久力,因此這三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高校特色文化建設要建設有中國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同時要與社會、地域緊密聯繫在一起,達到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統一,形成獨特的文化體系,發揮學校的教育、激勵、引導作用,這樣不但可以表現出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目標、專業特色等,而且反映出學校的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因此,學校發揮自身的特點,建設高品質、有生機、有活力的校園文化。

二、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原則。

校園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建設高質量的校園文化,我們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系統性原則。校園文化並不是獨立的,它有很多組成部分,並且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共同作用與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在的選擇、繼承、傳播需要各個部分都發揮作用,實現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均衡發展,保證各個環節都參與其中。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要有系統性,從整體上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規劃。學校要發揮主導地位,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指明前進的道路,要用發展的眼光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整體的規劃和佈局。校園文化建設需要與我們的學習風格、教學風格、班級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將學校的每個環節都調動起來,這樣校園文化才能持久,並且具有發展動力。

第二,創新性原則。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創造性地建設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和標誌,例如:某工業大學的發展目標是“工學並舉”。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不是簡單的文化堆積,而是要有意識的與學校專業、周邊環境、地域文化相結合。在學好傳統知識的基礎之上,開拓校園文化的新渠道,要努力打造精品文化工程,樹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得到師生的認同和擁護,這樣才能使校園文化深入人心,在羣體的價值觀念中落地生根。

第三,開放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秉持“取其精華,祛其糟粕”的精神。不同時代,校園文化的形式、管理、活動有不同的特點,因此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學生的年級、專業等分類進行教育活動。開展實踐活動,吸收社會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加強與社會文化的交流,通過社區平台、網絡、書籍、報刊等,增加與社會的緊密聯繫,展開社會實踐活動,保證校園文化建設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順應時代的潮流、做到與時俱進,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將校園文化傳播到社會的各個交流,加強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之間的交流。

三、推進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一)要做到與時俱進,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

學生是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因此建設校園文化時要時刻與大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保持高度的緊密結合,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文化,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要與時俱進。要以先進文化來指引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理論基礎。全校師生要認真學習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在校園活動中要積極傳播並且落實。這在無形中為師生提供了精神保障,為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指引了道路。

(二)建立校園文化的特色品牌。

校園特殊文化要體現出校園的精神、辦學理念、學風、教風等。以校刊、網站、板報,電視等媒體傳播方式,以圖書、音像製品為載體,打造精品文化工程項目,擴大校園文化的影響範圍,通過文化的沉澱和積累,讓全體師生感受到校園文化、認同校園文化,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如:南開大學作為周恩來總理的母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國家之興旺而立志;揚我巍巍之南開,振我泱泱之中華!”的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南開學子,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是我們精神導師,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我們要遵從周總理的教誨,以總理為榜樣,努力學習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樹立的遠大志向,明白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與使命,為學校的建設,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我們的精神文化主要是通過校園活動體現出來的,因此高校要舉辦豐富多彩校園文化建設。

第一,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在不同重要的節日開展不同的教育主題活動,例如:“五四青年節”、“建軍節”、“國慶節”、“雷鋒學習日”等,充分了解相關節日的內涵,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這樣的教育活動不但形象生動,並且影響深刻、廣泛;在重大的國家時政、體育文化盛會的節日中,組織師生學習其精神內涵;關注社會、瞭解相關的社會問題,組織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瞭解社會反映的深刻內涵;學校的主題教育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專業特點,定期舉辦班會活動和團體活動,並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班會活動和團體活動的形式要多樣性。

第二,校園文化建設要具有特殊並且與學風緊密相連,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理論指導,以良好的學風、教學為核心。要結合相關專業特色開展科學競賽活動,定期舉辦文化交流活動,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例如:開展詩歌朗誦活動,對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對於高校學生對祖國的傳統文化和語言文字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開展紅歌比賽活動,豐富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對於我們學生和生活都具有鼓舞作用。

(四)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

隨着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在知識掌握和信息收集方面的能力已經遠超先人,但是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卻遠遠不如先人,沒有甘於奉獻、助人為樂、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當代學生面臨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通過歷練來彌補大學生的不足,這對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拓展視野方面有巨大的幫助。大學生在增強社會實踐的同時,也要注意個人素質的培養。大學生應該多參加社會實踐,深入社會,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開闊自己的眼界,加深對社會現象的認識,不斷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五)加大宣傳力度,打造校園文化品牌。

品牌是在學校發展的過程中,將優秀的文化、精神、觀念等保留下來,並不斷髮展,集榮譽感、知名度於一體。它包括很多方面,如:校訓、校徽、建築、師資等,體現了我們的辦學理念、教育理念、教學成果等,學校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報紙書刊、廣播電視等加大校園文化的宣傳力度,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品牌,讓我們的校園文化得以延續,不斷地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創新是保持我們品牌青春活力、長盛不衰的動力。學校品牌創立的過程中決不能生搬硬套,管理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學習的實際情況打造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建立學校的核心價值觀體系,使師生可以有參照標準,以此為基礎,將文化輻射的範圍向外擴展,形成內外一致,打造本校特色文化。

時光飛逝,世界在不斷向前發展,品牌同樣也是不能一成不變,要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進行創新。創新是校園文化前進的不竭動力。什麼是創新?創新就是在對前人的思想成果進行總結和反思,繼承優秀文化,不足之處進行創新,形成適合自己的獨特思維模式,這才是創新。特色校園文化是一種強有力的校園教育,校園的校容優美、校風良好、教育質量高、聲譽名列前茅,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師生在特色文化的長期薰陶之下,行為得到規範,心靈得到淨化,素質得到提高,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現在校園建設基本上千篇一律,校園的特色文化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校園品牌建設顯得非常必要。當今時代是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黃金時代,學校正在由數量競爭轉化為質的競爭,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本校特色校園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odx8j.html
專題